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小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小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小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小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小学生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农村小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小学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发布于HTtps://wWW.WenANdaQuan.Com 」
农村中小学教学现状
一、世俗的偏见:俗语说“严师出高徒”。处于经济、文化双落后的农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特别强。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都希望能得到一位严师的教导,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出类拔萃,根本就不考虑能力的发展、智力的开发等方面的因素。只要老师能在学习上抓紧一点,就是好老师。对于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那不是他们的事,他们也不热衷,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因为表面上看是对他们的孩子放松了,那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而教育教学的改革是为了把学生从作业堆中解救出来,换之而来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从而能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只要是改革,就会有不适应,这也是在所难免的,而这一些是家长所不能理解的。
二、来自社会上的压力:社会上对学校的评价,仍然是以中考的录取率为标准的。你的录取率高,就是好学校,家长就愿意把学生送到这个学校里来;反之,就是差学校,他们就不愿意把孩子送到你的学校里来,学生流失也就在所难免了。近年来,农村初中的学生流失很严重,不少的学生都到城区的学校就读,因为城区的学校师资力量强大,教学设备先进,并且在升高中时按划区招生的政策可以优先进入城区高中。而农村的学生就不同了,农村学校教学设备是明显地不如城区的学校,学生升入高中时,进入城区高中的名额是极其有限的,考得稍微不好,就要到乡下的高中就读,这里存在着严重的教育不公。因此,农村的学校要想立足,就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成绩。提高教学成绩是农村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农村学校生存的关键。
三、来自学校的管理:由于社会上对学校的要求,学校就要以学生成绩为主。所以,在学校对老师的管理上,也是偏重于教学成绩的。虽然每所学校对老师都进行了量化考核,并且量化考核的内容也很多,不是以教学成绩为唯一,但重点还是放在教学成绩上,教学成绩所占的比重一般都占一半以上。只要你的教学成绩高了,你的师德也就高了,常规上的项目也就高了,这是一个连锁反应。你想在这种情况下,谁还能大胆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呢?凡是改革,就会有风险,你一旦改革失败,你的一切都会化为乌有。尤其是在当前实行的评聘分开的今天,你只要改革失败,你的教学成绩一定会很差,由于连锁效应,你的各方面的量化成绩也会很低,在评聘的.时候,你就会低聘一级,你所付出的,不但是精神名誉上的损失,还有经济上的损失,而且还会在审报高一级职称时受到限制。
农村中小学师资现状
1、数量保证,但结构不合理。小学教师的数量总体状况能够满足目前小学教学规模的需要。随着这几年生源的不断缩减,不少学校出现了超编现象,但是教师的结构不合理。一是学科上的不合理。部分学科师资紧缺,如英语、音乐、美术学科。小学英语教师大多是师范里选修英语的,在大专进修的时候也没有进修英语专业,使得英语教师队伍科班出身的较少,英语师资力量薄弱。其次是年龄层次上的不合理。几年来,由于超编包袱的制约,不能引进教师,使得教师的年龄层次出现断层。现在小学教师大部分是在50岁到40岁这一年龄段,30以下的青年教师占的比例非常少,教师队伍缺乏活力。
2、教师流失。最近几年,小学共流出青年教师十余名,这些教师都是三十至四十岁之间且有相当工作经验及工作实绩的骨干教师。
3、教师自我发展需求不足。部分教师得过且过,在教学上没有追求,没有明确的自我发展的目标。不少教师忙于日常教学工作,而忽视自己的学习和提高。即使参加一些理论学习也是为了应付学校领导的要求,没有把学习和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
4、教师压力较大。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普遍出现职业懈怠情绪。
实习支教总结寒来暑往,光阴荏苒,转眼间,三个半月的实习支教生活已经成为回忆。乘着乌鲁木齐开往石
河子的汽车,回想当初离开石河子前往喀什的情景,一切都如梦如幻,那么飘渺,让人怀疑。虽然怀疑,但不得不承认,昨天发生的一切如今仍历历在目:从开始的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习惯,其中有快乐,也有迷茫和彷徨。这些日子,我安然的在快乐中享受着,也不停的在迷茫和彷徨中思考着。
