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史学习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诸如忠、信、仁、义、廉的理念,在近代革命先烈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红色基因,对于增强我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推动甘肃农信稳健合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忠者,德之正也。司马光在《四言铭系述》中云:“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
1948年,满怀对革命信仰的无比忠诚的江竹筠,在听闻丈夫彭咏梧壮烈牺牲后,她化悲痛为力量,毅然接替丈夫继续开展《挺进报》发行工作,宣传革命真理。同年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竹筠不幸被捕,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
在狱中,特务们用尽各种酷刑,妄图从她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竹筠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贞不屈。她斩钉截铁地对敌人说道:“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位一生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革命的女战士,于1949年11月14日,被敌人无情杀害,并毁尸灭迹。
在这位志坚如钢的女性身上,充分体现了革命者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这种意志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也必将激励新时代共产党人劈波斩浪,奋勇前行。
以党史学习锻造忠诚之魂。在封建社会有忠君思想,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所在组织。始终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农信姓党”的政治立场,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对农村金融的方针政策,忠诚如一地为甘肃农信的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信者诚也。《礼记·经解》云:“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当选为国家副主席,她诚信高尚的品格始终不渝。有一次,她去幼儿园看望小朋友并许下承诺,儿童节那天将和小朋友一起过节日。然而正直“六一”那天天气突变,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老师和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不会来了,当孩子们失望地望着窗外风雨交加的天气,忽然宋庆龄的车奇迹般地出现在了校园门口。孩子们惊喜若狂,老师怀着激动的心情紧紧握住宋庆龄的双手。她对老师说道:“既然我答应了孩子们,就一定得信守承诺。”
宋庆龄一诺千金的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一句承诺,是许诺后的行动,诚信是一根坚强不屈的脊梁,常常绽放着比黄金灿烂的光芒,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赢得天下,只有信守承诺才能赢得尊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给老百姓的承诺,一定要兑现!”通过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我们如期实现了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和庄严承诺。一部脱贫攻坚史,就是一部向贫困宣战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向群众承诺的实践史。
以党史学习筑牢诚信之基。我们要永远牢记在党旗下铿锵呐喊的誓言,坚定理想信念,永葆诚信底色,弘扬革命先烈坚如磐石的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忠实践行者。在农信社工作岗位上,始终把“诚实守信”的核心企业文化发扬光大和传承下去,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珍爱信用,为建设诚实守信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增砖添瓦。
仁者爱人。《孟子·尽心下》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1934年11月6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抵达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晚上,3位红军女战士借宿徐解秀家中,她们看到徐解秀的床上只有一块烂棉絮和一件破蓑衣,就打开自己的被子和徐解秀母子挤在一起睡。
临出发时她们欲将被子留给这位贫苦的农民,然而徐解秀不忍心收受,推来推去,争执不下,于是一位红军女战士把被子一剪两半,给徐解秀留下了一半。后来徐解秀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共产党仁者爱人、鱼水情深的为民情怀,是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取得革命胜利的核心保证。只有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仁者思想,时时刻刻以人民利益为重,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拥护和爱戴。
以党史学习浇溉仁者之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仁者思想,学会用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来分析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把握大势,与时俱进,在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中站稳人民立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支持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彻底打通金融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屏障。
义者公也。《孟子·离娄下》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1935年6月,红军克服千难万险,翻越夹金山。当时,指挥员在检视队伍行进情况时,发现一名倚靠枯树端坐的老兵因冻饿而牺牲。他的身上落满了雪花,半截纸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之间,烟火早被风雪打灭。他微微前倾身体,似在向战友借火,那单薄破旧的军衣紧紧裹在他瘦弱的躯体上。指挥员严厉地责问身边的战士,军需处为何不给他发放棉衣。战士悄悄告诉指挥员,他就是军需处长。周围所有的人都热泪盈眶,脱帽向这位心怀革命大义的“丰碑”致敬!
他为了别人的温暖,把棉衣让给了战友;他为了别人能走出雪山,自己却永远的留在了雪山;他的身体已被冻结,但他的革命大义却在战士们身体里沸腾;他的生命已到达尽头,但他高尚的灵魂却永垂不朽!
面对生死抉择,这位军需处长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是多么仗义的革命情怀、这是多么深厚的战友情义、这是多么正义凛然的革命大义!
