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总经理的辞职信,这是一封真实的辞职信,其中的酸甜苦辣想必对许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刊发此信,是想让人们对如何用好职业经理人和如何做"
L总:您好!
今天,当我不得不怀着复杂的心情提笔时,心中充满了感慨和遗憾。现在是7月上旬,算来正好我上任总经理五个月的样子,期间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尽管这五个月取得了历史最好的业绩,但我还是决意离开,这种结局带给我更多的是沉重和反思。
一、反思走入决策
当初经过跟您和猎头公司协商,我对公司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调研,呈交管理诊断报告后我选择了放弃,两天后您亲自开车到我家,而且告诉我,您组织过中层管理人员集体表决,一致通过聘我做总经理,并让他们每个人签了“军令状”,如果某一天因为新任领导的管理需要,对他们进行调整或辞退,任何人不得有异议。我很感动,自感无法望孔明先辈之项背,无需三顾茅庐;也看您变革决心之大,告诉我把权力完全下放,可以大胆放手地去干;还有一点是我的私心——大学毕业二十年一直在外漂泊,毕竟我们公司在老家,中国人有个叶落归根的情结,种种复杂的原因让我接受了这份任命。
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是因为原因接受了任命,而非因为目的——我迈出的第一步就错了;而作为您,在各项条件尚未完备,尤其在您没有足够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就匆忙引进了一个总经理。在进入公司两个月,我逐渐意识到公司过分注重短期效益,授权也远不够充分时,提出了离开。是您的诚心再一次打动了我,是啊,来的时间毕竟太短,完全放权也存在风险,公司失败不起,而员工的渴望、管理的现状也确需引进外聘的高管;我同样也失败不起,作为从业多年的职业经理,更不愿意轻易看到自己的失败。
在企业发展之初,老板的主要管理方式是靠人治。当企业十几、几十个人的.时候,企业所有情形都能一目了然,问题一句话就能解决,当组织规模扩张到上百人的时候,自己那双眼睛已经远远不够用了,但自己所到之处满眼都是问题,而且说个十遍八遍都不管用,就连睡觉都不得不睁一只眼睛。您招聘我的目的不仅在于自己飞得太高太快,感觉那些熟悉得连乳名都能随口叫出来的老臣已跟不上自己的思路及企业的形势;还在于,当您面对那帮剪不断理还乱的老臣甚至邻居员工,希望借他人之手革除组织的痼疾,又能避免自己成为炮打庆功楼的朱元璋第二。
今天看来,我们双方的定位就没有从根本上取得一致。您是想透过一个外聘的高管把自己的管理思路贯彻下去,您需要的不是总经理,而是一个总经理助理或者执行副总,无非为了促成我进来,冠了一个总经理的名头,尽管您对此一直讳莫如深。
但我们配合的最大问题在于,老板您希望透过一个职业经理去改变下边时,却没有意识到系统问题的根源大多出在自己身上。职业经理依之,将因错位导致舍本逐末;反之,试图改变老板的结局,往往注定失败的是自己。
因此,我们××公司招聘高管,必须在您认识并接受改变自己的时候。
二、反思战略思路的配合上
一个企业的战略要统领全局,是企业发展之大纲。战略是基于企业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综合因素并配备必要资源的结果,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配合不同的战略。看一下我们××公司的现状:
1.几个主要运营指标:
20xx年销售额较上年增长-10.7%,20xx年增长率为2.3%;
质量方面:09年配套产品退货率为13.8%;
成本方面基本变化不大;
交货期没有统计数据。
2.下面是摘录的部分调查问卷、访谈和文件记录的数据:
了解公司战略规划的员工占比:3.8%;
认同企业而留下的占比:5.1%;
员工公平满意度:29.4%;
越级指挥普遍性:74.5%;
文件执行率:13.4%。
近几年业绩徘徊的原因全在这里:运营指标是结果,问卷调查的数据是原因。您对百余页的诊断报告是认同的,我们也不止一次的沟通过,企业由快速增长变成停滞不前,已经说明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长痛不如短痛,趁现在企业效益还好,市场还给我们喘息的机会,应尽快把工作重心放到规范基础管理上,否则受技术、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执行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质量、交期无法彻底保障的情况下,我们供货越多风险越大,等到我们的品牌信誉出了问题再去补救,就为时太晚!
事实上,在我进公司不久,您重新调整了20xx年的年度目标。这个目标是在前三年业绩徘徊的情况下,销售额增长32.8%。
回顾一下我们××公司发展的历史,我们企业的发展,得力于老板您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广泛的社会资源,我们是在行业竞争力极其弱小的情况下,借火爆的行业形势,靠低端产品和价格优势迅速膨胀起来的,我们赖以成功的增长模式就是复制规模。
尽管您嘴上承认规范管理为第一要务,但内心似乎更偏好规模效益,做得更大,然后更强。L总,做大还是做强,要看企业发展的阶段,不是凭感觉或拍脑袋出来的。今天成功的经验,有可能是明天失败的根源。
我曾在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做过,深刻理解残酷的市场竞争意味着什么。不用跟家电业比,即使跟普通竞争力的行业相比,我们的生存都是问题。今天汽配行业的竞争形势已经从蓝海跨入红海阶段,但我们的思维还未从根本上转变。文案网 WenANdAquAN.COM
包括您在内对此不以为然,企业为了快速赚钱难道还错了吗?那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中学毕业就去工作,还要上什么大学?上大学不仅不赚钱,每年还要花费上万元!
也许我们思路相悖的原因在于,在老板您的眼里,企业从无到有,是自己一点一滴心血的结晶,您对待更像在对待自己的孩子,尤其随着规模的发展,对企业命运的担忧像战战兢兢走在万丈深渊上面的独木桥,容不得半点闪失,导致在战略决策的风险评估和选择上,倾向于经验避免失败。但我一直在想,当行业形势迅速逆转后,我们怎么办?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靠技术?管理?市场资源?还是价值链?我们都没有优势可言!
