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看到青年人的热爱与渴望
近日,随着开学季的到来,一则名为“热爱的事值得一试”的话题登上各大社交平台,快速吸引了青年群体的关注。在大家的参与中,有视频、有文字,每一个评论都是一个鲜活的故事,在讲述着年轻一代所热爱的事。
勇敢尝试,才有了自己的模样
在这个话题的评论中,我们看到了青年对生活的执着。
参与讨论的人,有人递交完一封离职信后,在自己热爱的烘焙中找到了创业的乐趣;有人一次次被拒稿,看到凌晨时分送餐小哥的身影后又重新捡起了丢掉的笔;有人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可以上场,但依然从清晨到夜晚在坚持练习。有人在假期和朋友相约,成功实现了第一次自驾环岛游;有人在室友说女生不适合玩滑板的时候,最终还是坚定地遵从了内心的选择;有人在大城市和边远山区之间,郑重地填下了支教的表单……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当下青年人的生活与渴望。他们有着不同的向往,也面临着不同的压力。在这些故事里,每个人都因为心存热爱、勇于尝试、勇于一试再试,最终活出了属于自己的模样。这些鲜明的青年人形象、这些并不伟大的目标,在这些平凡的场景下,也组成了一个时代的青年群像。
这个话题也吸引了两岸数十所高校的参与,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邬盛根老师说:“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能够始终和青年人在一起。在这个社交话题中,你能够直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那种青春洋溢和责任担当,看过这些为热爱而勇于尝试的故事,也再次激发了我对于大学教师岗位和身份的那份热爱。”
热爱融于家国,燃起民族复兴的希望
鲁迅先生在《热风》中有过这样一句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这种向上的力量,正是来自心底的那份热爱。
热爱是一种发端,是尝试和突破的源动力,也是百年来中国青年身上的特质。如果没有当年上海石库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上那些青年,没有一批批前赴后继奔向延安的青年,没有一位位建国后从欧美放弃安逸生活归来的那些青年,没有小岗破冰、深圳逐浪、浦东追梦的那些已经记不住名字的青年,难以想象今天的中国的繁荣富强。他们的身上闪耀着一种光芒,一种不认命、不服输的敢闯敢拼的“弄潮”精神。是他们,帮助中国从被时代甩在身后到追赶上时代再到超越时代、引领时代;是他们,一次次把热爱变成实际,让梦想照进现实,让星火燃遍中华。
个人热爱、家国情怀完美结合是中国青年百年来的坚定选择。《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陈望道因为热爱学术、沉浸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海洋中才品出了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无数的革命者和新中国的建设者因为热爱自己的事业、工作才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难。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国家共命运,是百年来中国青年的无悔选择。
点点星光,汇成时代的星河
或许有人认为自己的工作很平凡,或许有人觉得自己做不成什么大事业,或许有人正处于对生活和未来的迷茫。但,正是一个个平凡的工作、一个个寻常的梦想、一次次在迷茫中的坚持和努力,才让自己成就了自己,才和无数的年轻人一起组成了一个时代的光芒。
今天,Y世代、Z世代的青年人正在刷新和改变着人们对年轻一代的刻板印象,他们也许更爱时尚、更爱动漫,他们更具个性、有着更为多元化的文化圈层,他们敢想、敢讲、敢做。对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他们无惧别人的目光。做一个视频创作者、做一个达人、做一个主播站上自己的舞台……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广告学系系主任张哲老师,对于现在的一代年轻人这样评价:“现在的大学生,他们更加清楚自己的追求和爱好,每个人都在找寻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定位,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趣缘群体。虽然大家所热爱的各有不同,但在大家为热爱的事所做的尝试上,我能看到这一代年轻人所共有的坚持和坚定。”
年轻的一代,他们的热爱和梦想、他们的多彩生活,正在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开启的新征程同频共振,与百年大党的青春再出发同频共振,与全社会的改革创新同频共振。
读史知千秋伟业,百年风华赓序章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读史知千秋伟业,百年风华赓序章”!
《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令我潸然泪下,一幅幅可歌可泣的百年画卷令我感慨万千。此刻,我站在红旗下,看着迎着朝阳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终于明白了一代代革命先烈们浴血斗争、不懈奋斗的意义所在。我辈青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要从红色革命史中汲取前进力量,“读史知兴替,立志促复兴”,千秋伟业已由先辈开启,风华序章必有我辈赓续!
