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3年版)及16科学科课程标准于4月21日正式发布,通读新的课程方案及相关课程标准,能从其中看到三个凸显。
凸显育人导向。新课程方案明确提出了“育人为本”这一新的基本原则。2001版、2023版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都用“以人为本”进行表述。意味深长的是,“以人为本”与“育人为本”,虽一字之差,但内涵意蕴完全不同!“育人为本”——应包含:育谁?谁育?依托什么育?显然,这是对2001版、2023版课程标准关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新突破和新升华!这更是回归课堂教学原本意义的内在逻辑要求。为此,彰显“育人为本”当是新的时代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向”!作为教育实践者我们要在课程开发与课堂实践中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世界优秀文化等育人元素,积极落实好新课程方案下“育人”这一学科重要任务。
凸显素养导向。2023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提出后为基础教育课堂变革提供了更高位、更多元的视角。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一些摸索与实践。新版课程标准不仅明确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更是在课程目标板块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并对其内涵、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这为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实施的路径。新课标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尤其强调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凸显系统观念。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构建本就很好的体现了系统设计的理念。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从单元视角出发审视教材,用大观念、大单元的牵引下将教学内容结构化,这是一种系统观下的教材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引导教师从碎片化教学中跳脱出来,走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误区,更多指向学生的深度学习。新课程标准还强调教学中要有不少于10%的跨学科学习,这一要求致力于对学生整体观念、系统思维以及在真实生活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近日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3年版)》(下称“新课标”)。新课标将于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新课标对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标准做了界定,提出要“科学设置运动负荷”,每节课应达到中高运动强度,班级所有学生平均心率原则上在每分钟140-160次。(4月27日新华社)
新课标的出现,意味着我们要慢慢和“纸上谈兵”的体育课说再见了。在大多数中国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体育课似乎从来都不是一门重要科目,尤其是进入中学后,大家的体育课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占用,而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中的同学们,在少有的体育课上并没有真正放松自己,也没有享受到运动的快乐,所以大家也渐渐默认了体育课并不重要。
学习固然重要,可体育运动就不重要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体育课被边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习的压力远远大于同学们被压抑的天性。
除此之外,有许多学生不爱上校内体育课,主要是课程内容让孩子觉得枯燥、无聊。体育课明明是同学们在校内唯一可以放松的科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不喜欢呢?为什么大家会觉得体育课无聊呢?
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每一节体育课好像都在跑步,本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开展的体育课却被跑步代替,绕着操场跑三五圈后即可原地解散,这样以跑步为主的体育课是没有意义的。无法学到任何东西的课堂对于正在备考的毕业班来说,甚至是在浪费时间,这样会让部分同学对体育课有抵触心理,所以我们必须要和“纸上谈兵”的体育课说再见,只有改变,才能让大家重新重视体育课。
体育运动不是遥不可及的梦,体育课也不仅仅是停留在课表上的一节课。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个人,都应该重视体育课,新课标所提出的流汗课堂就是在提醒我们,“纸上谈兵”的体育课将成为历史,越来越多充满趣味的体育课将走进各个学校。
今天与众位老师共同学习了“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新课标解读与回应学术研讨会”,重新认识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作为一名西安地区的教师,我们在不断创新自己的教法、学生的学法的同时,更应积极发挥地域的优势,挖掘学生身边的艺术文化,紧密的联合实际探索多种形式表现的同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无论对于新旧文化要能够有自己的理解与热爱。当然,对于我们自身,个人的综合能力也需要与时俱进的不断优化!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3年版)》,明确将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并将于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劳动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独立标志着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一次内涵提升、结构优化与内容重构。接下来如何扎实有效地落实劳动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显得十分重要。
从实现学生完整发展的角度来看,劳动课程是新时代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课程体系的组成要素。近年来,一系列加强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针对劳动观念淡化、劳动能力弱化、不珍惜劳动成果等诸多问题,强调把劳动素养培育放在完整培养人的高度去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3年版)》在基本原则中明确指出,贯彻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劳动课程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旨在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过去一段时间,劳动作为学生发展的组成要素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新时代“五育”并举框架下,劳动课程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组成要素,将肩负起新的重要使命。
要肩负起新使命,需要对劳动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认真设计。从《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3年版)》(以下简称“劳动课标”)来看,劳动课程的基本结构是以实践为主线,围绕日常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发展需要,按照学段进行进阶性设计。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了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从结构和内容看,劳动课程要突出实践性、实地性和日常性,避免简单说教和随意讲解,避免简单的劳动技能训练,避免流于表面的浅度尝试,强调跟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密切关联。
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密切关联,是劳动课程实现其价值的重要动力。因为劳动来自生活,又创造了美好生活。劳动课程要扎根学生现实生活,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和劳动能力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劳动课标”明确规定,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提倡劳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班队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相关内容整合实施。学校作为实施主体,需要围绕学生的现实生活尽可能多地设置场域和活动,创造机会和条件,创新内容和形式,挖掘身边的资源、利用周边的场地,设计人人可参与、丰富鲜活的劳动实践。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及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完整参与、真实劳动中丰富体验、提高能力、深化理解。