老板的格局决定一个企业的战略,有什么样的战略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
三、反思对下工作的推动上
一个企业的成功80%在于执行力,优秀的执行力可以弥补和发现战略的失误。而在我们公司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安排会出现大相径庭的结果。下面从××公司最基本的几个方面,分析一下我们不能有效推行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一个公司,组织结构的确定要服从于公司的整体战略,然后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岗位分析,进而把合适的人员选拔到合适的岗位。而在我们××公司,核心权力层都是跟随您十年以上的老部下,如果这不是问题,那您身边的司机,陆续做了部门经理、副总经理的时候,还感觉不出其中的问题吗?感恩的方式有多种,如果送出去深造,对彼此是不是一种更负责任的做法?当然,也许问题出在了因为待遇匹配了相应的职位。
建筑学中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只换一个包工头,想领着原来一帮盖草房的泥瓦匠盖起高楼大厦,简直天方夜谭,除非队伍素质提升,要么服从统一指挥。
在公司组织伦理的管理上,您远没有意识到越级指挥对一个企业带来的危害。您对情感是任何人无法比拟的,您喜欢事必躬亲,对企业的了解甚至哪个角落有个螺丝您都清楚;当您看到工人维修效率太低,挽起袖子就下手,或者认为哪个地方需要调整,现场就调动起资源,效率倒是有了,但结果是连他们的主管都不知情,原有的计划也被打乱。试想老板您担任了多年的“救火队长”,其结果是不是“火势”越来越大?问题也像您带的手机一样变得越来越多?对此我曾不止一次跟您沟通过,您也意识到其中的问题,但您认为自己就这个脾气。
人事权的控制,将决定一个管理者的权威。我曾做过两个不同类型企业的总经理,虽不敢说取得过什么成就,但至少运做过他们品牌跃升至前几位。我非常清楚变革的艰难程度,在千名员工中近1/4是夫妻的复杂环境中,一招不慎甚至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死”不足惜,问题是否死得其所。在我们××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要接受双重领导,人事调整过分艰难。一个影响制度推进的副总的调整,居然耗时一个半月;就连生产系统内部一个车间主管的任用上,根据其业绩已明显不适合,我建议其直接主管予以调整,主管说自己早想调整,但此人是您不久前直接任命的,强行调整会带来系列的问题。我曾三次跟您沟通过,但最终的结果是人事变动我事先都不知情,在其出问题后,您一怒之下当众拿下。如此一来,他的直接上级权威何在?部属有必要在乎他们吗?一个个被架空的主管,员工会服从他们的管理吗? 当层层都可以不服从安排,企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您告诉我,不听就狠罚。罚款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当罚款带来更艰难配合的局面下,对这些阳奉阴违的部属怎么办?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商鞅。
让一个人执行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时,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通过沟通改变其观念,二是如果不执行意味着将出现其担心的后果。在纪律规范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推行企业的一系列举措,我首先实施了部分赢得民心的措施,然后草拟了企业基本规范十条,组织员工充分讨论修订、全员学习、考试并排名奖罚、执行日期事前公布、责任人处理、部门领导违纪率排名、定期张榜公布等,同时为了有效推动,实施了检查和处罚两权分立,并阶段性借用新入职人员检查。感谢您在这一点上的大力支持,实际看到的结果是,一路下来被罚的几乎都是一些主管,还有您倚重的那些员工。公司纪律也随之出现空前的好转。
但问题在后边,很多人开始提出异议,穿工作服重要吗?开会响手机能影响企业效益吗?还不如把精力放到多生产一个配件上,在元老们的眼里,他们就是把太阳叫出来的公鸡,企业是大家拼死拼活挣来的,大家拼来拼去拼到最后却突然发现一个陌生人仅凭那点所谓的资历就在坐享其成,不仅高高地坐在他们的头顶上,而且还要享受着他们为企业辛苦半生都无法企及的待遇,内心会产生极端的不平衡,恨屋及乌,自然对新推行的一些政策极具抵触情绪。更要命的是您的态度也随之开始动摇。其实我的目的在于透给员工一个信息——从现在起,凡是新颁布的文件都会以此为例,以便为将来推行新的管理制度铺平道路。心理学中,这叫“首因效应”或“第一印象”。可是。。。。。。还有企业文化建设与冲突,等等。
可以理解,在老板面对自己原有的那帮管理队伍和新进职业经理时,内心十分渴望彼此之间能够融合,但这种根源性的矛盾很难调和。在元老们的眼里,
以上种种的问题,作为老板您心里也非常清楚,而且感受颇深,甚至对下面一个个小圈子能恨得咬牙切齿。但面对那些元老,您想变革但又不能不投鼠忌器,导致这些棘手的问题一拖再拖。也许根源在于您承载了一个企业矛盾的核心,既有自身理性和感性的矛盾,也有自己超前思路与原有滞后管理团队的矛盾,还有与外聘高管管理思路和文化的冲突,还要面对各种矛盾的平衡,不同力量博弈的结果往往成了判定决策执行的依据;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对新招来的人,除了不放心外,潜意识里总希望看到自己的某种影子,既想管住他,按自己的思路运作,又想让他干好。种种原因导致了牵而不放,或者收收放放。
故此,变革必须在您痛下决心的时候!
四、反思如何对一个管理者评价
管理中有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数字,一个组织对某人的评价,如果30%的员工说好,50%员工不了解,20%的员工说差,按说人无完人,这个人还是不错的,事实上这种比例带来的结果却是近70%的人认为这个人不怎么样。原因是影响切身利益的那些人会不遗余力地大肆宣扬某人如何差劲,而认为不错的那些人是很少主动站出来纠正的,最后那些不明真相的员工也就自然倾向于舆论宣传者观点。
现在我把任职期间与去年同一时期的几个指标简单对比一下:去年同期每月人均产量957个,我任职期间每月人均1158个,人均产能增长率约为21%;产销比率为98.7%;质量指标也由原来的总成品率93.6%提升为95.7%。人均产能、产销率、质量、成本等指标均创历史最好记录。按说这些指标的取得,不应该成为否认我系列措施的理由,事实上,我错了!
