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上下勠力同心抗击新冠肺炎的时刻,我们迎来了第X个“中国医师节”,新冠肺炎爆发以来,我们的医务人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白衣执甲,奋战前线,披星戴月、加班加点,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千千万万的医务人员挺身而出,奔赴抗击疫情的战场。他们有的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医务人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社会正能量,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进。
今年医师节的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
我坚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全面战胜疫情。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们希望全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赞扬、关心、理解和尊重能够延续下去。
理想是美好的,如何去实现呢?如何让全社会爱医行动能够延续下去,如何让全社会对我们医疗卫生人员的尊重、理解、支持都能够延续下去?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用仁心术精护佑生命,只有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才能共同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氛围。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外科医生特鲁多自拟的墓志铭,这段铭言越过时空,仍然流传在人间,至今仍熠熠闪耀着人文之光。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现代医学证实,三分之一的疾病可以治愈;三分之一的疾病不用治疗可以自愈;三分之一的疾病治疗也没有效果。医生不是神仙,医学从来就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这句话朴实地道出了医学的局限和无奈。面对疾病和死神,医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有时去治愈说明了不管医学科学多么完美,不管医学技术多么领先,不管医疗设备多么先进,不管人们花费了多少金钱,人类仍然会生病和死亡,因为医学不能治愈每一个疾病,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
“去治愈”需要丰富的医学及相关科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积累。对待病人一视同仁,就像先师仲景一样:“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治愈”是“有时”的,不是无限的。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
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一种人性的传递,也说明了安慰、鼓励性的语言在医学服务中的重要性。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有一句名言:“医生有三件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良好的沟通、充分的叙述是最佳的治疗,在医疗服务中语言的作用应放在首位。这些积极的语言不仅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安全,同时也能调动患者的自愈力,及时解除患者的心理隐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最终战胜疾病。
现代医学(西医)模式转换也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我们老祖先几千年前就已经将其运用在疾病治疗中了。移精变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转变病人的精神,改变其气血紊乱的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此既治好了病,又能得到人心。
忆往昔,抗击疫情,众志成城,催人奋进,令人鼓舞;看今朝,诊病去疾,救护苍生,任重道远,百舸争流!
我是一个年轻的科室,2008年11月消化内科医疗人员独立建科,那时我仅仅有5名医师、8张床位和一间简陋的内镜诊室,一台奥林巴斯主机和一套胃肠镜是我们全部的装备,最初的我是稚嫩柔软的,但稚嫩柔软的肩膀下是我坚强的心。出自 wwW.WeNaNDaQUaN.CoM
2010年11月我们医院整体搬迁,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我正式有了自己独立的病区、护理单元,从最初的8张床增长到24张床,5名医生要承担病房、胃镜室、门诊所有的岗位,大家积极乐观,没有抱怨。同时内镜室不断引进新的设备,内镜下检查、内镜下治疗逐步增多,诊疗流程不断完善。
消化内镜室在逐年发展壮大,我满身心地投入其中也见证了它历史性的进程,内镜室当时只一名护理人员承担所有的内镜室洗消、器材准备、后勤保障工作。工作虽然辛苦,但有付出就有收获,我相信每一步路都不会白走。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核心,业务水平是科室发展的基石,没有过硬的技术水平,一切都是空谈,为了提高业务能力,为了科室长远发展,您克服病员多、任务重、人员少等困难,不断派出人员外出进修。在您坚强后盾的支持下我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您更在飞速发展,24张床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病员的需求。内镜室逐步配备国际先进的奥林巴斯290主机2台,奥林巴斯超声内镜1台,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等技术逐步发展。
