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煜轩
从古至今,人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国之重器。然而历史上有一些糊涂君王不尊重人才,最终落得身死国败。
春秋时期齐国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齐国要派军士去守边关,当将士们询问归期时,齐襄公正在吃瓜,就随口说了句:“瓜代!”意思是等到明年瓜熟就可以回来了。可是到了期限后,齐襄公却不守信用,打算让他们继续守着,将士们一气之下把齐襄公杀了,又立了新君。
千万不要蔑视臣子,说了不算,但凡尊重臣子,讲信用,齐襄公怎么能丢掉性命呢。
无独有偶,春秋时期宋国大将南宫长万曾经战败被抓。被送回本国后,国君宋闵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羞辱南宫长万,称他为“鲁囚”,嘲讽他曾是鲁国的俘虏。“士可杀不可辱”在宋闵公又一次嘲笑南宫长万的时候,南宫长万恼羞成怒,借着酒劲儿杀了宋王。
宋闵公轻视良将,导致自己命丧黄泉。要是他能尊重南宫长万呢?恐怕南宫长万也能如后来秦国孟明视等人一样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吧?
齐桓公跟他们就不一样了,胸襟开阔,任人唯贤。
齐国内乱时,管仲曾想杀了齐桓公,却没成功,齐桓公不但不计前嫌,原谅了管仲的一箭之仇,还任用他为国相,在管仲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伯主中原。
还有宁戚,本是放牛野夫,因有才华受齐桓公赏识,在行军途中就当即拜他为上大夫。如果君王都像齐桓公这样礼贤下士,国家怎能不强大呢?
尊重人才吧,人才才是国之重器。
呂沐寒
话说古代君王,身边都必须有几个像样的人才,而人才却可遇而不可求。想要得到人才,就必须学会尊重人才。
怎么尊重人才呢?
首先,是要有做人之本——诚信。
春秋时期,齐襄公为了帮助卫侯朔回到卫国当国君,约了宋、陈、蔡、鲁四国出兵攻卫。周天子去支援卫国,不料也被击败。齐襄公怕周天子讨伐他,便派了两位将军去戍守边疆,以防周兵卷土重来。两位将军问齐襄公什么时候可以回朝,齐襄公恰巧正在吃西瓜,便随口说了句:“瓜代瓜代。”意思就是:现在是瓜熟的季节,等明年瓜熟,你们就可以回来了。
可他并没有履行诺言,两位将军便回国都把齐襄公杀死了,并立公孙无知为齐国的新国君。
你看,齐襄公瓜代为期却言而无信,结果被杀,可见诚信的重要性。
其次,是要有容人之量。
齐国的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的春秋五霸第一霸——齐桓公。他在登上王位之前和公子纠赛过一次跑,谁跑得快谁就是齐国国君。半路上,公子纠派管仲去射杀公子小白。而管仲的箭术是真好,一箭就射中了。小白瞬间口吐鲜血,倒在车上。
管仲自认为得手,便逃回到了公子纠的身旁。可公子小白一下子爬了起来,把旁边的鲍叔牙等人吓了一大跳。原来,管仲只是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腰带,而公子小白急中生智,咬破舌头,佯装自己中箭身亡,骗过了所有人。
他们赶紧快马加鞭跑回了齐国,登上了王位,为齐桓公。
齐桓公为绝后患,杀了公子纠,还要杀管仲,可鲍叔牙对他说,管仲是个人才,应该让他回来辅佐国君以展大业。齐桓公有容人之量,便同意了鲍叔牙的请求,设计把管仲押了回来,拜为相,尊为仲父。
齐桓公不仅有容人之量,他还任人唯贤,不计出身。
宁戚只不过是一个放牛野夫,齐桓公却看他有才能,在回去的路上就封他为上大夫。
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齐桓公那样礼贤下士的。
宋国大将南宫长万曾被鲁国俘虏,后被放回宋国。国君宋闵公常蔑称他为“鲁囚”。起初南宫长万还默默地忍受,但宋闵公不知收敛,一次一次刺激着南宫长万的自尊底线,“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南宫长万最终还是爆发了。宋闵公第三次在周天子的使臣面前调侃南宫长万为“鲁囚”时,南宫长万冲上去,三拳两脚解决了宋闵公。
可怜大商之后,堂堂公爵,就这么窝囊地被自己的破嘴给收拾了。
所以说,要尊重人才,国家的强大,可就指着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