我们对一个管理者评价不是看业绩数字,而是就事论事,凭感觉。
我知道,您耳朵里每天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您知道吗?您的一个家庭会议,其影响程度超过我几个会议的总和不止。我知道您喜欢听这些声音,兼听则明,这本身没有错。
x总:
总经理信箱是我没有经营好,也没有想到给你写的第一封信就是“辞呈”。当我穿着土里土气却信心无比坐在你对面面试的时候,除了信心,我什么都没有。非常感谢你给了我一个机会在如此幸运的环境中成长。
古人说时间“逝者如斯”,在公司已经有2年9个月了。相对2年9个月前的我除了年轻的心高气傲依然,其他很多东西都改变了。我曾自以为自己的辞职会像一颗重磅炸弹,而实际我知道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所以我决定不让自己承担太多的责任,我可以仗着站在年轻的边缘放纵自己一次。
是喜新厌旧也好,是见异思迁也好,是水到渠成也好,我还是想换一个环境,我会担心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中丧失自己的进取心,而实际上我也发现自己倦怠很久了。又恰逢正好朋友公司处于草创时期,愿意给我一个机会来锻炼,而这边也快到期,所以借着别人的东风,成全自己。也希望x总能够成全,不尽感谢。
其实也有在网络大查特查如何写辞职信,但是我觉得还是用自己的方式比较诚心诚意。对于公司有太多的感情,要迈出这一步对我来说还是费了些心力的。曾经也在一群气势如虹要学习英语的队伍没有恒心结束学习的时候对公司失望过,觉得公司的中流砥柱都是徒有学习之名。也曾总结过公司的现状是“信心十足的老板领着一群没有计划性的经理勇猛地往前冲”。当很多人对你在东莞管理上颇有微辞的时候,我曾想过也和别人说过,或许“王总对大局掌握的很好,也料到会发生的情况,只是现在没有处理可能是因为不是时候。”我总觉得你是无所不能的,可能是因为你很会造势,让所有的经理都对未来充满期望,但是我们的经理不如你,造不出那么强的势出来,所以就会有员工有的时候看不到方向。我在你的影响下,对公司总是看到很好。但是无论我怎样以公司利益为重,我还是要考虑自己,看到为公司工作6年、7年的同事,我仿佛就看到了我如果继续留在这里的3年后的未来,所以那个时候我就考虑是否离开,我都会觉得自己太现实了。公司现在很多情况是因为老板个人魅力而留下的,但是公司以后的情况势必不会如此。
现在娓娓说来都很平淡,个人见解,也仅做参考。
衷心希望我们X公司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总经理辞职信
**公司董事会:
怀着感恩的心向你们写这封辞职信,首先感谢董事会成员一直以来对我工作的信任与支持,自我担任**公司总经理一职以来,得到董事会的支持与信任,使我在工作中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公司得到同行和领导的赞扬和肯定,也得到过不少荣誉。
在此良机下,我本应该带领公司再创辉煌,但由于我有新的工作任务和人生目标要去完成,所以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一职去接受新的任务和挑战,请董事会批准我的请辞,并做好总经理的接替工作,同时请董事会委托审计人员对我任职期间的生产经营工作进行审计,我现正式向董事会提出辞职申请,希望在**公司股权交接后正式离职,并请董事会、董事长在收到我的辞职信后,安排总经理的交接和审计工作,请接纳为盼。
年 月 日
**公司董事会成员意见:
刘总:
您好!思考良久,还是打算提笔写下这封信。
很感谢能有机会与您共事,也是基于对您的认同,无论周围的压力有多大,无论其他人说什么,我不辩解,抗着,只希望努力是有结果的,是能帮助到您的,只希望有一天能看着广居民生逐步长大,成长为参天大树,只希望能有机会在树下纳凉。
而在眼下经济危机的形式下,大多数的地产公司的日子都很难过,市场的情形也不太乐观!结合公司现项目的情况,是不是还需要养这么多的人?是否该考虑人力成本的压缩了(20xx年度截止10月份人事费用达3,898,428元,年人均数按40人计,人均人力成本97500元/年,很恐怖的数据了,如果再算边际贡献,极有可能会远远的低于行业类公司的边际贡献了)?从与各分管部门领导沟通的情况来看,建议如果在目前仅是山房项目的话,结合现在的工程进度安排与开发体量,人力需要大大的压缩,建议逐步进行减员计划(在目前而言,员工的合同将大量的于12月31日到期,对于确实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可以不再续签,这样可降低之后裁员的难度与裁员成本),对于山谷项目而言,因为也是分期启动的,实际可根据分期计划实行阶段性的人才扩充准备,当然这都只是我的建议而已,具体的还需要您再仔细的斟酌确定。
另外,在与各部门沟通的时候,中高层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基本都感到迷惘,公司的战略目标不清晰,他们对自己的发展也感到迷惘,如果仅是山房项目而言,他们普遍认为仅需要十多二十人足亦(现在有56人),对于现在的人力感觉到甚是浪费,现在支撑他们留下的更多的在于您个人的人格魅力,但对于企业而言,这虽然是一种留人的方式,但却不是最好的方式,还是需要有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文化氛围来留人,这才是长久之计,尤其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而言,薪酬福利都是次要的,他们要的是发展与自我价值实现!对于企业的战略是需要您和高层讨论后确定的,对于企业的文化氛围我想这应是20xx年度人事行政的工作重点吧。
同时,各部门还感觉到公司内部的流程不太畅通,这可能跟授权与部门职责切分有关吧,这个在咨询顾问来后会有好的解决方案了,就不多说了。
公司的组织架构与基本的管理制度在顾问焦老师的帮助下相信能很快的定下来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天,但焦老师的能力基本上可以说是获得了所有人的认可。之前所列的有关11月份的工作计划,特别是有关20xx年人力规划、招聘培训计划都跟公司发展、组织架构、部门岗位职责划分、现有人员的现状息息相关,我想这部份的工作也需要顾问的咨询成果出来后做出来的规划、计划才是具有针对性的,具有实操性的;有关薪酬绩效管理的办法,也需要在部门与岗位职责的划分清楚的情况下,岗位评价与绩效指标的设定才是科学有效的,所以这也需要基于顾问的结果来进行确定,但公司行政类的基本管理制度是可以先行的,毕竟这与公司的架构、职责划分的关系并不大,但却是规范日常行为的必须的法宝。
一直以来都在思考自己的发展与定位,因为地产,因为对您的认同,离开了所熟悉的it企业,从去年八月进公司算起,已经一年有余了,虽然努力着,却一路跌跌撞撞,工作没有任何的起色,人力资源的工作也没能推动,曾以为自己在hr领域还算专业,但现在看来却是真的非常失败。从人力到做您的秘书到再兼做人力与法律事务联系,工作内容在不断的变化增加着,揽的事儿越来越多,却一样都没有做好。自己也在思量,到底应该做什么,回归人力?但人力的工作却没能推动,失败!专门的从事秘书工作?却感觉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做秘书,也是非常的失败。为此看来,我于公司而言并不是合适的人选,是时候该有决定了,是时候离开寻找更适合的人来帮助您了,当然在走之前会先把接班人给找好,在新的人来之前我会尽量的把工作做妥当。
祝愿:,传承百年!