以党史学习弘扬正义之气。赓续红色基因,弘扬正义之风。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甘于奉献的结果,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以民族大义为重,奋发有为,建功立业。作为农信社的一员,我们更应该扛起正义大旗,弘扬革命正气,帮助广大困难群众发展产业、发家致富,引领群众朝着康庄大道奋勇前进。
廉者清也。《墨子·修身》曰:“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
1935年宁都突围战中,时任中央执行委员、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不幸负伤,昏迷中的刘启耀深夜被寒风冻醒,他拼命找到原来藏身的山洞,取出掩埋在乱石中的褡裢。褡裢中是时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曾山交给他保管的革命经费—13根金条和一些银元首饰。
伤愈后,他和游击队失去了联系,陷入了孤雁离群的困境。在群众的帮助下,他化妆成乞丐寻找大部队,渴了喝溪水,饿了讨饭吃,困了就躺在破庙休息。吃尽了苦头的刘启耀,一路九死一生,在身体被饿的极度虚弱的情况下,都未曾动用公款分文。
后来江西临时省委成立,正当大家为革命活动经费发愁时,刘启耀将那包金银拿了出来。谁也不曾想到,饿的瘦骨嶙峋的刘启耀,宁可背着金条乞讨,也不肯将手伸向公款,只因他始终坚守一名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底线,他知道这笔钱是革命的经费,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以党史学习涵养清廉之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清正廉洁的优良品质,涵养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因此我们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上必须锲而不舍,在整改纠治“四风”问题上必须毫不松懈。要不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和从严治行,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突出正风肃纪,率先垂范营造风清气正的经营发展环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奋斗史,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史,其中很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在走进新时代、踏入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革命红色基因,将“大信为农,相合共生”的甘肃农信企业文化发扬光大,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文化软实力支撑。
村庄东边的那条河
我的家乡是素有淮北红色“小延安”之称的泗洪县陈圩乡大王庄,这是洪泽湖边上的一个小村庄。村里几乎每家都有小船,祖祖辈辈依靠种地和捕捞河湖里的动植物为生。为了便于捕鱼、挖藕、采莲、捞水草……先辈们不知何时挖了一条人工河,这条河一头连着洪泽湖,另一头连着村东头,虽然只有几里长,但河道平均宽度超过50米,河中心水深超过4米,多条大小船只可以并行从村里快速驶进洪泽湖各个角落。随着岁月的更替,河的两边芦苇葱郁,河中鱼蟹肥美,水草茂盛。这里既是各种水鸟栖息的理想天堂,也是人们获取实物和躲避战乱的绝佳去处。村里人根据这条河的地理方位,都直白地称她为“东河”。
这是一条革命的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彭雪枫、张爱萍、张震、刘瑞龙等人,把大王庄作为根据地,建立新四军四师师部,在敌人封锁严密时,不仅可以利用河汊和芦苇荡与敌人进行游击战争,机智勇敢地消灭敌人,还可以根据战争形势变化,及时转移人员到安全地方。因为这条河,大王庄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2023年5月,大王庄新四军四师师部旧址恢复重建,更让大王庄的名声享誉省内外。
这也是一条生命之河。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过去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出入于东河继而进入洪泽湖水沟、浅滩和水草地,捕捉一些鱼虾蚌蟹、飞鸟野兔以及采摘菱角莲藕、野菜水藻等用来充饥,还把芦花做鞋取暖,把野草做成蓑衣挡雨,用芦苇做凉席、栅子、盖房子,用水草喂养牲口或晒干作柴草,利用河水洗衣、淘菜、浇庄稼……如此生活,年复一年。
这还是一条记载历史的河。往日寒冬时节,孩子们把河上厚厚的冰面当作天然溜冰场,一个孩子蹲在冰面上,伸出双手让另外两个小伙伴从两边拉着向前滑行。大人们则凿开一个个冰窟窿取水。夏日里,孩子们在游泳避暑的同时,把晒蔫的猪草浸泡在河水里,让其膨大,好向大人们交差。春天耕种、金秋收获都离不开河水的浇灌、洗涤。最让我难忘的是,我在这条河里溺过水,但也就此学会了游泳。有时,我静心凝思,东河就是一部史书,河岸是书的边缘,一波波细浪就是一行行文字,记载着大王庄的变迁和村庄上每户人家的生活历史。
然而,就是这样一条与村庄上每个人都休戚相关的母亲河,却在前些年遭到一些唯利是图者的无情肆虐:非法采沙导致河床变形,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围河围湖养殖,人们在清塘时用药物把池塘内的所有生物全部杀死,生物链条在此中断;不断挖堤筑坝,把浅滩当农田,河流和洪泽湖水域面积不断减少;过度采伐捕捞,动植物的数量在逐渐减少,稀有物种几近灭绝……环境破坏、冰层变薄,河面上再也看不到溜冰的孩子,却见到一层黑乎乎的油纱,不时发出阵阵刺鼻的臭味,河流的任何一处再也找不到随手可以捧起来饮用的河水,在水上作业的人随手丢弃的塑料制品,远看就像不同形状的白花,更增添了一份凄凉与伤感……东河,她用无私的爱换来的却是少数人在利益面前的冷酷无情甚至是恩将仇报,她也因超出自己生命所能承载的极限压力而伤心流泪。一位在河堤上看堤和负责抽水送电的老农,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在与我们的交谈中发出满腹的愤慨和无奈的叹息。
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多种疾病也如苍蝇叮臭蛋一样如影随形。党中央高瞻远瞩,及时发现了生态环境问题,坚定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泗洪县委、县政府更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把河流治理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县乡村三级联动,推行河长制,每条骨干河道和重要闸、站设有管理所,明确每条河的治理责任人,出台多项政策,投入数亿元资金专项用于河流整治,下大力气坚决打击非法采沙、拆除围网围栏、取缔乱搭乱建,炸毁人工堤坝退田还湖……一项项政策和举措构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多极化管理体系。
