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9)陈文珺
在小学毕业考前,我的父母趁着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带我回老家散心、舒缓压力。我到清澈见底的小溪里酣畅淋漓地游了一趟泳,到集市里买了些小玩意儿……最后,我到了一座小山丘里采风漫步,回家路上,我见到了一幅极富情趣的画面:
在路两旁的围栏上,向阳的一面站立着一排小鸟。它们身形虽小,但那洁净挺拔的身姿总让人感觉充满希望与向上的力量。而它们也不乏活力:总是会扑闪一下乌黑亮丽的翅膀,更会时不时扭头与同伴交流,发出悦耳的鸟鸣,但它们从不会独自离开此处,只是排着整齐的队伍……
一颗颗小巧的头颅随着太阳的落下,逐渐被染成了橙黄色。一个转头,一束夕阳便直直地射向地面。终于,它们动了,一只极为健壮的成年鸟发出了一声清啸,紧接着,一只又一只鸟接二连三地发出一声又一声清脆的鸣叫,像是在回应着那只健壮的鸟。随后,一众鸟舒展开了各自的翅膀,飞上了天去。可尽管如此,它们就像有一根线连着彼此,永远排着一个“一”字,迎着夕阳的光而去。
突然,那队列中猛地少了一格,就好似一个人原本整齐的一排牙齿中缺少了一颗。我赶忙极目望去,想寻找那消失不见的一只鸟。不一会儿,我就在低空中寻到了,这是一只刚学会飞行不久的幼鸟。它快速地扑腾着自己那双羽毛还未完全生长出来的小翅膀,可无论它怎样扑腾,怎样着急,它还只是在起飞不久的低空中独自打转。啊!这是如此可怜又是如此顽强!
正当我认为不久过后小鸟将会因耗尽力气而坠地时,一片阴影从远处飞快接近,随后,阴影愈来愈浓,抬头望去,正是那飞入高空的一群鸟!它们分出几只围绕在那只未完全发育的小鸟身边,而其他一众则是再次排成一行。那只小鸟的眼中逐渐迸发出坚毅的色彩,而那坚定的目光下也蕴藏着感动。不久,小鸟慢慢镇定,那双不及半个手掌大的翅膀不再因慌张而毫无规律地扑闪,在一众鸟鼓励的目光和有序的带领下小鸟再次重振旗鼓,迎风起飞,向阳航行。
那一排鸟越飞越高,掠过一颗颗树,划过一朵朵云彩……直至它们消失在天际后,我才收回目光。此时,我心底的情感却一发不可收拾:
我们不正像那一群鸟吗?在成长路上我们遇到一批又一批朋友同学,相伴我们成长无时无刻不在注入新的生活色彩。虽然总会有分别,但在那一段共同经历的美好日子中,我们团结一致、开拓进取、互帮互助,向彼此传递着温暖与能量,而因此我们也在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磨难中变得愈发坚强,不负自己,不负他人,不负青春!
