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教研组工作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是新一轮课改的亮点,近几年一直非常重视这两门课程,基于此我校新建了这个教研组。现将这个教研组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选教师
争取让任课教师都能够胜任这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对学校、教师来说都充满挑战,因此,学校在分课之初,就考虑到了这两门课程的特殊性,精选了部分老师任这两门课程。
二、精心撰写有可操作性的计划
人们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一份好的计划仍然是开展好此项工作的有利保障,所以开学初,就制订了《山神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和《山神庙小学校本课程活动计划》,计划对综合实践的主题做了明确建议,对校本课程的开设内容和时间以及任课教师做了详细规定。在工作中,督促教师按照计划开展活动。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素能
针对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做了一系列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
课程性质和目的,课程开设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等。校本课程有:
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的意义和目的,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法等。通过培训,让教师尽快进入角色,有能力、有信心胜任工作。
四、开展活动,典型引路
有了基本的理论积淀和实践经验后,就要求更好,针对教师的这种需求,在校内进行各种活动,比如赛课活动、说课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能力。
虽然我们工作在力求进步,但是我校由于资金、师资力量有限,多数教师都是兼职综合实践和校本课程,还有考试科目的重压,所以,对这两项课程仍然有弱化现象,开展效果还没有达到理想,因此,我们后续工作还要一如既往,继续努力。
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落实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县教委关于加强学校校本教研的工作意见,全面推进课改实验工作,充分发挥教研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
以培养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教研组为教研工作主阵地,以教师为主体,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新课程的实践能力。扎实推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确定“把问题课题化、把工作实验化、把过程科学化、把结果成果化”的教研工作思路,教研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各教研组紧紧围绕课程实施、学科教学实践中的小现象、真问题扎扎实实开展研究。以课例为载体,以专题备课、上课、研讨、反思为基本形式,提高各种教研活动效益。
三、工作重点:
1、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校本培训模式。构建“发现问题—调查研究现状—查找产生原因—学习、交流研讨—剖析案例”的培训模式。学期初进行问题梳理活动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学校围绕中心问题对教师培训,每个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选择一个核心问题进行自主研究。学年末有相应的优秀文本成果和实践成果,进行校内交流。
2、建立以组为单位的教科研工作责任制,提高组长的执行力。加强教研组长的培训,掌握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案设计、计划制订、实施调整、反思提高等科研知识与方法。组长对教研组工作实行全过程管理,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有评价。
3、以课程改革为导向,深化培训工作,提高教研水平。分层培训,重点抓好班主任、教研组长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展全员性教师培训,以教研促教学。本学期开展一次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的教学设计比赛。各抓段干部参与各组的研究,针对教师的问题作专题讲座一次。每次活动前利用20分钟时间进行理论学习,组长安排定人员、定方向。
4、以新理念、新课标为指导,抓好以新课改为中心,以新教材为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研究工作,继续研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开学初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及教改实践,各组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定学期教研活动专题。任课教师在校、组课题的引领下,确立自己的教改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研究,注意实验材料的积累和记录,学期末要写出阶段论文、总结。
5、形成以校、组、个人研究的校本教研网络,使教师在教学方法、手段、知识结构等方面逐步适合教改要求,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本学期进行三个县级课题的研究为契机,带动同组教师的参与。
6、组织经验交流和学习活动,不断探索研究适合我校学生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本学期开展两次“同上(同磨)一节课”为切入点,通过同样的内容让不同的教师来执教,在观摩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提供比较的“样本”,促进教师思维碰撞,促进共同提高。
四、校本教研组织管理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建立主管校长亲自抓,教导主任具体抓,教研组落实抓,教师主体参与的四级研究网络,坚持相互听课,说课,评课,强化常态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
(2)加强教研组备课的研究。各教研组的备课按照流程去操作,坚持务实性、坚持合作性、坚持思辨性、决不能流于形式,不做表面文章。
(3)树立“大备课观”、“大教学观”,倡导各组之间、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构建集智式备课、双向式说课、对话式上课、沙龙式评课、反思型教研模式,形成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动的教研风气,真正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氛围。
五、校本教研的基本内容、形式:
校本教研是为教学实践服务的,学校将培训学习渗透到学科组教研活动中,具体措施与上学期相同,在组长带领下制定互听、互评课两次,本学期要以“同上(同磨)一节课”为切入点,即同样的内容让不同的教师来执教,在观摩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提供互相比较的“样本”,促进教师思维碰撞,促进共同提高。
1、学期初进行问题梳理活动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教研组围绕中心问题确定研究专题,每个教师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自主培训研究。或者依据先教科研中心的课题进行子课题的申报、研究。及时上报教导处。(9月份第三周五前)
2、本学期严格教研组的管理,做到规范化,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营造浓浓的教研气氛。
(1)本学期教研活动时间根据各组实际情况每周进行一次学科组的专题教研活动,教研组长可以根据自己教研组的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教研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开学初上报学校教学处主管领导参加,教研活动的时间每次不少于1小时。初步时间安排:
周五第六节课下进行;每月开展一次校级集体教研活动。
(2)教研组协助学校继续开展好"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活动。教研组长制定好本组活动计划,然后上报教导处。每月组织一次全校大教研组活动:聘请专家专题讲座、与手拉手校教师同上一节课活动、校级优秀教研组观摩活动、青年教师展示课、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等开放式办学形式,走出去,请进来,交流中互相借鉴提高。
(3)继续开展教研组活动前20分钟,由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教学理论。
