前言学习心得
九年级上册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雨果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他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上,讽刺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这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珍视人类文明成果的博大胸襟令人敬佩和感叹。课上我们也对雨果的人格予以高度的评价,也感召我们每一个人以他为榜样去学习实践。然而,在4月21日,中国知名钢琴家郎朗高调的向英国学校捐赠了数百架钢琴,并提供对应的教师培训和音乐课程。这一行径郎朗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也是值得我们去反思我们的立德树人的目标到底如何落实?
2023版课标更加突出了育人功能,“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立德就是立大志,教育是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远古到当代,一篇篇优秀的文本,一个个鲜明的主题无不在增强课程思想性。《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等优秀的古典文化教我们要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时代新人;《爱莲说》《陋室铭》等教我们要做方正、淡泊名利的人;《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教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邓稼先》《带上她的眼睛》等教我们科技的发展是需要奉献和牺牲的……由此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除了完成文言文的重点词句的学习,现代文对文意的梳理后是否真正把德育目标放在了重要地位。
我们平时的教学,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比情感目标更好落实,对于应试教育来说知识更显性,所以课堂上重了知识能力,偏了德育的培养。通过课标前言的学习,我们要重新修正观念——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性质学习心得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因为其工具性,所以要增强情境性和实践性,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
例如徐飞老师的《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课例。课例中,学生自我提出细小问题,并进行解答。老师给出提示:你是怎么来到这座城市的?关于诞生和迁徙,最初记忆是什么?你童年街道是否尚存?那些熟悉的邻居,你能认出几人?如今他们生活的怎样?有朋自远方来,你通常带他们到什么地方来认识这个城市?什么地方代表了你生存的这个城市的容颜?什么生活代表了他的性格?让你选择这个城市的主旋律,你选择什么曲子?如果重新游历这个城市,你会选择什么路线?他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
这个课例就很好的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他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又走到了学生们的生活中去,利用语言文字来完成一次写作,利用一次写作来完成一次精神的成长。
其实作文写作中,如果不能把自我放到社会、自然、人生的大背景下,去感受、体验和思考,自我也只能是小我,内容简单无趣,主题难以深化。
这是对于写作课,它本身的实践性就很强。那么对于阅读课是否也是如此呢?例如班俊英老师的《紫藤萝瀑布》的教学设计。利用关键语句来理清文章脉络;利用关键词句学习写景状物和托物寓意;利用关键词品析语言,体味语言表达运用技巧之妙。文章的一切学习都落实在了文本,具体的词句上,进而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这就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形成了自觉的审美意识,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提升了个人素养。
再如肖培东老师所设计的壶口瀑布。他仍然聚焦在词语上。例如,用一个词语形容你读到的壶口瀑布;选择枯水季,他的专选词语有哪些?品味语言聚焦动词。那么,除了动词,还有哪些词语是需要我们去注意的?学生在老师的不断的深入的引导下,在文字中徜徉,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语言的韵味,感受语言的风采。真正的做到了在实践中学语言、用语言,出现思维的碰撞,自觉的审美意识形成,这样的语文课才是值得深入学习的语文课,才是立德树人的语文课,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课。他在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课程内容心得体会
新版(202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旧版的课程标准相比,有了重大的突破,其中“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这两部分就是原旧版课标里没有的部分。
在“课程内容”这一部分,我们看完课标会发现:2023版课标立足语文核心素养,依据语文课程总目标和学段要求,它在课程内容部分从主题、载体形式和组织形态三个方面构建了语文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一开始就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主题,并逐一列举了主要载体的形式。读到这儿我们要思考:为什么2023版课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主题呢?
答案是这样的,第一,源于党和国家对于教育的总要求,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中牢牢扎根,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第二就是从语文课程的学科价值上来看,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2023版课程标准将文化自信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目的就在于强化和彰显语文课程的课程价值,为达成这一课程目标,就必须将中华文化作为重要的主题和载体形式。
新课标引入了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组织形态,它设置了“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三个层面。在这三个层面里又有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这些“任务群”将语言文字与文化、生活编织在一起,使课程内容的组织更合理,更富有灵活性。
以第四学段为例,《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太空一日》、《消息二则》、《最后一次讲演》等等这些文本都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代表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优秀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当中感悟革命领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出处 WwW.WENAnDaqUAN.COm
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学会感受自然与社会。在阅读实践活动中,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比如《壶口瀑布》、《一滴水经过丽江》、《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许多的名篇,这些文本都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他们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在第四学段,学生除了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还接触到了戏剧,例如《屈原》、《天下第一楼》、《枣儿》,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领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着文学创作。
在课程内容这一部分当中,我相信有很多老师会和我一样,一开始也对这部分的语文“学习任务群”产生一些理解上的误区。课标明确了,这可能是因为看到了学习任务群当中的“群”字,很多人就会认为实施“语文学习任务群”就是意味着要淡化甚至放弃单篇教学,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还听过某个老师的讲座,他就误把“学习任务群”解读成“XXX教学”,淡化了单篇文章的教学。
事实上,就阅读教学而言,开展多种文本阅读的最终目的还是培养学生更为准确深入的理解单篇文本,语文学习任务群强调的是任务的“群”,而不是文本的“群”,况且对于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来说,其中“群”的概念指向的是在整个义务教学阶段,某个语文学习领域所设计的所有任务的集合。某个学习任务群中的一个个学习任务之下设计的学生活动较之以往多了很多活动,才叫“学习任务群”。
在解读新课标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有尊重、有担忧、有收获、有快乐……仔细回想,这或许就是成长中的滋味。我将自己粗浅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一、对“聚焦”“中国”的思考
指导思想中指出“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内容中“聚焦”是一个动词,意思是比喻视线、注意力等集中于某处,可以将其理解为专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反复咀嚼能深刻感受到核心素养在学习过程及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及发展中不断赖于生长的重要基。在“学生发展”前面加了定语“中国”使指导思想更有方向性、指向性。这是我对“聚焦”“中国”一些思考。
二、对“遵循”的思考
