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家庭教育要在关爱和约束之间达成平衡体会

2023-12-14 14:19:11互联网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要在关爱和约束之间达成平衡体会 篇1

在这炎炎夏日里,两位专家的线上课给我们家长带来一阵阵解暑良药。让“相亲相爱”这个词更具体更深刻。让我们明白了先要懂得爱,然后再去爱。

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把家庭教育上升到了法律层面,这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当然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现在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不足和偏离。

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在物质方面对孩子们几乎做到了有求必应,这让孩子们觉得一切都来得太容易,让他们无形中养成了理所应得的坏习惯。很多时候他们都一直生活在被爱中,而不懂得去爱。

我们时常用爱来交换他们的成绩,或者直接告诉孩子好好学习最重要,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与他们无关,或者高高在上严厉的批评辱骂孩子,让孩子们承受着有压力的爱,让他们成为学习的机器。

以上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我们要做新时代的父母,用爱感化孩子,用勤劳影响孩子,用睿智成就孩子。

我们要跟孩子一起读书学习,感受知识的乐趣;跟孩子一起做家务,知道家庭事务的繁琐;带孩子一起工作,看到大人工作的辛苦;跟孩子一起孝敬长辈,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家庭教育,作为家长我们不缺席,我们一直在路上。

家庭教育要在关爱和约束之间达成平衡体会 篇2

今天观看了家庭教育第五期——家庭教育要在严格和关爱中达到平衡。收获颇多,通过本次教育视频让我更明确了教育孩子时如何做到真正的爱孩子,让孩子懂得爱。严爱相济,让严爱达到平衡,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

家庭教育是奠定整个教育的基石。父母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时要严慈相济、恩威并施。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关爱要合理配合,对孩子教育时既不过于严格,让孩子体会不到亲情温暖、感受不到尊重,也不能过于溺爱,溺爱也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家长应做到合理而平衡。

古时“棍棒底下出孝子”在现代社会和家庭教育中已不再适用。作为新时代的家长,我们要做到自身示范、言传身教。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父母在子女面前要良好的形象。家长想让孩子做的事自己先要做到。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也说过,“后生可畏的,但不愿意他去效仿的事,你自己便绝不能在他面前做”。

严慈相济的家庭教育思想可谓是中华民族一直的优秀思想。作为家长我们要多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也要做到多学习、互尊重、互配合、共成长。

家庭教育要在关爱和约束之间达成平衡体会 篇3

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五讲《家庭教育要在关爱和约束之间达成平衡》课堂中两位老师娓娓道来,讲述了在家庭教育中的严慈相济、家长与孩子如何相互关爱、如何让家庭教育在爱护和约束中达到平衡等观点,每一句都让听者思考和共情。我们都爱孩子,但常常在爱的时候“以爱为名”,给了孩子太多的限制和束缚;我们期待和要求孩子成长,自己常常忘了用心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好父母;在课堂中我受益匪浅,感触很深,对自己的育儿方式方法进行了思考、反思。

第一、在我们家庭教育中,作为家长要有正确的思想和正确的观念,对孩子有一个培养目标,在日常教育中“严”还是需要的,但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对孩子有自己的理由和逻辑,要给予理解,不能以我们是过来人的身份,强制孩子听从我们的安排,要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尊重孩子表达和对未来发展的权利,给予正确方向的引领。在平时生活中,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参与到生活中,在各方面互动中让孩子感受爱,给予支持与动力,真正同理,真正共情。

第二、家长和孩子如何做到相互关爱。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且有原则的,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如何去爱,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生理、心理、智利方面的情况,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中,自由发表意见、看法,也可在这过程中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言传和身教相结合,让孩子在日常生活点滴中感受到爱,感受到家长(父母)的艰辛、不容易,从而达到孩子学会了如何爱家长(父母)、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等,在互动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第三、如何让家庭教育在爱护和约束中达到平衡。“严”是严行为、严规则、严是非概念。“严”从原则上是必须坚持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从小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学会遵守社会规则。

