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水务局积极响应“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号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立足教育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水务部门职能作用,科学谋划、主动作为,全力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供水保障。
全面加强学校供水设施建设管护。把学校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重中之重,组织干部队伍对学校供水设施进行排查,把供水管网老化、未通自来水等学校列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进行建设。同时,全面加强学校供水项目服务工作,对学校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优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全力确保学校建设项目加快推进。2023年对茚旺高中等学校供水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十三五以来,共对全县25个乡(镇、街道)100余所学校进行了供水管网建设或改造,累计巩固提升了5。89万师生饮水安全,全县学校自来水普及率达98%。县水务局还与乡镇签订饮水安全责任书,对学校供水工程明确了责任人、服务电话和标志牌,确保学校饮水安全管理、学校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责任落实到位。
全力做好重要节点学校供水保障。旱季充分做好供水调度工作,建立抗旱供水应急方案,将包含所有农村学校在内的区域,划分为绿、橙、红三个区,分区制定不同的饮水安全保障措施,对橙区及红区学校进行重点关注,做好应急供水保障。每年中考、高考期间,成立供水保障组,切实加强各考场供水保障工作。提前对供水设施进行全面检修,重点对中考、高考考点及周边供水管网及学校内部供水设施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两考期间设备运行正常。
切实加强农村学校水质监测。全面组织各乡镇水务所及供水企业常态化加强学校饮水水源环境整治,在“丰水期”及“枯水期”对包含农村学校在内的全县462个检测点进行水质检测,加强学校水质监测工作,确保师生饮水水质安全。
__县第四中学始建于1997年,1998年建成招生,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中。现有教职工245人,专任教师195人,其中正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71人,中级教师119人,硕士研究生7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全国班主任专业化管理先进校”“全国教育科研优秀实验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教育部书画等级考试直属考点”“甘肃省安全示范小区”“甘肃省文明校园”“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__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__四中在传承中发展。学校自1998年建校招生以来,共计培养了20000余名毕业生,其中体艺特长生2500余名。2001年培养了学校第一个北大生,2023年培养了全县第一个北体生,2023年培养了全市第一个体育高考满分考生。学校培养的艺术生中,走出了全县第一个中国美院的博士生,全县第一个中书协会员,全县第一个中美协会员,2023年高考,我校超额完成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指标,初步走出了“文科引领,体艺补充”的特色办学之路,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育教学目标。
__四中在创新中成长。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评价体系为载体,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为办学宗旨,创新性地开展多元化评价,突出学生发展核心。大力发展学校体艺教育,开展五彩缤纷的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走出了一条“文化课+体艺课”双线并进的高考之路。
__四中在坚守中提升。学校将着力构建以教育教学为主体、文科特色和体艺特色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办学思路,力求以点带面,以特色发展带动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努力探索“三新”背景下学校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在国家必修、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学校自主开发校本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为学生个性发展、差异发展、多元发展创造条件。以兴趣激发学生,以知识丰富学生,以特长发展学生,以创新引领学生,以能力提升学生,助力学子筑梦出彩人生。文案网整理 WenAndaqUAn.COm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悉心关怀下,在区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三中强化党建引领,夯实责任主体,做好顶层设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__大精神,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持着“厚德载物至臻至善”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做唤醒教育”的育人理念,以“六项工程、五维育人”为抓手,使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同频共振,全面推动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敦学笃教创新风,砥砺前行绘彩虹——质量提升篇
质量兴校是本,素质提升是源,为了努力打造一支师德优、业务精、作风硬的“时代大先生”,学校通过“志行一悟行一觉行”层递式培养,实现师生的自主自觉自我管理。从强化“三风”建设入手,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坚持以教研促教学,致力于中学部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小学部的“两重六段”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合作、互助的学习型课堂”。通过科学优化的管理,丰富灵动的多彩课堂,五项管理的有效落实,拓宽的课程的立体维度,改变传统的行走路径,使教学成绩显著提升,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实现了人人成长、个个出彩的育人目标。
