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这便是扬州人独一无二的休闲方式。“皮包水”就是著名的扬州灌汤包了。
灌汤包有这样一个传说:朱元璋、常遇春、胡大海带领起义军来到金华城下,城门开启时,万斤匣慢慢地升起。常遇春就顶住万斤匣,起义军冲进城门,时间长了,常遇春很饿,就叫胡大海给他喂菜汤和包子,胡大海喂着喂着心生一计,把菜汤灌进包子里,再喂给常遇春。士兵们都冲进了城里,他放下万斤匣,问“你给我喂的什么东西呀?”胡大海说“就是你叫的‘汤包’呀!”后来,人们就借这个传说做出了灌汤包。
今年春节我们来到了扬州,去了百年老店冶春品尝灌汤包。精致的笼屉中便是那碗口大的灌汤包了。它塞满了一整个笼屉,正微微晃动。仔细一看,薄而透明的皮保住了里面的汤汁,均匀整齐的褶皱,又显的独具魅力。表皮晶莹细滑,吹弹可破,隐约可见里面浓郁的汤汁。汤包上面的蟹黄,金黄油亮、恰到好处。
汤包的形式美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内容也别具一格,精美别致。( Www.WenanDAquaN.COm 发布 )
吸管轻轻戳破白皮,鲜美爽滑的汤汁即刻涌出,轻轻一嘬,汤汁便滑过口腔,留下满口鲜香,肉粒的美味Q弹,在口中一并迸发,绵软与颗粒感的撞击,鲜香与爽滑的配合,给人以极大的味觉震撼。汤汁吸完却还意犹未尽,加上一点醋,再来感受一下面皮与肉馅的劲道。轻咬一口面皮,里面硕大的肉馅便可看见。细腻的面皮,颗粒感十足的肉馅,真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品”呀!最后就是顶上的蟹黄啦,细细地一口咬下,软软的,绵绵的,让整个汤包又升级了。
皮薄,肉鲜,味美、香而不腻的美味成了独一无二的扬州汤包。先开窗,后喝汤,一口吞的吃法成了独一无二的扬州味!
博山传统——豆腐箱
在我的家乡博山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吃了博山饭,围着天下转”。说起博山的美食,可谓琳琅满目,令人赞不绝口,有酥锅、春卷、卷尖、炸肉等等。在这众多传统美食中,我最喜爱的莫过于豆腐箱了。
他们一个个方方的,鼓鼓的,外表金黄,内香扑鼻,掀开盖子,可以看到里面的馅,小心咬上一口,唇齿留香。如果还不满足可以再舀上一勺料汁,真是色香味儿俱全。
制作豆腐箱的过程也很有趣:先买上一大块豆腐,那豆腐白而胎,就像小婴儿的皮肤。把它切成长方形的小块,放油锅里轻轻一炸,捞出后晾干,在我们期待的眼神中,豆腐块晾好了。下一步便开始挖豆腐块:先将豆腐块沿一条长边切一刀,但注意千万不要切断,然后把豆腐从里面慢慢挖出来,形成一个小箱子。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是很考验人的力度的。看着妈妈挖的这么容易,我也想帮忙挖豆腐,可不是挖破了箱底,就是没有挖够。看来这美味的背后,包含着长辈们的智慧和勤劳。第三步就是炒馅了,可以是肉馅也可以是素馅,这就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喜好了。姥姥家喜欢素馅。把刚才挖出来的豆腐切碎,煸炒至微黄,再加入海米碎、木耳末炒出香味,快出锅时放入韭菜末一搅拌,香喷喷的馅料就做好了,光吃上一勺馅料,幸福感爆棚。最后把馅填进豆腐块里压实,半成品就做好了。
等过年端上饭桌的时候,上锅蒸一蒸,浇上用高汤、酱油、醋、淀粉水、韭菜末简单勾芡的料汁就OK了。吃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先要打开盖子,再舀上一勺汤汁,用姥姥的话说这叫开箱见宝。轻轻咬一口,浓香满口,皮韧馅嫩,其香其美,回味无穷。
这就是家乡诱人的豆腐箱。这豆腐箱不仅有着长辈对晚辈的关怀和爱,更有着家与故乡的味道,怎么能叫人不喜爱呢?
