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晟妍
红色,或许象征着热情,又或许,象征着希望。而在20世纪30年代,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期,这抹希望,那缕在黑暗中出现的光又会是谁?又会是这样的一群人呢?
在那个时期“赤匪”的传闻沸沸扬扬,可就在这时,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跨越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到了苏区,见到了许多在外界赫赫有名的“土匪头子”,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将真实的中国和红军告诉给了全世界的人民。他在苏区,用蓝色的眼睛,看着红军们的赤子之心,用朴实的笔调,书写东方的魅力。
翻开《红星照耀中国》,真实的故事便展现在眼前。这本书中,没有过多的文学创作,每人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在这本书中,我见识到了许多红军革命英雄,有头脑冷静,不屈不挠的周恩来,也有精力过人,一丝不苟的毛泽东;有让地主乡绅闻风丧胆的贺龙,也有吃苦耐劳、真诚坦率的彭德怀;有沉默谦虚、与战士同甘共苦的朱德,也有真诚待人、有勇有谋的徐海东……
红军的队伍中,不仅有这些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成千上万的战士,他们或许不为人知,但他们一样在单薄的布衣下,是一颗颗火热的赤子之心。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红军过雪山时,木柴潮了,点不起火,为了让战士们可以吃上一口热的,炊事班长就将自己的棉衣拆开,用棉花生火,在行军中,他将御寒的辣椒让给了战友,最终冻僵倒在了雪地中,永远留在了雪山。他尸骨无存,连名字也未留下。不知道在红军队伍中有多少这样的人呢?我想,数不尽吧。
在那个时代,一张张面孔的背后是一个个凄美的故事,哪些知名亦或是不知名的战士,他们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心中的那抹红,前赴后继,光荣牺牲,让人油然而生敬仰之心。
7月19日,一场罕见的暴雨袭击郑州,在灾情面前,成百上千的军人用红色温暖洪水中冰冷的身躯,坚定人民抗疫的决心。军人不是天神,却总在为难之际从天而降:他们是凡人,却总以血肉之躯筑起抗洪救灾的长城,当他们伸出大爱之手在洪水中救助群众,此时他们的眼神是划破黑暗的剑光,他们脚踏滔滔洪峰,身上呈现的是不朽的红光,照耀中国。一位退役军人,名叫杨俊魁,他毫不犹豫地跳进肆虐的洪水,救下了五位遇险群众,自己却因伤痕累累过度透支差点儿虚脱。他身上军人的担子放下了,但却仍因着一颗永远的红心,在灾难中挺身而出。
再看《红星照耀中国》这个书名,我想,这个红星就是中国人民的希望,是黑暗中逆行而上的光亮,是任何时候都不退却的爱国之心。
红星璀璨,普照大地,生活在如今太平盛世的我们,是国之未来,是国之红星,应该要追随红星,追随那道光去帮助需要的人,我们应该向着那颗红星,那份赤子之心而努力前行。
红星璀璨,必将照耀中国,也将会照耀全世界……
施文鑫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讲了,一位中国的伟大朋友,斯诺,为了要打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向全世界人民报道中国红军,和苏区真相,只身冒险前往陕北苏区采访的事。
?全文主要讲了斯诺先生去陕北,通过当时在华北的地下工作,的同志,得到了华北局批准,用隐形墨水写给苏区政府毛主席的介绍信,当时有国民党的封锁,还有各种病毒天花,伤寒,鼠疫,但是斯诺先生没有顾虑这些,他打了几针预防针,只带了一些笔记本照相机,胶卷等新闻记者基本装备就出发了,到达西安后他,等王牧师来访,王兀师同志把思诺介绍给邓发同志,安排去陕北的路程。
斯诺越过无人睇到苏区跟随他只有一个人,负责把他和他的行李送到前线,进入苏区就被白匪尾随,一个少年报到市委队长,队长在一个山谷打了白菲,经过这场插曲,斯诺先生见到了周恩来同志,安排旅程定为92天,但实际更长,离开时不舍,觉得不是在回家,而是离家。
斯诺先生拍了不少照片,为当时历史留下了详细记载,具有伟大意义。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斯诺先生对我国和我国人民的爱,也希望红军能胜利和对和平的渴望。斯诺先生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给我们画了一群善良勇敢的红军战士。
王泽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题记
暑假终于来到了,我也终于可以看看那些经典的书。例如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知道了一些我从未听说过的动物,也让我感受到了法布尔观察动物的细心与坚持;在例如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让我明白了许云峰,江姐等人为了革命斗争的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也不说出他们关于共产党秘密。而我今天要说的这本书和《红岩》很类似都是讲革命的,这本书就是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
在我还没看这本书时我就已经听说了这是一部记录了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共产党员的事迹。所以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就立马看了起来,想看看红军到底是怎么胜利的。
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斯诺以外国记者的身份通过白区进入红区采访,主要采访的是周恩来,毛泽东等人,斯诺通过描述他们动作,语言等方面写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意志坚强,自信,以及对战士们的关爱,并且尽力推展文化教育,提高战士们的思想,最后取得了成功。让斯诺很震惊,他以为中国人都是麻木,懦弱的,但实际上因为有着一些希望革命的人,才觉醒了民众的思想,创立了新中国。
我认为在中国共产党当中最重要的领袖人物无疑是毛泽东,斯诺在文章里曾评价过毛泽东“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的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对他的形容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在第三章“在保安”的采访中斯诺还知道了毛泽东的很让他吃惊的性格:他博览群书,记忆力不同于常人,他对于工作的态度是一丝不苟,不知疲倦。在长征的过程中毛泽东得知战友受伤了,把自己的上衣给战士穿,并且和普通士兵一样步行。从这些小事情中我看见了毛泽东热爱读书,善于思考是爱军爱民的领导人!
这本书的另外一个然我值得敬佩的人物是朱德,斯诺对他的描写是这样的“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已年过百半,也许已有五三四十岁。”他很关心自己的士兵,和他们同甘共苦,常常赤脚走路,在与战士讲话时会脱帽子,没有把自己看的比人家高一等,甚至一个冬天只用南瓜充饥。他很喜欢和兄弟坐在一起,讲故事。从中我看出了朱德的平易近人,爱惜部下,和士兵团结一心的精神。所以最终才能推翻蒋介石的统治。
看完了这本《红星照耀中国》后我受益匪浅,感觉学会了很多新东西,比如之前的共产党是如何抗日政策的,并且也学会了这本书的一些写作特色。
在生活上,我的体育不太行,妈妈经常叫我出去跑步,我却一次次的推辞,找各种理由,有一次妈妈对我说:“你不是最近在看《红星照耀中国》吗,你看到没有那些红军步行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你在看看你天天就闷在家里哪里也不想去。”听完了妈妈的一通教训,我突然想明白了,不就是跑跑步吗,就是出点汗吗?红军能做到步行两万五千里,我跑个1000米跟他们相比简直不是同一个级别的,于是后来在我每天比较空闲时我都会出去跑个20分钟,锻炼身体。出自 wwW.WeNaNDaQUaN.CoM
每当我想起《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那些红军时,就想到当我们坐在书桌前,当我们无忧无虑的学习,当我们为各自的一些小事情忙碌着,也许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我们正过着悠闲与安定的美好生活。我们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也不能忘记那是无数的人因为革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去冲锋陷阵,所以我们也应当好好学习为自己的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很微小,但只有每个人都觉悟了,国家才不会被别的国家欺负!