坚持问题导向中指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读到此处,我脑中随即闪过一句话“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他是我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理论参考,如今忽然间改变了模样,引起了我的思考。“遵循”“适应”有什么区别呢?他们完全不同吗?我对他的理解是:依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循序渐进的发展,可清晰地读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尊重学生;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要符合发展规律,学生参与度会更高,学习兴趣会更浓厚,学习氛围会更热烈。这样想来,“遵循”要比“适应”更易操作,更符合学生发展。
三、对“信息载体”的思考
课程性质中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载体”是指在信息传播中携带信息的媒介,即用于记录、传输、积累和保存信息的实体。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语言促进社会交往、传递交流思想,是人类社会中最方便、最复杂和最重要的信息载体,文字为信息的存贮记载和远距离传递提供了方便。学习过程中有效运用语言文字载体功能,课堂上愉快轻松的互动,课后高效帮学生解疑答惑,活动中师生凝心聚力的配合……使学生逐步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这是我在解读新课标“前言”部分、“课程性质”部分一些粗浅的想法,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由“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想到的——课程理念学习心得
随着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的变革,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教师专业发展更应关注实践性知识的获取。教师实践性知识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生成、内化并发展。在教师知识的情境性指引下的语文课堂,目的在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升思维能力,达成核心素养,教师则可以达成知识的转型升级。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关注实践性知识的习得,而实践性知识的习得主要依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发现、辩证地吸收。教师知识的情境性体现为教学课堂上生成的教学机智。
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的学习任务,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注重在“做中学”,在特定教学情境中生成新的实践性知识。通过创设情境,有现场效果呈现,有评价反思跟进,带有鲜明的研究色彩与实验特点。教师则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将研修心得内化为适合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但并非所有的日常教学都能营造教学情境,典型的教学情境则需要教师精心营造。语文课堂中典型的教学情境有话语的交锋、思想的激荡和情感的共鸣。
不久前听过一位教师讲作文指导课《如何选材》,以问题链接设置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写作的兴趣。包括如下环节:(1)学校现在要拍摄宣传片,从师生中征集拍摄内容和拍摄画面。(2)节选保留画面,预估拍摄时长。(3)陈述拍摄思路,阐明剪裁理由。(4)拟写拍摄方案评分标准,评选最佳方案。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选材情境,寻选材之踪迹,学选材之方法,悟选材之应用。知识往往在情境中生成和显现,典型的学习情境能建构知识的盛宴,学生有所得,教师有所获。教学相长的意义即为此。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可以使得课堂教学问题化、思维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情境日益复杂化,教师更需要加强理性知识学习,从实践性知识的累积裂变为教学智慧。教师专业发展是一辈子的马拉松,成为终身学习者是每一位教师的愿力修行。
让审美创造流向学生心底——课程目标学习心得
美的形式多种多样,语文课堂作为提升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培养学生形成审美情趣,进而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生活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次独特的审美体验,这是贯彻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基石。应该如何恰当地将审美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审美,课程目标对审美创造进行了明确定义。也给教师们提供了方向。
现以初中语文经典篇目《紫藤萝瀑布》为例,结合课程标准,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途径。
《紫藤萝瀑布》是著名女作家宗璞的散文,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经典必读课文,如何将作者宗璞的所见所感、所想所悟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审美世界的独到魅力,我们有必要对《紫藤萝瀑布》进行不同层次的审美划分。(1)感触自然之美,藤萝花的绚烂(2)品味语言之美,流入心底的触动(3)透视生命之美,品味哲理人生。
在教学时,教师有必要对课文按照不同的审美角度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审美体验。从文章中的自然美入手,反复诵读发现语言美,跟随着作者的情感变化,体验意境之美,进而品味哲理人生,最后统筹发现文章的布局之精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合理运用优秀的语文经典课文,生动地创作审美情境,完美地诠释高雅的审美情感,以培养学生形成深切的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学生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从而为提高学生日后的审美创作动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站着读者,那边的桥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更是链接作者和读者的桥梁。审美创造是作品和读者的桥梁,通过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内涵和艺术价值,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美的文章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创造的重要途径。朱光潜曾说:“引起移情作用的事物必定是一种情趣的象征。”紫藤萝之美,流入作者心底,美文美品,也会向学生内心的真善美深处漫溯。
课程理念部分学习心得
2023版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立足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二、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三、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
四、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改变。
五、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此处我想就第二个方面“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谈谈自己粗浅的想法。
温儒敏教授说“任务群就是要解放老师,解放学生,而不是把天下的语文教师都捆绑在教科书上,都去照本宣科,更不是绑在练习题上,让学生整天刷题。学与教都应该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大家都来设计,探索新的学与教的方式,让语文教学更加民主,更加符合规律,更加生动活泼,更加为孩子们所喜欢,引领孩子们去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所以说任务群的构建本质上是对老师和学生从模式套路中解放出来,以期达到语文素养的提升。
合理定位建设目标是确保任务群建设后,具有可操作性、合理性、有序性的前提基础。因此,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是结合定位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对课程设计、课程设置、课程定位进行深入挖掘,明确任务群侧重点,精炼教学内容。
任务群建设过程中,应转变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扩大教学资源共享与整合渠道,提升教育资源利用率,强化教学优势,增强课程实践性。
建设任务群的同时也应制定明确的课程任务群建设评价指标和标准。在评价指标构建时,要综合考虑,结合教育者与学习者实际情况,应能反映出后期教学质量,确保评价机制可操作性与科学性。
我们在语文课程任务群建设中还要不断摸索,努力探求。在大量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不断完善。
课程目标部分学习心得
课程目标部分的第一句话就是“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可见课程目标的确立依据是核心素养,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
目标部分从“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学段要求”三个方面进行了指导和要求。“核心素养”和“总目标”是贯穿四个学段的,“总目标”是对核心素养的体现,对教学质量的指引,对教学过程的规范。
