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平江县安定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关心下,借助供销改革春风,积极推进我地茶叶产业发展,引导茶农科学种植、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经过联合社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一、主要工作
(一)强化科技培训,提升茶农素质
随着欧盟对茶叶农残的检测范围幅度扩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提高,联合社认为只有提高科技意识,加快有机茶、无公害茶的种植,提高采摘技术,才能在未来的经营运作中处于主动地位。为此,联合社虽处于起步困难的时期,仍聘请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合作社成员进行技术培训。一是选派代表到外地实地参观学习。20xx年11月组织成员参加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种植与加工生产培训会议,系统学习现代化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二是对茶农进行茶树种植、茶园施肥、鲜叶采摘、茶叶加工等技术指导;三是就茶叶发生病虫害如何防治,开展技术培训。20xx年共开展培训学习480人(次),相关费用开支10万余元。
(二)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发展潜力
联合社成立初期,成员共有茶园面积1.5万亩,茶叶初制厂20余个,很多茶园仍处于粗放式管理,很多很多设备和厂房已老化淘汰,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为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联合社共投资30余万元对成员单位进行茶园改造,改良茶叶品种。共引进种植安吉白茶700多亩,优质良种茶黄金茶500多亩。目前,茶园改造已初见成效。同时,为适应市场需求,对10个茶厂的厂房和设备进行更新升级,从而改善了加工环境,也提高了产品质量。
(三)加大营销力度,提升品牌形象
联合社的组建旨在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拉动茶叶从产前到产中、产后的加工、存储、销售等环节的纵向合作,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有计划、有规模的组织起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从而,产品销售渠道是否顺畅,销售的好与差,是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年来,我们在营销上不等客上门,主动出击。在充分调查了解市场行情的基础上,组织营销人员到全国各地跑市场、找信息、要订单。在广东、上海、北京、湖南等地设立销售点。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组织。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并有部分产品出口。通过努力,共实现生产、销售茶叶1800余吨。产值和产量较以往分散性经营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出自 wenAnDAqUaN.cOm )
在扩大生产销售的基础上,积极组织联合社成员参加茶叶展览会、博览会等各类大型茶事活动。借助各展会的舞台,将联合社旗下优质茶叶、名品茶叶以及安定茶叶的文化和历史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国内外品茶、爱茶和好茶人士的眼前。5月份在岳阳举行的20xx年全国黄茶斗茶大赛暨岳阳茶叶博览会组委会上,参赛的合作社成员共获得1个特别金奖,2个金奖,2个银奖。荣誉的获得,既是合社产品品质的认可,也是对联合社品牌形象和影响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鞭策和鼓励。
(四)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联合社根据《章程》选举并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建立了健全财务制度,实行统一收购鲜叶,统一加工产品,统一销售的运作模式。规范化的管理,让企业创收增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入社农户的收入,通过订单帮扶、劳动投入等方式,为周边农户实现人均年增收800元左右。
二、存在问题
1、基地标准栽培技术示范范围小,有待推广。
2、种植加工技术落后,产品价值提升不高,有待加强培训。
3、产品市场份额小,有待加强市场培植,加快电商平台和信息网络建设。
4、资金困难,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有待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科技信息、资金项目上给予支持。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1、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发展潜力
一是加强“三品”认证,提高茶叶品质;二是改造低产茶园,提高茶叶单产;三是做好良种繁育和推广;四是对现有加工设施进行清洁化改造。
2、加强规范管理,推进品牌培育
积极响应岳阳市委市政府号召,以发展岳阳黄茶品牌战略为契机,按照一年探索,两年成型,五年成业总体目标,以抓实五个统一规范(规范种植管理、规范采摘加工、规范质量标准、规范品牌包装、规范等级体系)。通过标准化生产、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消费者满意度,增强品牌创建力。同时,致力于20xx年注册成功的联合社统一商标品牌“沁壶春”品牌的培育与推广,三年内力争创建品牌。
3、拓展营销渠道,发力电商平台
积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安定茶叶历史渊源、品质特点和独特风味,组织成员单位参加国内外各种茶事活动,健全国内市场营销网络,拓展市场销售空间。借助电商平台,线上线下结合,打造全渠道运营模式。
4、结合旅游特色,打造茶旅文化
利用平江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茶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延伸茶产业链条。
随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社区工作领域和对象不断扩大,社区已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的重心、居民群众生活的家园、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活动的舞台。社区基层组织已成为新形势下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阵地。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是社区各类组织发挥作用、开展活动的物质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是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基础的基础。
为加快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步伐,有效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作用,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工作整体水平,湖滨社区结合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的的情况,对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的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办法和途径做了积极地探索。
一、基本情况
湖滨社区居民委员会于XX年4月20日挂牌成立,社区东邻遵花铺村委会、南连兴源社区、西接大树屯村委会、北依花山湖,社区内共有企事业单位33家,常住人口2361户5805人,流动人口XX余人,居委会分设11个居民小组,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47人,XX年6月1日接收企业退休人员836人。
XX年在社区“两委"共同努力下,通过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争取了一个县级40万元的“和谐社区”建设项目,社区自筹17万元拆除400余平方的危房,建房约400平方的新办公楼一层,经过半年的不断努力于XX年4月底一次性全面接受县级15家单位的共同检查验收。
