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到来,家乡的风俗也接踵而至。
腊月初八,可谓是春节的开始。在这天,家家户户喝腊八粥、泡腊八蒜。腊八粥是由各种杂粮干果熬制而成,味道又甜又香,没有人不喜欢。而腊八蒜则是为过年吃饺子准备的。
过了腊八除夕转眼即至。在我的家乡,这一天要用炭、柴垒成塔状,名曰“旺火”。吃过年夜饭,就在旺火边上蹲守。到了午夜十二时燃起旺火,并放花炮,以图一年红红火火、大吉大利。先点燃旺火内部的柴草,随着旺火内部温度的升高,火焰顷刻间引燃了外部的煤炭,浓烟衔着火星直上云霄,地上热浪滚滚,好不壮观。
过了除夕,元宵节也来了。在这天,人们要举行灯游会。即在一片广场上布置九曲黄河阵图。让人们在阵中进进出出,过富贵九门,绕九九八十一弯,行至杏黄旗处举起棒槌打响旗下大鼓,祈求富贵,一生平安。期间还要燃放炮竹、锣鼓奏乐随行。一夜灯火通明,炮乐不断,与春节、除夕、初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我看来算是最隆重的一个节日。
这就是我的家乡独有的风俗,你的家乡有什么风俗呢?
邓钰婷
每到春节我都会很开心,因为初五的时候是我的生日。
过年前,爷爷奶奶都会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的,打扫完就会在家里到处贴春联。门口、厨房等等地方,当然也少不了红包啦。每年爷爷给的红包是最大的,一个红包里面就有1000块。弟弟的也一样,每年大年初一晚上的团圆饭都是最丰盛的,一定有几样,就是鱼和鸡。有时候还会有鹅呢。别说吃了,看起来都很香。我们家的风俗是大清早就在那儿放鞭炮,那声特别大声。连隔十几米外的人都可以听到,我记得第一次看放鞭炮都被惊哭了呢。
对了,过年我们也会在家里包饺子吃,我和弟弟也会一起帮忙。大人包的饺子都是包的正正常常的,而我们两个包的。是奇形怪状的。比如有正方形的、圆形的、心形的,最特别的是我弟弟包的奥特曼的饺子他的方法适合做橡皮泥的一样,
吃完饭后也到了晚上,我们最喜欢的节目就到了,那就是放烟花了。爸爸买好了很多很多烟花,有大有小的,那些烟花都是在地上转,而大的烟花就是发射到天空中上。春节是多么的快乐开心,但春节过得还是这么快,我们要回到学校上学了。
我妈妈是彝族的,所以我就写写外婆家春节的习俗。
彝族人每家每户每年必须要有一头年猪,或者是白的或者黑的,甚至一定是要公阉的猪。这头年猪须在头年过年时就选好的,并要默念“这就是过年猪”,以求菩萨保佑年猪能健健康康地成长。
彝族人过年,各地没有固定统一的时间,多数在秋末初冬也就是公历的十一月份便陆续开始举行。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和农历的初一到十五不能过;历年过年期间死过人的日子,以后过年便要避开此日子。
过年时间一般为三天,具体时间由当地通晓天文历法、德高望重的长者来算、来定,决定后,提前几天公布。最早不能提前于新历的十一月前,最迟不能超过新历的十二月底。总之,汉族人过春节前必须过好彝族年,也就是彝族人过年必须赶在汉族人之前。
彝族人烧火用的柴要准备两种:一种细柴,一种干竹杆,这样以便过年烧饭、菜时快捷方便。另外还要准备几根大竹筒子柴火,为过年堂里的火坑能昼夜旺火,不可熄灭。还要准备大、小竹帚各一把:大帚用来打扫家内外,小帚拿来刷洗锅盆。
彝族的习俗是不是和大家想象中有点不一样?
