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家
王晞婼
城里人家总爱装饰巴掌大的阳台,种上许多可爱的多肉植物。这些多肉一个个探出脑袋,好奇地绽开笑脸。有些人家,在阳台上种了各种花,到了花季,一簇簇黄,一团团红,一星星粉,别提有多好看。还有些人家,在阳台上种了水果蔬菜:草莓、小辣椒、西红柿,它们结出果实,挂在枝头,衬着绿绿的叶,给整个家增添了几分生气。
乡下人家,每天早上都会有雄鸡打鸣,而城里人家,早上吵醒你的或许是楼下的车鸣声。在城里,道路四通八达,当然交通工具也是应有尽有,天上有飞机,水里有轮船,地下有地铁,路上还有轿车轻轨。有了这些交通工具,你就可以“日行千里。”
到了晚上,路上一盏盏路灯亮了起来,跟白昼一样明亮。来到河边,有时还能看灯光秀,灯光照射在河里,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跳舞,又像一条条五颜六色的丝带,让人看得着迷。这时,从河里冒出了一座大城堡,灯光射向城堡,城堡旁出现了一只美丽高大的九色鹿,飞快地奔跑着……
城里的生活节奏很快,每天一大早,大人急急忙忙把小朋友送进学校,自己赶着去上班。放学了,小朋友各自回家写作业。只有到了周末,城里人才放松一些,可以晚点起床,可以出去游玩。公园里、广场上、商场里,你会看到赏花野餐、嬉戏打闹的人。乡下地头,你会看到来郊游的城里人家,大人坐在草地上聊天喝茶,小孩子在田间奔跑。下午回家的时候,好多人都带着乡下绿色健康的特产,满载而归。
城里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热闹的风景。
外曾祖父的木椅子
林芷琪
我的家里有一个老物件,是一把精致、美丽的木椅子。
这张木椅子,比其它的椅子要高一些,全身深棕色。椅座是正方形的,一个椅靠背和左右两边的扶手围着它,每一根木条的末尾,都有一朵浪花,靠背中间有许多镂空的图案,非常精致。出处 WwW.WENAnDaqUAN.COm
听外公说,我的外曾祖父是一位木匠。以前他和师傅一起学习雕刻椅子,这把椅子是他第一个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宝贵的,因此,外曾祖父特别珍惜它。外公小时候很调皮,经常会到椅子上面又蹦又跳,外曾祖父经常批评他。外公才知道了外曾祖父对椅子的珍惜。不久后,外曾祖父走了,外公更爱惜这把椅子,在他心中,这把椅子也更有意义了。
正是因为外公的爱惜,到了我这个年代还能保存得这么完整。虽然它身上掉了点漆,但丝毫不影响这把椅子精致和牢固。我经常坐在椅子上想象:外曾祖父会坐在椅子上干什么,是静静地看着天空,还是坐在上面喝茶……
这把老椅子,承载了许多喜悦和悲伤,我要继续将它传下去……
老花镜的自我介绍
余浩源
我是小主人奶奶的老花眼镜。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小主人的爷爷在眼镜店里精挑细选,最后选中了我,把我关在一个漂亮盒子里带回了家。等到小主人奶奶生日的那天,爷爷把我送了奶奶当生日礼物。这时的我有着一身淡紫色的边框,崭新的镜片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奶奶看着我,爱不释手,直夸我漂亮。
后来,在一个不幸的日子里,小主人的爷爷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从此,小主人的奶奶就一直把我带在身边,我也像爷爷一样陪着奶奶看报纸,看电视。有时候,我的镜片模糊了,脏了,奶奶就会拿出眼镜布轻轻地擦拭着我。擦着擦着,镜片却越来越湿润了,原来,是小主人的奶奶想念爷爷了……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也一天天变老了。有一天,小主人趁奶奶不在家,拿起我看了一次又一次。我紧张极了,心扑腾扑腾地跳着。我心想:小主人不会是觉得我太旧了,想要把我扔了吧。我看着自己有点凹凸不平的镜框和刮花了的模糊的镜片,心中一阵悲伤。
我又一次被关进了盒子。小主人把我带到了一个地方,那里的人们给我换上了新的镜片,还把边框凹凸不平的地方好好打磨了一下。不一会儿功夫,我又变得和新的一样了。原来小主人带我来的是眼镜修理厂啊!晚上,小主人将我还给了奶奶。奶奶看着我崭新的样子,高兴得笑了,对小主人说:“谢谢你,宝贝!”
