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祭奠先祖、追思英烈的清明节。团团圆圆赏月吃月饼的中秋节……但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
端午节,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但是,大家知道吗?绿豆糕也是端午节的传统民俗食品,甚至比吃粽子的由来更加久远呢。
我让妈妈教我做绿豆糕,在她的指导下,我先将脱皮的绿豆洗干净,再放入电饭锅里蒸30分钟,蒸至软烂,将蒸好的绿豆搅拌成绿豆泥,倒入锅里,放入黄油,小火炒干绿豆泥,翻炒到黄油完全被绿豆泥吸收为止。然后倒入白砂糖和奶粉,再将炒好的绿豆泥放凉,最后,把绿豆泥平均分成一个个小圆球,把搓好的绿豆泥放进模具里,用手把绿豆泥压紧,然后倒出来,绿豆糕就完成了。有圆形的,有花型的,还有椭圆形的……
我拿了一块绿豆糕,刚要往嘴里送,妈妈笑着说:“小馋猫还不能吃,得放冰箱里冰镇一下口感才好!”我咽了下口水,轻轻地把绿豆糕放进冰箱里,终于到了下午,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冰箱,拿出一块绿豆糕咬了一口。绵密丝滑的绿豆沙里,透着淡淡的甜味,很清凉的感觉,入口即化。
绿豆糕中的糕和高是同音的,高字一般都是好的,积极的,向上的一种象征,我祝愿所有人端午节安康,万事吉祥!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日,也是吃粽子的好日子。古代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不让鱼儿们吃他的尸体,就借用着龙舟水池里扔了一些米团,到现在社会就演变成了我们现在吃的粽子。端午节到了,奶奶给我准备一些又香又甜的粽子。粽子的材料是:粽叶、糯米、蜜枣、绳子。首先拿出三片粽叶,一些江米和一颗蜜枣。盛出一些江米放在三片粽叶里,在放一颗蜜枣,再用绳子绑紧,一个可爱又好看的小粽子就包好了。奶奶把这些好的粽子放在锅里蒸了四十分钟后,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
奶奶给我夹了一个粽子,叫我尝尝自己包的粽子味道如何。我在粽子上放一点糖(尽量不能吃太多糖),咬上一口,啊,香的、甜甜的、真好吃!
这一天的端午节真是太开心啦,真是有意义的一天!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到处都可以闻到粽子的清香,那些赛龙舟的运动员们已经开始准备比赛了,我吃着粽子时,想到了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是百姓们为了纪念屈原而定下的节日。屈原是战国时期的诗人及政治家,因主张政治改革,触犯到贵族大臣们的利益,遭到排挤和流放。最后楚国被秦国打败,屈原悲愤难耐,投入江中自尽,老百姓们就把屈原跳江的日子定为了端午节。
我们的今日是无数爱国志士奋斗打拼而来的,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不能辜负那些志士对我们的期望,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像屈原一样守护我们自己的国家。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从春秋战国至今,端午节已在民间传承两千多年。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等等。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包粽子、悬挂菖蒲、艾草,赛龙舟是最为普遍的习俗。
端午节为纪念诗人屈原就有了吃粽子的习惯,现今粽子的种类非常多,口味大不相同,有鲜肉粽、蛋黄粽、蜜枣粽、原味等等。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也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以求家庭平安。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项有益身心的体育娱乐活动,还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又一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佳节,愿大家端午安康。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优美又轻快的歌曲让我想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当然是包粽子,吃粽子和赛龙舟。奶奶前一天就把糯米和芦苇叶泡在盆里,总说这样做的粽子才更美味,那时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第二天,终于要包粽子了,我早早的就起来了,全家都说我比溜鸟的人起得还早。我看着妈妈那么娴熟的动作,心里很羡慕,也很崇拜。于是,我也学着她的样子,拿起一片芦苇叶,把它折成圆锥体。放入糯米,再把多出来的那片芦苇叶盖住糯米,但是这个糯米非常淘
气,总是很不听话得滑了出来,最后,我为了不让它再滑出来,给这个粽子包了好多层芦苇叶,又系了好多绳子,最后我做得粽子就像一个大胖子把全家人逗得哈哈大笑,连平时一向严肃的外公这时笑得声音比其他人都大。
要煮粽子了!奶奶生往锅里倒水,然后把粽子一个一个放入锅中,用慢火煮了几个小时,掀开锅盖的那一刻,淡淡的清香充满了整个屋子。
吃粽子了!我慢慢得解开绳子生怕里面的糯米掉出来。然后我又打开青青的芦苇叶,白白的糯米便露了出来。一口咬下去,黏黏的、甜甜的,不仅甜在嘴里,又甜到了我的心里。我的那大胖子安静地躺在锅里沒有人眷顾,没办法,总不能浪费了吧,最后只好由我把它消灭了。