树德为先以正身,立品为本而致行——德育浸润篇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__市第三中学注重德育落脚点和实效性,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通过发扬传统文化、挖掘特色文化、搞活社团文化等多元育人途径,达到潜移默化中在每名学生的心田上播撒下向上向善的精神之种,培育信仰植根。近年来,按照“宣传先导,课堂普及,凸显活动,以防为主”的思路,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开展了“平安校园”的创建,形成了德育常抓,安全常知的有利态势。
铁血丹心终不悔,而今迈步从头越——丰硕成果篇
自办学以来,学校屡获殊荣,学校先后获“吉林省勤工俭学先进集体”、“吉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吉林省文明校园”、“__市花园式建设先进单位”、“__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__市教学重点工作先进单位”、“__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园丁杯”小学教学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2023年春季学期,__教育喜讯频传,__一中、__镇中心学校教学成绩分别摘得同类区第一、第二名,__教育向着“十四五”规划的愿景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奋勇前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中共__镇委员会关心重视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倾心倾力支持教育工作
镇党委领导常讲:“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培养人才,关键在教育;教育发展,关键在教师”。每年的教师节、妇女节等,在他的关心下,__镇党委都要挤出经费,组织开展庆祝活动。六一儿童节,无论多忙,镇党委领导都要尽量挤出时间,和学校师生一起庆祝。他们下到学校,和教师一起交心谈心,动员广大教师尽心竭力为__教育贡献力量,并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争取资金办人民满意教育
近几年来,__镇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镇中小学面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存在经费短缺、发展短板突出、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__镇党委积极汇报协调,为学校新征用地33000多平方米,争取资金1700多万元,新建校舍、完善学校附属工程建设,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通过多方协调联系,争取资金40多万元,为贫困学子争取到每人3000元的“圆梦大学奖学金”;通过政府自筹,每年为学校控辍保学协调资金6万元;控辍保学与学校共担当,镇党委政府领导和教师,亲自下到学生家中,用心用情动员辍学孩子返校就读,让每一名孩子就学都得到保障。
绘就__教育发展新蓝图
在__镇党委的不懈关心和帮助下,__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条件极大改善,社会满意度逐年提高;控辍保学工作长期稳居“全县第一”,教育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但镇党委领导常说:“成绩的熠熠生辉,不能让我们在圆梦的路上止步前行。”现在,__镇党委规划的__小学新校区、大水小学社会足球场、初级中学附属工程、黄梨幼儿园整体搬迁工程等已投入使用。教育振兴之路虽然还很遥远,但__镇党委为__教育绘就的发展蓝图,必将最终实现。
__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确保学生生命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健局的正确领导下,着力加强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和卫生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治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有效减少了食品安全事故和传染病的发生,提高了师生的健康水平。
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在秋冬季传染病高发季节,及时制定防控预警信息并请示__县卫生健康局与__县教育体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导学校和托幼机构落实晨午检、传染病报告等九案一制情况,督促做好消毒、健康教育、及时隔离等各项防控措施,防止秋冬季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县疾控中心每年都组织全县新生和转学生进行结核菌素皮试,开展学校结核病筛查。2023-2023年对建成区学校食堂防鼠、防蝇设施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了多轮督导检查,有效减少了病媒生物孳生地,病媒生物控制水平达到了C级标准。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全县各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3。36%,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达94。25%。深入开展校园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建设心理辅导室700余个,聘任36名心理学专业教师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切实抓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活动开展工作。