在冬末春初来临之际,最适合吃的,大概就是烤肉了吧。在我们家,烤肉是非常受欢迎的,制作时比较方便,品尝起来也很美味。
想要烤肉的味道鲜美,调好酱料是必要的。因为我们都喜欢吃辣,所以发明了一种名叫“辣烤五花肉”的调料。首先,加入一勺辣乎乎的辣椒粉到碗中,接着是香喷喷的孜然粉半勺,然后拍碎的蒜末、老抽和料酒各一勺,生抽两勺,最后再加一小勺甜滋滋的白糖就完成啦!把调好的酱料倒进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里,带上手套抓拌均匀,等待半小时就可以了。还有切成条的牛肉,用黑椒酱腌制也是非常美味的。
锡纸烧烤也是我们家爱用的一种烤肉方式,做法也特别简单。首先,将一层薄薄的锡纸铺在烤盘上,其次,把紫红的洋葱和奶白的金针菇均匀地放好,再放上喜欢吃的食材,例如蛤蜊、虾、娃娃菜等等,最后在上面铺好白花花的蒜蓉酱,吃的时候直接加水煮就可以啦!
吃烤肉也要搭配上烤肉必备小饮料啦。先在杯中倒入少量冰块,倒上酸梅汁,酸酸甜甜的,好喝解渴又解腻。
一切准备齐全,就可以开始烤肉啦!把腌制好的肉放到烤肉炉上,那滋啦滋啦的声音和在空气中散发的喷香让人口水直下三千尺,忍不住想尝上一口。
锡纸烤肉可以放在一边慢慢烤,然后烤上一些土豆薄片,香脆脆的土豆片我相信这是没有人可以拒绝的诱惑!
不一会烤肉就烤好了,可以用剪刀剪成小块,这样吃起来更方便。但我比较喜欢把烤肉卷起来吃:用绿油油的生菜充当小饼,里面加上烤肉和泡菜,还可以放上适量的蒜瓣,这香馥馥的味道吃上一口就足够让你终身难忘。
如果一家人不够吃的话可以再煮一碗清汤面条配着,超级满足!
和家人一起吃着烤肉,说说笑笑,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这或许就是美食的意义吧!
“吃了博山饭,围着天下转”。我的家乡博山是鲁菜的发源地之一,以传统的“博山四四席”名扬天下,其中,一定少不了一道富有食趣的博山酥锅。
在我们家,只有过年时才做酥锅。在过年的前几天,我便嚷嚷着爷爷做,但一直到腊月三十,爷爷才终于准备大展身手。
首先,我们要先备菜。我乐此不疲地洗着菜,爷爷则在一旁煎鲅鱼。往日的洗菜是那么枯燥,今天却一点也不累,菜一会儿就备好了。接下来,到了我最喜欢的“叠宝塔”环节。顾名思义,就是将食材堆进高压锅。大白菜打地基,海带、藕作砖,五花肉、猪蹄、鲅鱼都被我装进宝塔。宝塔越来越高,有步步高升之意,我也越来越兴奋。
这时,爷爷给我讲起了博山酥锅的由来:“颜神镇一位叫苏小妹的女子,她无意中将肉、鸡、鸭、鱼、白菜、海带等放在一起炖制,做好之后感觉鱼酥、肉烂,味道非常好,便经常做。时间一长,邻居们也都跟着学做这种菜。由于此菜是苏小妹最先制作,因此取名为“苏锅”。而“苏”与“酥”是谐音,人们将其改名“酥锅”。”谈笑间,宝塔越垒越高,要用大白菜沿着锅边围成一圈做成屋顶,再从宝塔上方浇上酱油为主的秘制调料,宝塔也就完工了。但现在还盖不上盖子,爷爷调至小火慢炖,宝塔慢慢塌陷,香味充满了整个厨房,使我成就感满满。这时盖上盖子,转成中火。这段时间是最煎熬的,我望眼欲穿,盼望着,盼望着,“呲呲呲”的声音慢慢消失,酥锅就做好了!