这些围网围栏以及河堤上简易房屋的拆除,有的涉及到我的亲友,为了表示关心,也为了能做一些积极的宣传工作,我利用双休日回家看看。当我走进村庄时,正巧碰见从外地打工回来的远房侄儿,他也是因为拆迁比我早两天赶回来的。当我向他了解有关情况时,他高兴地告诉我:本来这些简易房屋的搭建就没有手续,如果当作乱搭乱建强行拆除我们也只能认可,但现在政府做事非常人性化,拆之前不仅通知了我们,还给了我们不少补偿,同时,政府还有计划地把适合养殖的沟渠水塘开挖成养殖塘,供那些有养殖经验的人继续搞养殖……
我和侄儿边走边谈,我感觉到他这些年在外打工真的开阔了眼界,性格也开朗了许多,说起话来更像打开的水笼头滔滔不绝。交谈中侄儿还激动地说,他们工友每每在一起聊到其他国家的疫情、暴力、战争等等,就会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很幸福很自豪!这些年,他身在外地,心系家乡,他了解到,泗洪在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下大力气招商引资,抓工业经济发展,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在全市率先推进企业上市。这次拆迁他感到政府的惠民政策很温暖,他决定回家创业,毕竟在家门口挣来的钱比在外更受用。
正行走间,我们遇到了同村的二娘,二娘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询问我在城里的情况,我一边回答,一边关切地问问她的生活情况,二娘高兴地对我说:现在日子好过了,孩子上学不要钱了,看病费用能报销了,年龄大了有养老金了,生活困难有低保了,种地不交钱还有补助,我现在有吃有喝,有鱼有肉。想想过去一直希望能过上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吃穿不用愁,点灯不用油”、家里能有“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脚踏缝纫机、收音机)的那种生活,现在早都实现还远远超过了。这次东河拆迁,村里盖了房子按本钱卖给拆迁户,还安排了临时过渡房。和过去的苦日子相比,我这把年纪还能赶上今天的好生活,知足啦!二娘边说边竖起大拇指,不经意间眼角已经溢出晶莹的泪水。
是啊!横向与其他国家比较,我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活得安全有尊严;纵向与过去相比,我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我们实现了小康,国家正大力改善生态环境。这次东河乃至整个洪泽湖环境治理,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恰如一块块温暖的手帕,正在擦拭着东河曾经流泪的面颊。通过生态环境治理,东河卸掉了多年来承载的过度的压力,又重新欢快地活跃起来。当我再次来到视作亲人的东河边时,我感觉东河也似乎感到已经并将持续吹来的拂面的春风,只见一朵朵宛如娇妍笑靥的浅浅的浪花,在温暖的春风抚慰下款款地向我走来。我相信万物皆有灵性,从甜甜的笑靥中我能窥见那颗感恩的心,更能看到那朵朵浪花正坚毅地跟着和煦的春风,沿着正确的方向涌向勇往直前的大潮中。我的视线被完全定格在了河面上,我感慨万千,思绪也随着那前行的浪花对未来充满无限的憧憬。
山的脊梁
清晨,瑰丽的朝霞在东方徐徐延展,路旁一棵棵高耸的梧桐树在微风中欢快地向我们招手。今天趁着周末,我又陪伴丈夫驱车前往高村镇新竹村探望贫困户吴耀兴一家人。
山路崎岖颠簸,一路村落稀少。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留居在村里的多数是老人和孩子。车子停在了一处山崖旁,丈夫从后备箱里搬下许多食用油、盐、卫生纸等生活物资,借了一个老乡的扁担挑子就向各家各户“送需”上门去了。月月如此,无论日晒雨淋还是雪封大山,三年来他从未间断翻山越岭给老乡们送物资。他常对我说:“高村山路偏远,村里几十个老人,生活不便,年轻时他们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垦者,如今老了,家里青壮年外出务工,为祖国富强添砖加瓦。我们在家的共产党员,多关心、照顾一些,理所应当。”
丈夫微弓着背,吃力地一趟趟挑着物资一户户去串门。我抬头看着远处青翠厚实的大山,心里感叹着:“生活在党的怀抱里,无论身处在哪,都是幸福的。”戴上草帽,背起给孩子们的礼物,我也向最远的山顶攀爬。弯曲的山路,是吴耀兴一家祖祖辈辈踩踏出来的印记。路旁还种着几棵挂着牌子的白杨树,那是上一个扶贫党员送给孩子们的生日礼物。如今,白杨树早已长大,参天入云。吴家最大的孩子也如树般茁壮长大,她今年高中毕业后,和妈妈在海南务工,家里八十多岁的爷爷,常年瘫痪在床。五十岁的吴耀兴黑瘦,拄着拐杖,满脸的皱纹刻着一道道岁月磨砺的风霜,早年他还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在修建引水进村、灌溉农田的水坝时,挑泥土劳损了腰椎,现在只能在家做些轻活。
一栋抹着白石灰的土砖黑瓦房坐落在山腰上。吴耀兴告诉我,房子还是八十年代他的父母建造的,祖辈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上百年,他舍不得离开,年迈的父亲更是不舍得。他搓着满是泥土的手,点起一根自制的卷烟,悠悠地说:“我们这里是金山、银山啊,你看这山上的树木,都是农民的财富,国家的栋梁。我干不动重活,帮国家守着这一片绿,还算一个永不褪色的共产党员吧。”我赞叹着对他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好样的。”
临近中午,火热的太阳直射着山顶,干一会儿活就汗流浃背。吴耀兴站在房檐下招呼着我的丈夫下来喝口水。这也是我丈夫他每次来村里必做的功课之二——爬上房顶检查屋漏。穿着背心,满脸大汗直流的人民警察接过老乡递过来的一碗甘甜的泉水,咕噜咕噜直灌了下去。吴耀兴佝偻着腰背从盆里拧出一条毛巾递给我丈夫说:“前几天大暴雨,盆泼似的下。别看我家这土砖房,有您在,结实又避风挡雨。这大夏天的,我家像装了空调,凉爽得很。”一屋子的老乡摇着蒲扇,喝着沁心的泉水,围坐在堂屋里听这位党员民警讲述党的新政策,感念着党中央习近平主席带给人们的幸福生活,一串串幸福的笑声银铃般飘向屋后的大山。
这时吴耀兴最小的儿子从屋外跳着奔进来,抱着我丈夫的脖子大声嚷了起来:“袁叔叔,我数学考了一百分,您看。”说着从书包里抽出一张试卷高高举起,手舞足蹈在地上打转,狡黠地炫耀着:“叔叔,小胖家的房子也很旧了。我家的房子有您在,住着舒服得很,就让小胖家的房子先建吧。”我丈夫站起来,捉着皮小子的脑袋,爽朗地说:“哟,这未来的小警察就开始关心民生了。”一屋子的人都乐得大笑了起来。一位老爷爷拿扇子拍着臭小子的屁股,笑呵呵地说:“你自个儿考了一百分算什么大事,要是全村的孩子都考满分,那才算事,才不辜负陈老师每次来给你们讲习题呢。”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捧着自家房屋改建图纸,满眼泪水拉着我丈夫的手不放,哽咽着说:“有党在,人民好啊!吃饱穿暖,娃儿国家出钱念书,还给我们这么多人建新房,这样的好时代让我们碰上了,太高兴了。”我的丈夫握着老人家的手,说:“您老就无病无痛,长长久久地生活着吧。您这一辈,我这一辈,还有这下一辈,沐浴党的光辉,我们都是幸福的。团结友爱、奋发图强、科技创新,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富强、辉煌就是我们的职责。”