签名:
年月日
尊敬的领导:
您好!
十分感谢你对我的信任,让我任x项目部负责人一职,一起共事让我感到非常荣幸,但鉴于目前公司现状,我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辞去x项目部总经理一职,请你体谅,我辞职的缘由以下:
一、公司的多个楼号巳进入工程主体决算阶段,以我目前的身份分歧适叁与这项工作,不管我做出何种决策,受伤的总是我自己,我在心理上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我怕自己崩溃。
二、目前x项目部己从年初最艰巨的时期度过,各开工楼号基本上己进入正常施工阶段,各购房单位也都有积极配合的态度,拆迁安置工作我想在你亲身关注下也能很快步入正规。但项目经营思路和策略上我的思想和公司不能同步,特别是在管理方法上我感到非常不能适应。
三、个人身体缘由,我在今年四月份的体检中查出巳有糖尿病早期症状,我的体重己从年初的90公斤降落到现在的72公斤,我的身体状态己承受不了公司交给我的重任,我想辞职后入院冶疗。
基于以上缘由,我以为自己己分歧适做x项目部的负责人、决定辞去x项目部总经理一职。
此致
敬礼!
辞职人:
20xx年xx月xx日
其中的酸甜苦辣想必对许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刊发此信,是想让人们对如何用好职业经理人和如何做好职业经理人以及如何完善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做更多的思考研究。为了维护有关方面的权益,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刊发时隐去了老板的姓名以及当事企业的名称,作者也以笔名署名,部分标题做了技术处理。
L总:
您好!
今天,当我不得不怀着复杂的心情提笔时,心中充满了感慨和遗憾。今天算来差不多是我上任总经理五个月的样子,其间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尽管这五个月已经取得了我们公司历史最好的业绩,但我还是决意离开,这种结局带给我更多的是沉重和反思。
一、 反思走入公司的决策
1. 是因为原因接受了任命,而非因为目的——我迈出的第一步就错了!
当初经过跟您和猎头公司协商,我对公司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调研,呈交管理诊断报告后我选择了放弃。两天后您亲自开车到我家,而且告诉我,您组织过中层管理人员集体表决,一致通过聘我做总经理,并让他们每个人签了“军令状”,
如果某一天因为新任领导的管理需要,对他们进行调整或辞退,任何人不得有异议。我很感动,自感无法望孔明先辈之项背,无需三顾茅庐;也看您变革决心之大,告诉我把权力完全下放,可以大胆放手地去干;还有一点是我的私心——大学毕业二十年一直在外漂泊,中国人有个叶落归根的情结,而我们公司正好在老家,种种复杂的原因让我接受了这份任命。
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是因为原因接受了任命,而非因为目的——我迈出的第一步就错了;而作为您,在各项条件尚未完备,尤其在您没有足够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就匆忙引进了一个总经理。
进入公司两个月后,在逐渐意识到公司过分注重短期效益,授权也远不够充分时,我提出了离开。是您的诚心再一次打动了我,是啊,来的时间毕竟太短,完全放权也存在风险,公司失败不起,而员工的渴望、管理的现状也确需引进外聘的高管;我同样也失败不起,作为从业多年的职业经理,更不愿意轻易看到自己的失败。
2. 您需要的不是总经理,而是一个总经理助理或者执行副总!
企业发展之初,老板的主要管理方式是靠人治。当企业十几、几十个人的时候,企业所有情形都能一目了然,问题一句话就能解决,当组织规模扩张到上百人的时候,自己那双眼睛已经远远不够用了,自己所到之处满眼都是问题,而且说个十遍八遍都不管用,就连睡觉都得睁一只眼睛。您招聘我的目的不仅因为自己飞得太高太快,感觉那些熟悉得连乳名都能随口叫出来的老臣已跟不上自己的思路及企业的形势,还希望借他人之手革除组织的痼疾,又能避免被人说成是炮打庆功楼的朱元璋似的领导。
今天看来,我们双方的定位就没有从根本上取得一致。您是想透过一个外聘的高管把自己的管理思路贯彻下去,您需要的不是总经理,而是一个总经理助理或者执行副总,无非为了促成我进来,冠了一个总经理的名头,尽管您对此一直讳莫如深。
但我们配合的最大问题在于,老板您希望透过一个职业经理去改变下边时,却没有意识到系统问题的根源大多出在自己身上。职业经理依之,将因错位导致舍本逐末;反之,试图改变老板的结局,往往注定失败的是自己。
因此,我们公司招聘高管,必须在您认识并接受改变自己的时候。
二、 反思战略思路的配合
一个企业的战略要统领全局,是企业发展之大纲。战略是基于企业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综合因素并配备必要资源的结果。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配合不同的战略。
1.今天成功的经验,有可能是明天失败的根源!
先看一下我们公司的部分运营指标和问卷调查数据:
(1)几个主要运营指标:
20xx年销售额较上年增长-10.7%,20xx年增长率为2.3%;
质量方面:20xx年配套产品退货率为13.8%;
成本方面基本变化不大;
交货期没有统计数据。
(2)下面是摘录的部分调查问卷、访谈和文件记录的数据:
了解公司战略规划的员工占比:3.8%;
认同企业而留下的占比:5.1%;
员工公平满意度:29.4%;
越级指挥普遍性:74.5%;
文件执行率:13.4%。
近几年业绩徘徊的原因全在这里:运营指标是结果,问卷调查的数据是原因。您对诊断报告是认同的,我们也不止一次沟通过,企业由快速增长变成停滞不前,已经说明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长痛不如短痛,趁现在企业效益还好,市场还给
我们喘息的机会,应尽快把工作重心放到规范基础管理上,否则受技术、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执行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质量、交期无法彻底保障的情况下,我们供货越多风险越大,等到我们的品牌信誉出了问题再去补救,就为时太晚!
