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相扣的磨,互留余地的合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们总会遇到不同的新集体,就像榫卯机构一样,刚开始举步艰难,可合在一起后就形成牢不可分的整体,同时,也有每块零件自己的松动空间。
在我步入中学时,我便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之前同级不同班,眼前的同学看起来既熟悉又陌生。开学的第一天,不会有太多声音,一个新生的班级总是冰冷的,可当我在班级中待了一段时间,我切身感受到温暖,那时我明白了,那是一股暖流,那是人与人的羁绊。
安静的课堂只有老师在讲话,大家的心与呼吸似乎在紧缩着,不敢动弹,陌生此时似乎成为了无形的压迫,将学生不断磨炼着,温度又降下来了,这时,随着一只手的举起,如同破冰一般在班里掀起了一阵春潮,这是集体成长的开端,我们越来越熟悉彼此的模样,在压力下,终究会由局部变成整体。学习与考试印证了这一点,中学各门学科令我们应暇不接,不知多少倍的任务在我面前,羁绊也将我们越拉越紧,就这样,在共同经历考试的“磨”后,彼此的形状变得规则而契合,羁绊与友情的力量将所有人拉到一起,随着每一个凹凸的完美结合,待最后一块零件“嵌入”,“班级”才真正破壳而出。
如鲁班锁一样,我们费劲使得最后一块“零件”归位后,它变得松动了,但绝不会分崩离析,因为羁绊的网已将所有人尽数囊括,我们不再是个人,变成了“合”的一块平凡的部件,可我已可以在羁绊的暖流里流畅的呼吸了,“合”中每一个人也有自己的空间,彼此相连构成了一幅最美的星空。
磨中合,合中磨,我们终将会被磨成浑圆的球,自由的滚动。
与钢琴的“磨合”
从小到大,我坚持下来为数不多的兴趣爱好非钢琴莫属了。随着不断的升学与学习任务不断的加重,我放弃了无数的兴趣班,只有钢琴,我永远不会放弃。说起原因,还要追溯到小时候。
在我四岁的时候,路过幼儿园的琴房,每次都能听到优美的旋律,我感到十分好奇:为什么用这些按键就能演奏出如此好听的音乐呢?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妈妈给我报了钢琴课。
起初,曲子十分简单,只是单手或者简单的双手,我也乐在其中的每天认真练习。因为妈妈和老师都告诉我:只要认真练习,总有一天可以弹出好听的曲子的。
但是到后来,弹的内容越来越复杂,我总是弹不好。也许是感到了挫败吧,每次要么就是妈妈逼着我“哭着也得练”,要么就是我因为练琴趴在那哭很久。
久而久之,妈妈不想陪我练了,我也不想再学了。妈妈和我说:“你看你天天练得这么痛苦,也进步不了什么,你要是真不想学了也别为难自己。给你一周时间,你想清楚你还学不学。”我生气地说:“不用给我一周时间,我想好了,我再也不学了,”然后就回了房间。
之后的一周里,一开始,我因不用练琴而开心,但是到后面,我总感到一阵阵空虚。每次听到钢琴曲时,一片片回忆总是浮上心头。我还是放不下钢琴,我忘不掉我每次弹好时家人和老师对我的表扬与鼓励,我忘不掉每次给亲戚表演后收到的夸奖与赞赏,我忘不掉每次上台表演后获得的阵阵掌声,我忘不掉每次练好一个曲子时我内心的成就感,我也忘不掉这么多年来每次练琴时的流泪和喜悦。
于是,我跟妈妈说我还要继续学钢琴,我真的很喜欢钢琴,我会继续坚持下去的。妈妈听了也很高兴。
没有什么事情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过挫折与磨难,才能看清心中真正的想法与感情,让我坚持继续走下去!
相隔万里的音乐会
磨之不易,合之圆满,最终唯有情深。——题记
从小我和表姐就处处不同,有时我们也乐在其中,相互争论着自己最渴望的超能力——她若是炽热的火,那我就要化身为冷酷的冰;她要是成为尖锐无比的矛,我就要成为坚不可摧的盾……就像块磁铁,永远用同样暴躁的一端对着彼此,就像怎样都无法靠近并拢一样。
就在一天,一道闪电击得两块磁石都冒了火花——家长们要我们一起合奏一曲《友谊地久天长》!并且他们告诉我们如果合奏得好,就带我们去游乐场。
为了游乐场,我们只得从命,但都只各自练自己的,想着自己的琴声一定要比对方的好听。
到了约定的日期,全家坐定,刚弹出一个乐句,就发现不好——我们的节奏都不一致,音调不一……全程演奏下来杂乱无比,虽然家长们尽量地表现出我们演奏很好,并在不断地夸赞我们,带我们去到游乐场,但我们仍在不断地相互责怪彼此,将责任推到对方身上。最终,假期结束,我的表姐回到美国,大家不欢而散了。
沧海桑田,我和表姐都长大了,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使我们无法相见。这时,莫名而不知其源地,我们开始想念彼此,于是我们相约再奏一曲《友谊地久天长》。
不同于上次,我和表姐这回通过视频通话,不断地一起练习,虽然我弹奏吉他,她弹奏钢琴,但我们尽力配合,相互弥补。
在一个阳光被乌云挡住,淅淅沥沥下着小雨的午后,我和表姐叫来了家人,开启了一段“云音乐会”。虽然演奏不算完美,但我们也沉浸其中,童年往事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不断地争吵、相互做恶作剧。但现在我们将我们的差异相结合,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就像两块磁块真正地吸在了一起,不再分开。
此时,阳光出来了,是我们心中的暖阳!