百年革命史,让我们明白,敢为人先,坚守理想才能成就千秋伟业。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支离破碎、内忧外患的中国,毛泽东橘子洲头独立寒秋,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宣言;“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以身许国的誓言;“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陈乔年就义时心里装的仍是民族的未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方志敏身处牢狱不忘畅想“可爱的中国”……因为崇尚天下为公,才能做到克己奉公;因为心有“大我”,才能牺牲“小我”。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在血与火的革命年代,先辈们坚守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只为“救国于水火、解民于倒悬”。
百年奋斗史,让我们明白,敢于斗争,艰苦奋斗方可实现风华正茂。
非知之惟艰,行之惟艰也。忘不了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垦荒种地,生产粮食,发展大生产,丰衣足食,度过艰难岁月;忘不了在大庆荒原“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让中国人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更忘不了那些在罗布泊凭借算盘等简陋工具研制核武器的两弹一星元勋们,为国铸盾,为祖国发展筑起铜墙铁壁……没有艰苦奋斗,终将被苦难吞噬。敢于直面困难,迎难而上,与艰险斗争,自然能冲破黑暗,迎来光明。白日做梦终究是梦,艰苦奋斗才能成就辉煌。
百年复兴史,更让我们明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开启未来篇章。
100多年前,我们被别人卡住技术科技的咽喉,没有自主产权,只能任人宰割。一百多年后,我们靠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在历史悠久的中国大地,耕耘着“复兴梦”,我们看到“北斗”定位,“天和”巡天,“祝融”探火,“嫦娥”奔月,“蛟龙”入海……星辰大海的征途,闪耀着中华民族的荣光,呼啸而过的复兴号动车勾勒出百年中国的追梦轨迹。
怀中一寸心,千载永不易。同学们,我们应该明白肩上的使命与担当,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们回望历史,在历史中寻找梦的轨迹;我们展望未来,在百年风华中赓续新篇章!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追求自身完美,选择利国之业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在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与同学们交流。我发言的主题是,职业选择应追求自身完美,选择利国之业。
十年前,年轻人择业更倾向于教师、医生、警察等传统职业。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更青睐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但他们艳羡网红,向往成为主播,其实并非源于兴趣,而是因为传统职业没有发展前景,赚钱少,工作累。幻想着“一夜成名”,如李佳琦“一夜暴富”,只需对着屏幕笑靥如花,便有打赏源源不断。还能告别秉烛的夜晚,告别如山的试卷,告别酸涩的眼和僵直的背。想当网红,不过是想避开寒窗苦读的苦与泪罢了。这种选择的背后不是理性的思考与责任的指引,只是拒绝奋斗的颓丧,是目光短浅的浮躁与功利。
同学们,职业选择不能单单追求物质利益的丰盛,而应追求自身的完美。
按道理来说,选择新兴职业未尝不可。但如果年轻人觉得传统职业赚钱少、工作累而选择新兴职业,那就值得深思了。所择之业不是出于兴趣,不是基于特长,那不但成就不了自己,可能还会因为选错了位置而毁掉自己的未来。如果我们让李佳琦和全红婵换一下位置,让网红去跳水,让跳水运动员去当主播,结果可想而知。比尔·盖茨因爱好软件事业而投身其中,终成世界首富,而非追求成为首富而选择软件事业。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在选择职业上是依然有指导作用。
同学们,职业的选择还与国家、社会息息相关。
“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都与我有关”,无数人对此作出了生动的诠释。58年前,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青年人扎根塞罕坝,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在风沙肆虐的茫茫荒原创造了绿色事业;同在那一年,年轻的樊锦诗深入大漠,在艰苦与孤寂中坚守半世纪,以保护敦煌为终身事业。还有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回到最贫困山村的秦玥飞,疫情当前不计报酬的最美逆行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他们自觉践行的择业观。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社会,才能在每一份职业中无愧于心,才能实现自身的完美与人类幸福的统一。
诚如马克思所言,在职业的选择上,个人的完美与人类的幸福并非敌对、互相冲突的。时代与祖国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多职业选择,我们的奋斗与收获,也能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为时代的幸福增色,这是一个成就与自我成就的过程。将个人选择与国家发展相统一,融“小我”于“大我”,则涓滴可汇聚成汪洋,个人与时代共成长。
同学们,作家路遥曾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愿我们带着热爱,选择理想的职业并为之奋斗,做时代中的一颗星,点缀时代的天空,让更多人分享璀璨星光!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合理容错助力成长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可大可小,而容错是对待错误的一种重要方式。相较于孔子不能容冉有之错,我则认为,合理容错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容错需有度。有度的容错,可避免酿成大错,亦不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所谓容错,就是在系统控制下,允许一定范围内出现错误的情况,但容错一旦超出了限定范围。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容错需有度。就如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一样,要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刚性,所谓韧性,就是法理不外乎人情,即包容那些危害不大且有特殊原因的错误。所谓刚性,就是严格执法,对于那些严重危害公众利益且无悔改之心的错误,绝对不能容忍。面对学习中的错误也需容错,在学习中,我们要允许自己犯错误,不容错会让人畏首畏尾,甚至裹足不前。但是,容错绝不是我们学习中一再犯错偷懒的借口,要通过考试、反思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容错有度,才能在错误中不断成长。