申睿
2023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为了了解我们党的历史,我便去了解并阅读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自1930年以后,为采集新闻遍访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古,台湾以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1931年九一八事变,在上海目睹淞沪战争,热河战争。1936年6月访问陕甘宁边区,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曾用《西行漫记》这个书名作为掩护,本书主要讲述了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主席的《七律长征》,也描述了中国伟大的长征其中的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长征的不易以及红军的意志坚定。而本书的描写更是如此,他向我们介绍了红军长征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红军是如何咬牙度过的,毛主席曾说过红军是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他们都是中国的英雄。使我印象深刻的是红小鬼,他们也参加了长征,爬雪山,过草地,这些对于孩子可都是生命危险啊,但他们坚持了下去,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坚持,这种对革命有着坚定信念,不怕牺牲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难道不就是长征精神吗?在过草地时,也有红军舍弃自己让战友追上部队不做多余的牺牲,这种顾全大局,团结,不怕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不就是红军精神吗?不仅是红军们,还有他们的领袖们,其中彭德怀让我十分敬佩,他生活简朴只有两套制服;性格率真,他唯一的衣服,就是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了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的得意;乐观豁达,勇敢,彭德怀上街不带警卫,司令部门口只有一个哨兵,国民党悬赏捉拿他,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他平易近人,彭德怀喜欢孩子,身后常常跟着一群孩子。这就是红军及其领袖,他们把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为了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怕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他们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而又互相关爱没有彼此之分。2023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还没有结束,但只要中华人民团结起来,困难终将被战胜,这也正是红军精神的团结,我们要将这一精神传承下去,永远留在中国人的心中。
“如果希望有颜色,那么一定是红色。”正是红军的努力才创造了现在的光明,也愿我们党的未来一片光明!
沈祺恺
朋友推荐我读读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着作《红星照耀中国》。
翻开书本,没有插图,只是那一行行的字,这样一本我本不喜欢的书,彻底使我入迷。
书中,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斯诺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此外,斯诺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以及陕北根据地的社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全部一五一十得记录在了书中。
在苏维埃社会一节中,有两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共产党在西北所以受到群众拥护,其当前的基础显然不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而是有点象孙逸仙博士的主张:耕者有其田。”;二是“有一件事可以说明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有基础的,那就是在所有老苏区里,警卫工作几乎全部由农民自己组织起来担任的。”
在我的认知范围中,当时的人民一定都受到了思想的禁锢并且十分保守,甚至可能有些木讷。但是事实却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会进行批评和抱怨,这无疑就是他们言语自由开放最直接的证据。大部分农民团结一致,并且看好“苏维埃”和“红军”,以此证明他们思想觉悟是很高的,有共同的追求,有目标,并且坚定不移的支持着自己的信念。对比当今,我们貌似更缺乏精神信念这一块儿,这是我们所欠缺的地方。
而书中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不惧强权,正是我们要学习的。长征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一个军队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精神就能成就事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只要有了长征精神,就一定能成功。让长征精神流芳百世,并且铭刻在每个人心中!
单宸鑫
有一段岁月,荆棘密布却激情燃烧;有一位作家,文笔质朴,追逐真理;有一本书,如一幕幕画卷,徐徐展开,将这段波澜壮阔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外国作家斯诺用真诚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解放前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所见所闻,介绍了举世无双的红军长征,公正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红军,这就是《红星照耀中国》,一本有力量,有影响力的纪实性作品。当我怀着无比敬意看完《红星照耀中国》,我深深地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要好好珍惜,更要学习革命前辈的精神。
“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个地方。”作者通过对长征的描绘,赞扬了共产党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长征精神不仅是革命精神,更是我们民族之魂!
这种精神,融入血液,代代相传!2023年,东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健儿们不负青春,不负祖国,成就辉煌。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艰苦卓绝的战斗。运动员们像钢铁战士,挥洒汗水顽强奋斗。其中,举重冠军谌利军顽强拼搏的精神犹其让我钦佩。冠军的背后也曾遇到过很多挫折,伤痛的这个恶魔差点将他击溃,手臂肌腱断裂,让他身心受到打击。但谌利军擦干眼泪,以百折不饶的决心和信念,重回赛场。本次奥运会,他在抓举发挥失误的情况下,顶住压力,最终奋力一搏绝地翻盘。这何尝不是革命精神的代代相传。
我是一位有理想爱拼搏的中华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是我的使命,长征精神也鼓舞着我快快成长!踏入中学校园的第一天,我庄重地写下了自己的理想:“我要成为一位勇敢拼搏的中华好少年,时刻准备着,为中华复兴而奋斗!”暑假里,我变得更刻苦了,每天,清晨的阳光刚刚出现,我已经奔跑在道路上,夜晚,星星眨着眼,我还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我开始学会劳动,能独立生活,还会关心他人。我争分夺秒地学习,渴望快快成长!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一种无坚不催的力量,更是百折不饶的长征精神。红星照耀中国,红军精神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革命岁月中人们胜利的方向,还照耀着新时代的征程,也照亮着我时刻准备着为中华复兴而奋斗的决心!
陈琢悦
如果时间回到1936年,我们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会和“红小鬼”一样,为了革命奋斗吗?在读《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时,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回荡。
“红小鬼”指的是那些尚未成年就参加革命的孩子,它并不是正式的番号称呼,而是长征路上老红军们对这些孩子亲昵的称谓。他们什么样呢?书里有张黑白的照片,主角是一个12岁名叫王东平的山西娃娃。他身着一身军装,头戴褪色的灰色帽,帽子上有一颗黯淡无光的红星。但这帽下的脸庞却毫不黯淡,他闪光的眼睛、灿烂的笑容,即便是隔了八十多年的岁月长河,仍然明亮动人。就像斯诺先生所说的“你看到这样的孩子,你的心就自然而然地会热起来”,那么当年这个刚参军的“红小鬼”,为何如此乐观,面对缺衣少食的红军生涯难道他没有一丁点的愁怨吗?
“红小鬼”朴实的语言告诉了我们答案:“红军为穷人作战。红军是抗日的。为什么不要当红军?”是的,当你有了坚定信念后,你就补足了精神上的钙,你的笑容里就会透出坚不可摧的力量,感染着每一个人。这些跟定共产党,一心想当红军的中国孩子,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长征的路。要知道,二万五千里长征,相当于两倍美国的宽度,而红小鬼们,却走了下来。他们闯过枪林弹雨,走过雪山草地,他们创造了一个奇迹,而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红小鬼”是乐观积极的。他们永远是愉快的,他们不管行军的倦怠,一碰到人就向他问候:“好呀!”他们认为长征不辛苦,跟同志们在一起就不辛苦。如果同志们要他们走一万里,那就走一万里,要走两万里,那就走两万里!