(4)主抓干部结合所抓学科特点、教师困惑的共性问题本学期至少进行两次专题讲座,要发言材料。以教研促科研工作,本学期业务干部、教研组长每人确定一项研究课题。
3、利用“跨越式发展”课题实验契机,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示范课、研究课、说课、听课、评课、专题讲座、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学期的工作已经开始了,为了使自己教育教学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根据校年度研修计划,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如下:
1、积极进行读好一本书,做好一份,写好一篇读书心得,钻研好一册教材,上好一堂课,写好一份教案,写好一手字,用好一种信息技术。
2、体育教研科研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体育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有关体育教学文章,加强理论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理论水平,平时要写一点文章,学一点理论、积累一点教学经验,才能在教学上有不败之地,争取教学工作的主动权、领先权。
3、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专题培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经常观摩教师的优秀课例,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试用,并及时反省。
4、重视备课,讲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渠道,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是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认真上好课,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设计好教学方法,把知识落到实处。
5、以课题研究实验为平台,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科研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本学期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丰富资源。实现教师实实学习,处处学习,高效率学习,真正把校本研修变成自己的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学工作以“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为教学管理思想,以“规范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方向;以“务实、管用、求精、先导、创新”的工作原则。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中心,以“四项规范和教师素质提升”为工作重点;以“聚焦课堂,回归学生”为科研思路,以“校本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为平台,立足学校现状,继承学校优良传统,打破因循守旧,敢于锐意进取,创三中教学管理特色文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xx市品牌学校”而不懈努力。
二、工作目标及工作要点
(一)构建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工作目标:全体师生确立在确保重点高逐年提升的前提下,走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素质教育之路,创三中教育质量提升特色模式,促进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平均分和后20%学生的情况有明显改观。
重点工作:
1、教师管理:
(1)进一步完善和整合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学生学业动态监控。
(2)改变学校质量检测方式。《三中质量监测改革的实践研究》。
(3)推进“数据背后的故事”和“教学改进计划”,带动有效教学的深化。
2、学生培养:
(1)做好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和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特色学生学业表彰。
(2)后20%和轻负提质。生生和师生帮带制;十个一工作;中考补考制度。
(3)培优工作,限时训练工作。
(4)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学习心理学研究和开展。
(5)七八年级多科知识竞赛(十五周)
(6)“四小培养”活动
3、课程建设:整合——学习心理学、中华传统美德和生命教育。
4、学习环境建设。
5:九年级毕业班工作。
(二)严格依法执教、规范办学行为
1、 认真贯彻执行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六个严格”规定,深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轻负高质”工作。开齐、开足、上好各类课程,尤其是音乐、美术、
信息技术、劳技、综合实践等科目。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严格遵守市教育局关于各季节及节假日作息时间的规定;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不超量布置课外作业,确保学生有自主学习时间、空间;保证学生每天阳光体育锻练时间不少于1小时。
2、做好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切实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用好两室:劳技和探究实验室。
3、做好教师教学计划制定工作,课任教师安排、功课安排、教师上课考勤等课务管理。
4、学籍管理。转学和休学等手续办理、义务卡管理和中考报名等工作。
5、教学用书和学生学习资料征定、图书资料。
6、做好全校统一检测命题、油印、考务、评卷安排、成绩录入工作。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切实做好“四项教学规范”的指导和检查工作。
1、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测评与评价四个环节达到教学规范标准作为教学管理工作重点之一。严控“四项规范”底线,统一思想。采用教研组、学科中心组、行政“教学月检”和“推门听课、约课随堂听课、行政巡课和过程查案”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同时做好定期评估。确立备课组教学质量责任制,实行备课组集体备课和单元考自主命题,备课组和年段学业质量分析报告。
(四)搭建校本教研活动平台,狠抓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帮助教师尽快度过“高原期”,打造一批名教师,为我校现在乃至今后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每位教师上好常态课”和“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为两个中心任务。为此本学期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进一步落实教师“常态课”标准。
2、 做好校本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完善省市县各类培训管理制度。落实“温州市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过程”等各类培训和管理。积极创造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条件。
3、 推进《三中骨干教师培养规划》。做好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规划。搭建校本教研活动新平台,根据校情,筛选构建我校教研活动特色。各教研组根据组的实际情况,确定主题,从五个维度(备课、上课、议课、过程展示、案例撰写)有侧重地选择开展,做好四个结合——教研和有效课堂相结合,教研和难教难学内容相结合,教研和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4、 积极做好县市“三坛”、“学科骨干”、“名师”、 高级职称、各项课堂评比等指导、组织工作。评比中提升,扩大知名度,提高影响力。
5、 开展教师全员读书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新课标和名家课堂实录的学习,促进广大教师自觉学习新课程理论知识。
(五)加强教研组建设,营造教研氛围。
打造一支凝聚力强、和谐合作、科研能力高的教研组,是推进以上两个重点工作的强有力的保障。为此本学期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队伍,发挥三中学科中心组作用,明确职责,承担教学参谋、督查、组织、指导、科研等工作。
2、 教研活动正常化。实行单周备课组活动,双周教研大组活动。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题、定形式。教科室考勤作为先进教研组评比的主要依据之一。