消化道早癌筛查的理念逐步加深,2023年我们被评为滨州市领先专科,同年我们医院加入山东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基地,科室微信群每天打卡学习早癌知识,内镜医师轮流到山大二院短期培训。学,就有收获。内镜下早癌发现率明显升高。2023年王贵齐教授提出青年医师共同成长计划,在科室的积极努力下2023年7月我们和滨医附院消化内科签订了协议,一对一帮扶学习,对于我们的成长更有了质的提升。
今年7月我们再次收到一面火红的锦旗,患者因发现早癌并手术彻底治愈。记得该患者主要因为反复腹泻来消化科门诊就诊,问诊过程中患者虽然没有胃部不适的感觉,但有饮酒的习惯,且年龄超过四十岁,所以我们建议他胃肠镜检查一起做,这一次的查体,让患者终生受益,通过这个病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李兆申院士说过: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这句话的深远含义。
我们的科室就是一个大家庭,有技术精湛的医生团队,有认真负责、事无巨细的护理团队。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们自掏腰包给病人垫付过医药费;我们陪同独自来就诊的急症患者做过检查;我们给没有陪护的孤寡老人买过饭、打过水;给家庭困难的病人捐过款;帮来做胃肠镜的老人送过病理;甚至“干预”病人的家事,帮人家调和家庭矛盾。
记得一位自身免疫性肝硬化病人,多次来我院住院治疗,其中一次因为脐疝引起肠梗阻来我科住院治疗,普外科建议上级医院手术治疗,但上级医院认为手术风险太大,不建议手术,患者腹胀明显,随时有肠缺血坏死的可能,本着不放弃每一个病人的理念,孟红秀医师带领全科人员进行病例讨论后给予行肠梗阻导管植入,营养支持等,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患者康复出院,回访病人,目前状态良好。
我们的科室就是一簇温暖的火苗,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同事都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集体利益为重。都说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但我们科的女人都是真正的汉子,唯一一个男士,更以男人的胸怀关心着我们。在庆党百年华诞节目排练中,我们利用班下时间练习,尹燕峰主任就主动担起了替我们值班的任务。伟大领袖毛泽东说过:团结就是力量。有了团结上进的团队,才会成就优秀的自己。
我感恩我的科室,她就是我的一份信仰,她像父母一样,用她的胸怀,严要求高标准,把我从一个职业小白培养成了一名合格的医生。
我深爱我的科室,她就像是我的一个孩子,满怀热情,种下希望,看她一步步从小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我们的科室就是我的家人,人人为家家更兴,修己爱人,敬业进取。泰戈尔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愿我们有一天会对自己说:我的院,我的科,谢谢您,为了您,我来过。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心沟通用爱关怀》。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这是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记载的苍生大医的灵魂。作为医者,在我心中一直有股信念,我和患者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我要助他们共同打败病魔!
但近年来,伤医事件却时有发生。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感到肩上压力越发的沉重!21世纪的今天,医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为什么医患关系却越来越紧张了呢?
还记得,钟南山院士曾在两会中提出,医患关系紧张,80%的原因是缺乏沟通。尤其在儿科,大多数患儿都是不能表达和合作的,加之起病急、变化快,用药特殊,风险高,家长的焦虑等等,又增加了沟通的难度。
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就成了和谐医患关系中最重要的纽带。
11年的儿科工作,让我深刻的体会出,想要医患和谐就必须做到:“沟通要用心,关怀要有爱”。
用心沟通,就是用真挚的同理心,以心换心、以情换真,设身处地的为患儿和家长着想,用我们的语言和肢体,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曾有这样一个夜班,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大年三十的凌晨2点,我突然听到走廊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家长撕心裂肺的喊道:“大夫、快救救我儿子吧、大夫。”我急忙冲出值班室,看到父亲的怀里正抱着一个抽搐的患儿。“快!将患儿立即送入抢救室,建立静脉通道、止痉、吸氧。”孩子的血压下降了,呼吸心跳停止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就这样,一次次的医嘱,一次次的按压,把这个孩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不知流了多少汗水,也感受不到身体的疲惫,那一刻,我只看到了监护仪上重新跳动的心电波。仔细询问病史得知,这个患儿在北京三家医院都已经下达了病危通知。迫于经济压力,家长只好选择回当地就诊。孩子的父母精神已经崩溃,几度想放弃孩子的治疗。面对这样的困境,如果是在坐的我们,该如何选择呢?看着他们的无助,我的内心无比的痛苦。