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落实劳动课程,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当前需要和未来发展,体现开放性,鼓励挑战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不仅有日常生活劳动,还有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学生参与劳动不仅是为了当下的需要,更是为了未来的发展。劳动课程设计需要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之间搭建桥梁。现实生活中,劳动所用到的知识往往来自各个学科,学生在劳动中也能应用、检验、反思、改进所学的学科知识。同时,国家也鼓励学校将劳动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进行综合性开设。鉴于此,学校可以考虑从学生真实需要出发,设计开放式活动,选择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将劳动的技能技巧、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及所设计活动的任务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劳动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共融共振、反哺互促,进而让学生经历高质量的劳动实践,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义务教育2023年版《地理课程标准》新增核心素养,分为4个方面:
(1)人地协调观2综合思维3区域认知4地理实践力
我根据多年地理教学的经验发现,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客观因素和教学时间的限制,模拟演示和课堂小实验多半都只能让老师进行简单的演示或是根本就不会进行,学生也无法参与其中,而且空间想象能力缺乏,所以学生不容易获得实际的感受。一些离开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很少的学校才能进行。有的中学虽然会开展相应的研学活动,但是因为地理内容比较少,很多和课堂教学内容不能有效地融合。而且地理事物和现象都是需要通过长时间累积所构成的。不能把所学知识和实际事物融合起来,使得很多学生不能有效地运用知识进行合理地解释、研究其中的原因。所以,地理学科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地理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是提升其地理综合素养所非常必要的。
我们地理教师应该首先认真学习,深刻理解领会新课标中的地理实践力。以下是新课标中有关地理实践力提到的内容。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是地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适当的地理实践活动方式,观察和认识地理环境,体验和感悟人地关系,并在活动中做到知行合一、乐学善学、不畏困难。
学习场所不局限在校内,要调动相关社会资源,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和社会大课堂,提高他们在真实环境下学习多学科知识并运用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实践方法途径
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利用模拟、虚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验。
设计简单的调查方案,利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
设计简单的考察方案,利用工具进行观察、观测等户外考察。
今天很有幸听到《美术新课标,美育新征程》研讨会的专业老师们现身说法,课程学习让我们明白了新课标下,艺术课程的标准:重点解决了艺术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目标是为面向全体学生制定的。不是以专业的艺术技能为核心,也不是为面向少数的特长生而定。他更多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理解、创造而定。有助于全体学生发展,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性精髓,提现了时代特征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2023年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核心素养的重点:指向过程,关注孩子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2023年的美术新课标中对于学生的成绩评价中就很好的诠释这一点。期末评价中包含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和期末考核的结果。对于作业评价的设计也有很多美术教师值得思考的地方,例如:如何能在不同的美术学习领域对作业评价进行优解;如何在较少的时间完成一节课对多个类型作业的提出和评价。因此,作业如何设计、布置、评价标准都显得非常重要。
此次艺术新课标解读与公开研讨会议在线播放,意义重大,《艺术新课标》和《课程方案》刚颁布不久,我们急需参与编辑出版的这些教书的引导和解读,此次线上活动如甘霖雨露,恰逢好时机,感谢鲁教授积极组织大家参与活动。
通过此次线上新课标专家解读,我主要整理了“大观念”“学业准确评价”“欣赏评述为第一”“再次提出核心素养”等全新概念,是对我认识的一次提升和改变,有些新知识还没来得及消化,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积极学习,理解新课标的一字一句,上好每一节课。
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大观念”,同时注重“过程和应用”,我们需要做改变了。
美术新课程标准改革更注重在美术学科中,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再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合作地学习、探究性地学习、综合地学习。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和训练学生绘画能力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有幸和全国的美术老师一起通过网络,聆听了一堂专家学者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3年版》的解读,老师们着眼艺术核心素养,从如何理解学习“核心素养”的内涵,到教师、学生观念的大变局、新融合,再到学科内、跨学科、超越学科的学习掌握。《艺术课程标准》为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学科课程所共用,带来了和以往很不同的变化。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跟上“变化”,积极理解适应艺术课程的四大核心素养势在必行,边读边写,写下一点点自己的初步感受。
一,整合、实践:《艺术课程标准》为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学科课程所共用,表述方式上整合起来作为艺术学科,目标上丰富了艺术内涵。美术聚焦在“核心素养”上,有“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方面。学科实践,守住学科本源,紧扣艺术体验为核心,挖掘学科的深度。
二,融合、拓宽:增强与其他艺术的、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社会、自然生活等的关联,增强艺术学科的宽度。
三,项目、任务:带着任务问题的学习,用驱动性问题指向知识和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学科与人际的联系与拓展,用项目成果呈现出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和深度理解。突出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能力,多从孩子的生活经验中出发,创设情境、设计内容、规划活动、完成任务。
四,活动、情境:核心素养在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实践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培养,师生互动,让孩子们动起来、合作起来、学习起来。注重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现代教学手段,符合孩子生活经验、学习任务,发掘和孩子的生活、兴趣相关联的内容来创设情境,愉悦学习。
五,创意、创新:思维的创新、实践的创意,启发孩子的想象,选择自己有个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认知。
六,文化:课程内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传承各种不同的文化;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化的成果,了解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理解和包容中构建文化共同体。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新课标对我们的教学要求明显增加了难度。因此,增强自身专业功底,加强自身的综合性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是我当前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