“红小鬼”是勇敢无畏的。你完全想象不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参与过实际的战争,与白军、与日本人殊死搏斗过,他们与游击队一同作战,甚至用刺刀进行肉搏战。他们毫不畏惧敌人,更毫不畏惧死亡。
“红小鬼”是能干的。他们在红军里当传令兵、伙夫、号兵、侦探、无线电收发员、挑水夫、宣传员、演员,甚至教员。斯诺先生亲眼所见,有一个“红小鬼”在一副大地图跟前向一班新兵讲解世界地理。
“红小鬼”是有原则、有底线的。他们在后方检查路上旅客的身份,把任何没有通行证的旅客带到苏维埃去审问。就连彭德怀将军来了,也一定要让他拿出签名证件才可以放行。
就这样,“红小鬼”在艰苦跋涉和战火淬炼中走向成熟,活成了他们最好的样子,也点亮了中国的希望,照亮了昏暗的中国大地。他们,是民族之光;他们,是中国的未来。当大人看到他们的时候,就会忘掉自己的悲观,就会鼓起勇气,继续战斗。当世界看到他们的时候,就会感觉到中国人并非生来就腐化,中国人具有前途无量的人格。
金戈铁马远去,时间之河川流不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接续奋斗。我们也是我们这个年代的“红小鬼”,我们要向前辈们学习,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理想,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我们要选择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我们也要活出最好的样子,因为我们的样子,就是今天中国的样子。
所以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那些鲜活的、朝气的、蓬勃的、明媚的“红小鬼”们,今天的我们也会和他们一样为革命而奋斗吗?我相信,我们心中都有了答案。
唐煜
一百年前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及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西北,也照耀了全中国。在通往幸福光明的路上,多少先辈们流血才造就今天的辉煌。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在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时候,冒险来到中国西北苏维埃地区,通过调查如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红军、党的领袖在这段峥嵘岁月里的感人事迹。
我仿佛看到了毛主席、周总理、彭德怀、林伯渠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用铁一般的意志百折不挠奋勇拼搏。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也是由于有这样的领导人,才能民心所向、团结一心。
书中提到了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困难时所作出的决策,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第五次反围剿革命失败后,被迫走上长征之路。对于红军来说,长征是一段最艰难的路,我看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历史画卷,我听到了红军战士为着信仰拼搏冲锋的呐喊了,长征路上崎岖坎坷。敌军有先进的装备九十万大军,我军装备落后只有十八万军队,然后红军以钢铁般的意志,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渡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简陋的装备,走过了两万五千里,完成了世界震撼的浩荡史诗。两万五千里长征不是一般的国家,一般的人能完成的,他只属于我们坚强的中华民族,只属于我们勇敢的共产党人,只属于我们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什么让先辈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是他们身上都有长征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他们化难捱为动力,用无怨无悔的气概,奋不顾身的勇气,为理想而奋斗的信念为新中国谱写最壮美的乐章,它响彻了每一个中国人心灵的最深处。红星照耀中华大地,也照耀整个世界,让全世界感受到红军力量长征精神。
昨天,我们党开天辟地,红军战士披荆斩棘,今天我们站在建党百年历史的交汇点上,回顾历史我愿意做一个歌颂者,缅怀革命先躯,赞扬他们的品格和精神,我更要做一个有长征精神的中国少年。当我们徜徉在幸福生活中,一遇到困难就把自己蜷缩起来,当我们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时,当我们只知道享受生活而不能努力学习时,想想那些为了后辈幸福义无反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我们还有理由吗?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先躯们创造的辉煌,及他们那种以天下为已任使命不惜一切的精神,感动之余更是懂得心在大我,至诚报国这才是青少年应该有的样子。缅怀前辈、学习伟大的长征精神,并用这种精神不断激励自己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用与吾辈之青春,固有盛世之中华!
历史的脚步在这里驻足,革命的航船从这里起航,历史经过了百年巨变,红军的精神永远铭记我们心中,红星永远照耀着中华大地。在过去、现在、将来……
廖心怡
我在想,为什么我们现在能过着衣不愁穿,饭不愁吃的生活。这幸福生活究竟是是谁给我们呢?但是在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我明白了,我们之所以能如此安逸的生活,是因为无数工农红军的努力和牺牲换来的。
这个暑假,我带着心中的好奇,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以讲故事的形式,突出了红军战士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伟大的红军精神。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后来在宋庆龄等人的帮助下,斯诺深入到革命前线,了解中国共产党长征和抗战的真实信息!。曾被授意为当权者撰写歌功颂德的文章。但斯诺不肯违背良知,他对中国现实的如实报道为他赢得了一些革命者和进步人士的友谊,也使他成为当权者的眼中钉,并因此历尽磨难。在和革命者的接触中,斯诺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产生了采访红军的念头。
书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早在1921年成为GCD员的夏明翰,因为叛徒的出卖而遭到逮捕,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起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书中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北伐时,周恩来奉命去上海起义。他到上海时毫无起义经验,唯一的武器是他的革命决心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隐约懂了红军战士们的那颗爱国之雄心和那份报国之壮志,用着青春与热血谱写着胜利的凯歌!
红军战士们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我值得们钦佩的。虽说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和平的时代,用不着抛头颅,洒热血,用不着流血牺牲。
不过我们应该知道,这个“和平”二字,是无数的红军战士用牺牲所换来的,在这个和平时代的我们更应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不要辜负了红军战士们对我们的期望!
张贝宁
在一系列的推荐书目中,我一看到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红星照耀中国》是一个中式书名,而作者埃德加·斯诺明明是一个地道的外国人。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找到了这本书,认真阅读起来。
埃德加·斯诺是美国著名的记者,他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
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西行漫记》也就是《红星照耀中国》,终于诞生。
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不止一次下令查禁斯诺的这些著作,先后查禁的这类著作达十几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今时今天,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里的我,阅读这本书,思绪似乎又被带回到那战争年代。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一种思想武装,有一批坚决的青年,所以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斯诺用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李忆晨
斯诺在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完成本书的写作。作为一名西方记者,斯诺所站的是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去描述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除此之外,还表现出了红军及其领袖们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状况。这本书可以说是让人们可以进一步的去了解当时十分神秘的中国的红色革命。并且,他把自己在红色区域的所见所闻都一点一滴的记录下来。后来汇编为《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的内容丰富而且生动。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的语言诙谐幽默,读来生气盎然,比如他形容邓发是“中国共产党秘密警察的头子”,在敌人的鼻子底下,在刀口上跳舞,稍有差迟,便会遍尝天下所有的酷刑,最后脑袋搬家,葬身荒野。但他居然那样谈笑风声,有一种黑豹的优美风。他说贺龙是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对周恩来的描写就相对的中规中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黑又长,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些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然而,对于毛泽东,斯诺则是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被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缺点,有个性的一个人。当我想象着毛泽东把湖南不是说成“Hunan”,而是说成“Funan”时不仅黯然失笑。我们不对不承认,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以及其历史地位,尽管其在这过程中犯下过缺点。或许毛泽东的一生都跟其性格有着极大的联系。少年的毛泽东很有个性,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大约18岁的时候,他退学但是拟定了一个自修计划,并且非常认真严格执行,持之以恒。其实想想,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上课时候都很难坚持去上,经常逃课了,更别说,如果退学后还能坚持按自己的想法持之以恒去学习。
我很高兴地看到作者没有把这本书的任何人神化,而是实事求是的写了许多个终身为了中国革命而兢兢业业,准备奉献自己一生的人。作者以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红色苏区一幅幅立体而丰富的影像,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以及西安事变爆发前夕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徐海东等中共领导人对时局的看法以及他们各自的传奇经历。除了领导者,斯诺还描写了许许多多的黎民百姓,从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是组成陕北苏区最真实鲜活的画面。
“读史使人明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中华民族复兴之时,再读《红星照耀中国》,不仅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那段非凡的历史,领略真实鲜活的红色中国,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原因。
王晗奕
历史的脚步,在这里驻足。
这是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周恩来,是我在读了这本书后感触最深的领导人物。他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的卓越功勋、崇高品德和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各族人民心中。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长征,从八一南昌起义到文化大革命,在这期间他毫不犹豫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不计个人利益不图人民回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时的周恩来说的这一句话已经成为经典。救国,并非纸上谈兵光想不做,到头来就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爱国,并非只能心怀感激却没有实际行动,那样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该如何继续延续下去,各民族该如何继续发展下去又如何生存下去!
