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芒
金秋九月,微风款款而来,栀子花的芳香在微微湿润的空气中酝酿着,散发出迷人的芳香,闭上眼,一座雄伟的建筑在心头漾荡——红旗渠。
在20世纪70年代,有这么一群人,凭借一种信念,一种意志,一种精神,修筑了红旗渠,这就是林县人民,他们努力奋斗,不畏艰辛,自力更生正是红旗渠精神关键所在。
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候,林县人民历时十年,挖渠千里。如今人们看到攀在太行腰间的红旗渠都会为之震撼,蜿蜒绵长,山水相映,远看像一条长龙,近看使人陶醉其中,这条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用他们的汗水和热血所凝成的结晶。
红旗渠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红旗渠精神是中华人民的信仰。它促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每一个发展的国家,都有一种坚强的意志,每一个前进的时代、都有一种奋斗的精神,而红旗渠精神将会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不可磨灭的信仰和希望。
红旗渠这一令人震憾的事件,在历史上留下了壮烈的一章,这种自力更生,不畏艰险的红旗渠精神则深深印在了人们的心中。
弘扬红旗渠精神,学习红旗渠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信仰。红旗渠精神就像一束光,不仅会照亮林县人民,更会照在中国的大地上,使胜利的光芒穿过云霄,发出万丈金光。
弘扬红旗渠精神,学习弘旗渠精神,它将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指航标,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原料。红旗渠精神将会代代相传,永不消逝。
侬华如梦,精神长存
所谓无底深渊,走下去,也是前程万里。大胆地向前走吧,但问前路,无问西东,不畏将来,不惧过往。
——题记
坐落在河南省最北部的八朝古都之中,蕴藏着一种红色精神,它是明亮的,宛如一颗星星坠落人间,为脚下的这片土地撒下光芒——这就是红旗渠精神。
“时不待我,只争朝夕!”20世纪60年代,林州县的人民群众为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挑起担子,扛起锄头,用自己的双手开凿了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在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当低的条件下,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去开拓,去发展。水渠挖到哪儿,他们的“家”就搬到哪儿,没有水泥就自己建水泥厂制造水泥,没有炸药包就自己去摸索原料,没有工具就自己掏腰包买。能吃苦,肯劳动,为了改变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不惜以血肉之躯和石英砂岩对抗的300名红旗渠青年突击队员。他们在悬崖峭壁间,饮风雪,战严寒,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用时一年五个月,凿通了红旗渠的咽喉工程。一经建成,便拿下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被无数外国专家称之为不可复制的奇迹。
在这场气壮山河的伟大实践中,那一代红旗渠的建造者,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实践,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它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被周恩来同志誉为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红旗渠精神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又倡导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体现了当今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它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苦战十个春秋,劈开太行山。“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这份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尽管经受历史长河的洗练,历久弥新,克难而闪耀。红旗渠精神永不过时,红色精神永远长存。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救时宰相”于谦于大明王朝倾颓之际,挺身而出,合理部署,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既倒,重新稳住大明巍巍江山,翟秋白先生悲于倭寇横行,与其他有志之士一同创立中国共产党,以期救亡图存。他们都是中华民族最为峻拔的脊梁,于存亡绝续之际,以一己之力稳住希望命脉,展现了人性的伟大,乃至躯壳之内汩汩流淌的炎炎赤血。高举红旗,继续前进,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就是打着这样的一面旗帜,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获得了解放。如今的红旗渠也正是如此,历史与今朝重合,中华民族依然打着这面旗帜去战胜自然灾害,继续发扬实干精神,从“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到“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好逸恶劳不会致富,拈轻怕重不会发展,只有勤恳实干,才能创造幸福。
红旗渠精神永不过时,红色精神永远长存。人生的道路有很多道坎坷,有时会感到无力,感觉生活与梦想就像是背道而驰着,尽管我们不能全部跨越,但只要未抵达终点,只要学会勇于尝试,我们就不该轻言放弃。在朴素的生活,我们应该有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坚定理想信念是中国青年的鲜明品格和内核基因。“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一代代中国青年用激情、热血和生命书写了坚守理想、追寻信仰的壮美史诗。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新的时代,我们应当用红色精神引领青年,用革命文化武装青年,擦亮青年人的理想底色,让青春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中绽放夺目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