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工作报告内容页

关于图书馆志愿者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2024-10-11 08:20:05互联网工作报告

关于图书馆志愿者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1

开架借阅是图书馆为了方便读者,提高藏书利用率的主要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向。这一服务方式在理论上早已得到认可。本文就我馆综合外借书库实行大面积开架借阅半年以来的情况作了一些调查与分析,并对今后开架借阅提出一些建议。

综合书库开架前藏书利用状况

综合书库是我馆对外借阅的主要藏书地,书库面积1500平方米,藏书14万余种33万余册(除小说外)。1998年8月前采用闭架借阅的方式。读者只能通过卡片目录了解图书状况,查找所需要的文献资料。由于购书经费的短缺,能提供给读者利用的图书资料数量少、复本低。加之工作人员对藏书缺乏宣传与推荐,致使自1993年以来每年的图书外借的册次一直停留在8万册到9万册之间,藏书利用率只能达到22%左右。依1993年对该库所进行的藏书利用率调查统计结果来看,藏书的年流通率和利用率分别只有0.23次和6.75次,图书的零次率和1次率相加已达到59.1%。例如:i227现代诗歌,这类图书有2680种5300册,整整齐齐搁置在书架上,几乎从未被人利用过。k3-7各国历史,复本比例相对较大,几千册的图书也极少有人问津。未被利用和很少被人利用的图书比例如此之大,这说明有必要认真地审视我们的工作,改变我们的服务方式,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去发挥图书应有的效益。因而实行大面积开架借阅提上了议事日程。

大面积开架借阅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1998年8月综合外借书库在作了一些准备工作后实行了大面积开架。两层书库按照原来的藏书布局打开了大门,每个书架上贴上简单的类目标识,让读者入库自由选择。迄今已有半年之久。原来认为会出现的火爆场面并没有发生。外借图书的册次比原来闭架时反而低了不少。用开架前1998年3月至7月的5个月,和8月至12月相比较,前者外借为14,961册次,后者是8634册次,下降了53%。笔者在惊讶之余冷静进行了思考,认为出现这种不正常状况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藏书陈旧、缺乏活力

综合外借书库大面积开架前已将部分近几年出版的图书与下库的新书集中一起,实行了小范围的开架。虽然集中的只有2.5万余册,但由于这部分图书符合读者求新求快的阅读心理,无疑对读者吸引力大。而书库内的藏书相比之下较为陈旧,同时在开架前又未进行重新组合与剔旧,缺乏活力,激发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据统计,小范围开架的`图书年均外借册次为73,817册,图书利用率达135%。书库内藏书外借册次仅25,846册,利用率为12.76%。某些时效性强的自然科学的图书资料,内容已过时,而此类图书占该库藏书的50%以上。

对开架借阅的宣传不够

尽管有50%以上藏书缺乏吸引力,但另外的40%以上的社会科学图书、中医药等图书应该还是有用的,为什么也没有多少人借呢。笔者认为宣传不够应是重要的原因。

①领导虽同意开架,但思想上却顾虑重重,既担心安全不能保障,又担心书库过大不好管理,因此不主张进行宣传。

②工作人员怕开架后乱架,增加整理书架的劳动强度,对于开架不但没有在读者中进行广泛宣传,而且还对入库读者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因此入库读者不多。

③由于决定实施开架时间仓促,事前的准备不够充分。书库内应有的平面介绍图,藏书情况说明,架位的标识符号等都没准备或标识不清楚不醒目,不能使读者入库时一目了然。

受开架场地的制约

湖南图书馆是70年代末期设计修建的,在建筑设计和藏书布局组织上没有突破传统的管理框框。书库建筑楼层低,窗户小,采光极差,并且原闭架书库书架与书架之间行距小,书库排架无规律。再加上夏季闷热、冬天干冷,无空调设备。并且书库外还围有一大圈水磨石出纳台,读者进出书库不便。在原闭架书库实施开架借阅时,首先就受到了场地的制约。

工作人员思想和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窗口服务工作人员素质偏低是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认为窗口工作只是简单的借借还还,平时不注重业务训练及培养。开架借阅的目的之一是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加强咨询、导读、图书宣传推荐等工作。但有的同志缺乏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又不熟悉馆藏及图书分类法,不具备提供深层服务的水平及能力。读者提出咨询在哪里可以找到何种书时,就要读者先去查目录再入库,使读者望而却步,影响了读者服务质量的提高。

充分发挥开架借阅优势,提高藏书效益

图书馆对社会的贡献和国家对图书馆大量投资后所获取的效益主要体现在藏书的被利用上,因此,藏书的利用是图书馆工作所追求的目标。开架借阅是提高藏书利用率,方便读者查阅图书文献的最佳方式。要充分发挥开架借阅的优势,提高图书馆的藏书利用效益。