我一边安抚他们受伤的心灵,一边用心的与家长沟通,耐心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并握着孩子妈妈的手说“不要放弃,我会尽力的,陪你们一起共度难关。”经过反复的沟通,孩子的父母看到了我的坚持,重拾了对治疗的信心。经过一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孩子的病情终于趋于平稳,那稚嫩的小脸上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出院后,家长送来了一面锦旗,对我说“谢谢,谢谢”。短短几个字,却胜过了千言万语。现在孩子可以上学了,每次看到她来复诊,我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此刻,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当然,除了要用心沟通,还要在临床中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我们常说,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伟大的爱。当儿童患病时来到一个陌生的医疗环境就会哭闹和恐惧。儿科工作者,要用“母爱”关怀每一位患儿。
已为人母的我,把每一位小患者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记得有一次,我收治过一名重症肺炎的小女孩糖糖,她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一直由奶奶照看。刚开始,糖糖很不配合,害怕检查和打针,每次看到穿白大衣的我就不由的哭了起来。我就会在查房时陪她做一些小游戏逗他开心。给糖糖查体时,我也会说:“宝贝,你最勇敢了,你是最棒的!”,我还会主动拥抱糖糖。慢慢的糖糖喜欢上了我。后来,她每次看到我,都会主动向我招手、找我抱她。有一次,丫丫学语的她竟然趴在我的肩上叫了我一声“妈妈”。不知不觉中,糖糖已经把我当成她的亲人了。我想,这便是一名医生最大的幸福和感动。
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是医患之间的桥梁,想要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就必须牢记:“沟通要用心、关怀要有爱”。尚德博爱、崇学求精,未来的医学之路属于我们,让我们共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而努力奋斗吧!谢谢大家!
大家好,作为一名医生,我们是无数人眼中拯救生命的白衣天使,是无数病痛中饱受折磨患者的希望,当我们努力用毕生所学,挽救患者生命时,我们会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更会为一个鲜活的生命得到救治而庆幸;当我们用尽浑身解数而无法挽留生命时,我们也会因此而悲伤,也会为一个鲜活的生命离去而惋惜!然而,作为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的我,今天要所讲述的是一位患者和一个家庭给我留下的感动。
那是2023年的一天,我收到一封署名为雨儿妈妈的EMAIL,信中这样写道“我心爱的女儿,你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06天了,但在我们心里你从未离开,还记得你静静地躺在那里,紧闭着双眼,如果你仅是熟睡了该有多好啊!你说你最漂亮的地方就是眼睛,虽然现在它在另外的一个身体里,但我相信你看到了一定是最美丽的世界”。
就在3个月前,我得知,一位年仅23岁的女孩,在病重前曾填写过一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志愿捐献自己的眼角膜,于是我找到了女孩的妈妈,在初次交谈中,无论我说什么,这位母亲都只是默默地看着我,偶尔会摇摇头,表情是那样的凝重!
然而6天后,我却接到了这位母亲的电话,电话里这样讲“我和孩子的爸爸想好了,希望捐献角膜的时候,你能为她做鉴证”,我还没来得及询问女孩的情况,就听见电话的那头,传来了(嘟嘟电话音)。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想一想是什么样的勇气,能让一位如此挚爱的妈妈,做出这样的决定。
信的结尾这样写道:“我心爱的女儿,当妈妈知道你再也救不回来了,爸爸和我还是尊重了你的选择,如果你能帮助别人家的孩子好好的活着,世上就会少一个像我这么痛苦的妈妈,我心爱的女儿,你在天堂还好吗,你那双美丽的眼睛,已经让四位年轻人从新获得了光明,她们和你一样喜欢读书,喜欢看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也喜欢用他们的目光注视着他爱的人,我心爱的女儿,妈妈想你,在你身上最美的不只是眼睛,还有你那颗善良、纯洁、而又充满爱的心灵,妈妈为你骄傲,愿你在那边一切都好,爱你的妈妈”
是啊,美丽的世界,多么让人留恋,多么让人想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多活上几年,然而,在每年在漫长的器官等待中仅有三十分之一的人是幸运的。
目前我志愿国器官捐献登记大约有40万人,每年约有31000多人因此而获得新生,就是这样数字的背后,器官供需比例仍为1:30。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然而压力又何尝是传统观念束缚那么简单呢,大家知道吗,器官捐献协调员在我国仅有不足3000人,当他们面对失去亲人的家属时,还可能遇到推搡、谩骂甚至是殴打。所以,器官协调员扛起的不仅仅是生命接力的桥梁,还要肩负起普及器官捐献知识的社会使命。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然而,像这个家庭却用大爱战胜了短暂,使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对于无比崇尚灵魂的人类,死亡也许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休止符,而一个器官在另一个生命个体的延续,才是生命价值的真正体现与升华。
孔子曰:水因长流不息,能普及万物,那些充满爱心的人就犹如上善之水:当其为雨露,则润物无声;当其为云霞,则遮天以蔽日;当其为湖泊,则包容万物;当其为溪流,则翻涌乘江河!