3、 构建符合学科特点的教研组活动有效形式,营造浓厚的教研组氛围。
(六)兴科研务实之风,积极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
以“聚焦课堂、回归学生”为指导思想,以“有效课堂模式构建课题”为平台,做好“四结合”——科研和有效课堂教学相结合,科研和教研相结合,科研和学生有效学习相结合,科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切实开展教科研活动,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我校教科研质量。
重点工作:
1、新一轮课程培训,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改变学生学习行为。
2、本学期重点是准备好精品校本评选,教育教学文稿评选和应用课题研究。实施好两个县级课题。《农村初中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观察实践研究》和县招标课题《鳌江三中质量监测改革的实践研究》。
3、做好“小班化”试点工作,七年级试点。
4、继续做好省市县课题的申报、立项、管理、指导、结题及课题组组长的培训等工作。
5、积极组织和指导教师撰写论文、教学案例、反思叙事、制作精品课件等工作,学校教科室将做好送评、发表等幕后工作,创造外出学习、培训、专家讲座、校本研修等机会。
(七)完善各项保障体系,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重点工作:
1、落实《教学工作五年规划》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修订完善制度:《教师外出培训制度》《学生综合实践制度》等。
2、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健全相关,完成信息化达标创建和落实数字化校园工程建设。
3、学校网络、网站建设,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站日常维护。加强广播、有线电视、电话以及多媒体教室、会议室、音乐室、报告厅电子屏幕等师生活动场所it设备的维护保养。
4、做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
5、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做好教学宣传工作。推行教师在线学习和对学生答疑,以及学生网上学习。建立“三中教学资源网”和“三中精品资源库”。用好“我爱21世纪课件中心校园直通车”,举行媒体制作培训活动;办好《三中月报(刊)》,开设教师交流、展示、讨论、学习、宣传等栏目,发挥校园网,教师poker作用。
6、加强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规范管理。创建温州市和浙江省示范图书馆。
7、县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工作。
(八)构建教学评价机制,促进教学管理科学有效开展
1、做好教研组和教师教学评价及考核、教师教学业务档案。
2、教师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3、期末教学质量评估和毕业班教学质量评估奖励。
教务处
-3-5
“十五”以来,根据国家及省、市有关继续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在市教育行政、业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针对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现实状况,我们的教师教育工作坚持“校本为主、研训一体、管训结合”的工作思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走进新课程、实施新课程为主要内容,以全员培训为基础,以骨干培训为重点,以干部培训为龙头,以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为目标,立足县情,务实为本,不断创新,收到了明显成效。
回顾三年来的工作,我们有实践,也有反思,更有收获,初步呈现出“研有成果、训有成效、管有特色”的继续教育工作新局面。下面,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是农村县,现有小学所,小学教师×人,初中所,初中教师×人,我们在工作中按照“十五”继续教育规划要求,不断探索适合我县情况的校本培训模式。三年来,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县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学历的1084人,专科在函455人,占教师总数的69.3%。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39人,本科在函71人,占教师总数的4.7%。中学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288人,本科在函296人,占教师总数的36.5%。
我们的骨干教师队伍梯队已经形成,全县中小学共有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25人,市级骨干教师287人,县级骨干教师791人,校级骨干教师1182人。中小学获市、县明星教师称号的有40人,获县学科带头人称号的有45人。中小学获国优课1人,省优课19人,市优课近百人。
二、具体做法、经验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全力启动“十五”继续教育工作。
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县“九五”继续教育工作经验,确保“十五”工作的良好开局,县教体局于20xx年5月16日在县三高中召开了×县“十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九五”工作成绩,表彰了先进单位和个人。徐显义局长作了《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努力培训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干部、教师队伍》的动员讲话。会上还全面部署了“十五”工作,以文件形式下发了《×县“十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中小学教师岗位》、《中小学新任教师培训方案》、《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信息技术培训考核方案》等。《规划》对“十五”教师培训目标、内容、实施与管理、条件与保障均作了明确规定。使与会各乡(镇)教育办主任、中学校长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感和重要性。会议为“十五”工作起步写下浓重的一笔,为“十五”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
2、统筹规划,明确职责,保证继续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我们遵循“加强领导,上下互动,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的工作原则。由县教体局牵头,教师进修学校主抓,建立、健全县、乡(镇)、学校三级负责制。
教体局一把局长亲自抓继续教育工作,下设主管部门—人事股。人事股设专人统筹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负责各项规划、方案、政策的制定。
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各项培训工作。同时负责对基层校本培训工作的管理、指导、检查、考核、评估等项工作。
乡(镇)教育办负责本乡(镇)规划、年度计划的制定、实施,并负责指导,评估各基层学校校本培训工作。
各中小学校校长是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本校的教师培训方案,具体落实校本培训工作,同时要做好离岗培训的组织工作。
这样,县、乡(镇)、学校三个层面形成了上下链接、互动沟通、分工协作工作网络,保证了全县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校本培训的有效实施。
3、更新观念,创新模式,提高校本培训工作质量和水平。
“十五”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新课程的培训。新课程对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改革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全面实施校本培训,才能收到实效。我们认为,必须做到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形式,确保全员参与。
①全新的理念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新形势,发挥基层学校积极性、创造性,我们在20xx年3月下发了《×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以文件形式确立了当前我县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校本为主、研训一体、管训结合”。《方案》下发以后,各学校积极行动。目前,校本培训已在各基层学校开展起来。
②全新的形式:
全新的培训理念只有外化为具体形式才能有所依托,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在校本培训形式上不断创新与探索。