有人说过:"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通过三个半月的实习支教经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变得比以往更加成熟了,但它的确更坚定了我从教的信念,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这看似漫长却又短暂的三个半月里,我想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工作上或者生活上,我都给自己画上了满意的一笔,画出了自己心目中完美的支教图画。一。思想上:端正态度,责任为重
有人认为:实习支教的老师只是匆匆过客,不用担心教学效果等,因此不需要付出太多,只需想着度过支教的三个半月,打发时间,完成任务即可。可是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自己当做一名"流水教师",而是把自己当做本校正式老师对待的,因为我怀揣着自己的教师梦,想从实践中检验一下自己的实力。学校既然为我免费提供了这样好的一个平台,我就有理由好好去做。况且,实习时间虽然对于我们支教老师来说很短暂,也许无关紧要,但对于学生来说却关系重大,我们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影响他们一辈子。所以我一直抱着"责任为重"的态度认真的对待我的支教生活。我想,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达到的最起码的要求。二。工作上:积极配合,教书育人
在工作方面,主要处理的是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是配合学校的老师与领导做好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的准备;另一方面则是针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而言。
南疆的学校与北疆有所不同,在那里,除了教学以外,学校的各项活动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时间,比如说他们举办的汉语竞赛,数学竞赛,学生作品展,少先大队活动还有德育现场会等等。因此在那里工作的教师任务是相当繁重的每次要开德育现场会的时候,我们总是发挥所长,协助本校教师,设计标语,办,设计宣传栏,教学生唱歌,准备节目等。由于当地老师多为维吾尔族老师,汉语方面毕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在这种场合,我自己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帮上一点忙,这就让自己倍感荣幸。这样毕竟能深切的体会到自己有了用武之地,便有不虚此行的满足感。
在教学方面,我坚持"教书为主,育人为辅,不放弃任何一方面"的观点。
首先谈谈教书方面。教书其实并非自己想的那么简单,想要上好一堂课,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是不少的,虽然讲的内容很简单,但必须要懂得怎样去讲,所以第一点必须做的就是精心设计每堂课程。其次,自己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一有时间就走进其他老师的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技能。通过对比,自己什么地方不足,或者哪种方法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便根据实际情况去改正,去采纳。这样能快速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维吾尔族的小学老师在调动课堂气氛这一点上做得是非常好的,这在我听得很多堂课上都得到了见证,所以我佩服他们,认为这是应该重点向他们学习的而且,毕竟我们是初次踏上教学岗位,肯定不及其他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有经验,所以向他们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不需也不能抬高自己的地位,在教学中也要虚心学习。除去这些以外,在教书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做的,比如尽量按照学生的思路去备课,尽量使课堂气氛生动有趣,上课的时候,改变传统的"填鸭子"的教学方式,尽量照顾每位学生,采用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等。在育人方面,我觉得自己做得也比较多。
南疆的维吾尔族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在回答问题方面是非常积极的,这与我自己小时候那种害羞的心理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说这是一个好现象,但也由此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这让学生产生了自私心理和对他人不尊重等。