夕阳的余晖笼罩着整个村庄金灿灿的,耀眼、静谧而温暖。眺望着远处如画山脉,我迅速拍下这珍贵的一幕,并命名《山的脊梁》。
那些跟党走出来的幸福路
湖溪村,坐落于万载县罗城镇东南方向1。6公里处,2500余亩农田静静地躺在山脚、卧在河边,600余户人家或依山或围田或凭河世居于此,日出日落、春去秋来。国家吹响全面小康的号角后,脱贫攻坚的战斗在村庄里打响,仅仅三五年时间过去,村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修好了,环境变好了,产业搞好了,村民的日子也过好了。
亮如白昼的通组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湖溪村的夏夜,这是随处可见的景象,伴随着蛙声的,还有村民们散步时爽朗的笑声。近几年,湖溪村每年新增硬化道路都在1000米以上,坑坑洼洼、泥泞不堪的乡间小路只能出现在人们的记忆里,村民小组之间的道路变得四通八达。走家串户、相约散步是村民在闲暇时间的新消遣,尤其是村里搞了“亮化工程”,道路两旁都装起了路灯,就算是夜晚也亮如白昼,家长们也愿意放任自家的“小崽子”在晚上出去“浪”一会。
“路修好了,灯装上了,这路越走越亮堂了”,住在路边的老人家老李头常常望着奔走的娃儿们,感慨道。
柚香浓郁的产业路
“马家柚基地管理员”,对湖溪村村民来说,这是个新鲜的充满希望的岗位。2023年,在罗城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湖溪村建起了千亩马家柚基地,以“产业+合作社”的形式搞起了马家柚产业,带动近200名脱贫群众增收,马家柚基地管理员的岗位也应运而生。村民彭月喜正是一名马家柚基地管理员,60多岁的她膝下无儿,是纯女户,在出任这个岗位之前,生活仅靠饲养家畜带来的微薄收入。如今她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在管理基地之余还照管着家中的几十只家兔,再加上享受了低保,生活也过得滋润了起来。去年她意外摔伤,湖溪村干部送她去医院就医,还时常探望、为她的医保报销奔忙,老人家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时常把“党和政府好”挂在嘴边。
宜业宜居的幸福路
“砰、砰砰、砰……”才晴没好几天,今冬的雪也才刚刚消融。天一大早,住在旁边的卢溢就听到篮球场上传来娃儿们玩球的声音,还有玩球时叽叽喳喳的吵闹声。这在之前可是没有的景象,毕竟以前湖溪村并没有篮球场。今年,为迈出湖溪村乡村振兴的新步伐,宜春市教体局将修建篮球场的项目落地到了湖溪村。前不久项目刚刚完工,场地还没有成型,就有一群小娃儿吵着闹着要去打篮球,被卢溢给劝住了。好容易等上场地稳定了,偏赶上天降大雪,又被耽搁了好几天,这不,雪一化这群小崽子们就忍耐不得耍去了。卢溢,是村里的“两委”委员,眼见这童稚欢愉的场景心里得劲得很,不禁感叹道:“这才有点宜业宜居的意思了!乡村振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在罗城镇,似湖溪村这般紧跟党的步伐,乘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东风,稳步发展、走向幸福的村子并不少,多彩小浒、底蕴卢洲、书香南垣、山水横坑等比比皆是。尤其是今年罗城镇“换理念凝聚发展合力,筑平台促进要素流通”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之后,罗城镇以要素为引、以发展为魂,大力挖掘本土资源、沟通在外乡贤、引进实力企业,抓党建、强基础、稳就业、促民生,奋力谱写富饶美丽幸福新罗城,让群众跟党走出来更多幸福路,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党心所向,我行所往,改革如逆旅,一苇亦以航。
午休时,孩子的对话框里跳出一个截图,点开一看,是孩子捐助某公益网站“免费午餐”的捐助截图,一切尽在无言中,我回了他一个大“赞”……
这已不是孩子的第一次善举,从刚开始被引导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各项慈善捐助活动,到孩子独立自主的参与其中,这是他向成熟跨出的一大步。“忠于初心,止于至善”,“大爱无言,爱善渡万物而不鸣;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教义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犹如沐浴在党的恩泽里,如清风拂面、春雨润物,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般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坚守党的初心,坚定不移地把党的使命传承与延续!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毛主席在长征路上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句,彰显出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作为参加过解放战争的我的祖父,一位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资深老党员,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也学习到了这种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共产党人所具有的精神特质。
我爷爷,小时候如同《骆驼祥子》中描写的祥子那样,原是一个在“十里洋场烟花地,风云际会上海滩”拉黄包车的车夫,后受在皖南参加革命运动的堂哥的影响,并由他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其间,参加了部队的扫盲班,从而,爷爷从一个社会底层摇身蜕变成新中国的有志青年,接着又成为建设新中国的生力军。解放初期,爷爷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从省会城市下放到最艰苦的农村,投身于农村水利建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水利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等到父辈长大之后,爷爷又毅然决然把自己两个儿子送到部队,接受部队优良传统的熏陶,接受部队大熔炉的磨炼,顺利完成两代共产党人的“接力”。平常的日子,爷爷对小辈的谆谆教诲就是,旧社会把人变成了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了人。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幸福生活都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所以,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不忘本,党对我们的恩情深似海,我们一定要听党的话,跟着党走……