因为本人是初中教师,所以特别关注了一下第四学段的学段要求。第四学段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项活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识字与写字”要求会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积累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以正确的姿势良好的书写习惯在熟练的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我想先说说”识字与写字“。“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层进的,逐步提高的。个人觉得“识字写字”是我们基础语文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现在的孩子包括现在的老师,能写一笔好字的少之又少。我曾经观察过,一个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书写姿势不正确,也曾试图强力给孩子们纠正过,但收效甚微。孩子们的书写习惯一旦养成想要纠正真不是单凭老师一己之力能够做到的。如果想要后期纠正,必须要学生、家长、老师、学校的通力配合才有望收到成效。所以说书写习惯和书写姿势的养成一定要放在起步阶段,第一二学段是关键期。
“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是四个交互式的活动,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鉴赏”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活动,也可以通过“表达与交流”推进“阅读与鉴赏”。无论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还是“梳理与探究”,它们都建立在识字与写字的基础上。无论是“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还是“表达与交流”都需要“梳理与探究”。当然它们也可以是四个独立的活动,因为每个活动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四项活动既是相对独立的,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不要生硬的割裂四个活动,因为它们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前言学习心得
2023年4月21日,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发布。这也就意味着义务教育即将进入一个新时期。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也需要转变思路,快速适应时代新要求。
与2023年版本相比,前言部分较多改动。2023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更贴近2023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增添了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主要变化。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变。结合国情培养学生能力。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立德树人是新课标的核心,新课标站位更高,视野更开阔了。“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站位,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的转变决定了课程教育的转变,因此语文课程标准重新修订、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落实、语文学科评价都依次推进改革。
学生要具有家国情怀,深入了解国家。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坚持科学论证。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坚持反应时代要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要求。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和课后作业。
新课标不是推倒重来,不是颠覆过去,是改良,要尊重学情。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学校的学情,用好新课标,新教材。
课程性质学习心得
我们既要去学习研读新课标,知道与之前课标的不同点,但同时也要从语文课程性质出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真实的语言运用的情境中,通过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中学语文课程实施在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塑造,世界观的养成要有侧重,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正直的人,爱国的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023版课标”将“文化自信”作为重点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语文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感觉想要学好语文应该多积累,多熏陶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比如小古文、古诗词等,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小古文、古诗词这种文学素养的提高,是需要从小培养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初一起始阶段,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孩子诵读传统文化知识,从课内外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优秀的文化中徜徉。
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学生的课余时间明显增多,在语文学习时要积极营造书香氛围,引导孩子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程性质中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反思入职后学生语文素养难以提升,思维发展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欠缺的原因,莫不过没有遵循语文课程规律,没有把握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性质。读得少,写得少,听得少,说得少,练得少。
古人只学古文,但都是整本书阅读,这是一个好方法。而现在不同,大家没有那么多的精力,需要不同类型的文章举一反三。要有阅读面、有阅读量、有针对性地去读。我认为最好的读书时间就是小学,其次是初中起始年级,进入初中高年级时间就紧张了。目前是碎片化、网络化多一些,所以,要有耐心去读一本书。现在的课程标准提出整本书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方法,提倡学生自由的阅读。
反之,规定太多,任务多,会降低阅读兴趣,整本书阅读想办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给予孩子们一定的自由度,培养学生的求真创新精神。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遵循语文课程性质,重视阅读,采取共读一本书,或是特色阅读,引导学生读书,将阅读收获及时记录下来。我想经过中学几年的积累和沉淀,无形中一定会让孩子有质的蜕变的。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与阅读书籍和落实写作是密不可分的。要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引导学生热爱祖国通用语言文字。希望新课标落地后,学生能在阅读中建立文化自信,教师在书香中培养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新的课程指引下,我将继续学习,领悟其精神,和学生共同成长,让新课标落地课堂。
前言学习心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3年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新课标也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描绘了育人蓝图,增强了思想性,系统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了科学性,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注重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增强了时代性,注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增强了整体性,注重学段纵向衔接、学科横向配合;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课程实施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印象很深的是《前言》中提到: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我认为挑战性就是能激发人的斗志,使人不断进步,让人想做得更好的一种激励状态。这提醒着我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要设计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对于我来说,这很新,也很难。设计有挑战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作业,这对老师本身也是一种挑战,下一步我要更重视搭好学生学习的支架,让学生在挑战中成长。
课程性质学习心得
随着对教育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几经变化,但最终还是在告诉我们老师怎么把语文教好,这个本质永远不会变。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课程性质部分,我最大的收获是能够明确地回答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相关问题:1、语言文字是什么?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什么,存在于哪里?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3、语文课程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4、语文课程的基特点是什么?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5、语文课程应该做什么?