事实上,在我进公司不久,您重新调整了20xx年的年度目标。这个目标是在前三年业绩徘徊的情况下,销售额增长32.8%。
回顾一下我们公司发展的历史,我们企业的发展,得力于老板您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广泛的社会资源,我们是在行业竞争力极其弱小的情况下,借火爆的行业形势,靠低端产品和价格优势迅速膨胀起来的,我们赖以成功的增长模式就是复制规模。
尽管您嘴上承认规范管理为第一要务,但内心似乎更偏好规模效益,做得更大,然后更强。但是,做大还是做强,要看企业发展的阶段,不是凭感觉或拍脑袋出来的。今天成功的经验,有可能是明天失败的根源。
2.老板的格局决定一个企业的战略,有什么样的战略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
我曾在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做过,深刻理解残酷的市场竞争意味着什么。不用跟家电业比,即使跟普通竞争状况的行业相比,我们的生存都是问题。今天汽配行业的竞争形势已经从蓝海跨入红海阶段,但我们的思维还未从根本上转变。
包括您在内的众多元老对此不以为然,企业为了快速赚钱难道还错了吗?要这么说,那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中学毕业就去工作,而要选择上大学?上大学不仅不赚钱,每年还要花费上万元!
也许我们思路相悖的原因在于,在老板您的眼里,企业从无到有,是自己一点一滴心血的结晶,您对待公司更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尤其随着规模的发展,对企业命运的担忧可谓如履薄冰,容不得半点闪失,导致在战略决策的风险评估和选择上,倾向于经验避免失败。
但我一直在想,当行业形势迅速逆转后,我们怎么办?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靠技术?管理?市场资源?还是价值链?我们都没有优势可言!
老板的格局决定一个企业的战略,有什么样的战略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
三、 反思对下工作的推动
一个企业的成功80%在于执行力,优秀的执行力可以弥补和发现战略的失误。而在我们公司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安排会出现大相径庭的结果。下面从公司最基本的几个方面,分析一下我们不能有效推动工作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1.只换一个包工头,想领着原来一帮盖草房的泥瓦匠盖起高楼大厦是不可思议的!
一个公司,组织结构的确定要服从于公司的整体战略,然后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岗位分析,进而把合适的人员选拔到合适的岗位。而在我们公司,核心权力层都是跟随您十年以上的老部下,如果这不是问题,那您身边的司机,陆续做了部门经理、副总经理的时候,还感觉不出其中的问题吗?感恩的方式有多种,如果送出去深造,对彼此是不是一种更负责任的做法?当然,也许问题出在了因为待遇匹配了相应的职位。
建筑学中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只换一个包工头,想领着原来一帮盖草房的泥瓦匠盖起高楼大厦,简直是天方夜谭,除非队伍素质提升,要么服从统一指挥,可这在我们公司却难以实现。
2.老板不是救火队长!
在公司组织伦理的管理上,您远没有意识到越级指挥对一个企业带来的危害。您对公司的情感是任何人无法比拟的。您喜欢事必躬亲,对企业的了解甚至哪个
尊敬的王总:
作为一名在酒店工作了七年多的员工,我对酒店有着一种格外亲切的感觉。每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都有很多第一次,我当然也不例外。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酒店,我最青春的三年也是在酒店度过的。在这里,我学会了很多东西,能够跟同事们在一起工作,我觉得很开心,这里的每一位都是我的大哥大姐,我的叔叔阿姨,是他们教给了我在学校里面学不到的知识,如何为人、如何处事、如何工作……在酒店里,领导们也对我十分的关心,从刚进入酒店开始,我就感受到从上至下的温暖。因为我是酒店里年龄最小的,也从来没有在这么大的集体里生活过,自然而然的,心里面就会产生一种被呵护的感觉。
这是一种以前在集体里未曾有过的感觉,很温馨,很自豪,而且它一直陪伴着我,直到我离开……但这种感觉不会随着我的离开而走远,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毕竟我曾经生活在一个温暖而又温馨的集体里。王总,还记得第一次跟您近距离接触和认识是在2000年的时候。
那时的我们参加酒店自成立以来组建的第一届篮球队,您正好是队长。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平时看起来那么斯文而又带点书卷气息的您在球场上也是那么的生龙活虎,丝毫也不比年轻人逊色,虽然我们在第一次的组队中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但我们坚持到底、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同样赢得了观众与组委会的认同,最后摘取了精神文明风尚奖的称号。
这是您带领我们取得的第一次成绩。随着时间的流逝,斗转星移,您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与个人才华也得到充分的施展。这时的您已成为我们酒店的总经理。您在上任之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方针,重新定位了酒店的经营策略,不断地尝试新的机制与奖励、分配办法,力争让酒店的经济效益不断迈上新高,也让酒店员工的福利待遇如芝麻开花一般节节高樊。更让人钦佩的是,在今年的非典时期,同行中大多数都以停业减薪的方式来躲避这场灾难时,您却以审时度势的目光,作出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继续经营的决定,酒店也因此没有为客源的减少而受到大的损失,职工的正常收入与福利也未受到任何的影响。
可能这一切的一切在您眼里看来也许只是为员工办了一点实事而已,可在我们眼里,在我们心里都认为这才是一件大事,这才是为员工谋利益的举动,这才是一位被员工在心里面所认可的老总!而我,作为这个集体的一份子,更加感觉到您对员工的关心与培养。您肯定想到,酒店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对于酒店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来说,要想在酒店里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得到管理的岗位上去锻炼不可。
恰恰是在酒店飞速发展的时刻,您也有意识的让我走到了管理的岗上来,希望我从中能够学到一些管理的经验和处理各种关系的办法,为酒店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是我人生中的又一个“第一”次,即第一次在工作中得到升职,对于一个初涉社会没多久的年轻人来说,它是一种激励,一种鞭策,一种锻炼,对我而言,这正是您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给我的一种鼓舞。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您给我的这次机会,也想借此在这里向您说一声:“谢谢”!人往高处走,这句千古不变的名言似乎在什么时候都非常适用,但是对于我来说,讲这句话时,声音是哽咽的,因为我马上就要离开我工作了三年多的酒店,离开与我并肩工作了三年多时间的同事和关心我的领导们。
当我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心中的波澜久久不能平息。而在我把这个决定告诉您的时候,王总,您又是那样的通情达理,不仅语重心长地替我权衡利弊,分析情况,提醒我要做好家人的解释工作,而且又在办理手续方面给予我各种便利和一定的补偿,我真的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也许,千言万语也抵不过一句感谢,我想再对您说一声“谢谢您,王总”!万水千山多变换,人生犹如戏一场。人的一生可能都要扮演很多角色,也可能要走过很多的路才能到达一定高度,取得一些成就,得到众人的认可,成为主演。王总,在这里,我衷心的祝愿您扮演的角色可以得到更多人的认可,祝愿您的事业能够得到不断的进步,祝愿酒店在您的领导下蒸蒸日上,也真诚的祝福您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一帆风顺,做主演中的主演。
此致
敬礼
巫总,您好!