社区现有办公服务用房2100余平方米,设有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室;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党建活动室、社区警务室、计生卫生服务站、企业退休社会化管理工作站、企业自谋职业管理站、调解室、图书阅览室、健身房、宣传栏、居务公开栏。社区工作人员10人,包括书记、主任、副主任兼文书、社区工作者、计生信息员、企业退休社会化管理工作人员、企业自谋职业社会化管理工作人员和人民调解员。
二、充分认识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要从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全会精神,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的高度,认识改善社区组织活动条件,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加大社区建设的投入,加快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步伐,有利于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作用,加快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做好城市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好地为居民服务;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社会稳定。
加强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是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需要。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和政府职能逐步转变,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政府转移的服务职能和社会转型派生的大量社会工作都急需社区承接。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农村富裕劳动力和城市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住房、医疗、养老、就业、计生等管理服务职能进入社区,社区承担的区域性、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的工作越来越多,大量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由社区来承担。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对社区管理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是社区基层组织管理服务的基础,加强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已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加强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是社区基层组织工作的迫切需要。目前,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功能不健全影响了社区组织作用的发挥。社区面积比较小,没有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因此,加快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步伐,已成为加强和改进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有效发挥社区基层组织作用的迫切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把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扭转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被动局面。
三、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基本原则
结合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合理确定建设规模。针对社区组织管理服务职能和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着眼长远、合理规划、经济适用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围绕“以人为本、发扬民主、依法自治、服务居民”的原则,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沾办发13号文件精神,结合湖滨社区实际,突出实践特色,确定了以社区为载体,以居民为主体,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建活动的总体思路,制订了《湖滨社区创建和谐社区实施方案》,成立了创建和谐社区领导小组,按照“五室一站一中心、五有一场所和八个一”的配置要求,着力整合社区资源,拆除危房320平方米,维修房屋580平方米,新盖综合办公楼400平方米。
结合城市社区发展的需要,坚决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湖滨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纳入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结合住宅小区、工业用地、商业区开发建设,按照相对独立的要求进行建设,根据办公、服务、活动的用途整体设计,合理布局。在活动场所的选址上,建在居民居住相对集中、交通条件相对便利、建设条件相对较好、活动场所相对宽敞的位置;在设计上,尽量做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风格风貌,统一招标建设,统一标志标识,统一制度规范;在功能设置上要统筹考虑办理公共事务、组织居民活动、提供社区服务三个方面,注重发挥“一室多用”的综合效益。同时,规划一定面积的室外活动场地,注重活动场所水、电、卫等设施配套建设。
四、社区组织活动场所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要采取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办法,调动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途径解决。
把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作为城市改造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新城区开发、老城区改造必须要与社区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同时规划、同时审批、同时验收,要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新建社区用房规划建设方案,做到建设有位置,计划有项目。
将社区服务平台建设与各项功能发挥充分整合。以限度地发挥办公楼的社会效益、限度地便民利民为宗旨,科学合理地布置社区服务中心各功能室,建设“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将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户籍管理、计划生育、低保社保、残疾康复等8项服务前移到“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使居民在社区即可办理日常事务。
将群众活动场地建设与辖区现有资源充分整合。在抓好社区办公用房建设的同时,将整合辖区资源建立基层活动场地,作为抓好活动场所建设的任务之一。采取社企联建、社政联建等形式,由企业单位出场地,社区协调活动设备设施,双方共同管理,切实缓解了社区居民集中活动场所缺乏的问题。
社区活动场所是社区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社区居民精神生活建设的重要保障,湖滨社区秉承“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的工作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真贯彻各级领导的相关会议精神,努力建设“一站式”服务窗口,完善配套设施、规范基本制度,打造和谐安康的幸福社区。