直到现在,我还一直陪伴在小主人的奶奶的身边。
姥姥的缝纫机
杨若彤
在姥姥的老家,有一台布满灰尘的缝纫机。
记得小时候,我在玩游戏,跑着跑着,摔倒了,裤子被磨了一个大洞,我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姥姥把我抱进屋里,拿起裤子,坐在那台老旧的缝纫机前,掀开一条布,拿着裤子,开始缝纫。
那台缝纫机有一个脚踏板,上面有一个木板,木板上有一个机子。我呆呆地坐在床上,看着姥姥缝裤子。只见她把裤子放在木板上,用一个东西压住。然后踩起了脚踏板,一开始踩,就把机子“激活”了,像是沉睡了几千年的老旧缝纫机,被姥姥用神奇的力量唤醒了。
没一会儿工夫,我的裤子上就出现了一个小花朵,嫩嫩的。我可喜欢了,接过裤子立马穿上,在镜子面前照来照去,姥姥看见我脸上灿烂的笑容,也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穿着这条缝着“小花”的裤子,来到院子里。小伙伴都说,这是条独一无二的裤子,我兴奋地蹦来跳去。
这就是我家的老物件,虽然这台缝纫机已经被新的电缝纫机取代,但它却承载着我们一家人的回忆。
廖煊哲
爷爷乡下老房的老物件有很多:五橱柜、床头柜、蒲扇……可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放在桌上的电风扇。
每当夏天来临,爷爷总会打开它。它,黄色的机身,淡绿的叶片,都是用金属做的。转的时候还发出嗡嗡的响声,仿佛一群蜜蜂在叫。它有一排长方形的按键,用来控制风力。旁边还有两个旋转的开关,用来控制方向和时间,转动起来,会发出“滋滋滋滋”的响声。
吹着凉风,爷爷给我讲起了电风扇的故事:“以前电器特别贵。我和你的奶奶存了好几个月的工资才买下这台电风扇。我们抬着电风扇坐公交车回家,那时窗户被打开了,一阵大风吹过,电风扇自己转动了起来。你奶奶皱起眉头,紧张地说:‘快把它关掉,电费很贵的。’”听了这话,爷爷拍了拍奶奶的肩膀笑了起来,说:“没插电,怎么开,怎么关呀?”奶奶恍然大悟,一拍手,笑着说:“看我多糊涂。”
每当爷爷看到这台老电风扇,都会津津乐道地讲起这个故事。
我想:现在科技多发达呀,想想以前电器稀少,人们买不起,也舍不得用电,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
粮票
徐艺澄
时间是一条记忆的长河,有些事会被忘记,而有些事却一直珍藏在心里。
有一次,我看见奶奶在整理自己的抽屉,我挨着奶奶在旁边看。奶奶拿出了一个棕色的信封,卖了个关子,神秘地说道:“这里面可都是我的宝贝哟!”奶奶拿出了独生子女证、自行车执照……四张我没见过的小纸张吸引了我的目光,上面写着“浙江省粮票”,每一张上分别写着“半市两”、“壹市两”和“伍市两”。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这些纸片有什么用呢?”
奶奶若有所思地看着粮票,一边回忆一边娓娓道来:“这是粮票,已经有40多年历史了,比你爸爸的年纪还大。”“哇!”我惊叹道。它们虽然已经旧了,但还是保存完整,我小心翼翼地从奶奶手中接过一张,它好像随时会碎掉。
奶奶继续回忆道:“在我小的时候,大家都很穷,买任何东西,都要凭票购买。你的阿太,也就是我的妈妈,那次带我去杭州,回来时赶不上车,我肚子很饿了,想吃包子,可阿太手里只有一张壹市两的票,只能买一个包子。然后,她就用这唯一一张的粮票给我买了包子,自己却饿着肚子。”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啊!母爱就像一束光,在饥饿时带给奶奶温暖和力量。