而现在,我每每看见鸟儿们,总会勾起心底的万千思绪,想起那迎夕阳飞翔的鸟……
七(10)戴嘉锐
我曾去过一个地方。
一个古老而繁华的地方。
一个令我永生难忘的地方。
叫乌镇。
我刚踏入这里,就感受到了这随处可见的历史气息——你可能见过现代种类繁多的地板,想大理石,陶瓷,模板,却一定没见过这里的青石板。它们稳重端庄地安于地面,平静面对着每一个游人的来临;你可能到过很多古老之地,或简朴或繁华的装饰,却一定没有见过这里遍布四周却恰到好处的设计,像小河上残缺的石桥,植物犹如缕缕青丝垂挂而下,已经不知所踪的一段桥面,使古老的石桥充满神秘;你可能见过“河流大野犹嫌束”的大江大河,却一定没见过这里密如丝网的小河,有手臂还长的大鲤鱼,银鱼,还有几只液压悠然自得地浮在水面,别有一番闲情………。
这是一个令我流连忘返的地方。
漫不经心地走在大街小巷,赏玩着乌瓦青砖之间垂下的枝条,我注意到一家茶馆。
受到莫名的吸引,我坐了下来,要了一壶铁观音,在靠窗的地方细细品味着清香的茗与熙熙攘攘的人间风景。
恰逢此时,忽有小雨落下,行人四散开来,有的打起了伞。幸而我正巧在茶馆中,没有被淋湿。
街道一下子冷清下来,没有了人烟。然而街的两旁,卖着各种精美物件的别致小店却热闹不少。
兴趣之下,喝完了桌上的茶,我便打了伞,走出去了。走进了一家售卖明信片的小店铺。许多的明信片中,我犹豫着。
它们都太精致了,我实在难以选择。突然,我注意到一张灰色的卡片,上面印着一张小巷中的老旧木门的照片。还写了一首诗——
从前的日子变得慢,
车,马,信件都变得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木心
从店员那里我了解到木心是一个乌镇的作家。于是我将印着他诗句的明信片搜罗一空
……。
日暮。
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下,地面不再潮湿。
我漫步着。
我在思索着。
我从此喜欢上了这座城。
七(10)金咨亦
外婆是很喜欢这辆自行车的。
在年幼时,我便无数次的从外婆口中听过它的故事。其实外婆并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更不是一个浪漫的人。她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接触的也大多是些生活中的琐碎事物。可她却一次又一次地跟我讲着那个故事,执着又坚定地跟我说:
“那辆自行车见证了我的一生。”
我一直觉得很浪漫。或许是因为这个故事,又或许是因为外婆讲故事时眼睛里清澈的光。印象里,外婆似乎总是把这个故事翻来覆去地讲了又讲,待到真正回忆起来,次数却也屈指可数。
而最近一次这个故事重新登场的时候,约莫是一年以前——外公去世的那一阵。以往身体健康、精气神十足、做什么都倍儿有劲的外婆,忽然之间像老了十岁。我曾听见她跟母亲抱怨,说她最近做饭总是不自觉地做多、下意识喊出外公的名字时,才想起来人已经不在了等诸如此类的事。
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外婆真的老了。
现在想来,外婆那个心心念念了将近半生的故事,简单到质朴,甚至还有一点俗气。按照现在的新目光来看,更是一个老掉牙的爱情故事——确实,没有波澜起伏、荡气回肠的情节,没有令人津津乐道的一波三折,有的只是最寻常的柴米油盐、人间烟火气。或许最浪漫缱绻的情节,便是他们在那自行车旁的惊鸿一瞥,相识于这辆自行车,而后又相爱于它,相守至今。
很普通的故事,但我很喜欢,也觉得非常浪漫。
而那辆承载了他们相爱全过程的自行车,在当时是样式很新很潮的,也很贵,他们攒了好久的钱才买下来。外婆每次再讲述到这段时,眉眼间尽是笑意。
我是看过这辆自行车的。
有些土气了的颜色、老旧的零件设施、已经松动了的把手——尽管如今它看起来浑身毛病,却依旧被外婆当作宝贝般的停在院子里。即使它看着已经很老很老了,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无数痕迹,却仍旧被擦拭的一尘不染,只是静静地倚靠在白墙边上,显得安静异常。我曾无数次觉得它像一个上了年岁的老人,固执地在同一个地方等着同一个故人。
我是不会骑车的,我总是怕摔。这次却不一样。我主动将那辆自行车推出来,跟外婆说,我想学骑车。所幸外婆并没有苍老到连在一旁指导我都做不到。我想,应当还是不晚的。
我记得那天的晚霞很漂亮,像是少女羞怯时脸上的一抹红晕,却灿烂到像要将整个天空都染上粉红。晚风是很清爽的,一天下来,我终于学会了骑车,迎着风一行数米。外婆只是在后头慢慢悠悠地走着,朝着我笑。她脸上的皱纹被笑容舒展了开来,像是穿过了岁月,回到了从前。
夕阳的余晖倾洒下来,我推着自行车,和外婆一起慢慢地走着。恍惚之间,我仿佛看见了远方有两个正当青春年华的男女,他们推着样式新颖的自行车散步在这林荫道下。他们之间没有了生离死别的悲伤,更多的是平凡的温馨。又是一阵晚风拂过,撩起了他们乌黑的头发,那脸上的笑容青涩,却又动人。
他们就这样一直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