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思源
一位老农民用尽毕生精力和青春只为修一栋有高台阶的房子。他每天都为此付出努力,塞角票,堆瓶子,捡砖添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只为了修高台阶,只因为在村子里台阶代表着地位。当他成功时坐上台阶的那一刻,才感觉浑身不自在。于是他每天都坐低一阶,直到最后他坐到了最低的一阶上,还是不自在。是什么原因让一位老农民实现毕生的梦想却不自在呢?沉思良久,我终于想明白了,是他身为农民卑微一生的习惯,与对高地位的不适。但既然他对高地位不习惯,为什么还会坚持那么久?他作为父亲的身份让我明白了,他要为子女铺路,提高他们的地位,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这一阶阶台阶不仅
源于老农民对地位的追求,还源于老父亲对子女深深的爱。
宋睿杰
这篇文章很简单,就是一个父亲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新房子和高台阶之后,没有欣喜,反而是失落。
这听起来或许很奇怪,好不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应该是无比兴奋吗?其实不然,有时候当我们得到自己日思夜想的东西或生活后,反而变得迷茫失落。当一个人越想要得到所期待的生活,他的整个未来都是围绕这件事,当他真正得到想要的生活时,他前行的路上反而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前行的动力,也没有了对其他事物的追求。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做这些事的动机目的其实并不仅是为了他自己,他其实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一样,他想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获得好的成就,有一个好的未来。“望子成龙”这种思想是所有父母的愿望。父母辛辛苦苦挣钱让我们进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也是希望我们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希望我们能过上好的生活。
车欣泽
父亲一生忙碌不已,只是以一年之事满满当当,早出晚归,辛苦拼搏生命之中,为何?文中父亲是为台阶之事,又是为了地位之事。又回头看像自己的父亲,起早贪黑,一天之间似乎与他相见的时间不多,为什么?为了我们人生的路好走些,舒适些。不想像父亲自己的路一样,走一步铺一步看一步,持续不断。在日日夜夜之中,只有听见,买上车了。这才是,一阶段的结束标志,但总是伤痕累累,有时觉得父亲很伟大,在不知不觉中成就了一个目标,尽管那么的平凡,那么辛苦,在他们心中是值得的,因为有我踩在父亲的肩上,再次登上不同的高度是我们的目标。
缓慢的向过去走回,发现“台阶”是每一个父亲所想要达到的目标,不管付出的有多少,成就台阶,踏上台阶,又多了,持续为其加固的目标,多了份顾虑;
为何?为那铺下的路,踏实。
杨墨玉
为什么要建台阶,我认为不仅是为了给别人看,给儿女们留下资本,更多的是寻求一种安心的感觉,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救赎。文章写了父亲的驼背,一方面是因为多年劳动的原因,其实还有一层原因是不自信造成的,所以,建台阶主要原因是为了找到自信。然而,根据我们得出的结论,父亲并没有找到自信,但建台阶的意义还在吗?如果我是他,又会怎么做呢?我认为,虽然建台阶最初的意义不在了,但是只有建了才知道这种方法是无效的。如果我是他的话,我仍然回去建台阶,第一是想尝试,第二是因为想要改变自己的急切心情。人生本就是不断的尝试挑战自己的过程,若一直敷衍的生活,很容易感觉时间飞逝而去,自己一事无成,做一个“真空死人”,远不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意思,只有经过一些难熬的瞬间,才能抓住些时光的痕迹。
张思思
年少时的父亲有一种傲骨,总是对旁人的看法甚是关注,总希望自家门前的台阶能高些,再高些。自己的地位高些,再高些。希望修一座有着“高台阶”的大房子,父亲勤勤恳恳地忙碌了一生,虽然累却也自在。但当他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时,却早已屋成人老了。在这样看来,父亲的做法似乎不大值当。花费了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终身的劳动换来了一座高台阶的房屋,而且父亲这从这时起便感到十分不自在,心里空落落的。不知所措,像是有什么东西没了影似的。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考虑,父亲这辈人为他们的后辈人做了一个好铺垫。因为他们那儿的说法,台阶和地位成正比。俗话说:“孩子是踩在父辈们的肩膀上的。”他们以后的路就是踩在父亲的肩膀上的。可能这是父辈们认为忙碌了大半辈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了吧。
廖一丞
《台阶》中的父亲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民,靠着辛勤劳动去养家糊口,不怕千万辛苦。他又是一个很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在地位上差人一等,总是感叹着“我们家的台阶很低。”每当他看到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的时候,心中充满了羡慕之意,也想和别人一样拥有高高的台阶。他相信自己的力量,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造出新房来。于是,他就开始了自己的圆梦之旅。开始造一个有高台阶的新房。他辛苦多年,最后终于造好了高台阶的房子,大半的梦想得以实现。
台阶高,就代表着地位高。父亲对高台阶的需求,就代表了他对高地位的渴望。他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付出了行动。最后他也得到了高台阶,虽然他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变,但我认为这对他说已经足矣,毕竟他曾经努力过,也奋斗过。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