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里,强调了四个关键词: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属于一个整体,缺一不可。简单来说,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希望孩子可以具备这样子的核心素养能力:
1、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对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有信心。
2、具备良好的语感,能有效交流沟通,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深厚情感。
3、有好奇心、求知欲,思维灵活,积极思考。
4、能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应当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2023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将“课程内容”独立呈现,明确了语文课程的主题与载体形式、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新增了“学业质量”部分,为我们准确描述了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下面是我学习这两部分的粗浅感受: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
“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教与学领域的重大变革,改变了教学组织形态与呈现形态,语文教学由传统的以文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在研读新课标,听专家们讲座的过程中我产生过这样的疑惑:学习任务群理念下我们是否还需要单篇文本的学习?怎样把单篇文本整合成学习任务群?我们需要怎样的备课、上课才能让新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落地?我想,学习任务群对学生来说是个新鲜事物,对教师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紧抓“这一篇”的特质,不仅要准确把握学情,更要站在新的高度上重新审视、整合教材,将单篇文本置于高一层级的学习任务群当中,用一个个的学习任务群去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2023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就明确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对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表述中,又再次强调其“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可见真实情境下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以往的语文课注重在单篇文本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虽然每节课都很精细,也设置了许多学生活动,但本质上依然是学生按照教师设定的轨迹一步步完成对课文的学习,表面上看学生在活动,实际上也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缺乏“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从而导致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假学习”状态,核心素养难以得到真正的提升。
如何使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首先要将学生的学习场景置于日常学习生活当中的情境中来,让学生不再有“飘在半空中学语文”的缥缈之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其次,在设置情境时将运用结果前置,即设置任务群核心任务,让学生先明确学习需求,实现真正的任务驱动学习;最后,将核心任务分解成子任务或每一课段的学习目标,搭建学习支架,化整为零,分步骤地完成核心任务的学习。
(三)正确理解六大任务群的内涵和关系
在第一遍研读课标时,我对六大学习任务群的理解还非常肤浅,认为“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对应的是日常的字词教学;“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分别对应说明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与议论文阅读。事实上,细读课标就会发现,语文学习任务群不能与文体机械地作一一对应的关系。
例如“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中提到的学习内容就包括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优秀作品,科学探究方面的文本,诗话、文论、书画艺术论的经典片段以及革命领袖的理论文章、经典的思辨文本。我们不应该将任务群固化到某一文体当中去,更不应该将其固化到某一课型当中去。
丁卫军老师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理念与教学实践》讲座中提到的一个课例非常具有代表性。
课例为《水浒传》的导读课,按照常规,我们会把它放到整本书阅读任务群中来进行教学,但这一课例以“聚焦英雄人物,实现思辨读写”为主题,扣住“水浒人物”,以“在思辨阅读中正确评述《水浒传》中的‘英雄’”为概念设计了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空间。
我们看到,思辨阅读与表达,不仅是论说类文本的阅读与写作,它也可以贯穿于其他学习任务群当中,要在阅读各类文本的过程中,在生活中学习思辨的思考方式。同时我们应当意识到,六大学习任务群相对独立,但绝非“毫无关联”,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四)“学业质量”部分的评价与指导作用
如果说前几部分注重的是学生与教师的“学”与“教”的过程,那么“学业质量”部分侧重的就是学习成果的评价。这部分为我们详细描述了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体现学段结束时学生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学业质量描述”与“课程目标”中语文核心素养一一对应,为阶段性评价学生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
同时,我们也应充分意识到这部分内容对于提升语文教师教学实践的质量的作用,帮助我们规范教学行为,克服教学当中的随意性。把握了学业质量标准,教师备课当中就能敏锐地意识到学生处于哪个发展序列当中,从而更加精准构建自己的教学路径。
课程内容心得体会
2023版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于是我的理解就是:学习任务群今后将贯穿我们初中语文七到九年级的课堂,成为我们语文课堂的“主角”。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性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阅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我本学期执教七年级。所以就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做尝试
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学习任务群
任务一:姓名漫谈说语文
任务二:感受语文的魅力
任务三:学习语文的方法
“任务一”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漫谈自己的姓名由来说说对语文的理解。同时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每个字的音、形、义,并结合三者理解自己的名字,理解家长起名时的用意。主要设计以下三个活动:
活动一:字字落实,说说自己姓名的由来及取名的内涵及意义
活动二:查阅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你所理解的语文
活动三:交流分享,明确语文内涵
“任务二”的设计是课前准备动,希望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感受语言文字的乐趣和魅力,下设三个活动:
活动一:查阅资料,搜集有关音趣与字趣的故事
活动二:查阅资料,搜集有关词趣与句趣的故事
活动三、查阅资料,搜集有关有趣的对联、篇章或者历史名人趣谈的故事。
“任务三”的设计是想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更主要的目的是学会学习语文的方法,下设三个活动:
活动一:结合以上活动,总结你所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活动二:查找资料,学习名家学语文的方法
活动三:交流分享,形成新的认知,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修改总结学习语文的方法。
学业质量心得体会
2023版新课标第五部分“学业质量”部分首先对学业质量内涵作解释,“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课标同时依据义务教育四个学段,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言实践活动,描述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细细品来,这恰是学段结束时,学生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换句话说,这也是我们老师心中的教学目标,课堂行动的方向。鉴于本人执教初中语文,故更多关注七到九年级的学业质量目标。课标中共出现42个“能”字,单纯意义理解也就是说有42个具体目标需要我们在课堂上一一实现,我仅从四个语文实践活动做一梳理。
一、识字与写字方面——4个“能”
1、能根据语境,借助工具书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正确理解汉字的意思;
2、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3、能根据字音、字形、字义三者地关系准确认读、正确理解遇到的生字新词;发现并积累不同语境下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词句和段落;
4、能根据表达需要和习惯选择使用。
二、表达与交流方面——16个“能”
1、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
2、能耐心专注地倾听、复述、转述完整准确,要点突出;
3、能就适当的话题做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4、能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5、能用多种媒介形式交流沟通;
6、能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准确地表情达意;
7、能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提取信息,概括观点,确立学习活动主题;