容错后需正确引导,使犯错者改正错误,从而不断提升。
知错就改是人人称赞的美好品德,而我们也要给犯错者提供一个改错的机会,即容错;犯错后更需正确引导,使其改正错误,从而使其不断提升。秦穆公重用败军之将孟明视,卫侯不因小节弃“干城之将”苟变,楚庄王“绝缨”护将得人心。这些王侯将相,皆因能容他人之错而有所成就,而那些“慈不掌兵”“慈父无孝子”的说法,则太过于绝对。如果一位将军因包容小错而受士兵爱戴,怎么就能说他不能掌兵呢?如果父母太过严厉苛刻,不能包容子女丝毫错误,又怎么能保证子女不逆反呢?所以,“慈”并不一定没有威严,而是需要容错,更要能够正确引导,改正错误,从而使其不断提升。
容错更需一个公平公正前提:容己之错,亦能容他人之失。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对自己“宽容大度”,却对他人的错误过分苛责,甚至吹毛求疵。一位革命家曾说过,道德是用来律己的,而不是用来责人的。同样的道理,如果自己都不能保证不犯错,又怎能够要求别人做到尽善尽美呢!所以,我们不仅要合理包容自己的错误,也要包容他人之错,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海纳百川的心胸。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皆会犯错,所以,容错很有必要,而合理容错更是不可或缺,只有容错有度,正确引导,容己容人,方可在不断改错中进步,茁壮成才。
先锋者敢为人先成功者造就辉煌
钟扬在《生命的高度》说,物种在开疆拓土、迎接挑战之时,先锋者敢为人先,牺牲自我,成就后人,造福种群。而成功者也正是以先锋者为基石,达到生命的高度,更彰显了先锋者的伟大。自然界如此,人类亦如此。真可谓:先锋者敢为人先成功者造就辉煌。
先锋者敢为人先、开拓进取,为成功者留存宝贵经验。
迎接挑战之时,总有先锋者挺身而出,敢为人先,也许会有失败与牺牲,但其宝贵经验,却对成功有着很高的价值与意义。清朝末年,外来势力恃强凌辱,国门被迫打开;先锋者抛头颅、洒热血,开始了救国之途: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无数的开拓进取,很多的尝试探索,随即展开,虽然大都以失败告终,但确实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时代的发展需要先锋者,人人都应做先锋者,开拓进取,不怕牺牲,即使失败,也可为成功者累积经验铺垫成功。
成功者善于借鉴,敢于创新,以辉煌成就回馈先锋者。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先锋者以其牺牲换取宝贵的经验,而其重要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可以让成功者少走弯路。“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从当初的被压迫,到今日世界舞台上拥有话语权,成功者正是因为有先锋者的经验可以凭借,才寻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扬眉吐气。若先锋者能看到今日之盛世中华,也定会欣慰不已。所以,今日之成功亦是对昔日先锋者最好的回馈。我们青年,欣逢盛世,定要以先锋者为基石来铸就成功,以更辉煌的成功来回馈先锋者。
盛世之下,成功者与先锋者必将携手并进,成就更大的辉煌。
时代的发展需要成功者,更需要先锋者,而两者亦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若只有先锋者而无善于借鉴之人,那么失败与牺牲全都是白费功夫;同样,没有先锋者的开拓进取,牺牲自我,何来成功者的成就之说;所以两者缺一不可,尤其是处于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发展前景如此广阔,我们不仅应该成为先锋者,敢为人先开拓进取,更要成为成功者,善于借鉴敢于创新;我们坚信,盛世之下,成功者与先锋者必将携手并进,成就更大的辉煌。
总而言之,开拓进取的先锋者理应敬重,铸就辉煌的成功者也值得赞扬。作为意气风发的少年,我们应争做先锋者,成为成功者,为国家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拼搏奋斗,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1月4日,新时代领路人总书记在北京考察2023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勉励备战冬奥的运动员们说,大家很辛苦,很多人十年磨一剑、五年磨一剑。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祝你们取得好成绩。
竞技有时,但拼搏精神常在,顽强拼搏的精神永不过时。“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题中之义。”从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到“南展西扩东进”,如今长城内外,越来越多的人踏上雪场、走进冰场,在享受冰雪运动乐趣的同时,那种为梦想拼搏奋斗的奥林匹克精神也在每个人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时间不负奔跑者,光荣属于拼搏者。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冰雪运动员寄予厚望,曾多次勉励他们要有为国争光、勇创佳绩的志气,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刻苦训练、全力备战、勇攀高峰,力争实现新的突破。竞技体育,从不缺少激情澎湃的感人瞬间,但拼搏带来的感动总能直抵人心、扣人心弦。去年东京奥运会上,谌利军在抓举落后对手6公斤的情况下,挺举加重12公斤完成逆转、夺得金牌;苏炳添苦练数年,决心改变起跑方式,终于跑出9秒83的中国“苏”度,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每一次突破自我、每一次绝地反击、每一次创造奇迹,都是百分之百的全力以赴、持之以恒的咬牙坚持和风雨兼程的拼搏奋斗,往往浸润着汗水与泪水。