我教的是四年级的汉语课,这是第一届双语班,班上只有23名学生,上课讲练习题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举手,甚至全部。虽然学生不多,但有时还是难以应付。有一次,班里学习成绩最好的一女生因为我没有连续抽她回答问题,便赌气不听课,这让我当时非常难堪,也很不安,因为我开始发现了他们的自私心理,于是我只好教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包括尊重别人等。这样一来,情况就好多了。还有学生上课的时候不听课,专门去盯着别的同学的一举一动,去挑别人的刺,然后扰乱课堂。针对这种现象,我都尽量想办法在不伤害他们自尊的同时去帮助他们改正,我发现效果其实还是挺明显的
有时候,教师就像保姆,在对待学生方面,一定要细心,不可马虎。如果不时时注意学生的细节问题,有可能会使他们养成很多不好的习惯,最终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需要随时帮助他们发现缺点并帮助他们改正。
三。生活上:克服困难,和谐相处
南疆的条件不是自己心目中想的那样恶劣,但也并不很好。从开始去到支教结束,真正度过的安稳日子也许一个月都不到。最开始面临的问题是厨房设施不全,一周左右不能做饭。随之而来的是沙尘暴,刮得满屋子是沙子,白天连床上的被褥都不敢铺开,只好一直卷着。随着庄稼以及树木的生长,沙尘暴逐渐少了,可是水电又成问题了。最开始是停水停电,有时候米煮在锅里,水还没开就突然停电了,弄的人很尴尬。实在水电都没有的情况,就只能吃馕。后来不停水停电了,但水却是浑水,于是我们只能到好几百米外的路口洗衣服,抬水喝,有时甚至到农民家里去要水。再后来,又出现了所谓的"苍蝇事件",由于苍蝇一批一批的死于中毒,我们好几天没能做饭。
但是,不管出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大家住在一起都在努力克服,我们来自不同的专业,有数学的,化学的,物理的,汉文的,虽然开始不熟,但新家建立后,我们都在共同为这个家努力着。吃馕的时候,我们会吃的哈哈大笑;我们一起去野地里散步采花;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乘凉,吃西瓜,看星星;连上厕所,刷牙,洗脸也通常是集体行动......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我们努力着,一切都为构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总之,三个半月的支教生活让我收获不少。思想上的进步,工作上的关系处理,生活中的互助,一切一切都让我受益匪浅。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不足之处,比如工作中的事必躬亲导致的后果,生活中偶尔出现的畏首畏尾等。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我觉得自己对实习支教生活还算满意。我希望自己可以通过这次总结吸取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能够再接再厉,争取做得更好,走的更远。
山因悬崖峭壁而险峻;海因惊涛骇浪而壮阔;河因跌宕起伏而秀美;人生因磨难挫折而坚强。进入高中,就意味着必须接受军训考验。对我们这些一直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一种挑战。带着些许好奇,训练开始了。穿着笔挺的绿色军装,教官一出场就给人严肃的感觉,我亦不自觉的挺直了身板。
军训是苦的。在教官严厉的训斥下,我们顶着烈日一遍遍地重复着相同的口令---“稍息、立正、向右转、向右看齐”,汗水顺着脸颊划过易风发信息网,浸湿了我们的衣服,脚后跟因长时间的站立而感到酸。但我们不叫苦不叫累,严格的训练渐渐磨平了我们的棱角,让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坚强。
通过军训,我懂得了自制、自爱、自理和自强,而不需要靠父母扶着走,我觉得我所走过的每条路,都留下自己的足迹。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有必要去经受风雨的洗礼,在实实在在的生活和学习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这样我们的路会愈走愈宽,眼前才会展现出壮美的未来,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充实,才会感受到幸福。否则,我们的前途是暗淡的,理想是遥远的。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的这一代能够有出息,会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站军姿,给了你炎黄子孙不屈脊梁的身体,也给了你龙之传人无穷的毅力。练转身,体现了人类活跃敏捷的思维,更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伟大。不积滴水,无以成江海。没有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就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高质量的方队。训练的每一个动作,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合作的力量,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要,我相信,它将使我终身受益,无论在哪个岗位上。