在读《红星照耀中国》之前,我对红色革命一知半解,当我细读这本书后,我知道了这是一部血的历史图册,记载着中共的磨难牺牲与他们顽强抗战的革命精神。我们如今科技发达,载人火箭升空,5G信号到来的美好生活是从何而来?我仿佛看见老一辈红军战士艰苦奋斗,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直到胜利的号角吹响,他们才放心的喝上可能一个月没有喝过的水,合上已经通红却一直炯炯有神的双眼。再深入思考,又不得不让我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最后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依旧有着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换来人民解放的崇高理想与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那一刻,他打消了自杀的念头,以笔为武器,继续战斗。
我们要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时代,脚踏祖国大地,仰望祖国蓝天。无数守卫边疆的战士无论严寒酷暑,风吹日晒,他们屹立不动,誓死守卫边疆,他们是伟大的是令人敬佩的。
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白军的剥削,老百姓的同情与西安事变好像我都亲身经历了一遍,饱受苦难。《红星照耀中国》引领着我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硝烟满地的峥嵘岁月,体会了当时革命战士的体会,感受了当时生活的艰难、路上的险阻。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黎明的曙光照耀大地,耀眼的光芒映入人心,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革命的航船,在这里起航。
谢易
它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走来,一路走到井冈山,走过长征,走向延安……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是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把我带进了一百多年前那一段突破人类极限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许许多多伟大而又平凡的革命者,深深吸引了我。他们坚定、执着、深邃而不乏快乐和幽默。从斯诺笔下,我不仅读到了他们的真实故事,更感受到他们血液里流淌着的红色精神。
他憎恶富人,许多农民都来投奔他。他虽然生性暴躁,却十分谦逊。自从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他忠实于党,从未破坏党的纪律。他常常要求批评,遵从忠告。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贺龙元帅。贺龙带领的红二方面军在长征中遭遇很多艰难困苦,他的部下宁愿死在路上不愿中途离开,并且在长征中有许多人加入他的队伍。我读着贺龙元帅的故事,钦佩之情溢于言表!他是改变中国历史的伟人,是我们前进的力量!
他和士兵一样,只有两身军装,唯一一件用敌人飞机上得到的降落伞做成的私服;他吃着最简单的饭食;他有着某种坦白、爽快和正直的品质;他永远不显得慌张,可总是忙碌着;他用很大的尊敬对待“红小鬼”……这就是斯诺笔下幽默有趣、平易近人的彭德怀。先前我只知道他是一个大名鼎鼎的红军将领,在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伟人可爱、可敬的一面。
我看到了运筹帷幄,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坚持指挥作战的毛泽东;看到了谈吐儒雅、态度温和、头脑冷静的周恩来;看到了愿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草鞋穿烂三次而不愿更换的朱德……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伟人身上有红色的信仰不足为奇,那么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那条从历史书中一直蜿蜒出来,比黄河还要曲折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吧!“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红军战士们前仆后继,终于冲破了防线。当读到战士们兴高采烈地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英雄万岁!”时,我由衷地敬佩这些英勇的战士——一群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的青年!
在茫茫大草地中,红军走了十天,没有人烟。有许多战士陷入沼泽里,失去了生命。雨天的夜晚,大家拥挤在一块芦苇下过夜。没有柴火,他们不得不吃青的麦粒和生的蔬菜。读着这些真实的记录,我常常陷入沉思:是什么支撑着平均年龄只有19岁的红军战士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答案是:红色精神。
枪林弹雨中,多少生命倒下!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是,红色精神永不磨灭!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科学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
2023年7月中旬,河南郑州遭遇特大暴雨,全城被淹,几十万群众亟待救援……暴雨中,洪水里,有一群人在一面鲜红的旗帜下挺身而出,逆流而上,于人民群众需要处,筑起一道道冲不垮的“红色堤坝”——他们,就是防汛救灾一线的共产党员。“通过这两天支援郑州的抢险救灾,我无时无刻不被身边共产党员的行为所感染,我想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一位赤峰人在抢险一线写下入党申请书!是啊,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人,在新的时代,不畏艰难、不忘初心地把红色精神发扬光大!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华民族复兴之时,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我触摸到先辈们救国的梦想,望见那颗红星的璀璨。身为华夏这片红色热土上的学子,我们是幸福的。明日之中国,需要有思想、有作为、能担当、能够推动中国走向复兴之路的青年。就让我们用“红色精神”武装自己,在新的征程中向前进!
余文浩
自古以来,天下分分合合,而理想之人层出不穷。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重情重义,坚定了理想,打打杀杀,为了复汉室,浴血奋战,虽未成,可精神早已流传至今;唐太宗李世民,坚定了理想,广集人才,万里赴戎机,巩固江山,富足百姓,千古不朽;长征的红军,坚定了理想,渡金沙江,跨大渡河,踏草地,过雪山,披荆斩棘,重获新生,在大西北建立了红色革命根据地。
可见,坚定理想是有多么重要与必须。面对冰凉刺骨的十三根铁索,急流湍湍的大渡河,红军战士们一个个站了出来,义无反顾地抓着铁索狠命向前,当看见战友中弹落入河中,不见踪影,就激起了满腔怒火,不管前面敌军机枪的火舌多么的凶猛,一个劲儿地冲了上去。敌军见了,瑟瑟发抖,又十分佩服他们,于是只朝无人处射击,有的还祈祷他们打过来。这红军二十二名战士拼死过了桥,占领了阵地,让大部队陆续过了桥。
到了大西北,有人问他们:“为什么参加红军?”他们不假思索地说:“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加入的。”“共产党好,又分田,又分粮的,自然应为之做贡献。”“加入了,一路过去帮百姓,多快活啊。”
是啊,为了理想,他们是有多么坚定地加入红军。没有一个人愿意当失败者,也没有一个人永远都是胜利的。坚定理想,在跌倒时马上爬起来,一直朝那个方向前进,虽说未来会遇上绊脚石,只要坚定地走下去,那些便是垫脚石。理想会让人奋斗,坚定了它,一切不可能完成的皆会被做到。
我以前的理想不坚定,则若隐若现,有形却无神,似乎一切都遥不可及一般。现在,坚定了理想,迷雾散去,神便已有了,一切都近在咫尺了。理想人皆有之,可是,能坚定其理想的,似乎少之又少。要敢于去坚定,一但开始了,就必会一直努力走下去。
坚定理想,则会咬牙做出了许多为国为民之事。若不坚定,则就一事无成。
方欣怡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恰好翻开《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本就厚重的书似乎更添几分沉重。鲜血史,再回望;先辈期,怎能忘!
《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美国记者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见证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斗争的历史。
翻开这本书,透过厚重的书页,嗅到历史的气息。在那个于历史上留下深重一笔的时代,在那个弥漫战火硝烟的时代,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不仅仅是叹息,还有敬意!
不论是年纪轻轻便自愿献身革命,生气勃勃的“红小鬼”,还是默默奉献却又坚贞不屈的战士们,抑或是思维敏捷,敢为人先的红军领导人。他们的身上,始终有着异于常人的气魄,足以震惊世界,震惊整个时代。他们乐观,自信;他们善良,淳朴;他们勇敢,顽强。他们真实而平凡,有着与普通人一般的血肉之躯,但他们却又与常人不同,因为,他们撑起了整个中国!为“红色中国”带来希望与生机!作为苏维埃掌权人物的毛泽东,是一个天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领导的秋收起义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新道路。他领导了长征及一系列斗争,为中国革命的发展立下不朽功勋。他具有英雄气质,胸怀天下,埃德加·斯诺也曾评价他为“一个既能领导远征又能写诗的叛逆者”。
其中,红军长征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概便是红军精神最好的诠释。那段历史,确是刻骨铭心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强渡大渡河”展现出红军战士们不惧牺牲的英勇气概,“过大草地”展现出他们不畏艰辛的气魄。书中有句话是“反正谁会想到红军会在没有桥板的铁索上过桥,那不是发疯了吗?但红军就是这样做的。”我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奋不顾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在铁索上一步一抓前行的模样。他们是英雄,却也是人!他们也是血肉筑成的,也会有一丝害怕吧?我想。但是,为了胜利,他们甘愿送命!他们强烈的爱国思想,和饱满的革命热情,令人动容!