切实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县疾控中心成立了中高考疫情防控与卫生应急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公共卫生服务保障组、疫情防控应急保障组、健康教育宣传组,分别负责中高考期间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健康教育宣传等工作,确保中高考顺利进行。
__区__学校始建于2002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学生3427人,63个教学班,教职工227人。
近三年,为着力改善__学校办学条件、有效化解“大班额”,在区委区政府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近4000万元,实施了改扩建等三个工程项目,使学校建筑面积由7732扩大到15853,占地面积由32000扩大44665。
建校以来,__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秉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教育教学理念,培育“乐学尚雅”的校园核心文化,打造“儒雅敬业”的教师团队,开展“活泼通雅”的校园活动,倡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减负提质”方面做了诸多有益探索,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家长放心、师生满意、社会认可度高。
__学校是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示范校、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2023年获得白银市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称号,2023年、2023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区教育系统目标管理考核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获甘肃省优秀少先队大队称号、白银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__区优质均衡发展攻坚提质行动先进学校。
__市__小学位于__省__市城东区,始建于1955年。它的前身是__省军区干部子弟学校。1964年改称为建国路小学,隶属城东区文教科,1972年定称为__小学,是__最好的小学之一。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面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红旗大队”“助残先进单位”,还被评为省、市、区“标准化学校”“红领巾示范学校”“争创先进集体”。
聚焦建设一个新方向。__市__小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方面的重要论述和对广大师生的寄语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及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好育人主课题,谋划好育人方略,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三全育人新格局,为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展开扎实有效的育人工作。
聚焦建设一个新特色。__小学校址,有一眼经年不竭的清泉,在地下淙淙流淌,学校教师如流经学生心田的清泉、学生如大自然中活泼生动的小水滴,一眼眼清泉就是学生汲取养分的源头,源源不断的为学生输送知识,滋养学生成长、成才,永不干涸流向远方。依此理念和特色,滋生“泉韵文化”内涵体系,打造独特的“泉韵坊、育英才,一班一品展特色”泉韵文化,着力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引领学校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五育并举”全方位融入思政元素,为师生在文化底蕴深厚、艺术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提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有力支撑。
聚焦建设一支新队伍。党员先锋岗,树立辅导员队伍新典范。学校成立党员先锋岗,学校党支部书记带头做班级思政辅导员,同时为全校39个教学班配备一名党员教师做班级辅导员,倡导全体党员走上思政育人岗位,发挥党员教师在学校育人阵地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政治强、情怀深、人格正的教师队伍做表率。严格师生比,打造班主任队伍主力军。学校严格按照1:55的师生比列,为全校39个教学班,聘任班主任和副班主任,授予聘书,有针对性开展班主任培训,打造班主任队伍主力军,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参与学生思政教育活动。夯实师德师风,扎实专业知识。通过各类教研活动筛选培养一批政治坚定、师德高尚的老师,带领全体教师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把信仰和信念自觉融入职业生涯中,不断沉淀到人格修养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散发独特的人格魅力,释放信仰的力量。评优推先,激活教师队伍活力。通过“泉韵教师之星”“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评选,遴选出扎根教育、潜心育人,用真心真情真爱赢得学生的敬重和喜爱的教师作为先进模范和学习榜样。发挥典型榜样的引领辐射作用,激励教师进取、拼搏、奉献,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
聚焦建设一门新课程。全学科协同育人。全体教师坚守“既教书又育人”的信念,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共同育人的新格局。党建品牌家校合力协同育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纵深推进素质教育的三大支柱。在坚持德育“一体化”“立体化”的基础上,学校借助社会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服务学生发展。学校细化目标,有针对性开展党建品牌“家校合力共筑幸福教育”建设。