优化藏书结构,提高藏书活力

合理组织开架图书,使之不断进行调整补充,不断剔旧更新,充分开发利用,形成一种永不枯竭、生机勃勃的文献资源流,是搞好开架借阅的关键。

图书具有时效性强,新陈代谢频繁,经常会出现一些读者争相阅读的热门图书。例如,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生活较为活跃,人们急于想学习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对经济学科方面的书籍需求较突出。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旅游、休闲时尚等图书也十分抢手。总之读者的需求就是藏书调整的依据。因此,按照图书流通的规律去组织调整,是增强藏书自身活力的有效方法。

公共图书馆的读者群来自社会各阶层。各种职业、各种年龄的人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他们的阅读需要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不同兴趣爱好的读者群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有时也比较集中地阅读某些相同的书刊,一时这些书刊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怎样处理和分析读者阅读需要和兴趣的阶段性,这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头脑和科学的态度,分析掌握读者阅读的中心脉博,将读者的长远需要和集中需要予以区分与结合,合理组织好藏书,去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我馆综合书库的藏书数量庞大,新旧并存。使某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图书淹没在书海之中难以觅到知音。因此,在组织藏书时要注意区别那些具有研究保存价值的图书。如保证那些内容连贯、出版周期较长的图书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而对于那些时效性、流动性强的图书,如那些普及型、娱乐消遣的图书要保持其实用性和现实性。在处理这部分图书时,可依据图书被读者利用的次数,和图书出版发行的年代予以划分,才能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藏书体系。

组织开架外借藏书时要注意品种与复本之间的关系和侧重。选择图书复本与品种取决于读者的具体需求。既要保证重点读者的特殊需要,又不能忽略普通读者的一般需要,以及两者的共同需要。需求量大的图书复本过少,会增大拒绝率,降低满足率,影响读者服务效果。因此,要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要依书而异,因需而异。在图书采选时,学术性强的图书扩大品种,减少其复本,来满足研究型读者的需要。而对于那些可读性强、普及、娱乐休闲的图书可适量增加其复本来满足读者的共同需求。在选择品种与复本时,做到既要保证馆藏图书的质量,又能照顾到读者的阅读需求。

化整为零,分科分类开架借阅

分科分类开架借阅,是现代图书馆服务体制的发展趋势。根据学科和知识门类,或读者类型、读者成分来进行划分。按知识门类可集中某一类别的图书,设立专题室。按读者类型可设立参考图书借阅室和普通图书借阅室。进行图书科学的划分,重新组织藏书是目前可以尝试的方法,也可以解决我馆受场地制约的矛盾。

努力做好图书宣传、导读、推荐工作

开架借阅将工作人员从入库找书的繁忙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了解读者,去开展图书宣传,解答咨询,指导阅读等工作。帮助读者学会利用图书馆和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宣传辅导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选择布置好适合开架借阅的场地,室内安置配合宣传的室内平面介绍图,类目详尽的标识牌及藏书情况介绍,和读者入库须知等。

②将某些一时未被读者发现利用的图书进行展示,并附加内容提要和说明。

③请具有阅读鉴赏能力的读者撰写和图书评介。

④了解读者的阅读兴趣,向没有阅读倾向的读者进行推荐与引导。⑤定期组织新读者入馆教育,求得读者的支持与帮助。

培养人才,充实一线

借阅窗口工作人员素质,直接影响服务质量的高低。应千方百计提高工作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以实现一流的服务。笔者认为:

①领导思想上要重视,不宜将刚进馆毫无图书馆工作经验的新同志放在窗口服务岗位上来应付读者。对于新同志必须进行必要的图书馆基础知识的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或让他们先到采编部学习图书分类、编目和目录知识,经考查达到窗口服务标准再上岗。

②将一些热爱图书馆读者工作,又学有专长的人员充实一线,加强读者咨询、课题查寻的深层次服务工作。

③业务学习要常抓不懈,对窗口工作人员加强岗位培训和新知识的学习。

④经常进行职业道德、服务态度教育,培养服务标兵人物。

关于图书馆志愿者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2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超市临时工)现在,离走进社会越来越近了。校园与社会环境本存在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假期时间走进社会实践。

校园与社会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也不大相同,所以我们还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学到许多在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这就形成了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的良性循环。

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外经济不断变化,在机会越来越多的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问题,有了更多更艰巨的挑战,这也就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里的知识,还要主动走进社会,积极在实践中学习其他的东西,不断增加自己的经验,全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这个社会有立足之地甚至拥有不败之地。