“山,倒海翻江卷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中国的改革开放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近半个世纪的伟大史诗,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党员干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精气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如翻江倒海、如万马奔腾在华夏大地掀起一个个改革浪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们共产党人走过百年仍不能忘的最根本的遵循,“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古人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把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明确标注,排出优先序列,重点推进,发挥好支持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奔赴小康的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的指导思想,使得300多万驻村干部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工作态度奋斗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截至2023年底,为了国家的脱贫攻坚事业,已有1800名基层党员干部牺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
历史应该永远铭记!
“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广西百色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作为广西百色走出来的儿女,风华正茂的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个生她、养她的土地,2023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的她选择泥泞,告别繁华回到家乡成为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将她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她在平凡岗位默默耕耘,展现出当代优秀青年和优秀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
“扶贫干部张小娟”,1985年出生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的藏族姑娘张小娟,原本可以留在北京工作,但在汶川“5。12”大地震后,接受中国共产党教育和熏陶的她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灾后的家乡,2008年,她成为舟曲县立节镇的一名驻村干部,工作期间,她访遍了全县208个村的所有贫困户,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23年底,舟曲县贫困发生率降至6。31%。2023年10月7日晚,本计划连夜赶回县里加班的她在下乡扶贫返回县城途中,因车辆坠河不幸殉职,年仅34岁。谁也没想到,这多刚刚盛开在甘南扶贫一线的格桑花就以这种方式凋零了。
“90后”夫妻——只有28岁的吴应谱和23岁的樊贞子。这对来自江西修水县的“90后”夫妻,原本家庭富足的樊贞子看到贫困户的生活状况之后,眼前的场景深深触动了她,于是,她跟着丈夫扎根基层,用执着和担当践行初心和使命,3年前,这对“90后夫妻”却在探访贫困户的返回途中,因车辆落水而牺牲。当时的樊贞子已身孕在身……2023年4月26日,修水县正式脱贫摘帽,吴应谱和樊贞子夫妇曾经帮扶的贫困户也已住上新居,扶贫产业渐成规模,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黄文秀”、“张小娟”、“吴应谱和樊贞子”式的党员干部的默默奉献与坚守,使得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清零”。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扬帆起航。
让我们把目光转到身边,作为70后成长起来的第三代共产党人,身处“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美好时代,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美好时代,心中除了感慨,想得更多的是感恩和回报。作为曾经的贫困户,从小受祖、父辈的耳熏目染,先富起来的表哥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为把村子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架桥修路、修建老年活动室等等,他带头捐出了几十万的启动资金,随后其他老板纷纷效仿,而今表哥所在的乡村已经成为市里的示范村,前来参观和学习的单位和个人络绎不绝。用表哥的话说,如今百姓的幸福生活得益于党的好政策,作为先富起来的这一帮人,我们必须秉承党中央提出的“先富帮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号召,职无旁贷带领农民把日子过好……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坠,赖以柱其间!”作为第四代的接班人,00后出生的孩子有些已经长大成人,党的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在他们身上实现无缝对接。“破青天,而锋刃未残,”中流砥柱之顶天立地的作用将由他们扛起。“心之所向,行之所往”这帮孩子如今已经踏入大学校园,踏着前辈足迹,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他们亦职无旁贷。我孩子踏入大学校园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学校党组织郑重地交上了一份“入党申请”,正如孩子在入党申请里所说“您的从前我来不及参与、您的未来我将奉陪到底……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那里需要就把我往那里钉……
行走在岗坡上的水
二十五年前,全县上下轰轰烈烈会战西南岗几个乡镇,主要是治理西南岗坡地严重缺水问题。当时我刚刚参加工作,在一个临湖乡镇水利站做技术员,由于本乡镇水利工程较少,西南岗又缺少水利技术人员,我便幸运地被县水利局抽调到西南岗上塘镇工作。