我们以活动为载体,推动校本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如我们的特色学校创建活动,鼓励基层学校以此为契机,在教师培训工作上独树一帜,形成特色。目前,我县共有30所小学申报参与这项活动。
我们以校际间交流为媒介,开展校本研讨活动。如我县的农村小学网络联谊校活动,有11所小学参与,定期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校际交流与研讨,效果非常好。
我们以实践、反思为突破口,要求教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为反思对象,结合新课程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调整教学行为,升华教育理念。
我们以竞赛、评优为牵动,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小学教师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中学教师的新课标知识竞赛活动、中小学教师优秀课例评选活动等。
我们以研究性学习为系列,开展专题研讨。县教师进修学校为不断提高研训教师素质水平,发挥教研员在学科研训工作中对基层的引领作用,内练素质,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学校每月一个专题,部室每学期一个专题,个人每学期一个专题,目前已坚持了三年时间。
另外,我们各基层学校还广泛开展集体备课、教学沙龙、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
③全员参与
实施新课程,一线教师是中坚力量,他们既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又是研究者、开发者、创造者,因此,全员培训是基础和关键。我们从学习课程改革的文件入手,几年来,以“形成性考核作业”的形式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学科课程标准》等通识内容进行考核,全员参与,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深受基层领导和教师的欢迎。
4、创新思路,突出特色,完成多层面的校本培训任务。
为了使“十五”各项培训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我们注重挖掘各种培训资源,力争把各个层面的培训工作做实、做好、做到位。
①通识培训。理念是:高定位、高起点、精选题。
20xx年3月,组织全县干部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纲领性文件。
20xx年5月,组织全县教师集中观看国家课改专家傅道春同志《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录像片。
20xx年1月,组织全县教师集中学习《走进新课程》,并对全书内容以“形成性考核作业”方式进行考核。
20xx年10月,请国家课程改革与教材发展中心付一虹同志到我县讲学,使全县近400名干部教师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20xx年11月,组织全县中小学领导干部对“校本培训”进行了专题辅导。会议结束后,要求各位校长结合本校实际对校本培训提出新的思路和设想,充分发挥了校长在校本培训中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②全员培训。理念是:县域统筹、校本实施、定期考评。
根据省、市“十五”规划内容,目前,我们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等公共必修课已全部完成,培训率100%,全格率100%。
③骨干培训。理念是:精心组织、参与分享、以点带面。
20xx年5月,中小学骨干教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会在首山镇二中召开,参加300余人。
20xx年9月,小学骨干教师语文、数学科“课标”培训会在首山乡兴隆小学召开,参加500余人。
20xx年10月,小学骨干教师案例教学培训会在首山镇一小召开,参加会议513人。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求各学校要有骨干教师校本学习计划,使骨干教师通过在岗的教学观摩、研讨以及送教下乡、上示范课、骨干教师校际交流、帮带新教师等活动,让每位骨干教师立足本职、本岗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④学历培训。理念是:组织发动、协调服务、保证质量。
由于我县财政状况紧张,教师工资相对较低,此项工作难度较大,但是,为完成省、市“十五”学历培训目标,我们加大了舆论
宣传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召开会议、下乡宣传,使教师对学历培训重要性、紧迫性有了充分的认识,与此同时,我们充分挖掘开发自身资源,同上级部门申请,与有关部门沟通、合作,举办了函授、自考、电大、专业证书班等多种类型的培训,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最适合的学历提高培训机会。
几年来,通过我们热情周到的服务,严格规范的管理,共计培训小学教师(专科)302人(其中电大185人,自考34人,专业证书班83人),使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含专科)学历比例达到69.3%。共计培训初中教师(本科)138人(其中电大31人,自考34人,函授73人),使初中教师本科学历比例达到36.5%。
尽管这项工作困难重重,但我们克服困难,拓宽培训渠道,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加强教学管理,为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学习创造更好的机会和条件,早日实现省、市“十五”学历培训目标。
⑤新教师培训。理念是:岗位实践、跟踪考核。
为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依据省、市中小学新教师培训方案,结合我县中小学实际,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辅导讲座、研讨观摩教学、教学基本功训练、跟踪听评课考核、实习考察等)与分散培训(由新教师任职校负责,以老带新,师徒结对子)相结合方式,使新教师很快地转变了角色,胜任了教育教学工作。共举办了3期中小学新教师培训班,培训人数196人,培训合格率100%。
⑥英语教师培训。理念是:因需施训、学以致用。
我县小学从三年开设英语课程,英语专业教师几乎空白,为解决小学英语教师短缺问题,县教体局作出决定:每校必须至少选派一名有一定基础素质好的青年教师到教师学校参加应急培训。结合我县英语教师现状,在培训内容的设计、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做到因需施训、因地制宜,保证参训学员学有所得。在我们艰苦努力下,共开办小学英语教师脱产培训班4期,培训小学英语教师169名。
⑦信息技术培训。理念是:骨干先行、全员推进、注重整合。
按照省、市有关规定,1999年底凡男53周岁,女48周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都要接受计算机一级培训;20xx年底凡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都要接受计算机二级培训。
针对我县中小学教师人数多、教师外出培训经费困难、培训与教学矛盾突出等实际,我们本着“骨干牵动,全员推进”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树立一切为基层教师服务理念,充分利用寒暑假、双休日、晚上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培训。对特殊困难的学校,我们采取送教下乡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
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截止目前,全县完成计算机一级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共计3500余人,占应参培教师总数的95%以上;完成计算机二级培训(包括拟报名参加考试)的中小学教师共计1023人,占应参培教师总数的32.5%。
为加快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我们还开办了CAI课件制作培训班,开展了课件展评活动,召开了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使广大教师普遍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部分教师能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我县计算机教师参加省、市课件制作大赛都取得优异成绩,县教体局、教师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县教育网现已建成。
⑧研训教师培训。理念是:创建学习型学校、培养专家型教师。
随着学习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特别是面临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教育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都将发生根本变革,加强研训教师自身建设,提升研训教师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显得迫在眉睫、日益重要。
