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真情人间苏轼
前不久,读完了《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
书中的苏东坡,一如常人所说的那样乐观、豁达、豪放。但是真正让我感动的,还是他的真诚。
章惇,字子厚,是苏轼出任凤翔签判时所识的同僚。一日,苏轼与章惇结伴出游。路经一山谷,山谷两岸悬崖峭壁,怪石嶙峋,树木繁盛,在潭水上投下片片黑森森的阴影。潭水平静而深不可测,在深谷之中不起一丝波澜。据说,曾有人用数百尺长的绳测其深,却仍不见底。一座独木桥颤颤巍巍地连接起了两岸绝壁。独木桥年久失修,泛黑的木头上布着密密麻麻的霉点,漆片脱落之处甚至长满了青苔。章惇见了冒险之心油然而生,激动之余还不忘邀请苏轼和他一起去对岸绝壁上题字。苏轼胆子毕竟没有章惇大,于是作诗谢绝了他的好意。于是章惇便大踏步走过桥,如履平地。在石壁上写下了“苏轼章惇来”后,回到了苏轼身旁而面不改色。此时苏轼已吓得面如土色,衣襟俱湿。见章惇平安回来,不禁长吁了一口气,说:“子厚他日必能杀人。”章惇大惑不解。“能拼命者,即能杀人。”轼答。
不得不说,这是真的灵验,日后章惇果真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可是,让苏轼料想不到的是,章惇执政后,为巩固他自己的地位,第一个要杀的竟是苏轼本人。章惇似乎忘却了他们之间的情谊。他不再是“乌台诗案”中,那个为保苏轼性命,破口大骂丞相的人了。他甚至成了他自己都曾看不起的人。
风水轮流转。转眼,章惇也从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丞相变成了被流放雷州的罪官。他的儿子章援原是苏轼的门生。就像章惇被高官厚禄所挟带的政场风沙,掩盖了他与苏轼的友情一样。章援为了帮其父谋功,不惜喝下权贵的“孟婆汤”,忘了自己的老师。此时苏轼已遇赦从海南返回。章援仍旧不了解苏轼的为人,他甚至害怕苏轼会被皇上再次任用,因为父亲的打击而报复。他开始惶恐不安,思索着是否要去这位多年未见的老师面前为父求情。但是自己多年奔走于权贵门前屋后,对师门冷眼相待的做法让章援此刻无脸面对苏轼。只能寄一书信聊表心意。而苏轼呢,当他得知这一消息时,非但没有像章援所想的那样落井下石,反而还很同情章家的遭遇。不顾重病连夜给章援回了一封长信,并细心地写了一养生药方给章惇。[ HtTps://WeNaNdaQuan.cOM ]
“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增损也。”这是苏轼眼中他与章惇的关系:四十余年的挚友。纵使章惇掌权时想尽一切办法想置他于死地,这份友情在苏轼眼中仍是那么重要。
苏轼不仅仅是对章惇推心置腹,并且无条件地相信原谅,而是对任何一个人都是如此。这份真心不仅使苏轼结交了不少好友,也是他在政治上坚持下去的原因。北宋,党祸严重,众人都渴望被外放,远离官场这个是非之地。苏轼也不例外。可当他得知他的官职是神宗遗命时,感动得语无伦次。将一片赤诚之心,全都投入到了那不现实的政治理想中去了。他冒着被台谏们围剿的风险,多次上书摄政的太后,竭尽全力辅佐年幼的皇帝……
即便仕途艰难,他也从未想过利用朋友,让自己身居要职、荣华富贵。苏轼所有美好的政治抱负和理想,都在那人心猜忌的官场上被磨灭。但是他对朋友、对君主、对人民的爱却始终不变。
或许正是这份爱,使他在最艰难、最孤寂之时有所牵挂,而没有走向死亡;或许也正是这份爱,才创造了苏轼,这一充满真情的人间谪仙。
任他惊涛骇浪,唯我波澜不惊
苏轼出生于四川,他的父亲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大家,名叫苏洵。他的弟弟苏辙也是毫不逊于苏轼的一位文人。他与弟弟虽都有着从政致君尧舜的伟大抱负,怎耐中进士做官后都被接连贬谪。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虽然他的一生如逆旅般艰难,他豁达的心态让他在面对接踵而至的困苦时仍处变不惊。四十五岁时经历“乌台诗案”险些丧命,晚年又被贬至惠州、儋州。但无论他贬至何方,他都坚守心中那份坦然,造福一方百姓,尽心尽力,有所作为。正是他这样的浩然正气,才让他的谪官之路不是如此痛苦,让他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打量自己的一生,让他在官场沉浮中,在生活困苦面前波澜不惊。
他是一个热爱故乡四川的人。但因他的贬谪之路坎坷,他早早就离开了故乡并再也不得归返。他的思乡之情是无法平息的,但他用其独到的心态,写道:“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他将这个世界都视为了“此心安处”。苏轼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的乐观积极的态度,更在于他宏大的胸襟与广大的格局,心怀世界,何处不是心安之处?