一回到县城就积极在一家超市找了一份暑假临时工,做促销员。

挂着实习生的牌子站在柜台旁,一脸幼稚、迷茫地站在那,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大胆地接近顾客,拉拢顾客,可好长一段时间站在那一声不吭的。一个大姐在顾客少的时候教我如何推销产品。我也慢慢地放开胆去尝试,其实这种交流比想象的容易多了。就好象上台前紧张兮兮,但在台上只顾着自己的表演而忘了紧张。害怕就是这样被克服的。关键在于大胆地迈出第一步。在超市做促销员不能坐着,也不能在超市随便逛来荡去,得时刻注意服务顾客。虽然每天只有上午或下午班,但一段时间下来,还是腰酸脚痛。或许也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胫骨,饿其体夫,空乏其身。"

在学校,每天有作息时间表约束你。课程表会告诉你,今天该干什么,明天又有什么事情要做。而在这里,你可以无所事事地像木瓜呆在那儿,然后老板不满意你的表现扣你工资或者将你开除。积极的就是主动接近顾客,拉近与顾客的距离,然后耐心的推销产品。这也实在锻炼了我们的胆量、语言交流能力和心理洞察能力。我们胆大了才能冷静,冷静了才能很好地通过顾客的言语与表情察觉顾客的想法,然后再作出适当的回应,不至于慌张得不知所措。我们必须主动努力才可能继续干下去。在学校,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虽然这也存在的竞争,可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一般不会招来嫉恨与报复。可是在社会中,优胜劣汰,你的成功就是别人的失败,工作直接影响了他

人的经济利益。在社会中接触各种各样的顾客、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经验去处理。尽管存在竞争,我们还得不断学习别人优秀的地方,这需要我们有经验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而这些经验需要日积夜累,而不是在毕业后读本速成书便可成的。这些事情很多同学沉浸于学习与消遣还未来得及思考,便忽略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有个事实众所周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很多很多,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想,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那么深奥的知识呢?现在的教育真的存在很大的弊端,严重的脱离了社会实际应用吗?其实不然,在学习这些吃力的知识的同时,我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了,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更在许多书本中教我们如何去做好自己,教我们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这将更好的为我们社会实践打基础。作为大学生,我们的年龄也不小了,离走向社会工作也不远了,我们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得重视社会实践。毕竟毕业以后我们不能再带着幼稚、茫然的眼神走进社会,就像我们当初走进大学一样。我们要带着实实在在的能力走进社会,为社会服务。

而现今一个事实却被许多人误读了,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了。甚至某些人开始看不起大学生,认为读大学没什么用了,一些没读书的人在社会上混得更好。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包分工了,也确实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好工作。这正说明了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了;当然也说明了某些大学生的确不过关。大学生不是全值钱,但社会上值钱的还是大学生。这就为什么还是有许多人打工之后还想读书,甚至有部分人也确实再次进入校园学习。我们在校园里学习到的先进的科学知识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也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而要成为值钱的大学生正要求了我们扎实掌握专业知识还有社会实践能力与经验。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

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酿造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经过这次工作我从中学习到了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技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价值。人往往是很执着的。可是如果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么你一定不会交到很多朋友。对待朋,是不可能斤斤计较,不可以强求对方付出与你对等的真情,要知道给予比获得更另人开心。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周围的人沟通思想,关心别人,支持别人。

在这次暑假的工作中,虽然只是在店做些琐事也让我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获益良多,这对我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从中让我有很大的启发:不管做什事都要坚持,也锻炼了我的坚持力!让我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更加坚强!通过这段时期的工作学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付出和收获的关系,也让我知道金钱赚取的不容易!在以后的大学生涯里我要很努力的学习,遇到困难我会更加坚强!

在超市里,别人一眼就能把我人出是一名正在读书的学生,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总说从我的脸上就能看出来,呵呵,也许没有经历过社会的人都有我这种不知名遭遇吧!我并没有因为我在他们面前没有经验而退后,我相信我也能做的像他们一样好.我的工作是在那做销售员,每天9点钟-下午2点再从下午的4点-晚上9点钟分段时间上班,虽然时间长了点,但热情而年轻的我并没有丝毫的感到过累,

我觉得这是一种激励,明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接触了社会,了解了未来.在食品店里虽然我是以销售为主,但我不时还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要做一些清洁的工作,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我得去面对我从未面对过的一切。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有时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有课堂上地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作补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毕竟,2年半之后,我已经不再是一名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于图书馆志愿者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3