8、能用流程图、文字等形式呈现活动设计方案;
9、能围绕学习活动开展调查,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形式呈现学习成果;
10、能利用图书馆等多种渠道获取资料,整理相关学习内容,完善自己的认识,撰写活动总结;
11、能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向他人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
12、能概括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特征和典型事件,并归纳总结出一些文化现象,了解基本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13、能根据具体情境要求,选择合适的文本样式,记录经历、见闻和体验,表达感受、认识与观点;
14、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15、能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
16、能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三、阅读与鉴赏方面——13个“能”
1、能区分事实与观点;
2、能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3、能利用利用掌握的多种证据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与可信度;
4、能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具体问题;
5、能区分观点与材料;
6、能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7、能运用实证材料对他人观点作出价值判断;
8、在阅读过程中能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9、能理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
10、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
11、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精彩段落和经典诗文名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12、能从作品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对照他人的语言表达反思自己的语言实践;
13、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
四、梳理与探究方面——9个“能”
1、能聚焦文学体验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围绕问题搜集资料,梳理信息,整理他人的观点与认识,概括提炼他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用于解决自己的问题;
2、能记录探究过程,归纳概括自己的发现,条理清晰地呈现问题解决的过程,并汇集学习成果;
3、能针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开展跨学科学习,根据需要策划创意活动,从相关学科材料中搜集资料,整合信息,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
4、能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资料;
5、能广泛搜集信息,关注信息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6、能运用实证性材料对相关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与推断;
7、能通过梳理、分析材料提炼出自己的看法;
8、能有条理的列出提纲,用策划书、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发表研究成果,力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条理清晰;
9、通过合作,能综合运用绘画、表演、创作等多种样式,开展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该有什么样的课堂,从教学目标的设置到课堂内容的呈现,从作业的布置到课后的评价,42个“能”将作为具体的指导标准,影响着我们的每一节课,确定着我们的行动方向。
盯住目标看,让目标成为引领方向的路标。
盯住问题干,让问题成为催人奋进的“酵母”。
课程内容
与上一版课标不同的是,新修订的课标在课程内容的开篇增加了一个部分,这部分是这门课程内容的总体框架。这个总体框架起到了概览性地图的作用,看了这个概览性地图,就知道这门学科都学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相互有什么关系,哪一个是比较重要的核心部分。之后才是具体的内容单位。在这些内容单位里面,每一个又设计了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三个部分。课程内容部分还增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而且跨学科主题不仅是跨越学科本身的内容单位,还要跨到其他学科进行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
跨学科主题学习,积极稳妥地推动课程的综合化与实践化。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立足某个学科去主动跨界,站在更大的学科育人体系里去跟其他学科建立关联,从而拓展问题视野。通过营造真实的情境,追求开放的结果,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个人参与和努力的意义。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形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具真实性,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社会,参与创建社会。
例如,语文学习中“感受黄河的伟大气势”,不单单是从语文角度考虑,会涉及一些专题研究:关于黄河的名言、诗句、俗语、成语(文学意义),黄河周边发生了哪些著名战役(历史意义),黄河目前遇到了哪些问题及解决途径(地理意义),黄河的文化与传承(现实意义)。可涉及的板块很多,各学科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当学生用学科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时,就离不开对其他学科的主动运用。这就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所在,它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从学科出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义务教育阶段颁布了16个课程标准,它们是统一的课程体系,只有所有学科之间都相互关联,才能完成培养人的目的。
(二)学业质量
第五章为学业质量。这是修订后课标新增加的部分,学业质量包括了学业质量内容和学业质量描述两部分,可以说,学业质量让课标变得更完整了。有了学业质量部分,我们才能评估这些问题——如何能够知道课程目标已经达到?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我要选择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我应该如何进行学习?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例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教师可以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设计课程内容,选择“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能描述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关键表现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语文课程标准里的操作性建议中可以看到,与核心素养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测评的重要内容。
实现“双减”的功能,这是对学业质量极大的考验,也是课程结构化的很重要的方面,即将细碎、零散的知识点提炼成核心的关键内容,引导学生在此学习基础上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目前我国实行“双减”,课堂上要讲的精,作业要布置的少,但学生还要应对比之前更宽阔的知识问答,还要体现更精湛的综合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涉猎,大量阅读经典,除了课本中的必读书目,很多优秀的著作要推荐给学生,例如《平凡的世界》《大江大河》《白鹿原》《狼道》等等优秀电视节目,例如《典籍里的中国》、《书画中国》《中国诗词大会》《航拍中国》等等。课上应将更广阔的天地带给学生,让他们有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三观。
前言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有20多年从教经验的语文老师,对于“课标”,可以说是已历三世了。从最初2001年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到2023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再到2023年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可谓亲见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历史变迁,并亲历了几十年来身为语文教师的责任使命。然而随着世界科技的进步,网络新媒体的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的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而培养人才之人更是面临新的巨大的挑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我们育人者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借用前言第一句话“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作为文章的题目,是我对新课标前言部分的一个终极解读。
“培根”就是指导思想部分“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的真实解读。
如果将学生比作树苗,老师比作园丁。那么德智体美劳五育,就是树苗需要的氮、磷、钾等各种必须肥料。我们园丁要做的就是给学生全面地“培好根育好苗”,让树苗营养全面的发展。
“铸魂”则要聚焦学生,将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我的理解就是“铸”学生的“中国魂”。
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融入课程,成为教师育人的方向。