时至今日,“红星”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1921——2023,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一百年的风雨历程。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而那段历史为我们带来的震撼却久久难忘。我们定会牢记先辈的期望,带着信仰,砥砺前行。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们!
司恩杰
“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
——题记
一方读书人,一方读书地。一介读书人,一世读书魂。正如作家罗茨基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可见读书对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性,读书对个人品性锻炼的重要性。当代的中学生,要读红书,铸红魂!
在这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红星照耀中国》浮现脑海中。一颗闪耀着红色的五角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承载着中国人民渴望光明,向往自由,追求幸福的心愿。而我也将在此书中融进自己的梦想,与书中勇敢坚强的他们在一起,并肩而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欢庆!
这本书是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写给中国红军的,更是写给世界共产党人的一部传记,书中传递了太多的红色革命精神,我仿佛听见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拼博冲锋的呐喊声,又仿佛看到了崎岖又坎坷的万里长征路上的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的决心。
美国记者斯诺为探究真正的红军战士,以及对中国的那份憧憬,不顾生命危险,来到红色地区,描绘了一幅乐观、自由、平等的红色绝美篇章。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气度恢宏、学识渊博的毛泽东,又看到了温文尔雅、谈吐不凡的周恩来,还有健壮如虎、坚贞不屈的贺龙,富有才智的彭德怀,他们有血有肉,丰满立体,像星星一样熠熠生辉。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百姓们流离失所,受苦受冻,但那些可歌可泣的红军如同星星上的一把火,点燃了那片贫瘠的土壤,吹遍了那满山的理想与信念。
很多国民党暴徒和无知的右派都说共产党是“白军”“匪军”,甚至是强盗。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才了解真相究竟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群人,他们用生命维护的是什么信仰?
阅读中思绪又把我带回了2023年冬的那场战斗,武汉那座英雄的城市突然病得很严重,没有解药可以治疗,孤独地把自己封在那座小城里,仿佛找不到家的孩子一样。九死一生的重要关头,中国所有的白衣天使,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托着疲惫的身躯,义无反顾的冲上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来到武汉,用生命拯救了无数的生命,就像《红星照耀中国》里面的中国共农红军一样,用珍贵的生命吹响冲锋号角,用奉献点燃希望之灯,去帮助武汉一起疗伤。
厚重的防护服下汗水早已湿透了他们的脊梁,护目镜在他们的脸上压下了一道道血痕。身边的医护工作者不断有感染倒下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嗅到那些即便历经绝境也没有动摇的信念,那些牺牲自己保全他人的高贵的心灵,最后我们战胜了这一场重病。
中国已经走过了许许多多困难的岁月,我们走在悠静的前塘江畔,来往的人群熙熙攘攘,这样的日子是多么来之不易,经历过那段日子的人会是更明白。往后,我们更应该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学习科学本领,成为能够替父母、祖国负重前行之人,为伟大的中华民族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在幸福生活的当下,我们要时刻牢记这幸福的生活背后有着许许多多的人在努力付出!
让我们再一次跟随斯诺的脚步,走进那段风云起伏的历史,感受那段充满激情的岁月。
“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这亦是我读完此书后的内心写照。
伟大的祖国万岁,伟大的共产党万岁。与你同行,努力向前!
江欣禧
《红星照耀中国》曾用名《西行漫记》,由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撰写。
书中大体讲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及共产党主要领袖,如贺龙、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朱德等人人生中(1937年之前)的主要事迹,又侧重地描写了当时在白色世界和红色世界的大体状况。有此为对比,使人很清楚的了解到各地爆发红色运动的原因,即白区内的苛捐杂税和大地主的压迫。同时,也可以使人了解到两种敌对政治体系的代表,红区是工人、农民,白区是大地主。
红军的高级领袖在白区都是被通缉的,悬赏至少有好几万银元,但是这些高级领袖毫不慌张,生活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这些领袖们的卧室没有多少奢侈品,顶多是一顶蚊帐。他们之间有的曾是穷人,有的曾是富农的儿子,还有一些是地主家庭。这些领袖的人生轨迹跌宕起伏。他们都收到了共产主义的熏陶,看尽世间的不公,看透了当时国民党的政治走向。他们希望能为农民出口气,于是组织奇艺、罢工等抗议时政的运动,哪想到国民党更加变本加厉,于1927年屠杀了大批共产党员,国共第一次合作以失败告终。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建立了多个苏区,并于1934年开始了被外国媒体认为是不可能的长征。长征虽然伤亡惨重,但是在战略上,红军师胜利者。红军主力部队都会师于一地,这大大加强了红军的战斗力,并且在陕北稳固了一块较大的苏区。
共产党对于抗日是全力支持的,如果国民党抗日,他们会听从国民党的派遣。他们曾向国民党提出过好多次有关于“统一战线,抗日救亡”的书信,国民党都没有同意。真正的统一战线要到“七七事变”之后了。而此时,斯诺已经离开了中国。
还有一个细节,使我记忆深刻。在斯诺才来到红区时,他招呼两个孩子帮他拿冷水,是用“喂”来称呼的,于是他们都没有理他。李克农和斯诺说要用小鬼或同志来称呼他们。在小同志拿来水后,斯诺用他们,同志来称呼他们,他们果然高兴高兴了。斯诺惊于他们的自尊,我也有同感。这些小同志的自尊正是这时代的青年所缺少的!
红军精神是坚韧不拔、勇于面对、勇敢向前的,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正缺乏这种气质。这使我们不禁思考,在当今这个物质条件丰满的情况下,这些精神会不会“失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摆脱物质条件对精神修炼的羁绊,让红军警声的火种永不熄灭,代代相传。
石妤蕙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全世界”这是红心照耀中国中的一小段,但我万万没想到如此热爱中国,一腔热血的却是一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作的。
怀着一颗好奇心让我翻开这本书,通过斯诺真真切切的描述,我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是如此坚韧不拔的伟大战斗,还有温和文雅,去过德国法国的周恩来。从黄埔军校毕业、战无不胜的林彪。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带领饥民攻粮仓的彭德怀。富有反抗精神,与人民打成一片的毛泽东等等伟人,斯诺把他们刻画的很生动,认真的记录下红军们生活,细心采访领袖们,但也关切的采访红军农民、红小鬼等小人物。斯诺想通过小人物更真实反映当时苏区人民的心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团结一心伟大革命精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周年,我也曾在课本、报纸、新闻中看过无数遍关于党的故事,但那些有的枯燥无味,还有的太多添油加醋使其不真实;为什么社会主义能救中国,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都不太深刻的了解过,但在读了《红心照耀中国》后,那如此真切毛泽东的述说,那对贺龙的描绘,那可爱的红小鬼,在我脑海中深深留下了印象,我突然领悟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热血青年愿意投入红军中,为什么战士们明知有困难险阻,却仍然勇往直前!这让我对革命先辈们产生了崇高的敬意!