思考良久,还是打算提笔写下这封辞职报告。
很感谢能有机会与您共事,也是基于对您的认同,无论周围的压力有多大,无论其他人说什么,我不辩解,抗着,只希望努力是有结果的,是能帮助到您的,只希望有一天能看着广居民生逐步长大,成长为参天大树,只希望能有机会在树下纳凉。
而在眼下经济危机的形式下,大多数的地产公司的日子都很难过,市场的情形也不太乐观!结合公司现项目的情况,是不是还需要养这么多的人?是否该考虑人力成本的压缩了(XX年度截止10月份人事费用达3,898,428元,年人均数按40人计,人均人力成本97500元/年,很恐怖的数据了,如果再算边际贡献,极有可能会远远的低于行业类公司的边际贡献了)?从与各分管部门领导沟通的情况来看,建议如果在目前仅是××项目的话,结合现在的工程进度安排与开发体量,人力需要大大的压缩,建议逐步进行减员计划(在目前而言,员工的合同将大量的于12月31日到期,对于确实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可以不再续签,这样可降低之后裁员的难度与裁员成本),对于函大项目而言,因为也是分期启动的,实际可根据分期计划实行阶段性的人才扩充准备,当然这都只是我的建议而已,具体的还需要您再仔细的斟酌确定。
另外,在与各部门沟通的时候,中高层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基本都感到迷惘,公司的战略目标不清晰,他们对自己的发展也感到迷惘,如果仅是山房项目而言,他们普遍认为仅需要十多二十人足亦(现在有56人),对于现在的人力感觉到甚是浪费,现在支撑他们留下的更多的在于您个人的人格魅力,但对于企业而言,这虽然是一种留人的方式,但却不是最好的方式,还是需要有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文化氛围来留人,这才是长久之计,尤其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而言,薪酬福利都是次要的,他们要的是发展与自我价值实现!对于企业的战略是需要您和高层讨论后确定的,对于企业的文化氛围我想这应是XX年度人事行政的工作重点吧。
同时,各部门还感觉到公司内部的流程不太畅通,这可能跟授权与部门职责切分有关吧,这个在咨询顾问来后会有好的解决方案了,就不多说了。x公司的组织架构与基本的管理制度在顾问焦老师的帮助下相信能很快的定下来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天,但××老师的能力基本上可以说是获得了所有人的认可。之前所列的有关11月份的,特别是有关XX年人力规划、招聘培训计划都跟公司发展、组织架构、部门划分、现有人员的现状息息相关,我想这部份的工作也需要顾问的咨询成果出来后做出来的规划、计划才是具有针对性的,具有实操性的;有关薪酬绩效管理的办法,也需要在部门与岗位职责的划分清楚的情况下,岗位评价与绩效指标的设定才是科学有效的,所以这也需要基于顾问的结果来进行确定,但公司行政类的基本管理制度是可以先行的,毕竟这与公司的架构、职责划分的关系并不大,但却是规范日常行为的必须的法宝。
一直以来都在思考自己的发展与定位,因为地产,因为对您的认同,离开了所熟悉的it企业,从去年八月进公司算起,已经一年有余了,虽然努力着,却一路跌跌撞撞,工作没有任何的起色,人力资源的工作也没能推动,曾以为自己在hr领域还算专业,但现在看来却是真的非常失败。从人力到做您的秘书到再兼做人力与法律事务联系,工作内容在不断的变化增加着,揽的事儿越来越多,却一样都没有做好。自己也在思量,到底应该做什么,回归人力?但人力的工作却没能推动,失败!专门的从事秘书工作?却感觉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做秘书,也是非常的失败。为此看来,我于公司而言并不是合适的人选,是时候该有决定了,是时候离开寻找更适合的人来帮助您了,当然在走之前会先把接班人给找好,在新的人来之前我会尽量的把工作做妥当。
祝愿:,传承百年!
辞职人:
20xx年xx月xx日
尊敬的领导:
您好!
很遗憾在这个时间向领导提出辞职。我自去年x月份担任总经理一职务至今,正是在这里我完成了一个转变,工作上多有疏漏,但是我必须说明,不是因为我的工作走进了死胡同所以才提出辞职,不是我无能,要留下一个烂摊子留给后来人收拾,而是我想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接触社会锻炼自我,更多的时间接近同学、走进同学当中,只是这是我很早的决定,已经考虑了很久也觉得足够明智,不是我不能为同学为学校领导做出多少的牺牲,而是我有我的追求,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我想去好好的走自己的路,而这里的工作着实让我受到了许多的束缚,也很抱歉很早就已经写完,拖了很久才正式提出。心情的不稳定因素有,现在的状况您可以非常放心,我是非常理性和坦白的面对您们,面对自己的未来的。
有人对我讲是我对自己对他人的要求太高,所以对很多事情都会觉得不由自主的失望,但是每一次的失望都让我减弱了继续带领他们奋斗的信心!阿基米德曾经说,对每一件事都要有百分百信心的投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但是在你的每一次投入之后得到的都是失望,我想不失望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我不是圣人更不可能忍受每一次自己的投入都深受打击,但是我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自己的追求,于是我不可能放弃了自己的追求去麻木的忍受这一切,我要活的精彩,要有更丰富的人生经历。在过去的x年里,我学习了一些新的东西来充实了自己,并增加自己的一些知识和实践经验,生活的经历,我对于领导x年多的照顾表示真心的感谢!今天我选择离开并不是我对现在的工作畏惧,承受能力不行。经过这阵的思考,我觉得这里的一切现实离我所追求的目标越来越远。
此致
敬礼!