1、对孩子规则意思的制约要从小严格,这时根本问题;

2、孩子的行为习惯要从小严格要求;

3、从小严格要求让孩子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4、幼儿时期是建立规矩最重要的时期;

5、让孩子成为一个懂爱的人。

“慈”是关爱、爱护而不是溺爱,假爱。爱孩子要看孩子的需求,给予孩子的爱是支撑、是动力而不是负担。把爱带到生活中,要把情感和理性相结合。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用心学习,不仅把视线投注在孩子身上,也关注自己的与时俱进,更关注社会的全面变化。要言传身教,而不是令行禁止,要以身作则,尊重孩子成长和发展规律,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个体,做出好的榜样,传递好的习惯,在家庭生活中要避免出现偏于关爱,少于约束,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慈相济,让孩子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茁壮、健康、快乐成长,成为积极适应社会的人。

家庭教育要在关爱和约束之间达成平衡体会 篇4

听完这堂教育课,使我深深得体会到:家庭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它是一门学问,它要求家长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更好的和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学习,生活中获得良好的教育,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观看这个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受得很多启发:

一、父母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摹仿能力强,时常受周围环境,人或事物的影响,我们应当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空间,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家长要言传身教,不要一味的指责孩子“不要玩手机。”“把电视关了”“别再看电脑,平板啦”反思一下,我们家长又在做什么?因此,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一言一行便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二、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并严格要求从小做起。

要给孩于动手劳动的机会,要创造动手的做事的机会,家长不要一味的包办,怕孩子做不了,做不好,怕孩子做事弄得到处都乱,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要鼓励,要相信,要表扬,相信孩子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形成,需要家长的提醒和引导,必须持之以恒。也要不断创造机会并赋手激励和表扬。

三、多和老师沟通,探讨;多和周围的家长交流

孩子在读书期间,要经常和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和老师探讨如何教导孩子克服不良的习惯,使其错误能够及时的纠正,进一步从孩子的个性出发,查找一种更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四、父母与孩子要做知心朋友,要多倾听

生活中要尊重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完孩子要诉说的一切,用爱心去培养孩子的行为,要关爱他们,但也不是一味的溺爱他们。

总结归纳:家长对孩子的爱既无私又要有原则,教会孩子爱父母,爱自己,爱他人,爱国家,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到严慈相济,关爱。不要一味的溺爱,是严格要求不是严格过分的要求。

家庭教育要在关爱和约束之间达成平衡体会 篇5

学习了《家庭教育要在关爱和约束之间达成平衡》听了陆老师和丛老师,两位专家的观点,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要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学会关爱。千万不要放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因为这些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往往更能培养孩子的爱心。孩子懂得主动关爱他人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好事,我们一定要给予表扬和支持,让孩子有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动力。

上完这堂公开课。做为家长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榜样。教育孩子学会与人分享。让孩子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带孩子走出家门,走进集体。

家庭教育要在关爱和约束之间达成平衡体会 篇6

暑假期间,在学校的组织下,我和我的家长一起观看了“家校共育,立德树人”——2023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五期——《家庭教育在关爱和约束之间达成平衡》,专家的五个观点让我受益匪浅!我自从教以来,已有二十余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深刻意识到,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成功的家庭,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有一个不成功的家庭或不理性的父母!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许多的闪光点,而作为导师的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发现并帮助他们发扬这些闪光点。下面就谈谈我的教育观点:

1、上帝是公平的。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对孩子小的时候付出的越多、教育的越理性、越科学,孩子大的时候你付出的就会越少,你将越省心,越有成就感。

2、“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一条真理。对孩子的教育要有科学的计划、正确的指导、理性的措施,父母要做好表率。孩子的生活习惯、处事方式、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都将带有你们的影子,因为孩子小时候学习的重要方式是无意识或有意识的模仿。