一、读书的重要性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虽历经战火、朝代更迭,五千余年的文明亦不曾中断。维系中华文明血脉,使之薪火传承、生生不息的正是书籍从古到今的积累和流传,正是这些散发墨香的纸张酝酿了我国传世文明,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图书史。我国有重视阅读的传统,阅读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阅读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受当时政治、经济及教育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今天的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量大、增长迅速、形式多样的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方便快捷。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阅读,但网络阅读是一把双刃剑,有优点,还有一些不足。网络信息丰富多彩,导致人们阅读时信息迷航,网络信息冗杂,充斥着大量的健康及不健康的信息,容易误导人们。这些都使读者的心态浮躁,阅读不深刻,只是浅尝辄止。现在的人们很少可以真正的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书,品读书香真谛。因此,在当前浅阅读,功利性阅读盛行的时刻,弘扬阅读个性是必要的。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交流中心,是推动、引导和发展读者个性化阅读的重要力量。

图书馆首先要做好导读工作,推荐书目减少阅读的盲目性和无序性,针对网络阅读可以建立网络导航等。其次是文献资源建设,尤其是地方特色文献建设。再次是开展读者教育,增强读者的图书馆意识,对网络读者要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促进读者的个性化阅读,让读者通过有效的方式自我满足信息的需求。

二、懂书爱书

什么是图书馆精神?贺小兰在《试论百年图书馆精神》一文中认为:“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推动着中国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百年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主线并延续至今。”胡军在《图书馆精神刍议》一文中把图书馆精神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爱馆敬业的奉献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团结协作的凝聚精神。图书馆作为现代社会的信息中心,无疑应具有胡军先生所概括的五个方面的行业精神。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叶继元教授所著《中国百年图书馆精神探寻》,通过对近百年几代图书馆学人的考察,进而把图书馆精神概括为:敬业、爱书、利人。程焕文老师则常将中国的图书馆精神概括为“四爱”——爱国、爱馆、爱书、爱人。叶教授的概括十分精炼,正是这种精神体现了近百年图书馆精英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奋斗的不懈历程。“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的灵魂和精髓,是图书馆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人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精神风貌,有应具有的最基本素质和职业修养。

正是因为有这种懂书爱书的精神,美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和博士生层次上,很少有本科生,也即要求学习图书馆学的要尽量的知识面宽泛,而又必须掌握一门专门的学问再来从事图书馆学的学习和研究。

中国的图书馆界先驱很早懂得了图书馆精神的真谛,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强调“图书馆学乃是一门包含着许多科目的科学。把图书馆学和图书管理学等同起来是一种简单化的看法,是一种不了解图书馆事业内容的看法。仅仅有图书馆管理的知识是不够成为全面的图书馆学家的。”正因为懂书爱书,许多藏书家把一辈子的心血藏书捐献国有,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图书馆事业。

三、正确的爱书态度

鲁迅在《而已集?读书杂谈》中有真正爱书的譬喻:“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目的不在赢钱,而在有趣。”古今中外都有众多爱书如

命的人。宋人黄庭坚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有“囊萤积雪”的读书故事,古人尚有“祭书”的传统。著名作家冯牧先生说过:“爱书需成癖好,才可以言读书”。

四、懂书爱书——图书馆的最底门槛

要达到“懂书爱书”的最低门槛,那么也是需要具有图书馆学的专门知识,懂得图书文化链条上所具有的必要知识,再懂得至少一门其他的专门学问。对图书馆人来说,懂书爱书却必须成为其先决的必须条件,然后通过图书馆学及文化课程的专业任职资格考试,才可以正式成为图书馆中的一员。书店工作人员、出版社编辑等许多职业也应该具有懂书爱书的精神,懂书爱书应该是图书文化链条里每个人所应具备的精神所在。

图书馆已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其发展受到广泛关注。普遍同学对图书馆给予良好评价的同时,似乎更关心,期待图书馆的改革,希望在这座“食堂”中不但“吃饱”而且“吃好”。为“吃饱”他们认为应延长开放时间,节假日应增加开放书厅,增加借书量,增加藏书种类和查询电脑,开设在全天候服务书厅。为“吃好”,他们渴望图书馆增加科技含量,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意识。他们期待明天的图书馆有小卖部、公用电话、网上读书、网吧、扫描服务、空调书厅等等。可见读者对图书馆环境的舒适,方便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以“在图书馆实习过”的身份优势,我可以证明上述某些希望延长短期实施可能的不现实性。但作为另一名普通读者,我们自私地希望在这信息爆炸的年代,图书馆能向我提供更多信息,并辅助我更快更有效地捕捉信息。

图书馆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具有了开展社会教育的功能。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中,我更加了解到图书馆对于培养读书人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读书对于培养我们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高尔基也曾说过:“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而出,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在图书馆实践的日子里,我获益匪浅,也从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很多快乐。在实践工作之余我最开心的就是可以饱读藏书。这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虽然时间不长,只有一天,但却是在大学匆匆四年间极为珍贵的回忆,也将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提供了难得的经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