拼搏奋斗的精神是“体育强国”的重要体现。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虽只有一字之差,却透射出国家形象、国民心态、人文精神、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全面提升,而这也正是体育运动给一个国家带来的改变,正是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所在。强者竞技,胜败只在毫厘之间。不一定会赢,但尽全力去赢;可以输,但绝不会认输。金牌从来不是唯一目的,为梦想拼搏才是最闪耀的金牌。只要是坚持过、努力过、付出过,就不会留下遗憾。只要有一往无前的冲劲与拼劲,永不言败的信念与豪情,总能赢得尊重和敬意。“金牌”选出来的不一定是最强健的体魄,但一定是最不屈的灵魂。正是这些不屈的灵魂,以辉煌的战绩刷屏,以顽强的拼搏动人,定格一个个破防瞬间,让中华体育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为梦想拼搏,谁都了不起。不同的赛场,中国人都在拼搏奋斗。疫情防控,白衣为甲;防汛救灾,迎难而上;逐梦星辰,追梦不止……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唯有拼搏,唯有奋斗,方能摘取人生的桂冠、享有成功的荣耀。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未来可期,拼搏以成。让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用拼搏书写时代答卷,以奋斗描绘崭新的篇章。
接续奋斗,让时代记住青春的模样
新年前夕,新时代领路人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20xx年新年贺词,对2023年的壮丽征程和辉煌成就进行深刻揭示,为中国人民在2023年同心筑梦、团结奋斗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激励。“‘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20xx年新年贺词对于青年的时代点名,更是拨动着年轻的心弦,激发起强烈的共鸣。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整个2023年,中国青年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都让人们眼前一亮。7月1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青年们一张张笑脸镌刻着永不褪色的初心,“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词铿锵有力、响彻云霄;在洪水肆虐的危急时刻,郑州联保中心某汽车团某连战士连夜递交58份请战书;在中老铁路的建设现场,“火车头”青年志愿服务队让互联互通变成心心相通……中国“后浪”们,以信念和行动发出乳虎啸谷之音——“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将日月再丈量!”这种无形的青春感染力,让更多人在观察和审视的过程中,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向他看齐”的行动自觉。
青春的朝气,是中国进步的强大动力,也是中国故事的鲜活载体。爱吃橘子的陈祥榕在日记本里郑重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用生命铸就了永不后退的高原界碑;大连海洋大学“青年抗疫突击队”雪中推车前行的照片刷屏网络,穿上防护服的他们宛如战士的模样;一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面对小偷的威胁,用尚且稚嫩的声音坚定回应“我是警察,不怕你记!”——我们在2023年的一幕幕“回放”之中看到,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有着极强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时代笃信他们能用坚实的肩膀扛起民族复兴的重任。纵然前方征途之上荆棘密布,只要青年有那么一股“勇往直前”的劲头,无论道路多险、风雨多大,都是对自己的超越,时间也将予以作证。
青春如朝日萌发,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年华。该如何度过,才能让青春的枝头绽放梦想之花?2023年,有太多的优秀青年给我们树立了可观可感的榜样。头绑“胡萝卜”发绳、别着可爱黄色发卡、手涂“珍珠”美甲的“00后”小将杨倩,一举射落了东京奥运会首金;在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时,一声“北京明白”让世人看见了中国年轻航天人的沉着冷静;众多青年演员用情用心演绎爱国电影《长津湖》,为世人再现一个伟大民族的战斗姿态——青春何以为青春?有人已经给出答案: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就该像爬山虎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攀升,把青春的激情铺满积极向上之路。
“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历史的过往已经给出昭示,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青春的光芒定将格外闪亮。2023年,每个青年奋斗的模样,构成了这个国家日新月异的全景风貌;2023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更好施展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接续奋斗,让时代记住青春的模样。这番催人奋进的语境,就如同国家主席新时代领路人在20xx年新年贺词所说“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兼收并蓄读好书,砥砺品格养精神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阅尽千帆终不厌,最是书香能致远。很荣幸能够参加我们高二(5)班关于读书的主题交流。
今年,清华大学校长在寄出录取通知书时,给新生赠送《老人与海》一书。他在信中寄语:“塑造坚韧精神,磨砺勇毅品质。”原本一个推荐书籍、激励学生的校长,却被贴上了“崇洋媚外”“宣扬个人主义”的标签。对此,我认为,好书不分国界,兼收并蓄读好书,砥砺品格养精神。
读书,不能只关注作者的国籍,重要的是领悟书籍中所传达的精神内核。
作家有国别,但文化无国界。优秀书籍是全人类的知识宝库,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应为全世界共享、学习。《老人与海》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其主题意蕴的丰富性,需要反复阅读、反复研究方能领悟,岂能简单地贴上“个人英雄主义”的标签?优秀的作品往往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桑迪亚哥身上那种坚韧、勇毅、不屈的精神更具有普适意义,桑迪亚哥已成为“人类不屈精神”的象征。清华校长赠送《老人与海》一书,旨在鼓励新生,在新的人生阶段,像主人公桑地亚哥一样敢于直面挑战,塑造坚韧精神,磨砺勇毅品质。向学生推荐此书并无不妥。