3、父母要多花一些时间在孩子身上。

不要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否则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毁掉你的事业。不要为了自己的休息娱乐而忽视与孩子的交流,否则孩子长大后你将无快乐可言,你将拥有更多的愁苦、恼怒和无奈。

4、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是非观。

孩子年幼无知,动手打父母或者长辈时,我们千万不要高兴,更不能认为孩子长本事了。这时要严肃地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要尊敬父母和长辈。否则,孩子会认为打人是赢得家长高兴的方式,是自己获得价值感的途径,这样是非观念就混乱了,长大后他就很可能动手打你了。诸如此类。我们都应引起高度重视。

5、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经过时,更不能无缘无故地把自己的不愉快倾泻到孩子身上。否则你的暴力倾向会在孩子身上“发扬光大”。

6、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越小,你的话越有可信度,他们会不自觉地记住你说的话。如果你总是打击自己的孩子,甚至随意伤害孩子的人格和尊严,孩子将失去自信和活力,失去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成功的机会,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7、千万不要一味地迁就孩子,溺爱孩子。

不要认为孩子小时候我对他好,他长大后就会对我好,这是极大的错误。因为你过分溺爱孩子,孩子会形成这样的观念: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将缺乏感恩之心。长大后,你一旦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你的痛苦就开始了。

8、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坐得住的习惯。

不要带着孩子不停地乱蹿,否则孩子上学后将面临困难。因为学习首先要坐得住。

9、抓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时段。

第一,三岁以前,这是孩子语言、思维、行为方式、是非观念形成的关键期。

第二、小学一、二年级,这是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和自我意识养成的关键期。

第三,青春期。这个时段,孩子的变化十分巨大,如果引导不好,很容易在这一时段变得让你无措手足。

10、年轻夫妻不要动不动吵架。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更不能打架。否则,家庭这个安全的港湾将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而这会使孩子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必然要到外面寻找安全感,很容易出现加入不良小团体、早恋等问题。

11、永远不要把孩子当孩子。

善于和孩子交流,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和观点,尊重孩子的看法。

总之,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

家庭教育要在关爱和约束之间达成平衡体会 篇7

今天听完陆士桢教授和丛中笑教授的课,我和孩子深有感受。我们家庭一直都是父严母慈,我们都对孩子关爱有加,但听完两位教授的话后,才明白除了关爱,还有跟孩子同理和共情。同理和共情也是在家庭教育中关爱和约束之间达成平衡之间重要的桥梁。

首先关爱的前提是家长要尊重孩子发展的权利,培养孩子目标。我们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我们常说“言传身教”,所以我们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孩子的目标需要我们支持。

其次我们对孩子的目标要给予正确方向的引领。我们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教练”,孩子很多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可能成长的道路上可能会偏差,这时我们应该及时给孩子约束。

最后我们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家长更需要同理和共情,才能真正关爱孩子,并且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亲对她的爱。

家庭教育要在关爱和约束之间达成平衡体会 篇8

听完两位专家的讲座,我受益匪浅。作为父母,同时又是教师,双重身份的自己这些年见识了太多孩子的成长故事,家长的喜怒哀乐,孩子的悲愤交加,无不诠释着人类最大的话题-爱与被爱!有爱才有成长,被爱才会进步!可是,如今的孩子,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满足他们的衣食住行就是爱,而是要陪伴他们一起成长,一定是高质量的陪伴,即尊重他们的人格独立,引导他们的情感共鸣,支撑他们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做家长的要与时俱进,与孩子同行,不断地提升自己,更新自己。家长要用正确的行为去引领孩子,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去扶持孩子,还有用正确的方法去指导孩子,做他们坚强的后盾,而不是简单的“供给者”。爱孩子,不要成为他们的负担,而要做他们成长路上的同路人,倾听者,放低姿态,严慈相济,尊重他们的合理发展,并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情感上的共情,才能让孩子以一种轻松的状态去成长。而身心健康地成长,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