妻子王氏的死去,是比贬谪更加痛苦的精神打击。正是这样记忆深刻的悲痛让苏轼在密州梦见了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但是理智的他知道生死必须在生活中消释,他选择要活在现世。
不仅如此,与弟弟苏辙分别后,也再无相见。书信中透着的是他的思念。忍受着别离的痛楚,但豁达又一次告诉他,只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足矣。
然而这样的豁达却没有得到生活的同情,生活赠给他的是频繁的迁徙,在经历“乌台诗案”时,他被贬黄州,这是他最痛苦的一段贬谪经历,由于对朝廷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有不同意见,他些许就命丧黄泉,在如此的危险之后,他放空自我,游览名胜古迹,看到赤壁涛涛水滚滚而来,他胸中仍处变不惊。他写下“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他是一位善于面对逆境的人。而正是身处逆境之时,他的文学创作水平也达到了巅峰。他被贬的最后一站是海南儋州,一个荒凉的靠海之地,苏轼本以为自己会葬身此地。可是不然,苏轼所看到的并不知有眼前的苟且,如“食无肉,病无药,居无竹……。夏无寒泉”等一系列的艰难困苦。之于他,却寻找到了当地人都未曾发现的美味——生蚝。他每次贬谪,都能随遇而安,且都能寻觅到美味。他俨然是一位美食家,随时尝品人间至味。纵观苏轼的一生,他的豁达如同一把剪刀,让他从痛苦的锁链中尽早脱离出来。他的年少轻狂已被冲刷而去,岁月为他领航。正是经历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他发现豁达是唯一一种可以让人波澜不惊度过一生的选择。
暮年时,他的思想与陶渊明接轨,“甚欲随陶翁,移家酒中住”。达观且处变不惊,他发现人应该顺应自然,走向生命的尽头。
据说人死前,一生都会如电关火石般倏忽而过,苏轼也是如此。积极且坦然完结了这一生。他的逆旅从未停歇,而他豁达的品质也从未消逝。人生秋凉,逆境重重,而苏轼波澜不惊,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一寒食雨中,春江暴涨,一路冲撞门庭楼壁,雨势猛激,难见水云穷尽之迹。飘摇山间,一座漏舍摇摆于风雨中,似是要即刻随风而去,犹如一只破舟摇曳于江水激流之中。
此时,一人立于小屋,漏雨洗身,眼望窗外凄风斜雨,心生丝丝愁忧:“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孤身飘异乡,此时的他穷困潦倒,又身处此情此景,此凄惶世道,尤感这瘦弱之躯一丝游命会随时被一只看不见之手横空掠去。然正是这凄惨又举目无亲之境,让他孤寒而生逆境求生之意,心中徐徐燃起激奋之力。
此人,乃宋代大文豪——苏轼。
被贬黄州,虽满目萧然,却也能凄景求生,接纳此境此地。于是湖北黄州这一处“他乡”,后续便自然成为了苏轼的另一重“故乡”。此地五年的丰富生活阅历,让他继续接受生活的洗礼,继续磨砺自我意志于精气,自然成就了他逆境中乐观求生向上的心志。由此他写下了《赤壁怀古》等千年佳句诗篇,借诗感叹自身命运的曲折并抒发每个游子都挥之不去的思乡情怀。他的“此地为一别,孤蓬万里征”,在多数人眼中是悲凄、孤独、怀念等情绪,而在苏轼的已经之上,更隐含着他孤军万里豪气远征的豪迈。又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抒发出他超乎寻常游子的想法——在漂泊中,他感悟的不仅是异地的方言,食物、街巷、山水,更多的立地修身求同,获得安全、归属、认同之感及积极乐观处世的态度,身处异地背负乡愁却能生出他乡即我乡的心怀,从而让自己的胸怀走到了没有任何地域边界的更加宽阔的平台。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不同生活阶段都可能面临离乡求学求仕、旅行、定居等,选择在不同的城市安家落户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工作的常态,每个人也都或多或少怀揣着对童年、年少时光生活地的怀念和回忆。更多的人选择在一个新的异地安居乐业,奔赴幸福生活,也自然的把异乡变成吾乡了。这一切,也是对古人“此心安处”的最好诠释和呼应。
而今,我们重新咏唱苏轼的诗句并回顾他的贬途,可谓崎岖坎坷又绵延悠长,但无论他漂泊到哪里,依然在哪里乐观豁达,广泛交友,求生求上,面对凄苦困顿的生活境遇,依然组织力量,帮助当地许多疾苦百姓,而他的这种忧国忧民的无私精神及爱民如子的实际举动也感染带动了其他人,处处撒播着人间的正能量。他即使到了垂暮之年,面对生之将尽病痛折磨,依然表现出超于常人对生死的恐惧,认真走好人生最后的路。随着他最后一首诗中“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的落笔,然后静静的离去……
苏轼就真的去了吗?没有,一千年后,他的思想、著作、追求真善美的足迹,一直印刻在我们心间与我们同在,与世界同在。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苏轼也便是那个人。