现在的我们在一个安宁和谐的时代生活着,这都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舍身为国的红军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啊!今天的我们是那么幸福,可却总为生活上的小事所烦恼,有时我会因为许多作业而焦虑,有时因为饭菜不合心意而烦躁,但仔细想想,在那个年代,红军队伍里的红小鬼们,他们也只不过是十多岁的孩子,他们渴望学习,渴望和平,他们不仅能自己照顾好自己,而且他们还加入了红军,为国做贡献。革命先辈们强忍饥饿,只能吃草皮、吃泥巴,翻雪山,过草地,穿过枪林弹雨的环境下,他们却仍保持革命乐观主义,我不禁有些惭愧,是啊,现在有温暖的饭菜,有整洁崭新的作业本,每个孩子都能在和平环境下读书,那又有什么理由烦恼呢?
老一辈点燃革命的火炬需要我们来擎起,伟大的祖国灿烂明天需要我们去创造,作为新一代祖国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一定要发扬与传承革命先辈的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刘思梦
随着暑假的到来,天气也变得分外的炎热。池塘边的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阅读了令人惊叹和赞美的报告文学——《红星照耀中国》。
这本书是一位来自美国的记者埃德加。斯诺所编写的。记述了中国近代革命历史以及革命家们的生平经历。斯诺采访了许许多多的革命战士。有的是伟大的革命家,如兢兢业业、平易近人的周恩来;有性格爽朗、富有才智的彭德怀;还有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有的是平凡可爱的战士们,他们在战斗中英勇无畏,守护祖国。但无论是伟大的人还是平凡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怀着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中的伟大理想。为了革命胜利,经历了无数坎坷。而这革命就是用无数的生命,无数的血肉造就成功的。
有人说:“红军只不过是一群弱小无力的人组成的队伍罢了,根本就是不值一提。”但当了解到红军不畏艰险勇闯大渡河、逆境中翻越皑皑雪山、粮食不够时穿过大草原时,大家才知道红军的伟大,只有经过那里的人,才知道路程的艰辛。
古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在读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后我才知道革命先烈们为民众们带来了崇高的信仰,有红军的地方就有和平,所以革命战士们在民众中有着无上的地位。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迎来人民热情的关照,他们就是民众们的焦点。斯诺在采访时也对革命战士们表示尊重。然而相反,蒋介石手下的军队,仗着自己的武力来剥削百姓。书中曾描写了一幕妇女儿童被国民党以种种残忍的方式残害在村庄里。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心中有无尽的怒火,“中国人自相残杀,有什么事比这更可悲的呢?”
两者的鲜明的对比,谁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也就不言而喻。如今,中国已经不断走向繁荣昌盛,但是,我们却永远都不能忘记,也无法忘记那些革命先烈,因为他们的奋勇拼搏,赴汤蹈火才有了如今的中国。
看完了这本令人惊叹的红色革命纪录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一刻,天上的太阳仿佛也焮天铄地,燃烧得更加旺盛。
潘思羽
它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它是一部文笔试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作品;它是作者于1936年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一手资料完成的作品。它就是一《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斯诺作为一个西方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容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土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斯诺同毛泽东、周周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淡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的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变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这本书中写了许多人物,如毛泽东,他在童年时期,学堂中教员的粗暴严厉和家中父亲的暴躁,让毛泽东不断抗争。一年一年过去,身边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暴力运动越来越多,进步书刊和新思想的传入让他的思想和眼界逐渐开阔。后来,毛泽东到长沙读书,了解更多的运动、近距离接触到了进步书刊和进步人士。毛泽东从长沙来到北京后,在北大图书馆做管理员,认识了很多有才华的人士。这一段时间,他在长沙、上海、北京几地组织工人运动,并在1920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1921年,包括毛泽东在内的12个人出席了共产党成立大会。接下来的几年,他在广州、上海做国民党组织内的宣传工作。“秋收起义”,后突破敌人的围剿,经过长征,率部队来到井冈山。他是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具有英雄气质,胸怀天下,从小具有反抗精神。除毛泽东外还有周恩来、彭德怀、“红小鬼”、徐海东、朱德和贺龙等勇敢的人物。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斯诺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一种思想武装,有一批意志坚定的青年,所以能够对国名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
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怔实际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在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语伦比的一次远征。我相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张家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100周年,从1921到2023,中国从一个战争纷飞,伤痕累累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和平的国家,这一些都要感谢为和平而献身的革命先辈。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迹为我们打开了新时代的大门。这个暑假的必读书目钟有一本就是关于红军,那就是《红星照耀中国》。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这本书的作者竟然不是中国人!《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人埃德加·斯诺。他是第一个进入苏区采访的西方新闻记者。
这本书是以第三人称视角来描写和采访的。他用旁观者冷静的视角,客观又带有幽默的笔触,把我们带进来那段红色的岁月。
当有困难的时候是他们冲在第一线;当他们扛枪上战场,他们从不含糊。他们在受敌人严刑拷打时,从来不会说出半点秘密。在别人眼中他们就是战士﹑勇士,但是红军却笑着告诉别人,“这些就是家常便饭”。这还不能体现出他们的英勇吗?
但是那么英勇的红军,他们的日常生活却是非常丰富的。他们有军事操练﹑政治讲习及讨论﹑识字班等等许多有趣的事情。他们还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帮助旁边的老百姓。让我觉得这好像不是我记忆中的红军了。
我老听大人们说红军的英勇事迹,他们上阵杀敌,无所不能。他们没有钢铁之躯,但敢用身体挡住枪口和打来的子弹。自从我读完了这本书,我对红军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乐观﹑积极﹑富有童真童趣。这让我觉得他们离我们并不远,他们就是普通人,所以我们作为新中国的学生要弘扬红军精神,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钱雨夕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埃德加·斯诺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的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的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同时也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共产党被“围剿”,共产党被迫开始长征,最终抵达革命根据地。当我知道红军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时,不禁心头一紧。在人生的大好年华,却经历着艰难险阻。当斯诺前往根据地采访,终于写下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时,在英语世界造成了轰动性影响,可没想到它却遭到了国民党的封禁。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斯诺笔下的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在斯诺眼中,他是个真诚并且相信他人的人。他从来不对斯诺加以约束或是检查他的文章和照片,还尽力使斯诺弄到苏区各个方面的材料。他是个重情义的人。他有着相当深邃的感情,愿与红军战士们同甘共苦,愿为死去的人而感伤。他是个目标坚定的人,也是个有幽默感的人。他丝毫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十年来忠于主义,还将天真质朴和锐利老练结合了起来。同时,他也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在与斯诺谈话时松裤带……毛泽东在斯诺的笔下是一个多彩多样的人,在书中无不体现斯诺对他的敬意。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作品,从多个方面真实的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让多年以后的我们能够从白纸黑字上了解到当年的真实情况,感受到那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奉献的人民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再读《红星照耀中国》,它给了我与以往不同的感受。即使我们现在身处在和平时代,可我们依然拥有一个充满战争,受人鄙视的历史。是那些像红军战士和毛泽东,周恩来一样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和努力为我们提供了现在的生活。我们不应该遗忘他们,我们应该铭记历史,记住那些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付出的人民们!