聚焦建设一项新活动。丰富校内“多彩德育”育人活动载体,打好思想政治底色。通过开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教材进课堂等系列德育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激发对党、对祖国、对民族、对家乡、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筑牢精神底色。丰富校外“多彩研学”育人活动载体,筑牢红色精神堡垒。推出一系列社会实践育人活动,挖掘身边的优质资源,带领学生去农村体验劳动教育,从劳动中体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体验创造的快乐;带领学生去科技馆,感受科技的奥妙;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社会生活为主线的思政课,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治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丰富“多彩社团”育人活动载体,落实“五育并举”任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拼搏进__精神。坚持“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地方特色”理念,将__本省地方特色与综合性艺术活动相结合,开设“盐魅力”社团,并筹建管乐团和民乐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在第__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励先进,树立典型,市委、市政府出台《__市教师荣誉制度(试行)》,着力构建自下而上、上下贯通、体系完备的多层级、全覆盖的教师荣誉体系。其中评选出规范管理、锐意进取的先进集体8个。
__市教育局联合__广播电视台进行先进集体形象片展播,宣扬他们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有效做法,展示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育人文化,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更大贡献。
__市第二中学始建于1958年,1984年7月划归__市直属,定名为__市第二中学,现为市级示范性高中,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甘肃省“文明校园”。是我市唯一的一所乡镇高中,现有教学班28个,学生1100余人,教职工133人,其中研究生学历7人,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66人,省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5人。
六十三年风雨,六十三年奋进,泼墨挥毫,绘不完画卷的精彩,千言万语,道不尽历程的光辉。__市第二中学以独特的方式,为__的教育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万里声名开学校
四方根本在领导
学校领导班子坚持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高度融合的原则,规范“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学校党组织多次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春播桃李文化先
秋来硕果特色行
__二中坚持“为幸福的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文化引领,强化特色建设,助推内涵发展”的宗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线,遵循“打基础、强特色、树品牌”的发展思路,大力营造了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团结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本着促进校园文化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发展,创建的模拟法庭、英语角、舞乐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16个阳光社团。为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让二中学子凝聚中国精神,形成中国力量。
坚守初心促发展
质量提升谱新篇
学校尊重学生个性,着眼学生未来发展,以学为本,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切实树立学本教学理念,构建以“学、导、练、展、评”为架构的高效课堂教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教师引导点拨,当堂训练、即展即评,向课堂要质量,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2023高考成绩再创辉煌,二中人继续创造着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佳绩。
四度春风修师行
几番秋雨促师能
读书才能教书,做人才能育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教师政治素养。通过“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十佳教师”等评选,树立典型。实施“青蓝工程”,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坚定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二中人坚守教育初心,坚定质量发展,志存高远,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为切实促进二中发展不懈努力。
近年来,作为一所农村单设初中,学校以“健全学生人格、助力学生发展”为育人理念,以“思想引领、制度规范、文化润泽、错位发展”为发展思路,全体教职员工始终聚焦教育教学主业,齐心一道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校美人和、业绩突出、百姓称道”的农村优质初中,三年的知耻后勇、三年的深耕细作、三年的振兴跨越,考核综合排名从2023年的全区倒数第三提高到2023、2023年的全区前三,充分展示__初中人“敢涉险滩、敢打硬战、敢啃硬骨头”的雅安教育精神。
“风清气正”凝聚追赶向心力。2023年以前,作为规模较大的农村单设初中,由于管理不善导致教育教学质量急剧下滑、大量学生外流。新班子果断调整后,确立“思想引领、制度规范、文化润泽、错位发展”发展思路,着力整顿教职工思想,与全体教师一道重温政策法规、师德规范和社会责任,积极倡导“等距离交往、不画圈子、不搞小团体”的“讲操守、讲正气、讲大气”的学校精神。大张旗鼓表扬宣传爱岗敬业先进典型,设置教职工风采展示栏,展现教职工的风采和成就,肯定教师点滴进步,寻求教职工荣誉感的回归。通过三年持续努力,教师抢课上、义务培优辅差、主动家访成为了学校常态,教师爱岗敬业蔚然成风,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得以构建,学校凝聚力显著增强。