人人来这世间,要不枉这人世一遭。在这繁花似锦的和平盛世,我身在杭州,行走于西湖边咏怀苏轼老先生的诗句并感怀他的人生也让我心有所思所感。如今的杭州早已超越了古人“自古钱塘繁华”的盛景,四通八达而与世界接轨,前几年刚顺利承办了“G20峰会”,如今又喜迎亚运会的即将召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我们所有杭州人,将张开热情的怀抱,喜迎八方宾客,把拼搏向上、团结友爱的体育精神继续播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杭州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张贴、展示着有关亚运的相关赛事宣传彩报,一座座运动场馆已筹建完毕静侯各国宾客,到处充满活力运动、乐观向上、积极热情的气氛。我在想,苏轼老先生如果能够穿越,如今的境况定会让他喜笑颜开,眼放金光,甚是欣慰啊!
呼吁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能怀揣苏轼老先生忧国忧民利他之心,面对人生中的每一场考验逆境向上求生,勇敢乐观迎对生活的洗礼与锤炼!也呼吁我们每一个杭州人,努力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把亚运筹办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力争把杭州亚运会办成一场享誉世界的体育盛会!同时也热烈欢迎世界的八方亚运宾客,继续借用苏轼的“此处安处是吾乡”送给每一位嘉宾,杭州欢迎您!杭州一定会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是真善美的结合,我们可以在品茶、品花和品美食中感受他的生活美学;也可以在亲情、乡情、友情与爱情中感受他的人生伦理。作为人,他是凡尘仙;作为仙,他是天上人。几千年后,我们也时常望着那颗苏轼望过的月亮,这似乎就是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与古人的心灵感应。
乡情: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一辈子都在漂泊,从四川眉山的大山中走出来,到当时繁华的北宋都城开封,后来要么担任通判,要么就是被贬,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辗转东西。初到杭州,他便觉得有种熟悉的感觉,好像前世来过这里。在杭州,他也认识了后来与他同舟共济的侍妾王朝云,西湖的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但他因工作调动,不得不走。
被贬到黄州是苏轼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他没有地方住,只能住在寺庙里,但是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被田院乞儿。”尽管身处逆境,但永不堕落。他虽处于旋涡中,却光风霁月,不落红尘;他不忮不求,顺其自然。在黄州,他规定了自己一天的开销,他选了一块土地勤奋劳作,这块地叫东坡,也是他的称号,更是他在黄州生活的希望。
再后来,被贬到惠州,而他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到最南边的儋州,他也坦然“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苏轼只回过家乡一次,但他走过的每一条路都通往远方的故土,每一条都是苏轼的回家路。
亲情:对床夜雨听萧瑟
翻看苏轼的诗集,出现频率很高的词中,有一个是“子由”。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轼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写信给自己最亲爱的弟弟。而苏辙被贬到某个地方时,也会寄诗给他唯一的哥哥。“乌台诗案”对苏轼的打击很大,在开封的大牢里,他想起了他的弟弟,想起了他们一起玩耍的自由自在的童年。当年,苏家兄弟俩考中进士,后来在更高的制科考试中,他们又被同时录取。两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只能相互扶持、依靠,才能走出这黑暗的官场。
苏轼死后,苏辙又经历了更慌乱的时代,在孤寂清冷的夜晚,苏辙仰望哥哥诗词中无数次提到的那个熟悉的月亮,苏轼曾经因为月亮而充满勇气,如今,这颗月亮也给弟弟以同样的鼓励。苏辙死后葬在苏轼旁边,实现了兄弟俩生前没有实现的“夜雨对床”“长叙此生”的誓言。
友情:相逢一醉是前缘
苏轼的政敌王安石,拥护新法,而苏轼却不赞同,两人为此一直争锋相对。后来王安石见大势已去,便辞官退隐南宋,苏轼路过南京时,想去拜访一下王安石,他们曾经误会重重,隔阂很深。如今却相视一笑,冰释前嫌,两人一连数日,共同游乐,仿佛要把以前被耽搁的时光都弥补回来。王安石甚至想让苏轼在旁边买块地,和自己成为邻居。苏轼十分感动,感慨这缘分为何不早点到。
苏轼每到一地,都有同情欣赏他的地方官员。他在黄州无依无靠,唯有知州徐君猷对他礼遇有加,常常邀请苏轼来做客。同时,苏轼也很受老百姓的欢迎。他有一个平民朋友叫巢谷,当苏轼被贬儋州苏辙被贬龙州时,他知道后,要徒步去寻找苏氏兄弟,人们都讥笑他疯了,但他顶着七十岁高龄,到苏辙那边把信带给苏轼。他执意要亲自带给苏轼,但因为旅途劳累,在途中死了,这情谊千载年之后,仍然让人为之动容。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一生之所以能创作出那么多美好的诗句,能在逆境中坦然面对生活,能被无数的古人与现代人所尊重,正是因为他热爱故乡、亲人、朋友,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一切。