作为医生我们不可否认医学的进步为人类的繁衍带来了巨大的福祉,然而为医学做出贡献的又何止是医生,还有那些向爱而生,为生命接力的器官捐献者,爱人者,人恒爱之;让我们永守心中那盏向善之灯,树仁爱之心,铸崇德之魂!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任何不顾及灵魂的肉体治疗,永远都无法达到真正的治愈。”我一直无法真正参悟其中真滴,直到2023年1月的一个门诊……
老人当年60岁,2023年曾于某医院行甲癌根治术,术后右侧声带麻痹,病理回报为“低分化滤泡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患者右颈前将近35公分接近破溃的肿物。而就在1个月前,老人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灵,MRI提示右侧额顶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瘤的可能性大。可更令我头疼的是老人早在2023年就已发现了肺转移瘤。
半年后的一天,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我的面前。老人头顶带着绷带,激动地跟我说到:“王大夫,我脑袋里的瘤子已经拿掉了!现在就差脖子上的了!孩子你就当帮大爷个忙!出了啥事大爷都不怪你!其实老头我年纪一大把了,死亡对于我来说也不算啥了,可就是还没看到我儿子结婚,就这么走了,确实有些遗憾啊……那一刻,我整个身体僵住了,我似乎读懂了多年前徘徊在生死边缘之时父亲眼角的那滴眼泪。古语有云: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皆如至亲之想。如此可为苍生大医。我看得到老人眼中的坚定,那是父爱的光芒。于是我们立刻进行了MDT全院会诊,尽最大努力与老人一起并肩作战。老人既往于12年至14年间,曾先后于我院行2次化疗,1次放疗和2次碘131治疗,可效果均不理想。鉴于老人强烈的手术要求,我们最终的会诊意见定为:行姑息性颈部肿物切除术后行碘131延缓肺部结节进展。
当我们打开老人的颈部皮肤,看到遍布右颈34区颈动脉鞘周围、左颈5区以及皮下和肌层广泛粘连的淋巴结,我几乎绝望了。而此时我们主任强大的手术技艺还是给我吃下了一粒定心丸,最终我们还是成功的完成了这台艰难的手术。
然而前不久,我刚刚得知老人已经过世的消息……老人的儿子告诉我,老人临终前曾说:如果不是当年我们答应了他的手术要求,老人可能3年前就早已死于心病。通过与死神的抗争换来这豁达而无悔的临终生活,值了!
这或许已经是最好的结局,可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第一次在当地医院就能为老人进行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结局会是怎样?如果我院的阿帕替尼等3期临床靶向药物那时就已经开展,结局又会是怎样?如果……
是啊,死生有度,生命无常。人生的最后一课必定会是衰老和死亡。这个医学哲学的问题,爱因斯坦早就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如果我们想要人类的种族得以延续,如果我们想要探索生命的奥义,如果我们想要拯救世界和其中的每一个生灵,那么爱就是唯一的答案!