“启智增慧”就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要求,培养学生与时俱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课程性质学习心得
和所有语文老师一样,我最近也一直在学习2023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标”是政策性文件,所以有很多地方理解不到位甚至可能会理解不了,例如:如何贯彻落实课标精神?如何与一线教学实际结合?多年的旧课标指导下的教学经验是否还有效?成为困扰我的一系列问题。于是,通过反复研读“性质”部分,现将新旧课标进行对比,希望找到差别,把准脉搏,寻到方向。
第一处改变:旧课标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在新课标中改为:“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新课标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学生的核心素养,即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和文化自信力。
第二处改变:旧课标中“语文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新课标改为“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2023版更加具体详细地指出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德智体美劳”。
第三处改变:旧课标“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新版中改为“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简而言之,新课标的表述更加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性,同时更加准确地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
综合以上分析,本人以为,首先不要被篇幅超出旧课标一倍地新课标吓倒,课标本来就是全国语文教学要达到的基本标准、基本要求,教师只要本着这个标准、这个要求育人就不会迷失方向;其次,至于怎么实施,达到标准,则教无定法,老师依然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再次,对于课标提出的许多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可通过不断理解与学习,循序渐进,慢慢渗透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就是,新课标的提出并不代表否定和推翻旧课标,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还是可以筛选和延用的。
课程内容心得体会
课程内容让我们知道学什么、怎么学,新课标语文课程内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确定每一部分文化的内容主题,同时在每一部分文化的学习内容下,都规定了重点关注和突出的内容。
各类主题的载体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注重听说读写的结合,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其中特别强调要注重儿童生活方面的内容,反观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方面的创作成果非常少,我的孩子读的作品还是郑渊洁的童话,新的好的作品少之又少,因此能反映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的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多被选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呈现,主要有三个层次六大任务群。第一层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主要任务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二层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包含三个部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第三层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有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两个部分。从基础到发展再到拓展,三个层次根据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制定,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
我注意到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部分,多次出现“个性化”“独特的”“自己的”这样的词语,语文学习没有标准答案,课堂内外的学习过程中,尤其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见解,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教师不应给学生设限,要允许学生在自由阅读、快乐分享的氛围中,不断的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同时教师可以设计合理的内容,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素养提升。
以《社戏》为例,在讲到“人性美”的时候,从文中找到理由似乎不是很难,有一个同学这样发问:“老师,既然人性美,可孩子们为什么还要干偷豆这类坏事呢?”我很喜欢这样的问题,他的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同时还能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使课堂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既定轨道上,还有助于深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所以在课堂上或者在日常阅读中,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具有个性化、独特的思考,千万不能用简单的对与错进行评价。
学业质量心得体会
如果说课程内容让我们知道学什么、怎么学,那么学业质量部分就是让我们知道学得怎么样。学生通过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和要求,是学业质量部分的重点叙述内容。
刚结束的中考是对初中三年的学习的进行一此综合性的学业阶段水平测试,但仅仅一张卷纸无法对学生的学业成果进行整体刻画,学业质量要体现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成果,不能靠单一的考试进行整体评价,因此语文学习还应关注四个学段的整体层进性,在前三个语文学段的基础上,第四学段(7-9年级)更注重综合性,在听说读写方面有进一步的要求,同时特别强调义务阶段与高中学段的衔接。
我看到了很多“能”字,能是能够,学生通过学习要达到什么程度,都是“能”字之后的内容,丰富的语文学习任务对语文学业质量的考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字词学习为例,之前在学习新课前,让学生们回家预习课文,将课后读读写写的生字词查了字典,在作业本上工工整整的抄写3遍,强化字音和字形的记忆。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字词关仍然是考试复习的重点,中考复习过程中,几乎每天都要把学生经常出错的字词拿出来考几个,对于部分学生来讲,错的字词永远也改不过来,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还是在字词教学时手段太单一,认为学生查了字典写了三遍就一定学会这个词了,其实不然,学生在识记字词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不明白词义,不知道这个词该用在什么语境的问题,还是机械的、被动的学习,并没有真正理解词语的含义,所以直到中考,还是没有掌握某些词语。这只是以字词教学为例,日常教学中,涉及到诸多的知识点,可能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学生看起来学会了某一节课程的内容,但并不会拿着这个知识点解决其他问题,并不会学以致用。
之前的课程标准是没有学业质量部分的,这次课程标准为什么补充了学业质量的要求呢?这就是要我们明白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综合考量,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从综合素养角度更加关注育人的目的。
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学评的一致性,多角度评价,全方位育人。
课程理念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体现了一个“新”字。
首先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以前的语文学习虽然倡导学生为主体,但实际学习过程中,多数时间以教师的教为主,课堂主要是师生问答对话,得到问题的标准答案,也意味着教师把课讲完了。至于学生学习的效果,恐怕大打折扣。等到考试时候,教师认为该讲的都讲过了,学生成绩不好是自己没学会,和教师就没什么关系了。这样的学习模式,持续了多年,在我上学时如此,如今我做教师了,也用同样的方式教了很多年,现在想来,自己只是把教参或者收集到的一点课外知识“搬”给了学生,根本没从课程本身的角度思考怎样设计语文学习活动。新课程标准要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加强课程内容整合,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因此学习方式会有很大的转变,语文课一定会成为学生特别喜爱的学科。
其次是评价标准的转变。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加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促进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首先应具有创新性,不能局限于用语文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评价方式的变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为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具有满足感、成就感。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突出内容的时代性,充分吸收语言、文学研究新成果,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发展,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
新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体现了一个“实”字。