端午书到底为什么要吃粽子呢?问了爸爸我才知道,是为了纪念一个叫屈原的爱国诗人。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午日节”等,是中国国家法定节日之一。
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古代一名爱国诗人——屈原,他不忍见人民受难而投江自杀,但是后来节日传统加了一些,但主要的传统并没有改。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我二年级时学了一篇课文,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五月过端午,吃粽子,赛龙舟。
但是有些厚颜无耻的国家,说端午节是他们的,中国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也是从他们那边传过来的。
我要努力学习,传承中华文明,将这些中华文明发扬光大,保护中国文明。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日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每家每户门前都挂艾叶、吃粽子,大街小巷都飘着艾叶和粽子的清香。
小时候,每逢端午节我都喜欢和爷爷一起去看赛龙舟,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不停地喊“加油”,可激动了。龙舟赛结束后我们回到家就能吃上妈妈和奶奶包的香喷喷的粽子啦!
我们老家的粽子都喜欢放蛋黄和猪肉,特别好吃。听妈妈说粽子是这样包的:粽子叶洗干净煮软,放一层泡好的糯米,然后铺上一层去皮绿豆,再放猪肉和咸蛋黄,最后再放上一层糯米,就可以绑紧包起来放到锅里面煮啦!妈妈包的粽子放的猪肉特别多,每一口粽子咬下去都能吃到肉,非常满足。
又逢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吃上了香喷喷的粽子。在萦绕的粽叶香气中,我不禁想起了端午节由何而来,想起了伟大的诗人屈原。
《离骚》、《九歌》、《天问》千年来一直在世间传唱,包粽子、赛龙舟的端午记忆也深深的铭刻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脉中,采蒿、踏青也成了一辈辈传承不断的佳节习俗。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也是最能贴近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文明。我对于端午节的了解,也正是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讲述中、从我经历和见识的端午印象中所获取的。
过端午,吃粽子,念屈原。在欢度佳节的同时,我们更不能忘记屈原的伟大精神。“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我们要学习屈原高尚的个人品格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身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到端午节前夕,人们就开始包粽子。剥开粽叶,里面洁白的糯米裹着一颗颗红枣,沾点白糖,吃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战国时期有位大臣叫屈原,他一向受楚王的信任。后来楚王听了小人的谗言,就流放了屈原。后来楚国灭亡,屈原非常伤心,就跳河自尽了。喜爱屈原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就驾船想打捞屈原的尸体,但一无所获。人们怕鱼虾吃了屈原的遗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就有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
吃着粽子,缅怀着屈原这样爱国人士,让这个节日变得有意义。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纪念伟人等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听妈妈说端午节这一天:各家门口都挂艾草——驱病防蚊;小孩的手腕上都戴上五彩绳——辟邪祈福纳吉,戴五彩绳时小孩不能说话,并且在端午节后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绳剪断扔到雨水里,寓意不好的事情随水冲走;每人身上佩一个香囊——避邪驱瘟。
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吃粽子、赛龙舟。相传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对亡国之痛,于5月5日抱着一块大石头,纵身跳入汨罗江。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他,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把米用竹筒扔进河里,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久而久之,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就成了对屈原崇敬和怀念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