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唯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是教师的天职与责任。这种爱是严慈相济的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无私广泛而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
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我们每天做的就是这一件件平凡而细小的事,而这些小事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
多少年以来,人们对教师作出了高度的评价,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还有人说教师是甘为人梯,默默耕耘……而我只愿做那一颗小小的铺路石,静静地躺在泥土里,虽然它没有水晶的纯静,没有宝石的艳丽,没有钻石的光芒。我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我们的新一代走在我们铺就的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上奔向前方,奔向远方。
走上三尺讲台,我们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我们为人师表。回首走过的岁月,我真切地感受到:真爱无言,幸福无价!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知识内涵和文化品味的体现。让我们一起建设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家园,用我们的爱与责任撑起教育的蓝天。我也将一如既往地为教书育人做贡献,把我的知识、我的一切美好的愿望在我学生身上得到延伸,得到延续!
谢谢。
如果我要问“教师的天职是什么”时,也许每个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教书育人”。这的确是个标准答案,然而教书育人是怎样得以实现的呢?那就得靠上好每一节课,带好每一个班。循环往复,几十年如一日。教师的人生就是由一节节课,一个个班级连缀起来的。
斯霞有一本书《我的教学生涯》,记述了她70年如一日地研究教法,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带好每一个班级的故事。凡是读了这本书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斯霞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师,就是基于她对上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个班级的崇高的责任心。
我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反躬自问,为什么有的教师总是能够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而有的教师却总是无法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什么有的教师总是能够受到学生欢迎,能够点石成金似地把差生变为好生,差班变为好班;而有的教师总是和学生的关系很糟,很对立,总是上不好一堂课,管理不好一个班级呢?
如果说没有上好课,没有管理好一个班级是因为教师懒惰、对学生缺乏爱心许多教师一定会大喊冤枉。因为他们为了提高学生成绩确实劳心劳力,有的还做到了不顾家庭,不顾自己孩子而殚精竭虑,全身心投入,不惜加班加点地补课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事实证明,要当个好教师,单有良好的愿望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及高超的教学艺术。
有个妇孺皆知,人人耳熟能详的古代寓言叫“庖丁解牛”。这则寓言讲的是养生的道理,对教育、教学工作同样有效。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可见庖丁已经把宰牛的技术升华为艺术了。那他是怎样修炼到如此功夫的呢?庖丁解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虽然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象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我之所以不惜篇幅和大家再次重温了这则寓言,是因为其中的寓意太深刻了。我们的教学靠使蛮力肯定是无法奏效的。我们一味地照本宣科,一味地布置大量单调枯燥的作业甚至把作业作为一种惩罚(罚抄、罚写等)学生怎么会不反感、抵触呢?
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依然普遍存在这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的现象。这是个很可怕的现象。假如教师为分数而教,就必定会喜欢好生而厌恶差生,甚至会因为学生“考差了”而迁怒于他们,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而学生为了好分数,也会不择手段,妨害他们的道德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从分数的阴影中挣脱出来,要努力让学生对分数的渴求,变为对知识的渴望。科学的方法及高超的教学艺术基于对学生的深刻了解。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事了。”“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
优质教育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所谓优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在积极主动、愉快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他们的体魄及人格的健康发展。换言之,我们的教育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使学生内心世界充满阳光变得越来越充实和富有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我认为,要真正实现优质教育就必须从上好每一堂课做起。从带好每一个班级做起。立足三尺讲坛,认真探求学生发展规律,使我们的教学适合学生而不是强迫学生适合我们。那我们就不难取得教育的高效率。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一首优美的歌曲,使我充满了对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切向往,九二年初中毕业之际,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师范同学们都笑我没出息,干嘛不读重点高中,上大学,光宗耀祖?……
三年师范的学习生活,最终让我把人生定格在三尺讲台因为我觉得,当老师,虽然平凡,但能使我的人生充实,精神愉悦
的确,教师的岗位是平凡的只要你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可以说你也就选择了平凡在教师的一生中,也许不会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不像农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像科学家,进行发明创造;不像商人,卖了商品,收获金钱;不像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新颖的服装……有句古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然而只有真正做过教师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幸福是我的学生那天真的笑脸,童稚的声音给了我幸福的体验,是我的学生那渴求知识的双眼给了我勤奋工作的动力
前不久的一个晚自习,我走进教室,看到一位同学衣衫不整,由于那个星期学校正在抓文明礼仪工作,所以,我盯着那位同学看了几眼于是,全班同学一齐关注起来我没有训斥,没有只言片语的批评,而是走上前去,帮他扣好了钮扣,整好了衣领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很平凡的举动,竟迎来了全班学生的掌声更想不到的是,打那以后,再也不曾见到衣衫不整的同学就这一件小事,使我再次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平凡,再次体验到了这一平凡中的荣耀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的确,我也是一片平凡的绿叶,虽平凡但无悔,虽平凡但无私,教师这个岗位让我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乐趣。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