这几张粮票里,藏着奶奶对自己母亲的思念。每当她看到这几张粮票,就会回忆起跟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城里人家
徐艺澄
城里人家总是忙忙碌碌。每天早晨就能听见小轿车的喇叭声、自行车的铃声、小朋友们的喧闹声……水泄不通的道路和匆忙的行人,构成了一道繁华忙碌的景象,可比那烟雾袅袅静谧的乡村热闹多了。
城里人家,喜欢提着背包,到商场去逛逛。商场里琳琅满目:有卖服装的,有卖美食的,有卖生活用品的,还有卖汽车的……有些人家,喜欢在家里养宠物狗。晚饭过后,到小区里走走,你肯定会瞧见,主人们领着小狗散步。或是瞧见,两只小狗在草坪中玩耍、嬉戏、追逐。
城里人家,下班后喜欢约上几个朋友在餐馆吃饭,激烈的讨论声、欢快的笑声传遍了整个餐馆。而喜欢安静的人们却选择在咖啡馆里喝咖啡。你看,一个阿姨把咖啡杯轻轻端起,优雅地喝了一口;另一个叔叔在笔记本电脑上快速地按着键盘,他应该是很着急发一份文件;还有个姐姐拿着笔在写字,嘴里还念念有词;还有一群闺蜜,聚在一起聊天,但她们的声音,轻轻的。你深吸一口气,浓浓的咖啡香,沁人心脾。
如果是晴空万里的话,城里人家就会把被子晒出来。你来到楼下,一抬头,就会看见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被子,布满了整幢楼。被阳光照耀过的被子,散发着太阳的味道。
到了晚上,每家每户都点起了灯。万家灯火像天空中的点点繁星,照亮着我们回家的路,又像大海中的点点船帆要回归岸边。
城里人家的生活,总是忙碌中带着一点点悠闲。
红木椅
李子豪
我很小很小,刚有记忆的时候,我就记着老家门前有张红木椅。红木椅小小的,红红的,椅背上刻着精美的图案。听说,在那个年代,红木椅是很珍贵的。
它是阿太请木工做的,后来,阿太走了,红木椅就留在外公家里了。听外公说,红木椅只会在迎接贵宾时用,平时,他们都不舍得用,生怕把它弄坏了,每年逢时过节,都是阿太坐在上面。所以,红木椅留在家里,就好像阿太还在一样,大家对她充满了念想。
偶尔逢年过节的时候,妈妈和舅舅偶尔会带我们去老家玩。小时候不懂事,我和弟弟会把红木椅拉来拉去,在上面跳来跳去。有一次,我和弟弟在红木椅上玩时,“哐当”一声,红木椅倒了,还摔断了一条腿,我和弟弟呆在原地,以为外公要把我们骂一顿,但外公只是从我们身边抱走了红木椅。等我第二天醒来时却发现,红木椅“长”出了一条新腿。原来外公一夜没睡,把红木椅修好了。
后来,我要回去上学了,而红木椅,却静静地坐在门口,等待我们下一次回来……
顶针
邢嘉轩
顶针,是古代用来缝纫用的工具,它专门戴在中指上,可以防止手在缝纫的过程中被针刺伤,而且能顶着针尾使手指更容易发力,因此得名“顶针”。这也是我外婆必不可少的“缝纫工具”。
记得我8岁时的一天,我的一个纽扣不小心掉了,外婆拿出了针和线,并戴上一个类似戒指一样的东西,开始缝起了衣服。
我一脸疑惑地问道:“外婆,您缝衣服为什么还戴戒指呢?”外婆一边缝衣服一边笑眯眯地解释道:“这是顶针,别看它小,作用可大着呢!”外婆边说边示范道,“你看,因为顶针周围布满了小圆孔,可以顶住较硬的物体,所以外婆的手才没有受伤。”“真是太厉害了!”我感慨道。
外婆还告诉我:“这可是我外婆的外婆传承给我的,所以算得上是“老古董”了!”我听完之后,对那“老古董”的兴趣又增加了一倍。
有一次,我背着外婆偷偷地玩起了顶针。突然,我手一滑,顶针从我手中“逃”了出来,落到了地上的一个角落里。我慌了,立马寻找起来,哪怕把家翻个底朝天也要找到它。正当我急得不知所措的时候,手突然碰到了一个东西,我赶忙把它拿出来,一看,竟然是顶针,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从那以后,我更加爱护那“古董”了。
从顶针让我明白人类的智慧是与生俱来的,在科学那么不发达的年代,都能发明出那么实用的工具,简直不可思议!