开卷若有益,不必问西东。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论语》《歌德谈话录》,让我们感受先贤的智慧与哲思;读《史记》《名人传》,让我们领略名人风采,学习各种优秀品质……古典四大名著带领我们感悟中国古典文学之精妙,当代优秀散文诗歌驱使我们走向作者营造的精神世界,外国近当代文学让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和文化,开拓我们的全球化视野。一言以蔽之,书籍的好坏优劣,不应以作者国籍来界定,而应看它的内容和思想。古今中外,一切能够丰富知识、启迪心智、滋养精神的书籍都是好书,都可以推荐,都可以阅读,而且还应该多推荐,多阅读。
我们反对崇洋媚外,但也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文化自大。
当下讲文化自信,但真正的文化自信,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盲目的排外;真正的文化自信,应当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学习世界范围内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从而让我们民族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让我们的优秀文化传播全球。否则就容易走上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老路。
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在当今开放包容的世界潮流下,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具有全球眼光,世界格局,要顺应时代之势,兼收并蓄读好书,砥砺品格传精神。
愿我们在琅琅书声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在翰墨书香中遇见更美好的诗和远方。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读书使人优美
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要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了,那就是读书啊!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的双眸了。
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须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的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书读得不够广博和投入。
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的浓缩的快乐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地笑了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中的快乐累加在一起都不及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这种喜悦是多么地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
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你想美好吗?那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在你颈间。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信息时代,很多人沦为屏奴,沦为“巨大的移动硬盘”。人们习惯于终日目光向下呈45度角,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的距离远超脚步的距离的低头一族,在海量信息的“黑洞”里耗尽时间、精力。最近B站崩了一会,很多网友吐槽“我也崩了”,这无疑折射出当下年轻人普遍存在的信息焦虑。
如何从信息焦虑中突围,学会学习!
哈里斯说,可怕的不是电脑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像电脑一样思考,不幸一语成谶。信息焦虑下的人们,“看起来很努力”,日试万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事实上,充斥我们大脑的,多为无聊的搞笑抖音、娱乐八卦。指尖上的翻飞,却是思维的钝化。我们失去了那种寂然凝虑、俏颜动容的阅读、沉浸和思考。“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不少高学历的年轻人,大脑被各种信息充斥,已然不会学习,不会思考,成为知识、信息时代的新的文盲。
信息时代,如何学习?不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利用网络时代最便捷的引擎,旁稽博采,博观约取,向罗翔的短视频学习法律知识,向“科学姥姥”学习物理知识,向百科学习常识……只有这样,李云迪翻车事件、顶流吴亦凡堕落、戏子家事、怪力乱神等才不会“纷纷而来下”。古人治学,崇尚“六经注我”,而非“我注六经”,入乎其内而能出乎其外,博览群书而能走出书本;同理,信息时代,我们获取信息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弱水三千,仅取一瓢饮”,一个人即再使博闻强记,精力过人,也无法浏览所有网站信息。因此,只需结合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我们必须做减法,从同质信息的迷恋和娱乐围猎中跳出来,才能获得新知。
如果不从信息焦虑中突围,我们就无法有足够的时间和经历,用于高质量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不少人有“小红点必消”强迫症,“三分钟不晒朋友圈就不舒服斯基”,微信、QQ、钉钉频繁响起,我们的学习、工作被搞得其支离破碎,何以能沉潜深思,心无旁骛?一个专注学习、沉潜思考的人,哪怕“躲进小楼成一统”,也永远不会被时代放逐。袁隆平,“除了稻田,就是在去稻田的路上”,他的眼里没有今日头条、快报,只有“天下苍生俱饱暖”的一生宏谋;北大韦神,没有晒朋友圈,没有“说说”,几个馒头,一瓶超大矿泉水,就是一整天,沉浸在数学王国里,这位数学界的扫地僧,从不刷屏,但他何曾被遗忘?
