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化学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们也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够传承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希望传递给下一代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是“深刻的化学反应”,我们的道路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是文明不断传递,不断更新的结果。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是所有中国人都会为之自豪的事情。在生活学习中,我也将不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自身专业学习上多去了解该专业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多去体会中华文化带给我们的魅力,在继承传统的文化的同时,创造新的历史!
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席了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我认真学习了会议精神,受益匪浅,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造的活力。作为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学生,我们日常接触前沿科技,感受科技的魅力,我们将努力学习,发挥学科优势,用我们的专业知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插上科技的腾飞之翼,让文化借科技之帆,传中国声音,扬中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精辟的阐释和深刻的分析,使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作为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们更要自觉担负起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方法,真正成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宣传者,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6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文化自信、文化创新、文化融合等方面提出了精辟阐释和深刻分析,为我们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引了前进方向。
千年沉淀,大国底蕴,中华文明浩渺瑰丽。站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土之上,仰望浩瀚历史的星空,居于中间的“人”,是为赓续千年的薪火所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文化注入活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阐释,我深有体会。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是红色圣地、绿色宝地、两岸福地。福建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海丝文化等地域文化,以及武夷山、土楼、鼓浪屿等世界文化遗产,涌现出柳永、蔡襄、严复、冰心、林徽因、李焕之等一批文化大家。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学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传承弘扬福建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挖掘福建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特色,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学作品,面向全国、全球讲好福建故事,讲好中华文明的多彩故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其中每一个特性都可以举出很多历史人文的证据,让我深受感动、倍感振奋、更觉责任重大。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学习贯彻“两个结合”的深刻思想,努力挖掘、认真梳理、深入研究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将传统文化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实践,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文化是一条无法割断的纽带,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如牛顿所言,“我看得比别人远,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历史文化”这个“肩膀”有多高,我们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历史文化需要一脉相承,但也不能亘古不变。“传承”并非是简单的延续,而是包含着创新的含义,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致敬过去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要创造新的文化“百花园”。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华体育文化根植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面向五彩斑斓的世界文化。作为一名即将毕业并走向辅导员工作岗位的体育学人,我将继续发挥好中华体育文化特色优势,扎实做好中华体育文化与精神的学理研究阐释和实践探索,组织开展好以传承弘扬中华体育文化为主题的主题教育、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自觉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坚定体育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的特性和“两个结合”意义的深刻阐释,以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了总结,让我明白了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生生不息,深刻认识到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学习和传承中华文明作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任务。在未来,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于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更表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珍视与尊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也是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应该紧紧把握、积极践行的方向。作为师大人,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更要意识到我们身上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废弃的采石场到一座依山傍水的国家版本馆,我从中感受到的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更是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每每踏入纪念馆、博物馆,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感受到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和创新发展,关键在于青年,青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华儿女应坚持文化自信,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当自信,青年当自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很喜欢阅读历史类的书籍,穿梭历史之间不由得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本本的古书是中华文明经历沧桑留下来最宝贵的东西,一件件的文物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最宝贵的见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和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面临着如何更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时代命题。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我们每一个新时代青年的共同努力。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省画院在省文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出人才、出精品、学术为先,服务社会”的办院宗旨,我院美术馆作为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更是在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与学校、社会机构、艺术爱好者等不同的团体建立起艺术的桥梁。为社会传播美的芬芳,让精品艺术走上更宽的道路。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举办高质量、高水平、高品质的美术展览活动,赓续传统艺术脉络,传播新时代艺术、盛世大美,为推动福建美术事业繁荣发展、谱写当代华章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
福建戏剧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活态传承的地方戏曲剧种23个。这些绚丽多彩的地方剧种各领风骚、交相辉映,共同拓展出卓尔不群、叹为观止的艺术境界。
文运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作为一名青年戏剧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精心呵护、赓续发展。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肩负起历史使命,以守正创新的锐气与正气,不断发掘优秀传统戏曲文化;做好本职工作,履职尽责,以福建戏剧水仙花奖比赛、全省青年戏剧演员读书班、剧本创作研讨会等为抓手,保持和发扬闽派戏剧的鲜明特色,以实际行动传承发展好戏剧文化,让传统文化焕发新魅力,为建设新福建、推动文化强省战略实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舞台艺术的新期待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象征,也是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总结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点,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使命与方向。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落脚点在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刻认识“两个结合”,是青年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与担当。在政治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在正确的思考方向上开展更富有生机活力的实践工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年前考察福建武夷山朱熹园时就鲜明指出,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文艺工作者,躬逢风云际会的伟大时代,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好担负起“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的文化使命,坚持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而行,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要胸怀世界大格局,心有中国大历史,眼纳时代大潮流,把文艺的生动创造寓于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之中,以饱满的热情、实干的精神,奋力投身省文联正在开展的“大学习、大调研、大创作”和“工作创新推进年”活动,持续擦亮“艺心永向党”党建工作品牌,把团组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阵地优势转化为对青年干部的贴心服务,在弘扬文化中坚定自信,在彰显主流中凝聚力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用苦干实干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异答卷。
中国的浪漫,就在于它那精彩丰富的漫漫文化。6月1日至2日,带着如何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与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查看了各类典籍,参观了相关展厅,并于座谈会上提出,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在文化领域,“两个结合”就相当于推陈出新、继往开来。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文化新一代的传承者、发扬者,在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同时赋予它更多的时代内涵。我们要承接过去,展望未来,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到中国浪漫。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遵循和指导。我深刻体悟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论断的精神实质,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作为一名法科生,我将立足学科专业特色,用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思维方式,在传统中汲取力量,以青春力量接续文化根脉,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守护好中华文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也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