我急忙大步迈上前,欣赏这盛大的“景色”:层层叠叠的食物聚集着,猪蹄是新鲜的透明色,五花肉像一块块红玛瑙,海带如同深绿色的缎带,这简直是一个超大号的“聚宝盆”。趁热啃一块猪蹄,啊!这般香味,让我一尝就沉浸其中,感受到浓浓的年味。这滋味,也只有你亲自尝了才能体会到。
伴随着春晚的欢笑声,我们一家品尝着酥锅,感受着这份过年时才有的食趣,迎来了新的一年……
这就是充满食趣的博山酥锅,我要将这份手艺传承下去,让后代们感受祖先的智慧,感受独特的食趣。
记得有一天,爸妈带我去吃拉面。刚到店外,羊肉汤鲜美醇厚的味就已钻进我的鼻子。
每张桌子周围都坐得满满的,整个大厅被挤得水泄不通。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座位,买了票。当服务员端着一碗碗拉面从我面前经过时,我馋的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
终于,我们的拉面端上来了。只见乳白色的汤里,细细的面条就像一条条盘在水里的细丝,上面散落着一些黑木耳;晶莹剔透的粉条和黄色的豆腐皮绕在一起;金色的黄花菜、嫩绿的香菜和橙红的枸杞在碗中相映成趣。用筷子一搅,几片香味四溢的羊肉忽上忽下地漂在碗中,隐隐约约还可以看到被切成小片的香肠,我胃口大开,拿起筷子痛痛快快地吃了起来。
面条吃起来滑溜爽口,豆腐皮吃起来劲道十足还带有豆香。夹起一片煮得嫩烂的羊肉,不管是肥是瘦,都特有嚼头,肥而不腻,鲜香不膻。
吃拉面,最重要的还有喝汤。吃完拉面,我端起碗来品一小口汤,羊肉的鲜美伴着面条的香味,再加上香菜特有的清香,顿时,从我的嘴流到我的胃,浑身上下都有种说不来的舒服。大口喝汤时,虽不能品味到多么细的味道,“粗”味道也是一种美好的味道。
喝完后,羊汤醇厚的香味会一直留在嘴中,回味无穷。
真正的美味会令人十分开心,就如同拉面一样。
在我的家乡,每到年关,本地人都要做酥锅,是年菜必不可少的。
酥锅对食材的品质的要求极为严格。因为食材的种类较多,所以挑选起来非常繁琐。鲅鱼是做酥锅最好的鱼种,挑选时要选雄鱼,口感才会劲道,鱼骨才会酥软;五花肉要三分肥,七份瘦最好,不柴不腻;猪蹄一定要选老嫩适中,太老咬不动,太嫩不经炖;海带、豆腐、白菜、藕……样样都需要精挑细选。
食材挑选好了,就是处理。鲅鱼要煎;豆腐要炸,炸到外围一周金黄就可以了;海带、藕都要焯水,海带才会在做出来后软烂不涩,爽滑好吃,藕才会软糯拉丝。
俗话说:“高端的食材,往往用简单的烹饪方式。”
炖,才是酥锅的精妙之处。
白菜做外围‘煎饼’,海带、鲅鱼、五花肉、猪蹄、豆腐做‘夹心’,层层包围,越来越高。
小火慢炖,不需要太多调料,酥锅中的食材才会保持自然的味道。时间越长,味道越纯。炖上一夜的酥锅,经过时间的淬炼才会唇齿留香,软烂入味。在这期间,必须有人看着,一旦不小心糊了或时间太短,一锅食材尽废。灶膛中大火熊熊,厨房里香气扑鼻,期待的心情难以言语。
终于等到出锅,香气扑鼻,酥锅层层叠置,红的如玛瑙,绿的如翡翠,鱼骨酥软,肉质紧实……种种香气交织在一起,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尝上一口,猪蹄软烂,入口即化;豆腐咸香,口口爆汁;五花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藕块,与牙齿碰撞,声声脆响……咸香软烂,口齿留香,你的心中怎能不油然而生出一种特别的满足感呢?
酥锅聚集了老一辈人的智慧,带着时间的印记,传递着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