缺了一角的蛋糕
直到今天,我依然没有尝到那块蛋糕的滋味,但我很高兴,因为收获了比蛋糕更好的东西。
时间要追溯到十岁的夏天,那时我正躺在床上,吹着空调,享受这宝贵的美好时光。正沉浸在令人舒适的空间中时,妈妈却突然推门进来,告诉我小姑马上要来,而且还带了一块美味的蛋糕。
美食的诱惑总是强大的,特别是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我巴不得小姑马上就出现在家里,这样就可以现在尝到蛋糕的滋味。
约过了十分钟后,小姑终于来了,还带着我的表弟。可表弟的脸色却并不怎么好。他似乎也乐于去品尝那块蛋糕,红着眼,眼巴巴地望着那块本该给我的蛋糕。
妈妈与小姑寒暄了几句后,小姑终于将蛋糕拿出来,笑盈盈地递给我。我正准备高兴地接过,却听见表弟呜咽的声音,随后又转变成了更大声的哭泣。“这明明是妈妈给我的蛋糕,凭什么给你!”他指着我,哭得更加猛烈。小姑见状立刻向他训了几句,随即便向我们一家赔礼道歉。整个屋子瞬间变得慌乱,实有“鸡飞狗跳”之景。
我自讨没趣,便一个人进了屋子,自我安慰着。后来还拿了书心神不宁地读着,想平静一下自己的情绪。可一想到他那样指着我,一股无名火便从心底蔓延出来,侵蚀着我的神经。
等到一切归于平静,我才冷静下来。突然间我的门被打开,外面站着同样冷静的表弟。他走进来,和我一同坐在床上。最后还是我先开了口:“你要是想吃那块蛋糕,那就拿去好了。”他不说话,只是摇摇头,直直看着我。
“对不起。”这个五岁的孩子,最终下定决心般地说了三个字。我被逗笑了,开始捂嘴含笑起来,他似乎也被情绪感染,随我一同笑着,奏成了和谐的乐章。
最后他吃掉了那块蛋糕,但我再没说话。因为我成长了,我收获了更重要的亲情与快乐,它们是比蛋糕重要一万倍的东西。
与自己磨合
我从小就是一个害怕失败的人,在做事之前,我总要先考虑自己成功的几率,如果没有实足的把握,我就不会去做。
这种心理在我的成长中给我带来了许多烦恼。或许在别人眼中我是一个很少犯错的人,但我心里清楚,不成功的人才永远不会失败,攀登的人才永远不会坠落。这种心理像是一株带着剧毒的藤蔓,在我心中肆意生长。当我想迈出前进的一步时,却又将我紧紧缠住,无法脱身。
在一个学期的期末总是要评选三好学生,那一天也是一样。但与往常不同的是,老师在竞选的前一天通知我们要准备演讲稿,自然参选,而不是由同学推选。听到这个消息后,那种退缩的想法又在我心中作祟,但我心里明白我是真的想要参加竞选,于是我还是认真地准备了演讲稿。
但真的到了竞选当天,听着前面同学那充满感情的演讲,我就觉得自己写的稿子是那么普通。没错,那种想法又妄想将我吞没。但我的心中还是有一丝不甘,其他人也未必比我优秀多少。犹豫了许久,当老师问:“还有谁要竞选?”时,我还是举起了手。因为我确定了我真实的想法,即使希望渺茫,也要在关键时刻尝试一次。这才是我想要的想法,才是我要去挑战的目标。
即便最后我还是没有被选上,但是我从中看到了希望。因为还是有人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这足以表明我并没有那么失败,我也可以脱离那种心里的掌控。或许有一天我也会变得成功!那株藤蔓从此失去了养料,慢慢枯萎。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与害怕失败的心理磨合了起来。我不再完全受它控制,它也不会再来阻止我前进的脚步,只是让我在做事之前能留出冷静思考的时间。我们之间互惠互利,我终于“自己”磨合了。
成长过程中必定会经历许多不易,但我知道有挑战的目标才是我要达成的目标,迂回前进的路才是我要走的路。这种信念会引领我跨过磨难,一直向前。
水下征途
我小的时候怕水,那种恐惧是刻在心底的。
是那种无时无刻不在裹挟着我的恐惧。
以至于我洗脸时要时刻睁开眼,生怕下一秒就会陷入黑暗,然后被无边的涌入的水浪吞噬。
我去学游泳只是偶然的机会,因为架不住班上同学的请求而去的。初学的几天,我甚至不敢往池底看一眼,只能趴在池边飘荡,慢慢学着让腿与池水打打交道,双方见个面,没有更多往来。
后来的几天是我最舒心的日子,我们天天在岸上练习动作,我的身心也与那汪汪池水断了联系。可往复不断的练习让大家乏累,也让我怀念起和水交流的日子。
数天的铺垫使我与水的关系若即若离,像是住在同一栋楼但见了面也只会点头问好的邻居。直到不知多久后的一次下水练习,改变了我的水下征途。
回忆起来那天,只是一节平常的水下闭气练习课,但我发现了不一样的宇宙。我的残留的恐惧没允许我在水下低头,于是我仰着头四处环视。我看到了许多,我看到了池对面小女孩在游动时上下翻飞的裙摆,像是清透明亮的水母;我看到了顶上摇曳的彩旗映出霓虹样式的波纹;我看到了串连的浮标如沧海遗珠半镶在祖母绿宝石样的池水上。
原来真的存在水下的别样宇宙!