陈思晴
铜陵的春节和别的地方基本相同,虽然时间较短,但热闹、有趣,一点儿都不比别的地方差。我们这边有一句话说得好,“初一不出门,初二回娘家,初三上下,七不出八不归。”
铜陵的春节从大年三十开始,这一天也叫除夕,在这一天里,我们要贴对联,穿新衣,做年夜饭,祭祖等等。到了晚上,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可开心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我们老家会舞板龙,整个小区的人都围在广场上。每一节龙身下都会有三四个人举着,时不时地还会有人突然加入,出一份力。人们唱啊、跳啊,节日气氛一下子就出来了。龙头上有长长的胡须,拔一根下来绑在小孩子的手腕上,以示平安。龙头前也有一个好大的绣球,绣球往哪儿摆,龙头就往哪儿摆,可好玩啦,我看着眼馋,缠着我妈试了一下,没想到看着轻飘飘的绣球竟然也有些份量,我当时才五岁,我努力地抬起脚,让举龙头的人能看到我,可是一抬脚,重心就不稳了,于是我像不倒翁一样,左摆摆右摆摆,龙也在我的“控制”下,像喝醉酒一样,左摆摆右摆摆,夜晚就在大家的欢笑中,悄然无息地溜走了。
一眨眼,春节就结束了,“炮竹声中一岁除。”新的一年,新的气象,让我们一起迎接新的一年吧!
我的家乡是南昌,我们这里隆重的节日是春节。在春节之时,我最喜欢的还是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
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下午四点起,村里上下就响起了鞭炮声。奶奶端着糖瓜、甜烧饼摆上灶台,擎了一柱香插在灶王的供台上,我问奶奶这灶王是做什么的?奶奶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我的嘴,说:
“不能这样说!在今天呀,灶王会到天上去向玉帝报告我们家里的好坏事,因为灶王家有18口人,而且就爱吃甜的,特别是麦芽糖,所以要准备那些供品。一会还要用红纸写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王吃了糖,被糖粘住了嘴,就不会向玉皇大帝报告坏事了。”
到了晚上吃饭以后,点了火,还把灶王的纸像烧成了灰。
随着我们家的鞭炮响起,村里的人们也都放起了鞭炮,恭送灶王上天,不听话的孩子还下拜了呢!看着满天的花海,我们小孩子也十分开心。
晚上,四面乌黑,我们几个小孩也偷偷地起了夜,轻手轻脚地跑到了灶前。两边的红蜡烛烧得已经很短了。火光红红的、亮亮的,照得台上的糖果越发诱人,我赶紧抱了一大堆,轻手轻脚回房,吃得粘手粘脚,嘴巴都要张不开了,嘴里甜甜的,把手上的糖一股脑擦在被子上,才心满意足地去睡觉。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我也是。我们家乡过年的风俗,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舞龙。舞龙一般在春节后几天,会在大型公园内举行,这时公园就会限流,只有少部分人才能近距离观看舞龙。
终于大家期盼的这一天到来了,咣当咣当,舞龙的队伍接近我们了,我们既紧张又激动。时不时跑到门口看看队还有多長。這時爸爸在大門口擺上兩串鞭炮,媽媽在桌子上放上了準備好的水果,準備看樓下的舞龍隊。龍隊越來越近了,整個村都點燃了鞭炮。在劈里啪啦的鞭炮聲中,一紅一黃的兩條龍擺動著身體走進了我們的院子。
他們先是盤成一個圈,然後再迅速的散開。兩條龍在他們手中變得活靈活現,千姿百態。過了幾分鐘,龍隊停下來休息,鄰居們立馬上前給舞龍隊的人送上水果,送祝福語。休息了一会儿,他们又开始左右摆动着龙头和龙身。又过了十几分钟,舞龙表演也结束了。大家一起走出小院欢送舞龙队离开,他们离开的时候,不仅邻居们要对舞龙队说祝福语,舞龙队也要对邻居们说祝福语。
这就是我们家乡过年的风俗,舞龙,这让我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作者:张祖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说的正是春节的一番景象。
一年的最后一天正是除夕,关于除夕,有这么一个传说:
从前有一个叫做“夕”的怪兽,它会在每年的最后一天来到村子里大搞破坏,还会吃小孩。村里的人都很害怕,直到有一个大孩子,他经过几次观察,发现了怪兽的弱点。他告诉大家:“怪兽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人们在那天之前会贴上红色的春联,在当天放爆竹。怪兽果然没有再来过了。
所以,人们把这一天称之为“除夕”,并且会在除夕之前贴好春联,在当天放鞭炮。
除夕的时候,我们还会包饺子。一般都是在奶奶家包。我先去买了馅,有许多猪肉、香菇、玉米、包菜、韭菜……开始包了!我们调好馅,买好了饺子皮,我拿起一块皮,放了馅,弄了点水在边上,一下就包好了,我包的又快又漂亮。饺子都包好,开始煮饺子,煮了十多分钟,出锅了!我每种馅的都吃了两个,我觉得包菜猪肉馅最好吃。
晚上,到了放烟花的时间了!鞭炮声接连不断,天上处处都是烟花露出的笑的像花朵儿的小脸。烟花的颜色真多,有红的、黄的、蓝的、绿的……什么颜色都有。
好一个热闹、喜庆的除夕!