方晗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对红军领袖人物的采访记录以及长征记录,可谓是一篇真实可信的中国革命记录。红星这个含义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这本书,以“红”为主题,作者采访了红军领袖,探寻了红色精神,赞美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坚韧、英勇的斗争精神。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红色象征了许多的人、事、物。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珍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而红军的“魂”就是他们的红色精神。
红色象征着百折不挠。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克服重重困难,过草地,翻雪山,渡大江,一个个危险被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力一个个克服。试想一下,如果红军没有服从指挥的精神,他们可以完成分工合作,阻击敌军掩护大部队撤离的艰难任务吗?如果红军没有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他们可以完成翻越环境恶劣的雪山,在几乎没有后勤保障的前提下过草地吗?这些红色精神到现在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都要有这种永不放弃、迎难而上的精神。
红色象征着牺牲奉献,为什么明知道参加长征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沿途还是有许多人来加入红军,为这支队伍注入新生命?这支纪律严明的军队让许多青年向往。回想过去的两百年里,从虎门销烟开始,中国被世界列强侵略,一步步从封建社会走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割地、赔款、设厂,甚至允许让外国人在中国内驻扎军队,历史如此惨痛,更可以看出红军革命的可贵。百年之后,面对新冠疫情,我国举国同心,在武汉与疫情进行抗争,来自各地的逆行者齐心协力,甚至遗书都写好了,就是为了让病员们能够顺利出院。他们十分无私,把他人放在第一位,这也是中国主推的“利他主义”。我们应该要珍惜现在这个美好的时代。
红色象征着不忘初心。无论是一开始的中国共产党,还是后来一步步变强最后建国的中国共产党,他们的初心从来没有改变过——为人民服务。现在,我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一步步走向强国道路,而《红星照耀中国》更是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出的公正报道,到现在依然是外国人分析中国革命的必读书籍。这些,都激励我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而不懈努力。
了解过去才能知道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铭记历史才能促使我们更加奋发向前。
宋金昊
我看了红星照耀中国后,我对于共产党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
在开始,我从红军战士和红小鬼们使用同事相互称呼,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团结。或许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取得胜利。我们在生活中也要这样,无论生活是多么得艰难,可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总会有过去的一天。
看到后来,我对于共产党的作战方法的随机应变而震惊,在他们没有高射炮时,飞机来骚扰,轰炸,就在高山上用机枪进行打击,这样使国民党的飞行员都不敢飞到那。我们也要学习这样的方法,学会随机应变。
在对于问题的思考,从毛泽东和斯诺同志的对话中可以得知要从全方面并且要做好最坏的准备,在对于中国是否会击败日本帝国这个问题,他就做好了全方面的的思考,在像是国际上,中国内部等。还有两国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才有自信。我想到了一句话:“在不知道后果之间就去做的人只是莽夫,而知道后果却还去做的人才是英雄。”
在要做事时,你要想是用什么办法才是最高效的方法。你可能是努力做了,可是没有成效,你就要想一想你的思想是否和你要做的人思想一致了。在这本书中,红军的红色大剧院就用了表演的方式让农民们轻松了解红军。
在对于自己被围剿失败这件事,第五次大规模失败并没有让他们消失了志气,而是让他们成长的更加充分,并且有了自己专门的战术,游击战。
后来在看他们的人生经历时,我发现他们并不是从小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又不是从小就是天才,而是许多人都是很穷的贫农,可是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成长,最终成为了现在我们所知的革命者。在他们成长的时候,有许多的生死危机,可是他们最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努力,赢得了革命。这是他们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我们需要学习。
仇恨可能会打败一个人,也可能会造就一个人。在红军中,许多人都和国民有着深仇大恨,可是他们却没有躲藏,而是加入共产党,为自己的家人和千千万万的百姓报仇,为国家复兴而战斗。这才是我们在仇恨时应该做的。
这就是我读了这本书的感悟。
韩恩博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这是伟大革命家毛泽东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可以赋予人丰富的知识色彩。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红色的略呈灰灰的书的色调,立即给人以“红色”的感觉,更兼有历史的厚重感。
翻开书本,心就平静下来了,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他的西部之行,而一个个鲜活人物跃然纸上,一幅红色苏区斗争图浮现在眼前。作者运用欧美作家善用的描写的手法,以平视的角度,朴实的笔触给我们讲述着那段历史。朴实的语句却将东西方文学的区别体现的淋离尽致,当时这样的文章应该算作新闻或通讯了,而在今天就是一部传记了。
“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这是对伟人毛泽东的描写——是一个喜欢憨笑的人。
西路军的很多故事、当然也包括很多女红军战士惨烈经过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当年的残酷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红军精神。让我们现在拥有了如此安宁的生活。我们现在所获得的一切都是鲜红血液换来的,为了这些,我们不得不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吧,珍惜今天所拥有的,跟一位美国人——斯诺一样深爱这片红色土地或者说更爱这片土地,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宋明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无疑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功伟绩,但是却只被浓缩成了几个伟大的代名词;无数英烈光华闪耀的姓名,仅仅只是被“共产党”,“红军战士“这样笼统的称谓所代替。
毛泽东对着哲学、知识有着极为认真的态度。为了读一本书,推掉与他人的约会。酷爱读书的他,读书时每月都会花一元的钱去读报,所以他才能成为《湘江评论》的主笔,才能给后世留下《沁园春·雪》等作品。
一直觉得那些重要的领导人都会摆着架子,不易亲近,但毛泽东却喜欢坐在观众中间在剧社看戏,吃饭时与大家拌拌嘴……毛泽东很爱阅读,他熟读世界历史,对英国工党感兴趣的他,不断向作者发问,最后连作者都无法回答。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毛泽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父亲是个中农,后来变成“富”农时,就让妻儿下地干活,所以毛泽东六岁就开始干农活。后来他从八岁开始在学堂读书,一直读到十三岁。刚识几个字,父亲就让他记账,过得比下人还惨。之后他和父亲争吵,离开了家,待在一个失业的法科学生家里,半年后湖南混乱,父亲送他去湘潭一家米店当学徒,而他在那里重新开始读书。他后来来到长沙吗,在湖南的师范学校里拿到了毕业的文凭。
毛泽东,我们伟大的领袖。一个平易近人,富有幽默感、朴素的人。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和他的夫人只是住在两间窑洞中,四壁简陋,空无所有,仅仅挂了一些地图。虽然他做了十年的红军领袖,千百次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可是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只是一卷铺盖和几件随身的衣物。他一点也没有领导的架子,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伙食普通,衣着简朴。
毛泽东认真研究哲学,一丝不苟。有一阵子作者向他采访共产党的党史,中途一次一个客人带来几本哲学新书给他,于是他要求作者改期再谈。在接下去的三四天中,他专心读书,似乎其他什么都不管了。他是一个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的人。
周亦奇
红星照耀,中华重辉煌。
埃德加·斯诺,一位美国记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写下了流传至今的《红星照耀中国》
此书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结束内战,解放中国做出的不懈努力,他们乐观向上,舍己为人,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永存于我们心中。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作为四大古国之一,从秦王朝,到汉朝的大一统,再到唐朝的开元盛世。而这短暂的陨落并不算什么,中华民族永不言弃,战士们扛上长枪,冲进前线;领导人慷慨激昂的演讲历历在目。
长征途中,战士们越过雪山,跨过草地,飞渡过泸定桥……那洁白的雪山上映着他们不畏艰险的笑颜;草地中弥漫着他们舍己为人的香气;铁锁上烙印着他们冲锋陷阵的决心。斯诺总会问战士:你们做革命事业又害怕过吗?有后悔过吗?战士们总是摇着头,用坚定不移的语气说出:从来没有。
毛泽东,朱德,徐海东……一位位领导人虽出生贫寒,但却有豪门子弟不具有的那份对革命的执念看到国家的衰亡,他们挺身而出,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道路。面对红军战士,他们并没有特权,他们和战士们一起走长征,战士们没吃饭,他们也不会动筷子,他们和战士一起在前线,同战士们一起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这一切的一切才造就了如今和平美好的新中国。
在苏区社会里,人民团结一心。他们有自己的法律,货币……人们无论年龄都以同志相称。这严明的纪律需要领导人与战士们的配合,而这一切恰恰是国民党不具有的。这是作者出了苏区后所感受到的。出了苏区,作者十分怀念苏区的生活,他也十分坚信,这颗闪闪的红星必当照耀全中国。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作为新中国的新生力量,我们不忘党的初心,继续跟随着党的步伐,向中国更美好的未来进发!