而此刻,我才领悟:感受是灵魂的语言,爱是最高的逻辑。曾经的我为了如山父爱而选择行医,如今的我为了无疆大爱而选择修行。为“爱”而行,我无问西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医师同仁:
大家下午好!今天,有幸获奖并代表发言,我倍感荣幸。请允许我代表受到表彰的所有医师向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和肯定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各位医师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
医者,施以仁术以救人,施以仁心以救魂,我觉得这一点在我们精神科医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面对精神病患,我们不仅为其解除疾病,更为他们解开心灵枷锁。不管外界如何评价,我都会感谢自己的职业,坦然从容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平等、善良、真诚的对待每一个生命!今天,我要为我们的职业点赞!
多年来,医院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平台,进修、研修、甚至出国深造,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有利条件,我们成长和进步的背后是医院领导和前辈老师们长期以来对我们的关心和栽培。在这里,我代表全体医师再一次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给予我们的培养和关爱,以及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激励。
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在际,我们的任务任重道远,还须加倍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潜心钻研专业知识,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态度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以饱满的热情和振奋的精神,投身到本职工作中,和医院风雨同舟,共促医院更快发展。
最后,再次祝愿大家节日快乐!谢谢!
各位首长、战友、同仁:
大家好!我叫XXX,来自中心麻醉科。2000年参加工作,其实当年也没有怀着崇高的理想去报考医学院,而是农村的父母认为医生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安稳的职业,并将这份朴实的情感强加于我身上,于是走上从医这条路。今天作为一名医师代表和大家分享二十年的医生进阶之路。自己二十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五年,刚从学校毕业,进入临床工作,我成为科室的“钉子户”,扑面而来的临床知识可以让你尽情的去学习,麻醉工作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丰富复杂,人员少,工作量大特点。各种麻醉操作技术,不同外科室的麻醉管理,急症大出血、昏迷、饱胃等不同患者的处理要点,各种麻醉机监护仪的使用、数据分析,麻醉药的使用剂量、适应症、禁忌症,门诊患者的麻醉,危重患者的抢救等等,只要你愿意,老师们会放开手让你去做。这五年很辛苦,也有了扎实的临床工作基础。2002年,就被医院选派为第二批援藏医疗队,在八宿县人民医院单独开展麻醉工作。
第二个五年,我学会了和患者的良好沟通与交流,通过第一个五年的临床知识积累,在老师的逐步带教下,通过术前麻醉访视、术后随访、签字谈话学会了和患者家属的良好互动,麻醉专业的特殊性,我们与患者和家属接触交流的时间短机会少,如何能在短时间的谈话中让患者家属明确麻醉风险,并信任你,需要良好的沟通。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效的沟通可促进该患者的身心健康,缓解医患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纠纷。正是这种良好的沟通交流,从医二十年无一例医疗纠纷,零投诉。
第三个五年,我逐步的开始临床科研工作,当时遇到我们曹建平主任,曹主任是临床科研大咖,在他指导下,开始写临床总结,写论文,参与报课题,报奖。科研是好多临床医生的缺项,当然好的前沿的创新的科研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天赋,但一般的总结性的临床回顾类的论文撰写还是可以尝试的。科研是一名医生进阶的必经之路。
第四个五年,我也开始带教年轻的医生,作为带教老师,更是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理论基础,但也鞭策自己进一步的学习提高。2023年作为大学援柬埔寨王家军医院专家医疗队成员,在王家军医院工作带教麻醉科医生一年,获得良好的效果。
中心的“十四五规划”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我们每个中心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增光添彩。我也给自己定的第五个五年计划,就是“躺平”,当然这并不是贬义的颓废不思进取,而是要对既往二十年的工作进行不断的总结积累,要在医疗工作中更加注重质量,注重内涵品质的建设。要使患者围术期的循环更加平稳,采用保护性肺通气对患者的术后肺功能影响最小,尽量减少术后的疼痛等应激反应等等,缩短住院时间,保障患者的安全。