海量信息,不是洪水猛兽;围猎你的无用信息、俘虏你的垃圾字节,才是洪水猛兽。新时代的青年,应该以理性之光,驱逐浮躁之心、猎奇心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学会做减法,远离信息焦虑。
中国红,我们的集体记忆
在中华民族的浩瀚发展史中,有数不胜数的记忆瑰宝流传下来,给人以深深震动。在五彩斑斓的记忆星河里,如果要采撷一颗最耀眼的星,那一定是中国红。
从古至今,红色是赤诚,热血的象征。
威严的故宫,热闹的节日,无一不是红色来装饰。中国红不仅是一抹鲜艳的色彩,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残阳如血,暮色渐淡,旭日光辉从西山角斜射而来,把半个天空渲染上橘芒。是谁矗立江边,无尽遐思?——屈原!年少时踌躇满志,谁料遭奸佞谗谄,一朝沦落。屈子千年,叹命运多舛,一腔热血如滔滔江水般汹涌,中国红,是九死不悔的赤子之情。
中国红,是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的标志。
红色,是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的象征。有恪尽职守保卫边疆的士兵,还有肝脑涂地死而后已的伟大领导人。他们用鲜血染就中国红,用身躯换来今日祖国的伟大安定。中国红,是国旗上鲜艳的色彩,每当天安门广场上升起国旗,奏起国歌,唱响的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的梦想,唤醒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记忆。在疫情爆发之时,有无数的共产党员和医护人员奔赴一线,为人民,为祖国。没有什么生来英勇,只是他们选择不畏。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中华民族凝聚成一团炽热的花火——中国红!
中国红存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间,体现在每一位爱国人士的行动中,构成了我们的集体记忆。
今年国庆前夕,被非法拘禁在加拿大1000多天的孟晚舟女士经过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当她从飞机上走出来,孟晚舟女士身着一袭红裙,左胸前别着一枚小小的红旗,在全国人民的瞩目下缓缓走下台阶,接机群众合唱《歌唱祖国》,欢迎孟晚舟女士归国。只听她用热情又哽咽的语气说:“祖国,我回来了!”“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如果记忆有色彩,那一定是中国红”。经过时间的沉淀,中国红饱含着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是中华民族记忆深处的色彩。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我追随的光,是五角星的光;我追随的颜色,是中国红。生逢盛世,不负盛世,愿以吾辈之青春,传先辈之火炬,传承中发展中国红的精神,照盛世之中华。
不耻最后,执着向前
生活犹如竞赛场,有赢有输。赢者,欣喜之后,自然需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输者,失落之余,仍有必要不耻最后,不言放弃,执着向前。在这里,我更愿意为那些不耻最后、执着向前者鼓掌喝彩!