没来之前,我就听说西南岗是全县最穷的地方。土地贫瘠,水源匮乏,交通闭塞,西南岗片也是全省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集中、脱贫难度最大的片区。初到上塘镇上班时,正好是新年刚过,就看见成群结队的男男女女,从十几岁的少年,到怀抱孩子的妇女,再到两鬓斑白、拄着拐棍的老人。一些原本装化肥的编织袋,五颜六色、鼓鼓囊囊,凌乱地堆放在他们脚边的马路牙上。他们共同的目的都是在等长途汽车外出打工。我了解到西南岗几个乡镇是我县最早一批外出打工的乡镇,现在外出打工是再普遍不过的事了,可在当时外出打工却是件丢人的事,被左邻右舍瞧不起,如同外出的叫化子。以前外出打工的人,要么是在当地混不下去,要么穷的叮当响,为了生活才抛妻弃子,背井离乡。
实际上西南岗有广阔的土地资源,人均土地在我县最多,但却是最贫困落后的地方。为什么土地多却贫困落后?其中最根本原因不言而喻就是缺水!水,恩泽四方,滋养众生。土地上的庄稼生长离不开水,人们居家生活更离不开水。我从小在湖边长大,只要迈出家门口,房前屋后就能看见纵横交错的小河小沟,一年四季水体都清澈无比,并从未枯竭。我初到西南岗大吃一惊,方圆几十公里才能见到一条沟,稀罕至极。大部分土地都是实心田,通俗地讲就是没有沟没有渠,仅有几条姑且算沟的话,也是大自然冲刷形成的,沟底一滴水难觅,常常干裂如龟背。我清楚这些旱沟只有到汛期发水时才能见到它狂怒奔泻、恣意泛滥的一面。在广袤的西南岗土地上,仅能让我见到水的地方是散落在各个自然村庄的小水井,砖砌、石砌的,还有一些紧靠河沟边的土井,如散落的珍珠般珍贵。打量这些造型各异的老井,井壁上附着的绿褐色的青苔昭示着它的沧桑岁月,好像让我穿越到遥远上古时期的生活。连吃水都困难的地方,庄稼收成就可想而知了,老百姓的生活就更难上加难。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县委、县政府号召大干实干西南岗,引水上岗解水源,让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我和同行们踏遍了上塘边边角角的地块,开沟引水,挖塘蓄水。没有想到,一次我带机械打井队去上塘马庄村打井,让我十分震惊,已经九十年代后期马庄村还有两个自然村吃水还要到六七里外去挑水。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记得小时候在老家吃水是村西头一个二十多平方米的汪塘里挑水。到了八十年代初就吃上了地下深井水,在家拧开水龙头就行了,肩挑手拎早已成为历史。我便问村里老乡为什么没有打井,老乡告诉我,一个原因是穷,还有一个是这里地势太高,也请过好几拨人来打井,都没有打出水。看着他们露出疑惑的眼神,我便告诉他们,放心,我们请了全县最好的有经验的打井老师傅,会给你们解决吃水困难。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工作,我们的打井老师傅没有让马庄乡亲们失望。马庄第一口井终于出水啦,喜得庄里老乡开心得家家户户放鞭炮,围着井拜了又拜,跳啊唱啊,宛如过年。
小小水龙头,关乎百姓事。2023年到2023年,县里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县政府一项重大民生实事来抓,积极筹措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改造了全县所有地下水井,让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卫生水”。
日月如梭。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受到威胁,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地下取水量不断增大,容易造成地面沉降,而且深井过密以及深井位置如离污染源较近,还容易造成水质污染。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贯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之中。2023年,为改善吃水水质,保证饮水安全,节约水资源。泗洪县投资13。2亿元,分别在县域东南片、西南岗新建水厂、增压站,新铺管网,并对城区地表水厂进行扩容升级。通过工程实施,使全县农村地区70万群众与城区居民一样用上了干净、卫生的地表水,确保全县区域供水覆盖率100%,实现城乡供水全覆盖。一年时间的快速施工,从洪泽湖取水口取出来的水通过管道辐射全县各个乡镇,历经一二三级管网,到达千家万户。施工难度最大时需要经过四次增压,四次消毒,长途奔袭才能送达全县海拔最高点西南岗上塘镇。放在从前,怎么也不敢想上塘镇老百姓也都吃上一百五十多里之遥的洪泽湖水,听起来好像在吹牛又像说胡话。水就这样任性,行走在西南岗上塘镇各村各户每个人的口中,不论圩区不论平原不论岗坡,就这般神奇,就这么棒。
曾经缺水严重的西南岗土地,因地制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需水较少的果树,如碧根果、软籽石榴、桃树、梨树,等等。采取地下管道灌溉、滴灌、渗灌、喷灌等高科技手段,优化又节约了水资源。
吃水,我经历了从土井水到地下深井水再到经过三十多道处理工序的地表水的演变。水,每一次不同凡响地行走,每一次都发生质的飞跃。
做一名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2023年12月30日是我的“政治生日”,在这一天,我被党组织正式接收为预备党员。我在向党组织递交的入党志愿书中这样写道:“我努力成为一名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坚信共产主义终将实现,我愿坚持理想,为共产主义终身奋斗。”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顾党的百年历史,能够深刻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真切体会到马克思主义者的使命担当。做一名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一直是我不懈的政治追求。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全过程,我始终坚持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行动上、情感上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追求做一名让党组织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合格共产党员。