军训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学习一些军事基本技能,来培养我们严格的组织纪律,过硬的思想作风;培养我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同时,一周的军事训练也增强了我们的体质,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清华学子喊出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作为一名跨世纪的中学生,于国于已我们都应该珍惜并且珍惜了这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们都以昂扬的斗志、严格的纪律、团结的精神迎接了这次终生难忘的军训。
七月的天空湛蓝而深邃,白云闲逸而飘散,阳光灼热而灿烂。然而,就在这最高气温达摄氏3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下,汕大校园里却回荡着一阵阵嘹亮激昂的踏步声与口号声。也许是为了完成学生们的兵役义务,也许是为了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也许更为了塑造学生们的道德意志,学校特色性地将普遍的大学入学军训后移到大一结束的暑假中。也许经过大学一年相对较轻松地学习生活,个别同学会出现懒惰与松懈情况。于是,在这个时候进行军事训练,正如春夜细雨,润物无声,给同学们打上一剂强有力的提神针。随处可见的穿着深绿色迷彩服的学生成为了汕大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生们衣着整洁,气宇轩昂;女生们也精神抖擞,穿着大方。充分展现了汕大学子的蓬勃朝气与健康阳光。
烈日下,来回着一排排坚忍的队列,那是我们在团结一致地喊着口号,踏着齐步。汗水从额头往下掉,从身体往下流。一声声,喊出的是我们团结的力量,一步步,踏出的是我们前进的激昂。操场上,站立着一块块整齐的方阵,那是我们在聚精会神地听着口令,站着军姿。热气从头顶往下灌,从脚底往上蒸。酸痛,从膝盖腰椎不断地传来,但没有教官的命令,谁都不能哪怕动一小步,擦一下汗。军姿是军容军貌的首要反映,于是,站军姿便成为每次训练前的热身——两腿并拢,脚跟紧靠,两脚尖张开60度,上体正直,稍向前倾,挺胸收腹,两臂自然下垂,稍向后张,四指并拢,拇指贴食指第二节,中指贴裤缝,头要正,颈要直,下颌微收,两眼平视——每一个动作要领都已融入了脑海,融入了肢体。
在一次次的动作教授中,教官总是同时以通俗易懂的比喻穿插教育着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使我们不仅能更好的体会动作要领,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了礼貌尊重与为人处事的做人准则和道理。学习动作,总是在不断重复着。齐步摆臂不到位,于是进行长时间的摆臂练习,酸痛感遍布整个手臂;正步抬脚不够高,于是进行定位抬脚练习,麻痹感传遍整条大腿;面向太阳而站的军姿让人眼睛疼痛,汗流不止。然而,每一次训练,每一次练习,都为了动作的到位与整齐;每一次的暴晒,都能听到教官嘶哑的口号,每一次流汗,都能看见教官湿透的后背;每次错误都有教官的督促,每次成功都有教官的欣慰。训练是辛苦的,然而休息时间的拉歌活动却让人无比兴奋。来来往往的吆喝声,鼓掌声,欢笑声,一浪高过一浪,谁都不服输,谁都不罢休。于是声浪此起彼伏,高高低低,真是其乐无穷。教官带着我们拉歌,拉伤了喉咙,却仍然坚持喊口号,坚持训练。教官教我们打军体拳,欢笑声总少不了。学唱军歌当然必不可少,教官那嘶哑的歌喉带着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团结就是力量”。
另外,营长对我们也很是关心,每一次哨音,每一次哨音后的立正,都能看到营长的身影。除了给我们找阴凉的地方休息外,营长还经常教我们唱军歌。营长的声音很有磁性,唱起军歌来很好听,尤其是一首刚柔并济的《军人本色》,不但唱得好,而且还在很短的时间内教会了我们。军训除了室外操练外,还有室内的军事理论课。
大礼堂内,首长们不辞辛劳,亲自为我们授课。端坐在柔软的靠背座椅,享受着清凉的中央空调,接受着首长们激情洋溢而深入浅出的授课,使我们不仅放松了疲惫的身体,还增长了国防知识,增加了对我国国防的了解。首长们举一反三,幽默风趣的讲解,总赢得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与欢笑。操场上,首长们亲自视察,逐个方阵的检阅。严谨的风格感染着正如火如荼操练的同学们,而慈祥的关怀又清凉着同学们灼热的心。同学们一次次的敬礼,一声声的问好,都在表达着对首长的尊敬。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军训的原因。
磨练是成长与成熟的必由之路。没有一帆风顺,毫无波折的人生,因此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军训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因为受训者身体和思想都承受着比平时艰难的辛苦。然而,坚忍的意志正是在一次次的磨练中练就的。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军训的意义。尽管并不是第一次军训,然而对于高中的军训却已遗忘殆尽,不仅因为高中军训时间比较短,更在于对军训的理解不同。毕竟对于身处象牙塔而与社会尚未接触过多的大学生而言,军训具有深刻的意义。此时的我们,已不是往日嗷嗷待哺,缺乏自主的幼鸟,我们已渐渐成长,羽翼渐丰,只待展翅飞翔。本次军训必将成为我们的永久记忆,晒黑的皮肤将印证我们的付出的努力,浸湿的衣裳将贮存我们挥洒的青春。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青年,随时等候祖国的召唤,奔赴祖国需要的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