首先,严把队伍入口关。
几年来,我们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全县中小学中公开招聘中小学研训教师18名,每位研训教师都是全县学科骨干和带头人,其中有国家级骨干教师两名,目前,我校共有专职研训教师46人。
其次,重视队伍素质提升。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研训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通过开展每月一次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会、每学期的百分考核、参加省、市高层次培训、开展学科研训活动、撰写调研报告、心得体会、学术经验论文、指导并参与教科研实验等方式,提升了研训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综合能力,正朝着专家型研训教师迈进。
第三,鼓励教师进修深造。
我们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学历升格,支持教师到省、市参观学习等活动。目前,我校专职研训教师中,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27人(3人在学)、专科学历15人。
5、关注过程,讲求实效,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管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有一个完善、严格的管理机制作保障。特别是要加强对整个培训过程的跟踪管理,否则这项工作就会流于形式。为此,我们按照“研训一体,管训结合”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管理拉动机制,确保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
①加强学籍管理,实行学分认定制度
县、乡(镇)、学校都设有专人负责学籍管理,全县统一实行学分证明书制度和继续教育证书管理制度。每年末,教师学校依据教师个人参加县组织的研训活动情况及其参加校本培训考核记录,分批对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逐一审核认定,合格者由教师学校统一填写继续教育证书,并确认相应学时学分,对不参加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及时核查,进行补考,直至合格。
②政策引导,调动教师参培积极性
县教体局将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作为教师考核重要内容,县教体局20xx年3号文件关于《×县中小学教师考核实施方案》中有明确规定,并将其与教师评职、晋级、评优、聘任硬挂钩。
③建立考核评估机制
参照省、市继续教育有关文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县“十五”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考核评估方案》。《考核细则》从组织领导、计划总结、档案管理、政策保障、过程资料、培训成效、奖励等七个方面进行量化。
教师学校依据《考核细则》每年度对各乡(镇)、各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进行一次评估检查,考核评估后,形成书面材料,通报全县,下发到各校并且按成绩排序,“十五”末期汇总,汇总成绩作为“十五”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评选的重要依据。乡(镇)、基层校对照《细则》进行自检自查,这一做法极大地促进了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校本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三、认识与感受
以上是我们“十五”工作开局以来的一些做法和成果,通过这三年的工作,我们对校本培训在认识上进一步升华,在实践上也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培训案例。下面谈谈我们对实施校本培训的体会和感受。
1、实施校本培训,校长是关键。
要使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基层学校校长是关键,必须强化“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校长的角色定位应做到:
在学习研讨上,校长是积极的参与者;
在专业引领上,校长是平等的研究者;
在财力支持上,校长是主动的服务者。
2、实施校本培训,形成氛围是前提。
校本培训是为满足教师和学校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组织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形式。它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特点,可在学校工作中随时随地进行,因此,各基层学校是否形成有利于教师研讨、交流、对话的工作氛围是前提。要给教师提供民主、开放、自由的空间,给教师搭建展示自我、彰显个性的舞台,只有这样,校本培训才能生气勃勃地持续开展起来。
3、实施校本培训,是开发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
广大教师立足本职教育教学实践,一方面培养了他们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锻炼了他们教学反思、总结、探究和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积累了大量鲜活的教育故事和教学案例,这些故事和案例是产生新的教育理念的沃土,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成为我们校本课程中取之不尽的有益资源。
4、实施校本培训,促使教师重塑自身的职业形象。
广大教师通过“在工作中学习、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的校本培训,越来越感受到学校是他们生活、认知、成长的乐园,讲台是他们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地方。“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即研究”的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教师在一次次的自我超越中,完成了职业生涯的重新定位:教学即研究;教师在一步步的自我提升中,实现了职业形象的重新塑造:教师即研究者、专家。
总之,“十五”以来,尽管我们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们的校本培训工作也取得一定成绩,但我们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同当前课程改革的形势需求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有信心在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市教师学院的引领下,在今后的校本培训工作中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找出一条适合我县实际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新思路,为实现我县教育事业的新发展而努力奋斗。
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并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放射着中国传统经典的哲理光芒。其形式之精湛,技巧之高超,音韵之优美,节奏之动人,是其它文学形式难以逾越的。其内容之凝练,语言之精美,情景之交融,感情之丰富,思想之活跃,意境之深邃,哲理之含蓄,同样也是其它文学形式望其项背的。学生从小诵读了中华经典古诗文,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开展吟诵经典古诗文活动,就更能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为此,我校把“诗词进校园”作为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组织学生诵读传统诗词创作新体诗词,运用以文化人的力量进一步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二、主要工作安排
1、建立、完善领导组织
学校将把诗教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教研组长、语文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诗教小组,形成以学校年级班级为一体的诗教网络。并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
2、师资培训
为了引导和推动活动的开展,组织语文教师重温《语文课程标准》,让教师清楚地认识到中华诗词进校园的现实意义。通过学习,让全体教师认识到:
其一,诗词进校园是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大家一致认为要达到这一标准,中华诗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着其它文体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二,诗词进校园是积累文化底蕴,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源源流长,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是传承民族精神的积淀。而在未来的接班人心中积淀文化,最佳的方法之一是选择学习古诗词。
其三,诗词进校园是塑造个性,陶治情操的需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培养有特长的学生。中华诗词的作者个性特长非常鲜明,他们的诗作传唱经久不衰,他们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更是流芳百世,成为每个炎黄子孙所敬佩的榜样。
为了“承接传统,直面经典,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的宗旨,要求教师首先要积极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背诵中华古诗文,这样师生就能共同发展成长,既可增加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又可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从而增加指导的有效性。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的时间要确保。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利用早晨上课前5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
(2)每周一节地方课,用于对学生背诵古诗词的辅导。到每周五最后一节课,让学生将本周所吟诵的古诗词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古诗词吟诵表演赛;
(3)在每天中午时间,让学生将当天早上所吟诵的古诗词,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
(4)每学期集中举行两次师生共同参与的古诗词背诵、演唱表演等活动。
4、活动措施
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的措施要得力。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以小学生必备古诗70首为基础,班级可以再适量推荐一些经典古诗,供学生参考选用。每学期,学生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可自由拓展优美诗文1020篇。
(2)每学期至少举行两次吟诵古诗词评先表优活动,对在吟诵古诗词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同学给予奖励,鼓励学生不断提高吟诵古诗词的数量和质量。
(3)吟诵数量:每学期,要求每个学生确保1530首,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高标准。要求学生参与面100%,达标率95%。
(4)充分利用早晨、上课前、下课后等时间,以及黑板报、广播等各种形式,全面对学生进行“热爱、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宣传和教育,激发学生对诵读古诗词的强烈兴趣和愿望。
(5)积极协调科任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与学生合作、竞争、交流,一发现典型,就做校内宣传,从而树立身边的榜样。
(6)积极进行“书香班级”建设,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诗文的浸润,厚积而薄发。语文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和作文指导上灵活恰当地运用古诗文,引导学生使用古诗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7)把学生在背诵、活学活用中出现的闪光点及时记录,进行宣传并完善档案。
(8)适当时机,邀请家长、各级领导参加“中华古诗词诵读”活动汇报会,并借此大力宣传和表彰优秀学生。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动力,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校本研训为重点,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进体育内涵发展和形成学科特色,使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越上一个新台阶。
贯彻实施教育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贯彻《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过开展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多种形式的校内体育竞赛活动和教研活动,创建“参与健身”的健身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以学校的学科体育特色为突破点,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学校体育校本研训工作计划、校本研训活动计划(包括时间、地点、内容等)、“课外体育活动”等计划。
2、召开体育教师会议,布置本学期相关体育工作任务,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3、健全“两课、两操、两活动”,重点抓大课间(早操),制定具体的广播操比赛和训练实施方案,全校动员,课间操重点抓好广播操的训练。
4、根据“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认真组织并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并向东坝镇各完小、办学点下发关于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通知,及相关要求和说明。
5、筹备三十一届镇运动会,制定相关计划与规程,相关通知要求下发到全镇各校,认真选拔运动员,并初步确定各年级组运动员名单,以积极的态度备战镇运动会。
6、按县教育局要求,完成四-六年级学生健康知识网上在线答题和健康知识测试。
7、加大校本研训和校本建设,积极开展校本研训(地点待定),每学期每位专职体育教师不少于6次体育研训活动、兼职体育教师每学期不少于2次,做到有备课、有评价、有总结。
8、积极参加县小学相关体育教学研讨活动。
9、开展镇、校体育校本主题研训活动(时间、地点待定)。
十月份:
1、认真组织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2、加强对学校体育器材的管理,对体育室使用记录进行记载。
3、加强体育课堂安全教育,在学生中开展安全活动教育,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传授,增强学生锻炼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
4、编排镇运动会秩序册,筹备并召开镇三十一届运动会。
5、举行校一~六年级广播操比赛。
6、积极学校体育校本研训主题活动(地点待定)。
7、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准备工作。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进行认真准确的成绩测试。
十一月份:
1、继续做好“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
2、积极组织开展校、县体育教学主题研讨活动(时间待定)。
3、参加县教育教学相关教学交流研讨,并结合学校体育校本教学研讨开展主题汇报。
4、完成-XX学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并向国家数据库上报。
十二月份:
1、继续认真组织并开展好“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
2、组织教师参加体育相关教学活动研讨观摩(时间待定)。
2、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冬季三项体育锻炼活动。
3、各班认真选拔长跑运动员,开展冬季长跑运动会。
4、积极参加县体育研训系列主题活动,并做好活动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一月份:
1、体育老师加强自身的学习,撰写教学心得及教学论文。
2、体育工作总结。
3、进行资料归档。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立足校本”的办学思想,围绕“新观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开展新一轮教师培训工作。
二、培训内容:
㈠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首先要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二是要不断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如教师技能考试、命题考试等;三是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授课技能,如教研组磨课等。