文学作品的创作素材要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学生的语文学习也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将实际生活变成学生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语文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积极的事,并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还要特别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这里提到“读书品位”四个字,由此我想到当下部分学生喜欢的畅销小说,很大一部分是网络小说,其中不乏同性恋、暴力、道德沦丧等题材,孩子们看似在“如饥似渴”的阅读,实际只是满足了“口腹之欲”,根本没有得到文学作品中的营养,相反可能还有负面影响。对于每册语文教材推荐的经典书籍,学生反而嗤之以鼻。因此提高学生读书品位非常重要,多读的书也一定是好书,是名著,是经典,是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书籍,是实实在在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的书籍。
新课程标准课程理念还体现了一个“高”字。
立意高远是我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内容的典范性,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价值取向,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语文课程致力于对人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基础性,尤其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国家观和世界观的阶段。语文课程致力于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语文学习首先是要育人,将育人渗透到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由此观之,语文课程任重而道远。
课程目标心得体会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其中7-9年级学段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个方面对课程目标进行了细致的要求。我最感兴趣的是梳理与探究这一部分,除了“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外,还倡导“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我很喜欢这样的语文学习,不仅夯实基础,更重要的是提升能力。语文学习一定是活的,是能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引入活水的,是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不是在故纸堆中摇头晃脑,更不是在作文纸前冥思苦想。
叶圣陶先生说:“学好语文就是学好听说读写四项本领。”听说读写是连带关系,听就是用耳去读,读就是用眼去听,说就是用嘴去写,写就是用手去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起来实践吧。
课程内容心得体会
这部分内容主体,百分之七十是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个人觉得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木兰诗》、《诫子书》、《孟子三章》、《鱼我所欲也》等经典古诗文,还有《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儒林外史》、《愚公移山》等经典古典小说;革命文化,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颂》《老山界》《土地的誓言》、《驿路梨花》,还有八年级上册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红岩》等;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比如现当代著名作家冰心、朱自清、老舍、郭沫若、史铁生、郑振铎、叶圣陶、陶行知、刘慈欣等人的作品;剩下百分之三十的内容集中表现为一些实用型应用文体,如新闻、说明文、演讲稿、感谢信、邀请函、倡议书等,主要反映自然、科技、生活等方面;我个人觉得这部分内容是引导孩子们走进自然、接触科学、拥抱生活的。
围绕这些内容,新课标为语文老师们预设了: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这样三个任务群。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即以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为主,并且鼓励语文老师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又有实用性(说明类文体)、文学性(小说、散文、剧本类文体)、思辨性(议论性文体)之分。我的理解是:在学生完成了一定量的语言文字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到阅读与理解、交流与表达的层面上来。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阅读。在这一点上,语文新课标倡导课内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新课标在课程内容这部分,任务群的设置,随着学段层次的变化而变化,并且相互衔接。不同学段还有相应的教学提示,这为各学段的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学业质量心得体会
学业质量,就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
在识字写字方面,第一学段(1~2年级)累计认字量1600个,能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800个左右常用汉字;第二学段(3~4年级)累计认字量2500,能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1600个左右常用汉字;第三学段(5~6年级)累计认字量3000个左右,能硬笔规范、端正、整洁书写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直到第四学段(7~9年级)在学习和生活中累计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在听说读写方面,从第一学段(1~2年级)的注意倾听,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参与讨论,能看图说话,对写话有兴趣;到第二学段(3~4年级)能转述或者讲述自己的见闻与感受,能阅读常见的图文材料并且初步把握材料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描摹并争取使用标点符号,乐于书面表达,乐于参与读书交流活动,主动阅读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和革命英雄故事等叙事类作品,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阅读感受与生活体验;再到第三学段(5~6年级)能耐心倾听,抓住要点,并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能概括说明性文字的主要内容和非连续性文本的关键信息,能用准确的语言清楚地介绍、说明事物或者程序,能独立阅读散文、小说等文学类作品,并能用文字或者结构图等方式梳理作品行文思路,能通过诵读、改写、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审美体验,能感受到作品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不同,能与他人分享阅读作品获得的有益启示,能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借助相应的语气、语调和节奏进行朗读,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而第四学段(7~9年级)则是在前三个学段目标达成的基础上,能阅读说明性文章以及非连续性文本,能区分事实与观点,能把握主要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还能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并能解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实证材料对他人观点作出价值判断,能广泛阅读古今中外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能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理清行文思路,能品味精彩段落,能分析作品表现手法,并能在口头或者书面表达中有所借鉴。
在语文活动方面,从第一学段(1~2年级)的主动参与到第二学段(3~4年级)的乐于参与,再到第三学段(5~6年级)的能积极与他人分享交流,一直到第四学段(7~9年级)的能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并能够解决问题,甚至可以策划活动。
对于学业质量这部分的内容设置,我觉得无论是各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还是学段之间的衔接契合度都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课程内容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版)的发布,给我们带来理念的引领和方向的指导。
新课标在课程内容方面,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与呈现。任务群又以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组成,都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
第一层级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只包含一个内容,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我们需要根据学段特点,进行学习任务群的有侧重的安排。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设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基于语文学科,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在三个任务群中起到奠定基础的起步作用。
语言积累之重要,体现在生活方方面面。如看到夏日落日美景,可能脱口而出“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而非“好壮观!”;登上山顶我们更多以吟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替代“真高啊!”;登顶长城,想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非“长城啊,真雄伟!”;遇到好看的人,夸她“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而不是简单的“美女”;当受到挫折时,更多想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而非词穷到“emo了,香菇蓝瘦”;当在学习上开小差,可以用“偷得浮生半日闲”来取代“摸鱼、划水”。