“深耕细作”增强追赶动力。提出“做精细、求精致”的管理要求,着力将高质量的重建“硬实力”转化成高品质的教育管理“软实力”。妥善管理重建设备设施,并将学校打造成“春有绿、夏有阴、秋有实、冬有花”美丽校园。制定并实施《教师课堂教学常规》、《学生一日常规》、《行政巡课制度》等精细化常规制度,全体教师一道讨论并制定《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学校晋级晋档方案》、《学校评优选模方案》等激励方案,并采取有效举措落地落实各种方案,有效保障了制度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办学效率大幅提升。
“高效课堂”提升追赶竞争力。牢牢抓住“学校关键在于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关键在于教学能力、教学能力关键在于课堂”,回归教师、回归课堂成为学校全体教师共识和努力方向。邀请各级教学骨干、教育专家对教学工作进行诊断,明确提出了“四个必然”的高效课堂指导意见,即:高效课堂必然是有的放矢的课堂、必然是学生全面参与的课堂、必然是学力提升的课堂、必然是及时反馈的课堂,全体教师聚焦“四个必然”细化教学工作。通过3年多的实践,学校“四个必然”高效课堂理念深入人心,教师教学能力整体提高,教学业绩显著提升,学科教学达标率从2023年前的18%提高到2023年的90%,升入优质高中的学生比例从2023年的6%提高到2023年的30%,2023—2023年被区教育局评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2023年连续被市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2023年被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评为首届四川省文明校园,2023年被省教育厅、省人社厅评为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办学特色”增强追赶实力。秉承“健全学生人格、助力学生发展”的育人理念,确立“孝道”、“诚信”、“礼仪”的传统文化教育主题,并将“孝道”打造成核心文化特色。以“孝存于心、感恩于行”为孝道文化主题,通过环境育孝、课程育孝、活动育孝三个基本途径来感染、感动学生、教育学生。环境育孝,主要打造了孝文化广场、孝文化走廊和孝文化讲堂,通过文字、佛雕等形式呈现孝文化教育材料。课程育孝,该校编撰了“孝行天下”孝文化课程并将它纳入校本课程计划课时。活动育孝,主要开展孝文化讲堂,讲古今中外和学生身边的的孝道故事,开展孝子孝女评选、孝行记录活动等主题活动,有效地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__县__街道__小学是县委、县政府实施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决策部署改扩建的一所高标准、现代化、智能化的学校。__小学的学生大多是易地扶贫搬迁进城脱贫户家庭子女,学校立足这一特殊实际,明确了学校的办学思想:确立了“以身立教,教化学子报国志;明德笃学,学为栋梁感党恩”的办学使命;以“培养德艺双馨、德赢未来的优秀学子”为办学目标;以“博文强智、怀恩弘德”为校训;努力营造“知恩图报、德为人先”为校风,“以身立教,以德促教”的教风和“崇文尚礼、明德博学”的学风;规划了“扎根__”“心系__”“奉献__”“成就__”的办学愿景。围绕“感恩、立德”两条主线打造特色文化、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快乐健康成长,明德博学成才。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先后10余次荣获省、市、县、街道“先进集体”和“优秀党组织”荣誉称号,学校通过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验收,学校教师参加市县各类竞赛获奖30余次,学生在各级各类体育赛事中屡获佳绩。
学校立足品格教育,以感恩教育为主体,充分发挥“创客教育”、“防灾减灾教育”、“艺术教育”特色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取得了显著成效,20__年被评为“全国首届文明校园”,20__年被评为“__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一、品格育人,培养品性良好的学生
(一)培养良好习惯。严格训练学生上下学进出校门,大课间活动秩序井然。午餐有序进离场,餐后清理餐盘。桌椅摆放达到横竖一条线,劳动工具整齐有序,学习用品摆放各班统一。
(二)培养感恩情怀。将“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通过重要节日开展感恩教育,妇女节指导孩子给妈妈做贺卡,教师节指导孩子给老师写祝福语,重阳节要求孩子为长辈做一件事,孝亲敬老。
(三)培养文化自信。持续开展“传承经典文化,宏杨传统美德”系列活动,将诗、词、歌、赋、戏曲、京剧等上墙,让学生们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读、悟、传经典文化,将《三字经》《弟子规》以歌曲的形式,融入大课间,学生喜闻乐见。
二、特色课程,发挥校本教育的作用
(一)创客教育、培养学生想象。结合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开设了“粘贴画创作组”“废旧材料利用与创新组”“十字绣组”“根雕艺术组”“科技发明组”等活动小组,每个小组由学校艺体特长教师担任。以创客教育为载体,批量展出学生创作,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二)减灾教育、教育学生自救。将防灾减灾教育引进了课堂,选派优秀教师承担县、市防灾减灾优质课、示范课,并成立了防灾减灾课题研究小组。打造儿童参与式减灾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六一”“元旦”等节日开展“防灾减灾”游园活动。学校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成为常态化,把《防灾减灾手势操》融入到大课间活动,学生在蹦跳中熟记自然灾害的防范技巧,受到广泛肯定。20__年5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对芦阳二小防灾减灾活动项目活动进行录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三)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在全县率先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创建了艺术工作坊。20__年4月,艺术节目在__市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表演,应邀参加成都防灾馆表演的情景剧《希望的风筝》,深受好评。