政治上坚定——旗帜鲜明讲政治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要求。“政治关”是加入党组织的第一关,政治上合格是党员合格的根本所在。2023年10月10日,我郑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入党申请书中,我鲜明地向党组织表明了我坚定的政治立场,即坚决站在人民立场上、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2023年11月,我参加了学校第十八期学生业余党校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进一步端正了自己的入党动机,认真学习了党的章程,对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有了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2023年11月12日,经过民主推选与组织考察,我成长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2023年11月11日,我被党组织确定为发展对象。我参加了学校第三十二期发展对象培训班学习,并以优秀成绩顺利结业。从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到被党组织接收为预备党员,我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增强政治意识,保持政治本色,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实事求是地向党组织汇报个人思想状况,对党忠诚老实。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头脑清醒、旗帜鲜明,敢于同错误言论作斗争。
思想上坚定——补足精神上的“钙”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中学时期,我便对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充满了无限向往,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痴迷疯狂,我把《共产党宣言》看了一遍又一遍。我被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所深深折服,我愿意追随马克思的脚步,为全人类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我坚信共产主义绝不是虚无缥缈,无数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者为了共产主义不惜流血牺牲,我和他们一样,都坚信共产主义理想必将在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持续奋斗中变为现实。在党组织的教育引导下,我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找到了自己的精神追求。焦裕禄、孔繁森、廖俊波、黄文秀等一大批坚守理想信念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的先进事迹给予我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的决心和勇气。
理论上坚定——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政治上坚定、思想上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坚定。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是提高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重要途径。大学期间,我曾担任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协会的负责人。我带领社团成员经常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开展读书交流会。我认真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看家本领,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大三学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交流学习期间,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修读了多门课程,并荣获第三届“五四杯”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生学术论文竞赛三等奖。我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书目进行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我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带着问题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我坚持在写作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我在中央组织部共产党员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智库网、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表了多篇理论文章。
行动上坚定——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新时代中国青年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信仰既要内化于心,也要外化于行,要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大学期间,我追求进步,刻苦努力,实学实干,在各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积极响应学校和家乡党组织号召,报名参加了青年志愿者,为家乡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青春力量,被校团委评为“疫情防控最佳志愿者”。我发挥个人特长和专业优势,在抗击疫情宣传工作中积极作为,被校党委宣传部评为“突出贡献奖”。2023年5月,我参与了国家发改委委托科研课题的深度访谈工作,在山东烟台深入企业工厂、建筑工地对农民工群体展开调研。2023年7月,我在中共嘉祥县委办公室进行暑期实习,在基层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践行初心使命。在2023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评优中我荣获“先进个人”称号。我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荣获国家奖学金、中华全国总工会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我认真做好学生工作,工作成果突出,荣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社团干部等荣誉。
