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市创文办工作会议精神,切实督促各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顺利推进,6月17日,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祖习带领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小组成员赴咸安部分学校开展实地检查。
工作小组先后来到咸宁市浮山学校、咸安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和咸宁市第二实验小学。每到一处,李局长都先认真察看学校周边环境,看学校二百米范围内是否存在网吧、歌厅、洗脚城、游戏厅等娱乐场所。随后又认真听取学校主要负责人的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对于各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内必须开展的各项实践活动,工作小组的同志拟出了清单,建议各校在自查的基础上,按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分时段完成,同时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图片拍摄的要点进行了具体指导。
最后,李局长充分肯定了各学校前期的工作成果,对后段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各校进大门醒目处应张贴“24”字核心价值观内容,通过图文宣讲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走细走实。二是要加强学生爱党爱国教育。“从小学英雄 长大做英雄”、“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 ”等活动要切实开展,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三是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抓好素质教育。要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主题,科学规划并高效落实各项教育实践活动,把“四个一”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四是要健全学校心理健康建设机制。学校教师多关心关爱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和特困家庭学生,特别要关注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多和他们沟通,及时疏导其负面情绪。五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宣传展板栏目要及时更新,形式上应该做到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起到环境育人的效果。hTtPs://WWw.WenANdAqUaN.cOM
各校负责人均表示,严格按照创文要求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抓细抓实抓落地,为创建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3月16日杨长屯小学六年级师生组织开展了《信息道德培养》主题班会活动。
结合某些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游戏,聊天等不能自拔等实例,叙说家长和老师的担忧,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当前,电子产品快速发展与普遍应用,小学生已经成为手机使用的一个主要群体,及时进行信息道德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助于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开展信息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辨别网络信息好坏,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是我们学校教育重要部分。
围绕信息道德培养,我在我校三年级1班学生中开展了“社会公德建设,做文明小学生"的主题班队会。老师和学生共同搜集网络不良视频坏影响和宣传图画等信息,然后学生办小报,分组讨论,上台分享。
教师叙述网络带给我们生活的利弊,享受着网络给我带来的便捷,又要清醒认识到不良现象的危害。时刻敲响警醒,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在近几年的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中的不良或不道德行为往往表现在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有意和无意的破坏,文件操作中的恶作剧、网络道德意识淡薄等。
具体的有:
1、对硬件的损坏。通常的行为表现在随意推拉键盘抽屉,导致抽屉前挡板脱落、甚至抽屉滑落导致键盘摔坏;任意敲打键盘和手指弹钢琴式的滑拨键盘按钮,导致按钮失灵或脱落等。这些行为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电脑,对电脑很好奇,引得情绪激动造成的。如:使用鼠标的过程中,由于鼠标的不灵活,性情较急躁的同学可能会用力敲击鼠标或用手指用力拨动鼠标圆球,造成对鼠标的损坏。再加上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改变了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模式,四、五十个学生使用机器,教师很难同时顾及,容易造成管理上的疏漏。
2、对软件的破坏。学生在初步认识电脑的硬件后,就直接接触s XP所附带的画图板,学习建立文件、文件夹,文字的输入、文件的保存、重命名、移动和删除等命令的操作,有的学生会利用这些知识搞一些恶作剧。在上课的时候,经常有学生会发现自己前一天保存好的文章或演示文稿找不到了,原来是被移到了别的同学的文件夹中,或被更改了文件名。还有一些学生,甚至通过网络,把别人的成果复制来,稍作加工就署上自己的姓名。这种行为在开始阶段,大多只是开开玩笑,也有个别的是耍“小聪明”,但若任其发展,不加以约束,将是很危险的。
3、接受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互联网是一个信息的海洋,里面既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也存在大量不良信息,时刻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由于互联网的跨国界性和复杂性,难以做到对不良信息的完全控制,如果这些信息被缺少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的青少年接触,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的成长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如进入没有管理的BBS或参加一些网上论坛、网上聊天,发表一些不文明的、甚至是侮辱性的语言;对含有暴力等不良倾向的网络游戏乐此不疲等。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还是比较低层次的,还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为自己获取知识和能力、参与社会的竞争服务。其结果是学生不仅没有学到什么,却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浪费了,而且还在网上接触了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东西,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此次活动的意义在于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对学生信息道德素养有了新的、比较全面的认知,有助于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为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网上道德意识,使他们能在日后的网络信息活动中按照所学内容规范自己的行为,认识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做一个信息社会的好公民。
作为新时代少年为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认真遵守网络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健康网站,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正确对待网络消息,在网络上注重规范自觉的言行,从我做起,严于律己,努力成为一名网络安全小卫士,为“文明上网”代言。
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的主题班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带来的便捷,对沉迷于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开展班会前,老师们共同探讨班会主题,并提出建议,学生们精心准备演讲,引人入胜,文明健康规范上网扎根学生心中,让学生深刻的会网络不良信息存在与危害,自觉远离网络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班会上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
通过本次活动,初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使用网络意识习惯,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使网络信息技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为学生搭建绿色文明的上网环境!希望实现网络和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