最后感谢科室同仁的推荐和信任,也感谢中心首长的鼓励和鞭策,我们都可以给自己定一个短期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攀登医生的进阶之路。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在这硕果累累、瓜果飘香的初秋季节,我们迎来了第X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医师节”,做为医生代表发言,我有一份浓浓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份节日的快乐和祝福,同时也代表本院全体医务工作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们的各级领导、各位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感谢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庆幸自己成为一名医生,我们应该感谢自己多年以来在从医的路上熬过的每一个夜晚、抢救的每一位病人和流过的每一滴汗水!医生,这个称谓从来都是神圣的,裘法祖老先生曾说过“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当你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就充满着信心和希望、就意味着“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参加工作的这20多年来,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患者在我的治疗下康复,多少危急重症的患者转危为安。有一次晚上值班,有好几个产妇已经分娩,刚处理完最后一个新生儿,拖着疲惫的身躯,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休息一下,马上接到护士的通知:“盛医生,快,内科有一个腹痛的病号需要会诊”,接到这种急会诊,我马上打起精神,快速赶到内科,到那儿一看,一位年轻的女孩躺在她男朋友的怀里,手捂着肚子,脸色苍白,我急忙问:“血压多少?”“血压40/20mmHg”,听到这个消息,我一惊,病人已经进入严重的休克状态,随时可能失去生命,我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腹腔脏器出血的病人,女性、有配偶,经询问有停经史,职业的敏感让我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一个“宫外孕”患者,需要马上急救,马上吩咐快速开通静脉通路,经过快速的进一步的诊查,病人果然是“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和相关科室一起,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抢救中,经过手术及输血输液等一系列处理措施,由于诊断及处理及时,最终把一个年轻的生命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病人转危为安,家属感激涕零,那时我强烈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医生的神圣和光荣。
其二,我们更要学会去感恩!当我们从一个面对病人茫然不知所措的小医生,渐渐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临床大夫的过程中,会有多少人给予我们指导和教诲?或许是领导给予的良好发展平台,或许是某一次上级医生的严厉指责,或许是一次来自患者眼中感激的微笑…我们要感恩每一位曾经给予我们帮助的人,我们还要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因为有这个时代,我们才有机会成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才有可能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尽管,我们会面临很多的困难和压力,尤其做为一名基层医院的医生,我们身上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救死扶伤的使命;但我想,我们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应该无怨无悔地站在病人需要、社会需要和国家需要的地方,随时准备为健康卫生事业付出一切。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和医院的同事们再一次冲到了最前线,那一张张慷慨陈词、按着红手印的请战书,充分展现了医务人员真正的责任担当。
医疗工作的每一天都充满风险和挑战。我们依然会执着的坚持,我们会锲而不舍的奋斗,我们善于冷静的应对,我们敢于去突破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坚持和奋斗之后,会有一片灯火阑珊。
最后,让我们一起祝愿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祝愿医院的明天更加辉煌!让我们一起尊重医师,维护健康;尊重医师,生命至上!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仁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第X届“中国医师节”,也是中国1100多万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盛大节日,更是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整个医师队伍的关怀与肯定,而我能有幸作为医院年轻医师的代表在此发言,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
医师,一个神圣的名字,从希波克拉底誓言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从“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医师被赋予了崇高的使命,它犹如茫茫大海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朝健康的方向不断前行。面对人们如此高的期待与厚望,我们医者也在沉思,究竟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究竟以什么样的平和心态来兑现我们最初进入医学殿堂的誓言?