__县第三中学始建于1991年,2023年由“__县沙河镇初级中学”更名为“__县第三中学”。2023年结构布局调整后开始招收3至6年级学生,学校由独立的农村初级中学逐步转型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其中小学部10个班,中学部10个班。教职工76人,其中党员39人,正高级教师8人,高级教师35人,一级教师32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县级骨干教师22人。
近年来,学校聚焦“双最双高”(最阳光、最安全,高质量、高成长性)校园目标,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双减”政策有效落实,“阳光育人、和谐发展”办学理念不断深化,“五朵金花”竞相开放。先后被国家关工委授予“青少年普法教育‘零犯罪学校’”,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甘肃省健康校园”,被__市教育局授予“__市阳光体育运动示范学校”“__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被__县教育局授予“全县义务教育学段教学质量评价先进集体”“全县特色学校创建先进集体”“全县教育科研成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强化党建引领建强基层战斗堡垒
学校党总支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工作有党建”的理念,把党支部建在年级部、党小组建在年级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持续深化“红烛先锋”党建品牌内涵,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
打造凝心聚力领导班子队伍。党政会议把学习精细化管理和查找问题作为一项内容,推荐外校管理典型案例,编印下发《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借鉴学习,要求班子成员忠诚干事、务实干事、担当干事、团结干事,做到“六个一”(抓好一摊、管好一块、挡好一面、教好一门课、管好一个部(处)、带好一个组),提高领导对工作的思考力、问题的发现力、制度的执行力,把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管理中,为学校管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党建统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植入党建元素,打造党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少年、跟着习爷爷学用典、英雄谱系、法制(禁毒)教育、科技教育、劳动教育等文化阵地,发挥校园文化浸润心灵的功能。推行“党建+”工作模式。开展“三亮一创”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创先争优,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开展“红烛先锋”带头上优质课、带头遵规守纪、带头关心关爱特殊学生为内容的“三带头”活动,发挥“红烛先锋”在教学一线、校园管理等重要岗位和“双减”政策落实、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等方面的示范引领,引导党员教师精心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实施“三好”(好教师、好班主任、好书记)工程,建立“我为师生办实事”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大家访”活动,形成校长带头、中层示范、班主任为主体、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大家访”工作格局,把“服务”送上门,把“关爱”送到家,点亮学生心灯,温暖学生心灵。坚持党建带团建队建。把少先队和共青团工作纳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以“党在我心中”为主题,开展“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童心向党”系列活动,落实“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当红领巾讲解员,“党的歌曲我来唱”红歌演唱比赛,“党的知识我学习”知识竞赛,“党的活动我参加”红色经典诗文诵读,“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文艺汇演,民族团结演讲比赛五项教育活动,引领青少年讲好党的故事、唱好党的歌曲、学好党的知识、投身党的活动,发挥活动育人,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加强红色思政课程建设。以思政课、阅读讲坛、旗下思政课、研学旅、学科渗透、班(团队)主题活动为途径,通过听(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看红色书籍、观红色影片、走红色之路,红色主题剪纸、绘画,征文比赛、演讲会等“红色”育人活动,引导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培育教师教育情怀。将师德专题教育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组织教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学习于漪、张桂梅等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汲取工作动力,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重任,做有深厚报国情怀的教师、做有温度的教师、做有涵养的教师,为学校管理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优化教学管理促“双减”落地生根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坚持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中心,探索课程“有特色”、教研“有抓手”、课堂“有亮点”、教师“有提升”、作业“有创新”的“五有”实践通道,促“双减”落地生根。