仅仅闭气了十秒,我便探出头来细细回忆刚才仿若幻境中的产物。也是那一刻,我走进了水的内心世界,才发现她是科幻电影中吞噬航海者的巨怪,也是单纯美好的小姑娘,我对她的误会太深太深,解不开的心结此刻也被系成了蝴蝶结。
我征服了水但又不尽然,我征服了内心的怪物,内心那个每天咆哮着要把我拆吞入腹的怪物。
故事的最末,我给怪物立了个碑,上面刻着纪念我和水苦尽甘来的友谊。
我和笛
桌上的谱子堆得密密麻麻,让我看不见后面的光亮,也看不到未来。
刚开始时,擦笛布上厚重的铁锈味、吹了一会儿后严重的缺氧、同伴永远比我进步得快的压力铺天盖地地向我袭来。一开始的激动和热情已经快要消磨殆尽了,只留下无穷无尽的失望。我想拿起长笛再去不断练习,但是前几次的练习像是不断地告诉我:“你不行的,还是早点放弃吧。”“这些时间还不如拿来干点别的。”对失败的恐惧使得我没有勇气去触碰那银色的、不沾任何尘灰的笛子。
恍惚间我又想到很多人对我说的话,其中包括“不要放弃”。我的目光又落到了那支在角落里安安静静的笛子上。好吧,那就再试最后一次。出乎意料的,这次好像还不错。只犯了几个指法错误,我心中隐隐有些兴奋。于是,我试了第二次、第三次……直到那首曲子完整地、没有任何错误地吹奏了下来。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我和我的笛子磨合地越来越好,我开始享受手指在琴键上的感觉。相应的,我得到了一个表演的机会。
演出前的一天,我把笛子擦得干干净净。而站在台上,我又感觉周围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演出开始了,我的手指在笛子上上下翻飞,笛声有时似小河淌水,有时又似瀑布倾泻而下。聚光灯映射在笛子上,发射出耀眼的光芒。一曲毕,观众却还沉浸其中像是没有反应过来。旋即,观众席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没有“磨”的不易,又哪来“合”的圆满。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你坚持去越过那一道坎,那么成功就在不远处向你挥手。
谱子被我整理得整整齐齐,拨开那层薄薄云雾,我看到了属于我和我的笛子的、磨合后充满鲜花和掌声的未来。
磨合来的永恒
世间的多数事情都是这样,因磨而合,因合而生,因生而存,因存而永恒。——题记
小组活动这件事,是很考验人的。把小组活动完成,很简单,要把它做好,并非易事——当班级中多数小组都草草了事时,你们能精益求精吗?当时间极为紧迫时,你们能创造奇迹吗?当活动中遭遇问题时,你们能协调磋商吗?
我们做到了。
也就是前一段时间,我们的语文小组突然成立了,我们突然接到了经典阅读的任务,时间突然只剩三五天。与此同时,我们的书没有看完,活动主题定了但没有实施,拍摄地点没有走,音乐没有定……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我们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那天晚上,我开了一个视频会议,那是一个周五,距离展演还有五天。大家其实都有事,对于一句歌词都会起分歧,但终于磕磕绊绊地写完了词,谱完了曲,订好于周日进行拍摄。
其实拍摄进行得很顺利,也没有发生意外事件。我们从朝阳那边回来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其中一位同学家录制音频的合声部分。这之后的事对于我来说是个大麻烦。
因为我在我们组负责钢琴伴奏(就是主要伴奏),所以我必须跟着我们的音频来。这时,我发现我们每个人的声调不同,高低不同,整体听上去还好,但一旦合上钢琴固定的调式就会一塌糊涂。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在群里请求她们重录。我知道大家都不愿意重录,都不想看着自己的成果被别人轻易否定。所以我们经过很长时间的讨论,最终决定重录。我开始弹琴,然后在十点多收到了他们的录音,当我看到最终完美的成片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
当我在我们班的屏幕上看到了我们的视频时,听到教室中回响着的音乐声,我想了太多太多。这本书里有句话说得好:“假若北平城是树,我便是那树上的花。花在树上才有它的芬芳!”花长在树上,定是要与树同生共死,同甘共苦的。而花与树的磨合,使花得以生,得以存,得以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