在网络用语被学生屡次应用在课堂上、作文中并引以为傲时,我认为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在语文课堂上的突出强调和推行愈加重要。如果没有充分的语言文字积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会更加匮乏,传统文化就会缺失,文化自信就会大打折扣。
回想自己学生时期,总会下意识把读书时的好词好句摘抄到精美的本子上,抄过歌词、诗词、生活感悟心灵鸡汤等,时不时的会翻看,是一种输入,只有好的积累,才能更好地输出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提示也指导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学习情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在教学中根据语言文字运用的实际需要,从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避免机械训练。新课标里特别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感受、运用语言文字。不仅要知道写法,更多地要灵活运用。
最近教学进入到了复习阶段,教师更要在复习课上,注重语言文字梳理与积累的运用,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词语,而非仅仅会读会写。例如,我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时,《蒹葭》一文的默写,学生总是容易混淆叠词顺序,所以我设置了三个教学任务:
任务一:补写文章易错字
任务二:翻看课本,结合注释,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记忆更换的词语
任务三:提示默写防止出错的方法。
《蒹葭》中,芦苇的颜色由苍青到凄青再到泛白,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伊人越来越远,学生在文意理解与运用中才能写对汉字。
在复习重点实词时,将实词与成语联系起来,比如,“缘溪行”与“缘木求鱼”,“落英缤纷”与“含英咀华”,旨在说明成语中很多词语依然保持古义,在学习和记忆文言词义时,可以关联成语,一举两得。
教师需要乘着新课标的东风,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关注文字,关注表达,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会灵动,课堂才会更加高效,学生的素养才得以提升。
学业质量心得体会
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学习后的学业成就与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第四学段学业质量标准在语言文字梳理与积累上,要求学生“发现并积累不同语境下具有个性化的词句和段落,能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和习惯选择使用”。
学业质量的测评,对教师教学语言文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随文学习落实字词教学,更要在具体语境中让学生深刻感受,运用语言文字。把字词的形与义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教学任务,贯穿于语文教学全过程。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方面很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学生在随文学习字词后,有必要再进行不断巩固和练习。而机械抄写课后词语、课下注释这些毫无创造性的作业方法,是需要随文进行精心设计的,“双减”背景之下,我们还需适量,形式多样,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字词建构是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的实践途径。通过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和词汇积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或不熟悉的字词,可以理解字义、词义,并通过这些字词增加对句意、文意的理解,进而在写作中能够自觉运用这些积累的字词写话造句。最终达到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终极目标。
提高初中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是摆在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面前急需研讨的课题,通过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版),结合课标教学建议和课程学业标准,创设教学任务群,经过课堂实践检验,我们一定会获得更多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的可为之处。
前言学习心得
《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前言》中关于新课标“主要变化”的内容,值得关注:
从指导思想来说,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凸显价值引领,以文化人。坚持德育为先,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实际上就是强调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从课标中我们可以看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课文选编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应占60%—70%,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表现,初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初步懂得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浴血奋战换来的,激发对革命领袖、革命家、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家国情怀,这个单元所选的作品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实际教学中,我们作为老师,教学这类篇章时,要特别关注育人导向的具体落实,也要关注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将育人导向转化为真切的真实的教育行为,转化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互相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教学七年级下册三单元内容,本单元都是关于细节描写的内容,包括写作也是抓住细节。本单元教学时就可以搭建符合写作支架,描写身边真实人物。比如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拍摄关于街头卖早点的视频,记录细节。真正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所拍摄的视频,从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方面刻画人物形象。这个学习过程就是跨学科,学生拍摄、记录、写作是不同学科互相关联的。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四是加强了指导性。相比2023年版课程标准,此次新课标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第五,加强了学段衔接。义务教育各个学段的衔接,分三个层面六个学习任务群,每个学习任务群均贯穿四个学段,另外,新课标体现的是义务教育和高中方面的衔接,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各个学段合理提高要求,为高中学习做准备,我想这就是形成了一个完整贯通的语文课程体系,我们也可以从完整贯通的语文课程体系当中思考我们的教与学的行为,找到我们教学改进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的落点和方向。
课程性质学习心得
2023版课程标准”课程性质“的表述,是综合了2023版课标的”前言“与”课程性质“部分的大部分内容,并注入新鲜的血液。尤其强调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国家通用“四字为新增)。同时强调要”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第一,实践性。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且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学生要和语言进行碰撞,要用语言,在用语言的过程中去学语言,学语言和用语言的互动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更多的语言运用的妙处,从而丰富他的语言运用的经验,进而实现语言品质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是以实践活动达到目标,因此在生活中创设真实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学习有关杜甫的作品《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等,学生远离杜甫生活的年代,所以不能够感同身受杜甫内在的思想感情。那我们就可以在实践中设置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杜甫这个人物。二、创设情景,让学生向父母推荐杜甫,可以向自己的父母介绍杜甫的相关身平经历,从而深入了解杜甫的内在思想。这样就把杜甫放在真实的语文生活情境中体会认识,也就是所谓的实践性。
第二,综合性。综合性跟语文学习特征的四个核心素养密不可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因此,新课标提倡设置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追求的是语言、思想、知识、情感修养各个方面多层次综合发展。对于我们一线老师,如何根据课标设置学习任务群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比如七年级下册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本单元都是凡人小事,所选篇目有共性——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老王》中的老王、《台阶》中的父亲、《骆驼祥子》中的祥子……这些平凡世界的普通人,身上却闪着人性的光辉。因此,本单元的写作可以设置学习任务群,通过抓住文本关键细节,为写作搭建支架,描写身边真实的人物。这样一来,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就凸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