向课程要质量。树立立德铸魂、增智固本、健体强基、尚美培元、以劳立身的育人理念,探索建立“1+X”课程(即基础课程+思政课程+运动健康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社团课程)。基础课程开足开齐,提高质量;思政课程(思政课、旗下思政课、学科渗透、班团队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知党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运动健康课程(早操、体育课、大课间、竞赛活动)注重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立足学校、家庭生活,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品质;社团课程以“六队”(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花样跳绳队)“三团”(器乐团、合唱团,舞蹈团)“五社”(烙画社、剪纸社、书法社、绘画社、阅读社)“一组”(航空航天科技组)为载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向教研要质量。持续做强“两段式X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开展“我的‘三维导学两段式X环节’优质高效课堂研讨活动”,组织开展课前磨课、课中展示、课后评课“三维导学两段式”教学听评研讨活动,以听评促教师课堂水平提升。学校例会、年级部例会和教研组会开设以“双减提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3版)》解读学习和提高教学质量金点子为内容的“且教且思”栏目,将常规会议变身为教师的教学经验分享会、才华展示会、专业成长会。向队伍要质量。建立以“引、带、推”的“互帮模式”。“引”,请优秀教师上课,引进“外脑”充电,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拓宽视野。“带”,跨学科、跨年级实行“一帮一,并肩行”师徒结对方式,实现全体教师的共同提高。“推”,通过“优课”评选、课堂教学质量大赛等形式,让他们得到充分的展示和锻炼机会,营造教师间比学赶超的氛围,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有效提升。向课堂要质量。开展撰写一篇教案、上好一节示范课、设计一份作业、命制一套试题等为主的业务“练兵”,以教案设计促备课质量提升,以示范课促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以作业设计促作业质量提升,以命题促教学和考试质量提升。开展“四级晒课”行动,行政管理人员率先上引路课,引领全体教师贯彻教学常规要求;高级教师上展示课,传承教学智慧,凝练教学风格,防止职业倦怠;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围绕常态课堂的“四高”要求(参与指数高、兴趣指数高、思维指数高、目标达成度高)作探索;新教师(非高级职称教师)上研讨课,促进教师成长。向作业要质量。以作业为切入口,设计有趣、有效、有质、有层的作业,形成课时任务“一条线”,单元作业“一道链”,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一张网”,提升作业的整体性。
坚持“五育并举”催开“五朵金花”
学校以思政铸魂、学业增值、勤练常赛、汇展会演、劳动体验“五朵金花”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突破口和具体抓手,聚焦聚力催开,推进素质教育开花结果。
拓宽途径,催开“思政铸魂之花”。拓宽思政教育渠道,人人都把思政讲、课课都有思政味,构建“必修课+读本+讲坛+活动体验”为框架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开展红旗班级、阳光宿舍、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创设创先争优氛围。探索班级积分管理,肯定学生的亮点,凸显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累积学生的获得感。分层评价,催开“学业增值之花”。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依据学科特点分基本项(面向全体学生)、加分项(面向特长学生)和进步项(二次评价)制定各学科学业表现评价细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组织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技能竞赛、作品展示等活动,为学生发展搭建平台。社团活动,催开“勤练常赛之花”。以阳光快乐为主题,以“三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为载体,组建“六队”“三团”“一组”等社团,建立课上教、活动练、课间比、每月赛、学期集中展的常态化训练竞赛机制,提升学生素养。完善机制,催开“艺术展演之花”。建立“三苑(书苑、画苑、文苑)”“一报(手抄报)”“一影(摄影)”“一榜(光荣榜)”楼道文化墙,激励学生艺术兴趣。建立月月有活动、有赛事的展演机制,开展“一班一品”、合唱表演、才艺展演等艺术活动,展示师生的艺术才能,提升学校艺术水平。丰富载体,催开“劳动体验之花”。建立“校内劳动+家务劳动+实践基地”教育机制,成立劳动教育教研组,落实劳动技术课,建立节假日劳动清单制,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品质。
守好安全防线打造“最安全”校园
安全工作既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学校的底线。学校坚持从严、从细、从实原则,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从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学工作,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常态化落实日测、排查、清洁、消毒通风、晨午晚检等疫情防控措施。从实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建立领导包组教师包班的安全包抓网格化、清单化机制。落实安全工作国旗下讲话必讲安全、集会必讲安全、班会必讲安全、活动必讲安全、周末放学必讲安全“五讲”和值周组查、处室查、分管领导查“三查”制度。开展紧急避险疏散演练、法制教育、发放安全工作告知书、安全征文、安全手抄报比赛、安全知识测试,安全形势教育大会、安全主题班会、每周安全自查自曝,涉危物品大检查等“十个一”安全教育活动,强化“三个重点”教育,即抓重点人的教育、抓重点时期的教育、抓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从细抓好卫生健康教育。通过《开学第一课》、健康教育课、班会课、电子屏宣传等形式向师生普及卫生知识、防疫知识。落实每周一次的环境卫生大扫除和每月一次校园周边环境卫生大整治、“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走”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新时代,新征程。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砥砺前行,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