陆瑶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讲述了长征时红军战士们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途中红军们客服种种困难,最终长征成功的故事。
红军长征的事迹也让我联想到了疫情。
2023年12月2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武汉,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很多感染者没有药物去治疗,因此失去了生命,国家也开始重视这个病毒,判定有人传人现象。那时,武汉全城进入警戒状态。但仍有一群美丽的逆行者穿梭在其中,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带着口罩,一旦有患者出现其他情况,便马上跑去救助,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退缩这两个字。
通过电视的小小荧屏,我看到了许多感人的画面,一位丈夫在送妻子去前往武汉的大巴车时对妻子说:“你好好去工作,家里有我,只要你平安回来,下一年的家务我都包了。”其中还有一位医生被感染后自觉隔离,当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来看望时,只能隔着铁门相望。在战争面前,家庭的爱是小爱,医生救助一个个病人,控制病毒传播才是大爱。
他们在忙了很久,凌晨才能稍微休息一回时,他们只能吃泡面来补充体力,口罩摘下时,脸上一道道血印是他们“战斗”时留下的痕迹,他们与家人视频通话时,眼睛里都泛着泪光,但他们都将自己的眼泪憋回去,怕家人担心。视频才打了几分钟就挂了。医院里床上都是病人,他们就挤在一个很小的办公室里,相互依靠着睡觉,但也睡不了多久,便要继续工作。
他们也有很大的压力,有这么多病人死去,生命的逝去无法挽回,只得擦干眼泪,调整情绪,去照顾好那些仍旧活着的病人,他们要给病人家属一个交代,医闹也是常有的事,他们的心理防线必须得坚若城墙。
其实医护人员们在那时并不知道未来在何方,这场疫情的尽头在哪里,但他们依然逆行而上,不辜负所有人的期待,迎难而上。在过去那个年代,无产阶级面临着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的威胁,但大家依旧心怀马克思主义,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建立新中国。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写的这句诗,很好地诠释了红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们长征是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他们是一个没有自身特殊利益的团体,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兴盛,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
如今我们从温饱不足到了全体小康,城市的霓虹灯让夜晚不再黑暗,孩子们都有了教育的保障,天安门的飞机不用再飞第二次,前辈们,这盛世如你所愿。
刘佳祺
繁华的都市,静谧的夜晚,阵阵晚风中夹杂着茶香与花草香,夜空中星星点点。
我站在阳台,眺望远方,看到了都市的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派和谐安宁。脑海中翻滚着这几天一直在读的那本书——《红星照耀中国》。
书里的那一个个历史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贺龙、朱德……一个接一个地浮现在我的眼前,红军战士们翻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一幅又一幅的画面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那是怎样的一群人啊!那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啊!
1936年,那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战火纷飞。一个名叫埃德加斯诺的美国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位于中国西北的红军陕甘宁根据地。将他的所见所闻真实的记录下来,客观而公正的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让全世界的人们了解到了他们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精神风貌,也让全世界的人们知道了那场如英雄史诗般的长征。而我这个后人,也正是通过斯诺的这份记录,才得以知道我们伟大祖国的开拓者们是如何历尽艰险、披荆斩棘,只为广大劳动人民不再被剥削被压迫,能翻身当家做主。
斯诺不止是一名记者,也是一名语言大师。在这本书里,他以多种方式,用幽默诙谐的语气,讲述了一件又一件事实。他刚刚进入苏区时,看到几个农民挥舞着长矛和步枪,他想:这些农民要把我当做一个帝国主义者交给行刑队吗?还是当作一个真正的访问者来欢迎,看来我这一个闯封锁线的人命运是要立刻决定了。斯诺以自嘲的口吻描绘了他刚进入苏区时的场景,突出了农民们的革命热情和苏区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让读者在紧张观战时还能捧腹一笑。在他的笔下,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跃然纸上,其中有温文尔雅又能领导上海工人总罢工的周恩来先生,有锐利机智、好学进取、爱军爱民的毛主席,也有爱惜部下、率直爽朗的朱德总司令……
这本书不只让我了解了伟大的共产党领袖,也让我见识了那个时期的普通老百姓身上那股为了革命为了国家甘愿奉献牺牲的精神。他们有的人不远万里,突破重重封锁,投奔红军,把身家性命都交给共产党,为什么?因为共产党是真正一心为民。在苏区,每一个人都被平等地对待,都受到尊重。共产党领导的苏区,是穷苦老百姓们的光明之地、理想之地。这是老百姓最幸福最理想的家啊!那时的苏区,在乌烟瘴气的中国中如同一束黎明的曙光将希望照亮,是全国最廉洁纯朴的地方。至此,我也略微有些明白了,为什么最终共产党人赢得了天下,那正是因为他们赢得了民心啊!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是真正的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夜空中星星闪烁,那些闪闪发光的星星们,是一个个的革命先烈,是他们用生命创建了新中国。而今,优秀的共产党员们,依然在祖国的每个地方发光发热。他们如同一颗颗红星,永远照耀着中国。
陈子涵
2023年,是值得每一位中国人都骄傲自豪的;2023年,是值得每一位中国人都追思先烈的;2023年,是值得每一位中国人都忆苦思甜的。为什么?2023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华诞的日子里,身为“00”后的我们不仅要学习红色精神,而且还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红色精神。
一百年啊,中华大地经历了什么?神州大地炮火连天、满目苍夷、民不聊生,战乱之中,土匪、军阀、侵略者、反动派等势力混战。一颗红星出现了,那是红军的颜色,从小小的闪着微光开始,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慢慢的红色火苗逐渐强壮,逐渐扩散,红光最终照耀了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它们的开始,燃烧,到壮大,离不开革命先辈们的红色精神,红色品质。今天我就要来说说——清贫。
这本书讲述了各型各色的人物:有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有我们可爱可敬的周总理;有我们英雄无畏的彭老总。他们带头表率,节衣缩食,冬一絮衣,夏一布衫,粗茶淡饭,乐在其中。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小学语文书里《清贫》的文章。方志敏被反动派俘虏时,两个国民党兵满心希望能发个意外之财,可现实让他们大失所望:其身上只有一块怀表和一支钢水笔,连藏身处也是分文无果。是他官小无权力吗?不是。方志敏曾历任党的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中华苏维埃主席团成员等职务,那真的是“既管军,又管民”,权力大的很咧!那是他家境丰厚不在乎吗?不是。方志敏参加革命后,被国民党抄家十余次,日子过的十分拮据。那是图什么?图一种精神,图一种信仰,图一种正气,更图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先辈们为了红色革命,他们在物质上坚守着清贫的生活,但在精神上是富足的,他们倾尽所有,终其一生,一切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包括生命!
新中国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缔造的,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打下来的,更是老一辈们凭借着清贫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换来的。可是现在,“贪污、腐败、奢靡”之风横行,官员贪污的事例屡见不鲜。“自来水王”马超群,作为一名秦皇岛北戴河供水总公司的原党委书记,利用职务之便,敲诈勒索,他更是公开威胁当地企业、工厂、居民上交保护费,扬言“谁不交钱,断谁的水。”,短短数年,便敛财一亿多元,黄金37公斤,高档烟酒,玉石珠宝上千件,贪污至极,令人发指!最终锒铛入狱,等待法律的制裁。
清贫,这两个字,蕴含着说不清道不完的革命故事。清贫,这两个字,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
我们,一定也要做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