不耻最后,是一种勇气;明知落后,仍执着向前,更是一种姿态。
常胜将军,固然可敬,但生活中常常有输有赢,如何面对输?输了,不可怕,可怕的是输了以后便“自鄙乃至沉沦”,甚至“将一时之输看作一生之结局”。与胜利者相比,那些敢于不耻最后、执着向前的失败的英雄更值得我们的关注与尊重。青年一代要树立“不耻最后”的输赢观,面对失败能“不耻最后”才是精神上的强者。
不耻最后,不是甘于最后,而是百折不挠的精神。
鲁迅说:“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不耻最后,执着向前,意味着坚持到底。尽管身处逆境,尽管暂时落后,但依然不悲观,不放弃,执着向前,更可以看出这种人拥有的是不屈的心态、坚忍的意志。拥有这种心态、意志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的脊梁”。
不耻最后,执着向前,意味着责任担当。
曾经的中国,一穷二白,众多“中国的脊梁”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以爱国主义为底色,以不耻最后的勇气和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于是我们有了原子弹,有了特区……如今,新时代的中国,众多“中国的脊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依然不耻最后、执着向前。于是我们有了“中国高铁”,有了“核潜艇”,有了“互联网+”,有了“中国北斗”……新时代青年学生要争做“中国的脊梁”。
不耻最后,执着向前,也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对我们青年学生来说,努力学习的过程中,肯定遭受过学业的挫折,拥有过自卑的心理,甚至有过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念头。但我们可以依然选择相信“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只要我们不耻最后,执着追求,坚持自己的理想,终会迎来柳暗花明的春天。
我想,当面对生活中的“输”,我们应该知道如何面对了。
重视美育作用,向急功近利说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作为学生代表,参与这次美育工作座谈会。我发言的题目是“重视美育作用,向急功近利说不”。
不重视美育会出现什么后果?
余秋雨的《道士塔》中的王圆箓,不幸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用石灰把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刷成一片净白;把婀娜的雕像敲成碎片,把柔美的浅笑碎成了泥巴……但是,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敦煌赶来。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彼得堡,运到东京。王道士因为换得了一点银元,便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他恭敬地称斯坦因为“司大人讳代诺”……
一段时间里,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相对属于短板,我们要采取措施。
美育要融入生活。美育与生活不可分割,古往今来,将美育融入生活的事例不胜枚举:苏东坡集文豪、书法家、创新画家、造酒实验家、创意美食家为一体;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不仅事业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更在拉小提琴、跳踢踏舞、打乒乓球中感受美好生活;梁思成被同学誉为“有政治头脑的艺术家”的建筑学界宗师的同时,对音乐、美术、体育广泛涉猎。将美育融入生活,可以更好地丰富生活内容、增添生活乐趣。可见,美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美育要融入工作,与工作互为助力。
爱因斯坦在工作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常常赏鸟、拉小提琴。他说:“我经常用音乐来思考”。无独有偶,大名鼎鼎的“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钱学森还是专业水平的次中音号手、专业且狂热的摄影发烧友。钱学森总结“艺术修养对我的科研工作很重要,它开拓了科学的创新思维”。他们都是在享受美的同时,汲取美的力量,以杰出的综合素养在各自领域斩获殊荣,美育与工作并不是非此即彼,美育对工作具有助力作用。可见,美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美育不可急功近利。
“美育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接受美育”的错误认识正是割裂了美育与生活的关系;在具体的美育工作中,存在的“考级热”“以技代艺、重应试轻素养”等现象,更是功利化倾向严重,忽视了美育对综合素养潜移默化的提升作用。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重视美育作用,急功近利不可取。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要充分认识美育是我们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营养基”。我们要懂得“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重视美育,从美育中汲取能量、收获成长。
希望通过今天的发言,大家能够时刻铭记:重视美育作用,向急功近利说不!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求强有道,贵在自修
求强有道,贵在自修。
做人当自强,但切不可与人争强。东京奥运会上,杨倩“勇夺首金”令人动容;苏炳添执着于超越自我……中国队一度领跑金牌榜首,“中国第一”的求胜强音奏起。但比赛收官之日,美国队以39:38反超中国,“功亏一篑”的失落声阵阵。《曾国藩家书》云:“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吾辈青年如何求强?此言可资借鉴。
于自修处求强,方可摘星揽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回看东京奥运会,我们致敬“勇夺首金”的杨倩,“无冕之王”的苏炳添。他们本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于自修处努力稳定心态,克服缺陷,超越自我,摘星揽月,成为青年一代的求强榜样。于自修处求强者还有很多,如深入实践焊工李万君,总结出“构架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一口气焊完整个圆形接口,成功破解“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核心技术难题,让外国专家都感到不可思议;为“嫦娥探月”组配高精度射电望远镜的钳工夏立;突破进口发动机生产线技术封锁的设备维修工王树军……他们都是在本职工作领域,脚踏实地、敢于突破,把技术提升到极致的自强者。