辞职申请人:
20xx年x月x日
L 总:您好!
今天,当我不得不怀着复杂的心情提笔时,心中充满了感慨和遗憾。今天算来差不多是我上任总经理五个月的样子,其间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尽管这五个月已经取得了我们公司历史最好的业绩,但我还是决意离开,这种结局带给我更多的是沉重和反思。
一、反思走入公司的决策
1. 是因为原因接受了任命,而非因为目的——我迈出的第一步就错了当初经过跟您和猎头公司协商,我对公司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调研,呈交管理诊断报告后我选择了放弃。两天后您亲自开车到我家,而且告诉我,您组织过中层管理人员集体表决,一致通过聘我做总经理,并让他们每个人签了 “军令状”,如果某一天因为新任领导的管理需要,对他们进行调整或辞退,任何人不得有异议。我很感动,自感无法望孔明先辈之项背,无需三顾茅庐;也看您变革决心之大,告诉我把权力完全下放,可以大胆放手地去干;还有一点是我的私心——大学毕业二十年一直在外漂泊,中国人有个叶落归根的情结,而我们公司正好在老家,种种复杂的原因让我接受了这份任命。
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是因为原因接受了任命,而非因为目的 ——我迈出的第一步就错了;而作为您,在各项条件尚未完备,尤其在您没有足够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就匆忙引进了一个总经理。
进入公司两个月后,在逐渐意识到公司过分注重短期效益,授权也远不够充分时,我提出了离开。是您的诚心再一次打动了我,是啊,来的时间毕竟太短,完全放权也存在风险,公司失败不起,而员工的渴望、管理的现状也确需引进外聘的高管;我同样也失败不起,作为从业多年的职业经理,更不愿意轻易看到自己的失败。
2. 您需要的不是总经理,而是一个总经理助理或者执行副总企业发展之初,老板的主要管理方式是靠人治。当企业十几、几十个人的时候,企业所有情形都能一目了然,问题一句话就能解决,当组织规模扩张到上百人的时候,自己那双眼睛已经远远不够用了,自己所到之处满眼都是问题,而且说个十遍八遍都不管用,就连睡觉都得睁一只眼睛。您招聘我的目的不仅因为自己飞得太高太快,感觉那些熟悉得连乳名都能随口叫出来的老臣已跟不上自己的思路及企业的形势,还希
望借他人之手革除组织的痼疾,又能避免被人说成是炮打庆功楼的朱元璋似的领导。
今天看来,我们双方的定位就没有从根本上取得一致。您是想透过一个外聘的高管把自己的管理思路贯彻下去,您需要的不是总经理,而是一个总经理助理或者执行副总,无非为了促成我进来,冠了一个总经理的名头,尽管您对此一直讳莫如深。但我们配合的最大问题在于,老板您希望透过一个职业经理去改变下边时,却没有意识到系统问题的根源大多出在自己身上。职业经理依之,将因错位导致舍本逐末;反之,试图改变老板的结局,往往注定失败的是自己。
因此,我们公司招聘高管,必须在您认识并接受改变自己的时候。
二、反思战略思路的配合
一个企业的战略要统领全局,是企业发展之大纲。战略是基于企业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综合因素并配备必要资源的结果。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配合不同的战略。
1.今天成功的经验,有可能是明天失败的根源先看一下我们公司的部分运营指标和问卷调查数据:
(1)几个主要运营指标:
20xx 年销售额较上年增长-10.7%,20xx 年增长率为 2.3%;
质量方面:20xx 年配套产品退货率为 13.8%;
成本方面基本变化不大;
交货期没有统计数据。
(2)下面是摘录的部分调查问卷、访谈和文件记录的数据:
了解公司战略规划的员工占比:3.8%;
认同企业而留下的占比:5.1%;
员工公平满意度:29.4%;
越级指挥普遍性:74.5%;
文件执行率:13.4%。
近几年业绩徘徊的原因全在这里:运营指标是结果,问卷调查的数据是原因。您对诊断报告是认同的,我们也不止一次沟通过,企业由快速增长变成停滞不前,已经说明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长痛不如短痛,趁现在企业效益还好,市场还给
我们喘息的机会,应尽快把工作重心放到规范基础管理上,否则受技术、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执行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质量、交期无法彻底保障的情况下,我们供货越多风险越大,等到我们的品牌信誉出了问题再去补救,就为时太晚! 事实上,在我进公司不久,您重新调整了 20xx 年的年度目标。这个目标是在前三年业绩徘徊的情况下,销售额增长 32.8%。
回顾一下我们公司发展的历史,我们企业的发展,得力于老板您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广泛的社会资源,我们是在行业竞争力极其弱小的情况下,借火爆的行业形势,靠低端产品和价格优势迅速膨胀起来的,我们赖以成功的增长模式就是复制规模。尽管您嘴上承认规范管理为第一要务,但内心似乎更偏好规模效益,做得更大,然后更强。但是,做大还是做强,要看企业发展的阶段,不是凭感觉或拍脑袋出来的。今天成功的经验,有可能是明天失败的根源。
2.老板的格局决定一个企业的战略,有什么样的战略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我曾在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做过,深刻理解残酷的市场竞争意味着什么。不用跟家电业比,即使跟普通竞争状况的行业相比,我们的生存都是问题。今天汽配行业的竞争形势已经从蓝海跨入红海阶段,但我们的思维还未从根本上转变。包括您在内的众多元老对此不以为然,企业为了快速赚钱难道还错了吗?要这么说,那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中学毕业就去工作,而要选择上大学?上大学不仅不赚钱,每年还要花费上万元!
也许我们思路相悖的原因在于,在老板您的眼里,企业从无到有,是自己一点一滴心血的结晶,您对待公司更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尤其随着规模的发展,对企业命运的担忧可谓如履薄冰,容不得半点闪失,导致在战略决策的风险评估和选择上,倾向于经验避免失败。
但我一直在想,当行业形势迅速逆转后,我们怎么办?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 靠技术?管理?市场资源?还是价值链?我们都没有优势可言!