奶奶的缝纫机
吴美航
在奶奶家的三楼杂物间里,放着一台老式缝纫机,上面盖着一块红色的布,特别显眼。轻轻掀开红布,缝纫机依旧很亮,一尘不染。
这台缝纫机年代悠久,是曾祖父借钱买来给奶奶的嫁妆,到现在为止已有五十多年了。
因为以前家里的生活条件不好,家里的衣服,床单床罩都是奶奶用这台缝纫机一针一线做出来的。爸爸小时候特别爱干活,干活时总是弄破衣服,都是奶奶补好的。现在奶奶年纪大了,戴上了老花镜,把线穿过针眼也变得费力了起来,我们也不再穿她缝制的衣服了。
缝纫机和奶奶一起变老,陪伴了奶奶的青春。
妈妈的集邮册
胡孜颖
有一天,我在整理书柜时,忽然发现了一本尘封已久的红色的“书”,我打开翻了翻,“什么东西呀?去问问妈妈,是不是可以扔了。”我捧着这本奇怪的“书”,跑到了妈妈面前,问:“妈妈,这是啥?有用吗?”妈妈一手拿过本子,激动地对我说:“这是邮票,我们小时候还没有手机,便用书信来交流,把邮票贴在信封上,就能寄出去了。”
我和妈妈打开这本充满回忆的“书”,我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有人物的、动物的、景物的、交通工具的、乐器的、国内外的……各种邮票种类繁多,数不胜数,色彩艳丽,图案精美。邮票的面值有10分、15分、20分、50分、100分不等。
我问妈妈:“这些邮票是哪来的呀?”妈妈说:“有些是买的,有些是别人送的,还有些是跟别人交换过来的。我从初中开始收集邮票,那时对邮票非常痴迷。每次放学,最期盼的就是看见卖邮票的人在学校附近摆摊。我经常在摊位上一待就是一个多小时,把所有的邮票都欣赏一遍,然后选择喜欢且价格合适的买下来。有时候钱不够,就回家攒钱再来买。”
妈妈讲得声情并茂,这本集邮册让妈妈度过了快乐的学生时代。我翻看着一张张邮票,仿佛看见了妈妈小时候认真集邮的样子……
外婆的宝贝
胡嘉俊
每当看见外婆的那台缝纫机,她总会滔滔不绝地说起她的那段青春记忆。她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让她看起来年轻了十几岁。
外婆的宝贝——缝纫机,是蝴蝶牌的。黑色的机身,泛着点点光斑,针尖在阳光下射出光来。台面是棕色的,表面光滑平整而洁净。这是外婆嫁妆的“三大件”之一,外婆非常珍惜,尽管和外婆“南征北战”,却经久不衰。
今天外婆给我讲起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三十年前,她来到云南的一个叫公浪的小镇,开了一家旗袍店。当地的人原本没有一个穿旗袍的,但大家看到外婆穿的旗饱后,一眼就喜欢上了,纷纷跑过来请外婆量尺寸,选布料。“我的手艺可是一流的,不到半年,花花绿绿的旗袍就穿梭在小镇的行人中。”外婆说这话的时候,幸福溢于言表。
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外婆脚踩踏板,右手摇着转轮,左手推布向前,人群把外婆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有说有笑地夸赞着……想到这里,我的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缝纫机,它见证了外婆精湛的手艺;它承载了外婆半生的幸福。它还是一台时光缝纫机,将外婆的青春年华缝成一条时间长河……
老沙发的故事
易思言
记忆中有一张老沙发。它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洞,表皮已经失去光泽,像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奶奶,脸上布满了皱纹,身体失去了弹性。但是仔细看去,它被保持得很好,受伤的地方都被缝补,身上披着合身的衣服,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新沙发。
妈妈把老沙发擦得很干净,不让我们碰它,不能在上面跳来跳去,或在上面吃零食,也不能用力坐下去,不然会让沙发受伤,要轻轻地坐。乱涂乱画更不允许,如果擦不掉,妈妈会心疼万分,肯定会念叨个不停。
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问妈妈为什么要如此仔细地对待这张沙发。妈妈说:“这张老沙发是你奶奶留下来的,奶奶平时是个节约的人,可在你出生时,为了让你有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就买了这张沙发。那时家里并不富裕,可奶奶依然舍得买下它,我想把这一份感动和爱保留下来。”
那一刻,我明白了,这不是一张能随意对待的沙发,而是一个充满爱与传承的老物件。
生锈的手电筒
黄千潇
在家里,有一个手电筒,它已经很老了,表面都生锈了,在我眼里,它并没有多大的用处。
“爸爸,这手电筒都生锈了,为什么放在家里?”我好奇地缠着爸爸问,爸爸笑着跟我讲起在他小时候,手电筒的用处:“我像你那么大时,大路上没有多少路灯,到了深夜就一片黑暗,摸不清方向。那时的人们,常常拿一把手电筒,街道上就亮起了一束束光,走在街上就不会害怕或者摔伤。在漆黑的夜里,它更像掉落在地上的星星一样美!”听着爸爸的描述,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手电筒的点点光芒聚集在一起,像璀璨的星空……
“可惜呀,”爸爸的话拉回我的思绪,“现在街上有了路灯,手电筒就“失踪”了。”是呀,现在,还有谁会用手电筒呢?接着,爸爸又说:“我们那时候,不像现在科技发达,没有电子游戏可以玩,男生们就在一起用手电筒讲‘鬼故事’。轮到谁,谁就拿起手电筒照向自己,营造恐怖的气氛,开始瞎编乱造故事。”
妈妈在一旁补充道:“我们女孩子可不像男生一样大胆,我们聚在一起,用手电筒玩‘手影戏’,一会儿摆成兔子,一会儿做出一只狼,再加点旁白,就有了一个自创小故事。有时候还会把手电筒的光当成舞台的灯光,轮到谁表演,其他人就手拿电筒给她补灯光,舞台很简陋,但仪式感很强,大家都乐在其中。”
啊,这个手电筒还是一个大玩具,真有意思!我终于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珍藏它了。一看到它,他们就回忆起小时候的故事和属于他们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