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我被他超然的乐观精神,被他至善至美的情怀,我相信一个人只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哪怕经历再多的困难,也是甘之若饴的,正如他在《定风波》里所写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逆旅当学苏轼,面对人生风雨,我们应该保持豁达而超脱的心胸,我致敬他。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轼人生起点很高,在21岁进京赶考,第二名的进士及弟让他瞬间名扬四海,成为背诵的一颗文坛新星和顶流,在当时上至皇帝皇后下至平民百姓只要苏轼文章一问世,就经哄抢。但是人生就是那么奇妙,它会让你在最闪耀的时刻,瞬间跌入到谷底。苏轼在42岁时遭遇到了人生的一次重击——乌台诗案。
也是因为这次的乌台诗案,我也意识到苏轼和苏东坡并不是一个人。苏轼是清冷才俊的宰相胚子,他的生命起点是在眉州。而那个文坛巨匠,光耀后世的苏东坡,他的生命起点却是在黄州。就好像苏轼是一只蛹,而苏东坡是一羽蝶,这种蝶变在黄州完成。促成蝶变的就是著名冤案——乌台诗案。如果人生是要靠在磨练中成长自己,那么苏轼在乌台诗案后,所遭受的一连串贬谪和磨难,那就是他一步步走向更高维度的阶梯。有的人在困难面前,频频低下了头,从此一蹶不振。而苏东坡却在一个接一个的打击中,从”蛹”化身成为了”蝶”。在乌台诗案后的苏东坡更像是洒脱睿智的长者。
《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在这本书中,有着绝美的插画和许多有关苏轼的趣事,如一起夜游的张怀民,看着插图就不经吟诵起”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是苏轼的乐观豁达。本书从8个角度去写——故乡,亲情,花和爱情,交友,吃货,家风,吃茶,生死有命。在书中可以品味诗歌的韵味,用诗连接起苏轼的生活、艺术。让古诗词变得通俗易懂。
书中涉及诗歌无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十年相思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还有”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
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一生风雨,过眼云烟,我行我素,泰然处之,他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书本只是了解苏东坡的一个辅助用具,而苏东坡的才华与乐观精神是难于言的。”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在各种各样的磨难下,苏轼并没有麻木,而是练就成为一只蝶,几千年来,少有的清醒之人,”世事一场秋梦,人生几度秋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不能与家人团聚下,望着明月他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面对风雨他诵:”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世事纷乱中呐喊:”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只要我不认输,没有人能说我输。愿每一个平凡的骨子里都藏着一个苏轼跟苏东坡!
好书如香茗,芬芳醇厚,意味悠长。而《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从衣食住行将苏东坡坎坷流转的人生娓娓道来。
“试问岭南好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中国人常言落叶归根,但苏东坡仕途坎坷,远离家乡,漂泊一生。但他无论被贬到何处,都乐观豁达,不断给人生做减法,甚至学起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找回生命最本质的味道。也正是在这悲惨的仕途中,苏东坡找到了自我,最后摒弃功名利禄。过起了“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生活。
在一生中,苏轼向父亲学到了诚实写作、以笔发声、文章直击人心深处;向祖父学到了质朴、洒脱和幽默。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自小良好的家庭教育,让苏轼的精神世界得以丰盈,使他即便多年以后深处人生低谷,也有一种豁达的心胸和免于崩溃的力量,和弟弟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两人也在日后的境遇中互相依靠,共度难关。
命运难以琢磨,就像飞行的鸿雁在雪上留下的印迹,但若在无常的人生中拥有温暖的回忆,便足以让人生拥有意义。在苏东坡那里,我学到了很多,有知人论世之道,为人处事之风。更重要的,是在绝境里苦中作乐。
苏轼身上有一种超越逆境与悲哀的力量,即便在当时黑暗的政治环境中,对国家社稷的热情被一次次绞杀和扑灭,他也用浩然正气不断努力,拯救了自己,也让人生在历史长河里成就了永恒。
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