㈡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一是要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使教师认识到教育科研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动力;二是要鼓励引导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并积极交流教育科研经验,使参训教师在探索研究中提高科研能力;三是要培养和树立教育科研骨干,以营造教育科研的风气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㈢学历进修。鼓励更多的教师进行学历进修,不断充实自身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
㈣计算机应用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掌握计算机辅助教育理论,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探索、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对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的水平。
三、具体工作:
㈠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⑴树立四种意识,提倡四种精神,即:在思想上树立四种意识(质量意识、科研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工作中提倡四种精神(团结、勤奋、求实、竞争)。
⑵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为人师表,甘于奉献。
⑶明确工作目标,努力完成“八个一”(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笔记,完成或发表一个课题或一篇论文,评一节课,上一节公开课,做一个课件,每月写好一篇教学反思,期末出好一份高质量的试卷)。
⑷教师积极浏览教育教学博客,上传文章或课件,通过博客平台,交流教学经验,得到共同提高。
㈡加快骨干教师、班主任和年轻教师的培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⑴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学科带头人作用,借助xx街道的“名师工作站”, 多开示范课,做好专题讲座,把我校的优秀教师打造成区级骨干教师、名教师。
⑵加强对班主任培养对象的管理,制定新的班主任考核制度,配合区级的集中专题培训,把教学经验丰富、教育理论修养较高、管理成绩突出的优秀班主任选拔出来,为教师们树立榜样。学校还要为名班主任提供良好的条件,让她们发挥带头作用,达到教师共同提高。
⑶开展师徒结对工作。在上学期师徒结对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期末上交《师徒结对簿》,落实结对制度的考核。特别是和育英小学结对的教师,要多联系,多搞活动,保证结对工作的成效性。在带好年轻教师的同时,提高自己,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5月下旬将对结对的四位教师进行课堂展示,同时也将邀请育英小学结对的教师参加。
㈢立足校本,积极开展主题研讨活动
⒈、积极开展学校“3个一”活动(一次读书沙龙、一次“我的教育教学成功案例”论坛、一次试卷命题比赛)。
⒉、认真组织好一次校优质课评比。通过“磨课”或同课异构,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开展教学比武,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到时将邀请教研员、骨干教师等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各教研组要继续推进校星级教研组创优活动,争评区先进教研组,争创区品牌学科。
⒊、认真做好与育英小学的教师结对活动。尤其要在外来工子弟学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要积极做好指导工作,争取结对学校取得好成绩。
⒋、开展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在活动中让家长走进教改,走进课堂,走进教师发展。
⒌、积极承办区级棋类比赛。
㈣配合上级教育部门,做好教师各类培训工作
⑴做好各级各类培训,帮助教师对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反思,提炼成功的经验,寻求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⑵一年一度的暑期师德培训工作,根据学校实际制定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做到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并做好管理登记工作,使师德培训真正收到实效。
⑶重视班主任和教研组长的培训工作,积极配合区里工作安排,使每位班主任和教研组长在规定的内容、学时上达到要求,力求此项工作全面到位,促进班主任和教研组长队伍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⑷做好教师的棋类培训。作为省体育特色学校,我校要把棋类特色发扬光大,而优秀的棋类教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每学期初我校都先要对所有的教师进行棋类培训,包括学习《xx小学棋类管理条例》和棋类比赛的章程等;期末结束前,因为要承办区棋类比赛,所以邀请棋类比赛的裁判长对教师进行裁判员培训。
⑸按要求认真做好教师电子档案管理,平时要及时完善新的信息。期末将进行检查。
一、指导思想:
以课堂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加强校本研训工作管理为核心,加强课堂教学有效管理,不断拓宽校本培训途径,努力提高校本研训工作的实效性,强化教师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规范教学行为,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
2、以学科活动为依托,加大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工作力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进一步完善、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制度,扎实推进我校校本研训工作。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动态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 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对教学的有效管理,本学期研究制定《龙阳镇小学关于七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重点抓好教学常规的“七抓”工作。
1、抓备课。本学期备课重点仍是围绕“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了解学情,落实课标”开展工作。采用批书、书写教案与写教学反思的形式进行。备课要切实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借鉴好
《名师教案》,落实好新课标,按照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指定出符合班情、生情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每周要写一次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材料,为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提供依据。各校要加强对教师备课的指导,提高备课的实效,继续实行周五备课送检制,分管领导要注重教案检查的实效,提倡在检查过程中写出自己的批阅意见,对不合格的教案要及时反馈意见,限期改进,切实把好课堂教学的第一关。
2、抓上课。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突出创设教学情境手段,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坚持把教师会教、学生会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的标准要求落实到位,体现新课改,达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积极引导教师努力实践启发式、研讨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探索现代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及动手操作能力。课堂教学重点看教师引导力度,学生参与程度,学生学习深度,知识掌握程度,知识运用灵活性,听、说、读、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力求做到:“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手段新;“活”,学生思维活,语言活,学习方法活;“实”,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基本能力形成扎实;“准”,知识传授准确。