老板的格局决定一个企业的战略,有什么样的战略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
三、反思对下工作的推动
一个企业的成功 80%在于执行力,优秀的执行力可以弥补和发现战略的失误。而在我们公司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安排会出现大相径庭的结果。下面从公司最基本的几个方面,分析一下我们不能有效推动工作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1.只换一个包工头,想领着原来一帮盖草房的泥瓦匠盖起高楼大厦是不可思议的一个公司,组织结构的确定要服从于公司的整体战略,然后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岗位分析,进而把合适的人员选拔到合适的岗位。而在我们公司,核心权力层都是跟随您十年以上的老部下,如果这不是问题,那您身边的司机,陆续做了部门经理、副总经理的时候,还感觉不出其中的问题吗?感恩的方式有多种,如
果送出去深造,对彼此是不是一种更负责任的做法?当然,也许问题出在了因为待遇匹配了相应的职位。
建筑学中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只换一个包工头,想领着原来一帮盖草房的泥瓦匠盖起高楼大厦,简直是天方夜谭,除非队伍素质提升,要么服从统一指挥,可这在我们公司却难以实现。
2.老板不是救火队长
在公司组织伦理的管理上,您远没有意识到越级指挥对一个企业带来的危害。您对公司的情感是任何人无法比拟的。您喜欢事必躬亲,对企业的了解甚至哪个角落有个螺丝您都清楚;当您看到工人维修效率太低,挽起袖子就下手,或者认为哪个地方需要调整,现场就调动起资源。效率倒是有了,但结果是连他们的主管都不知情,原有的计划也被打乱。试想老板您担任了多年的“救火队长”,其结果是不是“火势”越来越大?问题也像您带的手机一样变得越来越多?对此我曾不止一次跟您沟通过,
您也意识到其中的问题,但您认为自己就这个脾气。
3.一个个被架空的主管,员工会服从他们的管理吗? 当层层都可以不服从安排,企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人事权的控制,将决定一个管理者的权威。我曾做过两个不同类型企业的总经理,虽不敢说取得过什么成就,但至少运做过他们品牌跃升至前几位。我非常清楚变革的艰难程度,在千名员工中近 1/4 是夫妻的复杂环境中,一招不慎甚至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在我们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要接受双重领导,人事调整过分艰难。生产系统内部一个车间主管的任用上,根据其业绩已明显不适合,我建议其直接主管予以调整,主管说自己早想调整,但此人是您不久前直接任命的,强行调整会带来系列的问题。我曾三次跟您沟通过,但最终的结果是人事变动我事先都不知情:在其出问题后,您一怒之下当众拿下。如此一来,他的直接上级权威何在?部属有必要在乎他们吗?一个个被架空的主管,员工会服从他们的管理吗? 当层层都可以不服从安排,企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您告诉我,不听就狠罚。罚款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当罚款带来更艰难配合的局面下,对这些阳奉阴违的部属怎么办?
4.法之不行,自上犯之让一个人执行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时,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通过沟通改变其观念,二是如果不执行意味着将出现其担心的后果。在纪律规范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推行企业的一系列举措,我首先实施了部分赢得民心的措施,然后草拟了企业基本规范十条,组织员工充分讨论修订、全员学习、考试并排名奖罚、执行日期事前公布、责任人处理、部门领导违纪率排名、定期张榜公布等,同时为了有效推动,实施了检查和处罚两权分立,并阶段性借用新入职人员检查。感谢您在这一点上的大力支持,实际看到的结果是,一路下来被罚的几乎都是一些主管,还有您倚重的那些员工。公司纪律也随之出现空前的好转。
但问题在后边,很多人开始提出异议,穿工作服重要吗?开会响手机能影响企业效益吗?还不如把精力放到多生产一个配件上。在元老们的眼里,他们就是把太阳叫出来的公鸡,企业是他们拼死拼活挣来的,大家拼来拼去拼到最后却突然发现一个陌生人仅凭那点所谓的资历就在坐享其成,不仅高高地坐在他们的头顶上,而且还要享受着他们为企业辛苦半生都无法企及的待遇,内心会产生极端的不平衡,恨屋及乌,自然对新推行的一些政策极具抵触情绪。而更要命的是您的态度也随之开始动摇。其实我的目的在于给员工一个信息——从现在起,凡是新颁布的文件都会以此为例,以便为将来推行新的管理制度铺平道路。心理学中,这叫“首因效应”或“第一印象”。
可是还有企业文化建设与冲突,等等。
以上种种问题,作为老板您心里也非常清楚,而且感受颇深,甚至对下面一个个小圈子能恨得咬牙切齿。但面对那些元老,您想变革又不能不投鼠忌器,导致这些棘手的问题一拖再拖。也许原因在于您承载了一个企业矛盾的核心,既有自身理性和感性的矛盾,也有自己超前思路与原有滞后管理团队的矛盾,还有与外聘高管管理思路和文化的冲突,还要面对各种矛盾的平衡,不同力量博弈的结果往往成了判定决策执行的依据;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对新招来的人,除了不放心外,潜意识里总希望看到自己的某种影子,既想管住他,按自己的思路运作,又想让他干好。种种原因导致了牵而不放,或者收收放放。
故此,公司的变革必须在您痛下决心的时候!
四、反思如何对一个管理者评价: 我们的根本分歧在于,缺乏统一的价值评判标准管理中有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数字,一个组织对某人的评价,如果 30%的员工说好,50%员工不了解,20%的员工说差,按说人无完人,这个人还是不错的,事实上这种比例带来的结果却是近 70%的人认为这个人不怎么样。原因是影响切身利益的那些人会不遗余力地大肆宣扬某人如何差劲,而认为不错的那些人是很少主动站出来纠正的,最后,那些不明真相的员工也就自然倾向于舆论宣传者观点。 现在我把任职期间与去年同一时期的几个指标简单对比一下:去年同期每月人均产量 957 个,我任职期间每月人均 1158 个,人均产能增长率约为 21%;产销比率为 98.7%;质量指标也由原来的总成品率 93.6%提升为 95.7%。人均产能、产销率、质量、成本等指标均创公司历史最好记录。按说这些指标的取得,不应该成为否认我系列措施的理由,事实上,我错了!
我们对一个管理者评价不是看业绩数字,而是就事论事,凭感觉。我知道,您耳朵里每天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您知道吗?您的一个家庭会议,其影响程度超过我几个会议的总和不止。我知道您喜欢听这些声音,兼听则明,这本身没有错,但那些汇报者如果真正想解决问题(不含投诉 ),为什么不直接找他的上级? 而您又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寻找支持您信念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