林珮珊
新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我看来最热闹的一天是大年三十,也叫除夕。
在除夕那天早上,一家人都起得很早。有一个习俗是,如果除夕那天起很晚就代表新的一年家人非常懒。一大早就忙了起来,都是为了大年初一能整整齐齐,漂漂亮亮地过。
除夕的早上,我最喜欢的就是和妈妈一起去逛集市了。每次必不可少的就是金桔树和一大堆大大小小、形状不一样的“福”了。集市非常热闹,人山人海。在每次回家的路上看到路人都是拿的满满当当的东西回家。看的出来人们都非常期待与重视这个节日。
除夕晚上,我们一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当然,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是鱼。吃鱼表达着年年有余。晚上特别热闹,一家人在饭桌上有说有笑。大人有的在喝酒,有的在打扑克牌等等。小孩而是坐在一旁打游戏。饭后一定会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很享受这种开心且热闹的环境。
吃完饭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洗澡。在我家乡的那一晚洗完澡要用柚子叶泡的水从头到脚淋一次,表示除旧迎新。把不好的都冲走了,顺顺利利的过新的一年。
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太一样。但是大家都会庆祝过年这个重要的节日。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过年了。
自我看完《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我便开始思考,我的老家有什么特色风俗活动呢?我忆起那年在正月十五时,有趣的一天。
在我们莆田于正月十五这一天,可是重要非凡。这-一天是新年里最隆重的一天,它重要独特在于这一天“抬妈祖”的活动,它有着非凡的意义。莆田是个临海城市,所以在以前这里的人们一般会去打鱼,需要上海。海上不稳定因素多,大家想求个平安心安,抬妈祖是为了求妈祖保佑自己一路平安。”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仰,甫田人尤其信奉。
在正月十五早晨,街上就锣鼓宣天,人声鼎沸,在人群中一行人扛着妈祖,周围人举着青罗伞盖、族钺旌旗好不热闹!我差点就与奶奶走丢。妈祖身着金黄色的衣袍,坐在上头,圣英非常,电视剧的皇帝也不过如此。
活动结束后妈祖相被扛回妈祖庙里,只见妈祖像的身前有着成堆的水果鲜花,没有一个小孩在这嘻戏玩耍。
到了晚上又有一个有趣的活动叫”跳火群”,大人们拿着火把围着一个巨大的火堆转圈圈小孩子们就跟着走,大家一边闲聊伴火慢慢走,待火苗变小就又慢慢散去了。
“爆竹的声音在门外噼哩啪啦的响了起来,很快就要春节了,街上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到处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大街小巷歌声响起,大人匆匆的办年货,小孩们在街上跳着、跑着,嘴里喊:“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着火红的对联,到处洋溢着春节的气氛。
家里的也变得忙碌起来,大家都忙着大扫除、拜神。不过最有意思的是——做年夜饭。
大人们把食材买回来后,便开始做饭。大家做的不是饺子,而是咸汤圆。因为家里人口多,所以需要用到许多的食材。用六袋的糯米粉倒开水揉成一大块面团,不停的揉着,面团揉好后,家里的大人们都涌进厨房里搓起了汤圆,咸汤圆没有馅,大家只用把面团搓成一小小粒像珍珠一样大的小团,就已经做好了一个,它长得很像一粒小珍珠。做好汤圆后就开始做美味的汤料,汤要放的材料很多:蚝、芹菜、虾米、肉丸、葱……把汤熬好了之后,就可以把搓好的汤圆放进汤里,“咕嘟咕”的煮上一锅,就香喷喷的开饭了!
看着大家说说笑笑地吃着年夜饭,我似乎明白了,节日是可以让大家放下事情,快乐且无拘束的日子。
春节是快乐的,但春节有一天总会离开,但记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