3、抓作业。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设计学科作业,布置作业务求实效,避免机械重复的抄写、默写等,倡导分层布置作业。教师批改要及时、细致,杜绝错批、漏批现象,切实发挥其检查、反馈和提高的功能。
4、抓辅导。每位教师要对任教学生进行深入了解,细致分析,查找薄弱环节,制定好辅导计划,有针对性地实行分层辅导,个别辅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对学困生要多体谅、多宽容、多关爱,帮助其树
立自信心,及早跟上班级步伐;对学优生要给予充分的拓展空间,鼓励其自主学习,不局限于书本,不满足于现状。
5、抓教学质量检测。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本学期,我们继续狠抓学生的各学科教学质量。全体教师要树立正确、科学的教学质量关,加大教学质量检测的力度与密度,认真分析,及时总结,及时调整,采取补救方法,进行查缺补漏,弥补教学的不足,切实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6、抓综合能力。本学期继续在全乡开展2+1学科活动。(“读”,阅读一本书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写作文、写周记与口头作文;“算”,含口算和说理;“书”,能写一手好字。)努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7、抓学生评价。全面落实《滕州市小学新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和《滕州市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办法》,做到全程化,全员化和全面化,努力科学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标尺,家校沟通交流的桥梁。
(二)、扎实开展系列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校本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根据我校校本培训工作的实际,本学期将进一步深化校本培训工作,坚持“专业引领,骨干带动,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加强学习,提高文化素养。
我们提倡教师多读书,多学习,建立书香校园。学校要努力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采用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讲座相结合,理念学习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组织业务学
习、政治学习,写好学习笔记,广泛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努力实现教师由经验型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变。
积极组织各学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新课程培训及新课程教学研讨会,帮助教师理解、把握新课标,提高驾驭新教材,使用新教材的能力。
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和学习,帮助教师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人生观,科学的育人观,树立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2、加强教学实践与反思,倡导勤思、多写。
每位教师要积极撰写教学反思,要将各类文章撰写作为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每位教师要努力克服惰性,积极总结,认真反思,通过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总结,真正做到不断自我提高。
要求每位教师做到“六个一”:学期自学笔记摘抄达到五千字以上,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期末上交一份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材料,学期末上交一篇20xx字以上的教学论文,一篇1000字以上的读后感,每学期上一节高质量的校级公开课,每周听一节校内课。
(三)突出网络化教研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如何,说到底实际上就是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落实到每一天的教学工作之中,落实到每一堂课教学之中。本学期,我们继续把加强教研组的教研工作放到重要位置上。
1、加强对教研组织的管理,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
教研组教研要注重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不求发展,努力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进教研组建设和课堂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教研活动不追求形式上的花样翻新,只求能够真正解决教
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让教研工作简单化、生活化。使其逐步成为教师教育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让教师真正体会到从事教学研究的快乐。
学校教研工作尤其要重视同年级、同年组教研,要小而实,不求假大空。要加大教师间互听、互评课的指导与监督,鼓励“闲聊式”教研方式,提倡同伴互助风气。逐步实现个别问题个人解决或教师间互助解决,共性问题共同解决。
2、开展以“加强有效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题的系列教学研究工作。
各校要以“加强有效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题,开展系列教学研究工作。教师要积极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且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推广研究成果。
3、做好骨干教师的传帮带工作。
继续发挥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每位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乡级示范课,主持一次学科组研培活动,开展一次业务讲座学习,指导好一位年青教师上一节研究课,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
各校要建立骨干教师档案,收集整理好帮带材料,并负责考核骨干教师。
3、做好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
青年教师,尤其是新分配的年青教师,自己要不断地虚心向身边老教师、骨干教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同时,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指导新教师学习,制定培训学习计划,将帮教对象明确,帮教任务明确,学习目标明确,为年青教师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使其迅速成长为教育战线上的新力军。
各校负责建立好新教师档案,并全面负责新教师的考核工作。
4、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
本学期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内容为硬笔书法(钢笔字、粉笔字),期末对硬笔书法进行大赛式的评比验收。
本学期由于疫情的特殊性,为了确保正常开展学校的校本研训工作计划,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计划。
一、主要目标
1.教学常规:抓细学校巡课、调研等常规工作,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2.校本研训: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开展主题研讨活动和备课活动,实现校本研训质量的提升。
3.读书:每位教师每学期要至少阅读一本及以上的教育教学专著,并撰写一篇读书心得。
4.科研: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课题、论文、案例等教科研活动。
二、研训形式
全校集中研修、教研组集中研修、分散研修
三、教研组集中研训时间
语文:周三下午
数学:周四下午
英语:周二下午
综合组:自行商量决定
四、研训内容
1.主题研讨活动。由教研组长组织,教研组成员全体参与,围绕主题开展研讨活动。
2.教师读书活动。
3.集体备课。
五、具体安排
三月份:
1.制订校本研训计划,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
2.第一次教研组主题研讨活动。
四月份:
1.第二次教研组主题研讨活动
2.学校线上教学专题会议
五月份:
1.集体备课活动
2.日常巡课
3.课堂调研
4.新常规全体培训活动
六月份:
1.日常巡课
2.课堂调研
3.进行校本研训工作总结、教研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