一年,并已逐步向正常有序的趋势发展,回顾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茶农及成员的思想认识为突破口,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受07年茶叶市场营销中相互炒作的影响,造成08、09年茶叶产业的不景气,导致09年茶农、茶厂对茶叶生产失去信心,对茶园不认真管理,茶厂不愿加工,甚致出现茶农毁掉茶园的现象,面临如此困境,合作社担起自己的职责,组织人员分别到合作社服务的村寨,进行正面宣传,耐心细致的跟茶农解释,茶叶产业是我县发展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很多人在茶叶生产上得到过实惠,价格处于低谷是暂时的,茶叶产业是我们农民朋友不能丢,也丢不起的产业。通过我们的宣传提高了茶农的认识和认可,调动了茶农和茶叶初制厂的生产、加工积极性。
二、加强茶园改造管理。
近年来,当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对龙陵茶叶产业比较重视,安排了不少的扶持资金,部分茶区有了改观,但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粗放管理,低产茶园比重大,平均每亩单产仅50多公斤,经济效益低下,为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和良种推广力度,提高质量,提高单产,以点代面带动全县茶叶产业的发展。我们专业合作社投资30万元对低产茶园实施改造,分片区示范,重点在龙江乡勐外坝基地实施低产茶园标准化改造转换示范400亩,其次是有代表性的在其它乡(镇)进行改造示范和新品种引进示范,目前,茶园示点、示范已初见成效,同时也带动了周边茶农的效仿。
三、强化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技能。
龙陵县有丰富的茶叶资源,是国家农业部全国出口茶叶生产基地县,云南省有机茶、无公害茶示范县。近年来,随着欧盟对进口茶叶农残的检测范围幅度扩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提高,茶叶出口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当地低档次茶叶市场需求相对饱和,在国内、国外出现卖茶难,经营效益差的现象,如果我们专业合作社不转变观念,不提高科技意识,在今后的运作中就会很被动。为此,专业合作社虽处于起步困难的时期,仍然决定聘请市、县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合作社成员进行技术培训,一是种植栽培、加工技术培训;二是对有机茶、无公害茶示范培训。方法是:代表集中统一培训;到外地实地参观学习培训;接受培训的代表又到乡镇组织茶农培训。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很多茶农对种植、采摘技术有所提高,加工技术有所改进,知道茶叶发生病虫害如何防治,哪些化肥农药可以在茶园上施用,哪些不能用,用了有农药残留的会对人体有害。09年我们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940人(次),相关费用开支14万元。
四、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造。
民丰茶叶专业合作社有茶叶初制厂30个,很多设备已是上世纪80、90年代购置的,现在有很多厂房和机械设备已老化淘汰,合作社未成立前,有部分茶厂靠自身的条件没有办法改造和更新,生产的产品质次,成本高,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为提升产品质量,合作社投资40万元,对10个茶厂的厂房和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从而改善了加工环境,也提高了产品质量。
五、加大力度拓展营销业务。
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旨在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拉动茶叶从产前到产中、产后的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纵向合作,合作社能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由各茶叶初制厂有计划、有规模的组织生产,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从而,产品销售渠道是否顺畅,销售得好与差,是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营销上不等客上门,主动出击,在充分调查了解市场的基础上,组织营销人员到全国各地跑市场、找信息、要订单。市场需要什么类型,什么档次的产品,我们就组织生产什么产品,对市场行情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目前,我们专业合作社已投50万元在下关、昆明、广西、广东、湖南等地设立了销售点。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组织,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并有部分产品出口。通过合作社的努力,在国际金融危机,茶叶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生产、销售干茶1060余吨,产值、产量都有所提升。
六、强化合作社内部管理,健全财务制度。
民丰茶叶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种茶大户、茶叶加工厂、营销人员在传统联合经营的基础上,由茶农自愿入股成立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的联合经营模式,现有入社成员470户(农民占98%),注册资金526万元,有规模化种植茶园4000余亩,茶叶加工厂30个,辐射5乡(镇)23个行政村,服务茶农40560人,可采茶园25000亩。可算初具规模的专业合作社,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财务制度,即变它的模式符合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最终会因管理不善,账务不清而中途妖折,为使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专业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专业合作社根据《章程》选举并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实施措施是:全社一盘棋,合作社根据市场行情,制定的收购价略高行情价,由茶叶初制厂统一收购鲜叶,统一加工产品,产品生产出来后再由合作社统一销售,谁不按规定执行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这样的运作模式,节约了流通环节费用,有了规模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年终核算,专业合作社20__年收购鲜叶4240余吨,生产销售干茶1060余吨,实现产值1007万余元,实现利润18.6万(已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帮助茶农实现收入763.2万元。成员鲜叶收购价高0.1元/kg,加利润分配,入社成员净增61万元,户均净增1298元。
七、专业合作社目前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1、基地标准培裁技术示范推广范围小,很多茶区学不到经验,有待推广;2、种植加工技术落后,产品价值提升不高,有待加强学习培训;3、产品市场销售份额小,有待加强市场培植和信息网络建设。解决存在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出主意,想办法,鉴于我们专业合作社处于起步阶段,筹资困难,要办好专业合作社,需要得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在科技信息、资金项目上请给予扶持。
总之,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从经营理念上带动了龙陵茶叶产业的发展,提高了茶农的种植、加工等技术,很大成度的解决了农民存在的实际问题,茶农得到实惠,出现很多茶农要求入社的良好势头。同时,由于我们合作社在经营上讲诚信,价格合理公道,目前经营业务已辐射龙陵县三分之一的茶厂及德宏州和腾冲县的很多茶厂。
实践证明,民丰茶叶专业合作社只要走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思路,注重名、特、优产品开发,着力于在茶农之间,市场与茶农之间,政府与茶农之间搭建沟通桥梁,真正为成员服务,对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