情感上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我对祖国的热爱是天然的、原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和现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中国离不开社会主义,也只能走社会主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勤劳、最智慧的人民,我对广大劳动人民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我从他们当中走来,也必将向着他们走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使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我对党的热爱是深沉的、纯粹的。感谢党组织对我的培养和教育,让我进步和成长。感谢同志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自信和勇敢。我会带着这份真挚的感情,继续朝着奋斗目标坚定地走下去。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身为新时代中国青年,逢国家崛起之盛世,负民族复兴之重任,我为此深感骄傲自豪。我会努力做一名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奋斗,埋头苦干,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党旗照耀的地方
“我的家乡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白水乡,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年轻人都不愿呆在这里,纷纷远走他乡去谋求生路。这里被山重重包围,走过了一座山又是一座山,看不到边界。如果要出远门只能依靠一天两趟的班车,因为泥路坑坑洼洼需要颠簸两个小时左右才能到县城。”我曾这样自述过我的家乡,因为十年前我的家乡就是这番模样。
我和所有从这里出身的年轻人有一样的想法,逃离这个让自己贫困自卑,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的地方。于是从小我就拼命念书,因为老师说过“知识改变命运”。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十年的时间,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泥泞到车水马龙
2008年的冬天异常的寒冷,一场大雪让路面变得光滑又湿冷。但是我买不起防水的棉鞋,我只能穿上妈妈给我准备的雨靴,雨靴里面就算垫上鞋垫也还是抵挡不住恶劣的天气。湿润的泥土在低温下结上了冰,我总是走着走着就滑倒,鞋坏了,水进入了鞋子里,冷的刺骨,但是为了上学,我还是努力着走到了学校。
那年冬天,我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脱袜子。我的脚因为长期冰冷长了冻疮,冻疮又疼又痒被我抓烂又流脓,肉和袜子紧紧的黏在一起。每当要脱袜子的时候,那不是脱袜子,那是在撕扯我的皮肉,每每都疼得哇哇大哭。
第二年,在党的领导下泥路修建成了水泥路,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到处都是水坑,再也不用害怕自己被泥滑倒。所有人都笑脸盈盈的看着水泥路修到了自己家门口,爸爸也参与了这条路的修建,那一天爸爸特别开心,他说:“路终于可以大胆的走了!”
而2023年,家乡的水泥路又变成了柏油路,平坦漂亮,交通客运来往不绝,班车一个钟头一辆。
在党的照耀下,那些被滑倒,脚生冻疮的日子真正一去不复返了。
从破败到生机勃勃
在中学的时候,我学习了一篇课文,叫《在山的那边》。课文的主人公不停的在寻找山那边的海,正如我不停的想要逃离,这一座座大山一样。可是老师又告诉我“在寻找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路上的风景”,这让我又再一次陷入了沉思。这些年家乡发生的变化,这里的人和事,让我怀疑自己的想法,是否是对的。
后来在外地上学每每想到家乡,总是莫名的感触。虽然故乡穷苦,我还是很想念它。在外地上学三年,过年回家,总是一年一个样,感觉家乡变得越来越漂亮了。每年我都会回到自己的中学,看看那个充满自己青春回忆的地方,每次回去都有不一样的变化。
原来泥泞的操场铺上了草坪,变得柔软,美观。原来破败不堪的校门铁栏杆,换成了电动开关的大门,旧教学楼变成了学生宿舍,建了一个新的教学楼。
不单单是学校,白水乡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每年的5月20号,是白水乡特有的百合文化节,在这个时间的百合田里,百合竞相开放吸引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赏花游玩,一览百合风采。在白水乡槽岭村,还建造了山地越野,可挑战上下陡坡、穿巷道穿林地、过战壕等项目,尽情享受大自然风光。百合田中尽显光彩,展现了白水人民勤劳、朴实的劳动成果,山地越野刺激有趣展现了白水乡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好的旅游文化。
而这一切都因有一束光照耀在前方,而这束光来自党的照耀。
从穷困到安居乐业
在我们村里有一个人叫做刘华平,在政府和党组织的帮扶下,成功脱贫。
他的困难,我们都看在眼里。老婆是一个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还需要抚养一双儿女,既要照顾家里的情况,还要挣钱养家。刚开始带着一双儿女和老婆回到我们村里的时候,一贫如洗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好借亲戚的钱盖了一层的小平房。但是好在他勤劳能干,开始搞养殖,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学习养猪、养鸭,把日子慢慢过的蒸蒸日上,不但把欠的钱还清了,还能带上村里的人也开始学习养殖。他总是说着这样一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在自己过好的同时,还要感谢党组织和政府的帮扶,努力回报社会,回报党。
同样还有一个贫困户,叫做张何根。妻子是残疾人,需要独自抚养4个孩子。在党组织的帮扶下,他学习种植百合,卖百合粉,既为家乡做了宣传,又解决了家中的生计问题。在接受采访时,他这样说道:“现在国家的扶贫政策好,村干部和帮扶干部也很支持我,我们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明年我打算扩大种植规模,带领更多的乡亲致富。”
被党照耀的人,总是希望带着火种去帮助更多的人,这就是所谓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吧!
而我今年也回到了家乡,回到了那个曾经我做梦都想要逃离的地方,在一所小学实习做一名老师。其实不单单是我,渐渐的有很多年轻人,开始回到家乡创业发展,因为我们都意识到我们逃离不了家乡的贫困,唯一的方法,只有改变贫困的现状。
那些离开家的孩子,纷纷开始归巢。我们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小康,见证了十年以来家乡的变化,所以我们相信自己,也相信党。
我们相信在前方党的照耀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