诚然,我们确实很累,春夏秋冬全年无休;我们的确很苦,通宵达旦夜不能寐;我们也很委屈,不受尊重不被理解,但这一切相比于我们的使命又算得了什么?我们无怨无悔,心中的那份执着让我们义无反顾。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而我们甘愿成为那个为您健康保驾护航的人,不仅仅是因为伟大而是因为职责。医者仁心、济世苍生,这就是我们所有医者的共同心声。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浩渺无际一切都是不确定因素的医学海洋里,我们迷茫过,我们动摇过,我们认为很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医学不单单是门纯粹的科学,它是带有温度的,而这种温度恰恰就是病人最需要的,因为他们的世界里有太多的悲伤与痛苦,他们每天面对的更多的是冰冷的机器,他们多么希望能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得到一句暖暖的问候,他们多么渴望能在自己最无力的时候得到一丝切切的帮助,而身为医者的我们是能够做到的,我相信咱们在座的每位医者都能做到。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当你面对病人真的无能为力时,那就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尽可能给病人关怀,给病人慰藉,给病人信心,尽管你最终失去了,但你真的努力了,努力做到不忘初心、问心无愧就足够了。
今天我作为年轻医师代表站在这里,想给大家说的是我们永远都不要脱离病人、轻视病人、漠视病人,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刻苦钻研专业技能,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在逆境中历练自己,不断锤炼自己服务病人的真本领、硬功夫。我们要时刻以病人为中心,对照医师行为规范,对照诊疗常规,查不足、找差距,时刻保持谦虚谨慎、见贤思齐的学习精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对标先进典型、身边榜样,找一找自己在思想觉悟方面是否欠缺,在能力素养方面是否不足,在服务意识方面是否被动,在作风形象方面是否欠妥,敢于自我剖析,勇于接受批评,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以实际行动解决病人实际问题,不断提高病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座的各位同仁们,我们现在正处在历史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大已经将维护人民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我们这代人正担负着实施健康中国的艰巨使命,我们也正在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这一梦想。我们是骄傲的一代人,更是幸运的一代人,我们应当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为实现人类的共同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常怀克己之心,常开询问之口》。
站在这里,有些紧张,常慰问病人的口,差点说不出话来,常拿刀具的手,也有些颤抖,希望大家不要笑我胆小,实际上,能鼓起勇气参加这次演讲,已经比我本职“开膛破肚”更厉害了。
今天是医师节,是我们专属的节日,看到各位脸上喜滋滋的,替大家高兴,我却笑不出来,为什么笑不出来,因为昨晚发生了一件悲催的事。
昨晚我们家聚餐,饭桌上亲戚家的一个小孩,哭闹不停,怎么哄都不行,我们轮番上阵,好言安抚,那孩子就是不听,如果不是拉不下老脸,我真想给他扮个鬼脸。呵呵,开个玩笑。孩子的妈妈,也就是我大姑家的二外甥的小舅舅的大儿子的堂姐的,唉,总之就是这孩子***见怎么哄都不起作用,于是拿出杀手锏,她指着我就说:“看到李叔叔没,他是儿科医生,专门给你们这些孩子打针,你再哭,一会儿李叔叔要拿针来了。”这句话果然奏效,我那亲戚话音刚落,孩子果真就不哭了。然而,在吃完饭大家相互告别时,我不巧和那孩子走到一起,我见他很是可爱,于是伸手想去摸摸他的头,结果,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据我所知,孩子哭了一路没消停。
由此,我也知道原来我们医生,不仅能治病,还能专治“熊孩子呢”。孩子哭哭啼啼离开后,我就对着镜子左照右照,我摸摸自己还算英俊的脸,不禁感叹:我有那么吓唬人吗?你们说,有没有?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了,给大家说这个不起眼的小事是想说明什么呢,我是想和大家分享我从医十几年的总结的一个经验:会问。
病人投诉了,问问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家属不满意了,问问自己哪里出现了疏忽;手术结果不理想,问问自己哪里有了错;技术遇到瓶颈了,问问自己哪里打了结;感觉自己撑不下去了,问问自己当初干嘛来了;感觉工作太累,问问自己白大褂的使命是什么……学医就是一个不断询问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的过程,我带新来的医生时,总会对他们说,有问题要问出来,问出来,才能找到答案,有了答案,才知道下一次该怎么做,这就是一环扣一环,扣好了,病人也就满意了。
常开询问之口,让我们不断反思,继而进步,而追求进步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医生,说白了就是病人的“服务员”,我们做得好不好,还得病人说了算,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得常怀着服务的心,治病救人。记得有一次……(服务事例)
志士惜日短,奋斗路还长。各位同仁,尽管,我们工作平凡,尽管,我们也时常要面对病人的误解,但是,既然选择了白大褂,就要把使命担起来,把病人的希望托举起来。希望大家能够从我今天这插科打诨中汲取一点营养,做更好的自己。
最后,祝大家医师节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