于自修处求强,方可行稳致远。
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杨绛曾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她不争,不是不求强,而是专注自修,丰盈自己。1957年出版社请她翻译《堂吉诃德》。为译好这部作品,48岁的杨绛用时4年,自学西班牙语。1978年,译本面世,好评如潮,被公认为是最优秀的翻译之作。半百老人,于自修处求强,成为一代翻译大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就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只专注于田畴。2023年,又创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这是九旬农耕者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更是于自修处求强的证明。
于自修处求强,方可美美与共。
中国历经几代人的奋发图强,终以大国之姿立于世界之林。然而某些国人仍陷于“冠军情结”的囹圄中,不看拼搏努力,只看能否第一,仅以一块金牌之差屈居第二,就发出“功亏一篑”的哀叹。这种偏执于胜人求优的态度实在狭隘。何须处处求胜人,胜己自是一流。当然还有另一种于胜人处求强的态度更要不得,如纳粹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攻打伊拉克……通过逞强逞狠,以压抑、伤害他人为代价,获得超越感,谋求他人对自我的臣服。这哪里是求强,这是霸权主义。而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合作共赢。自修成就高度,开阔胸怀;胜人引致狭隘,贻害无穷。
我国正处于建设“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肩负富国强国时代使命的吾辈青年更应懂得贵在自修的求强原则。勤于自修,吾辈自立自强;自修求强,世界美美与共。
飞船的“超级替补”,神舟的无名英雄
最近这段时间,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传来不少好消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返航、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让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又多了一分惦念。在闪烁的镁光灯下,举国上下记住了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王亚平这些造访太空的“回头客”,也认识了叶光富、汤洪波等初登征途的新面孔。只不过,群星璀璨的宇宙中总有一些星球的光芒鲜为人知。在英雄辈出的中国航天员中,也有这么一位看似默默无闻却是毫不逊色的传奇。
他叫邓清明,今年55岁,是首批现役航天员中唯一一个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人。23年前,包括他在内的14名飞行员经过层层筛选、严格选拔,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从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能力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神舟十二号……邓清明以出色表现多次入选飞行乘组,却总是以毫厘之差与飞天梦想擦肩而过。作为一名备份航天员,他离太空如此之近,却也离圆梦如此之远。尽管如此,邓清明始终坚持完成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因为在他的眼里,“无论是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
二十多个寒暑春秋,朝夕相处的伙伴载誉而归,意志曾不曾发生动摇?面对女儿幼年时“为什么你总是上不了天”的问题,心境会不会掀起波澜?当犹疑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打量,状态是不是也在起伏?多少看不见的压力扑面而来,多少想不到的困难如影随形,邓清明对此的回答是:“宁可备而无用,决不用而无备。”作为战场上的“预备队”、主力军的“后援团”,邓清明“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允许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正是这样的父亲,赢得了后来成为航天人的女儿的认同:“你是我见过最敬业、最无私的人”;正是这样的同事,得到了来自身边航天员的鼓励:“老邓,你要努力,不要放弃”;也正是这样的中国航天人,赢得了来自陌生网友的祝福:“你默默的坚守和拼搏,已经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致敬!”
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我们有杨利伟们的开疆拓土,也有邓清明们的默默耕耘。或许,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这样的故事,乃至于总有人心生疑惑。他们不相信,真的有人一生只干一件事、圆一个梦,哪怕此生无缘也能此生无憾;他们不相信,真的有人视功名如尘土,心系天下、胸怀苍生;他们不相信,真的有人甘当阶梯,为这个国家和民族日拱一卒奉献所有。就在昨天,我们聊过电视剧《功勋》里的功勋。于敏、张富清、黄旭华、袁隆平、孙家栋……这张名单上的许多人,掌握着影响时代进程的知识、拥有着改变发展命运的能力。不是不懂得“出名要趁早”的道理,也不是没有更舒适、更优渥的选择,但他们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毫无怨言、毫无保留、毫无例外,开创了无与伦比的事业,塑造着怀瑾握瑜的人格。正是这群“貌似傻傻的人”做着“看似天真的事”,成就了国家民族的“一飞冲天”,成为你我每个人的骄傲谈资。
“清寒枯苦飞天路,明净坚贞报国心。”这是邓清明挂在书房里的一幅字。每次神舟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迎接航天员的是无数关注的目光,而属于邓清明的欢迎队伍只有特意穿上红色衣服的妻子和女儿。家人眼里的盖世英雄,何尝不是我们心里的无名英雄,“您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您的奉献我们都记得”。
适时沉默,合时发声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适时的沉默,体现的是以无声辩有声、以无言辩有言的智慧。可是,集体的沉默,尤其是好人的沉默,就会让坏人可憎的言行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学会在熙熙攘攘时适时沉默,在大众缄默时无畏发声。
适时沉默,是韬光养晦的修养哲学,是厚积薄发的无声反击。
古语云:“潜龙在渊,静默无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动则已,一冲飞天。”沉默,并不是示弱,也不是妥协,而是一种坚韧、一种内敛、一种沉淀。楚庄王三年无发令、无政为的沉默,并不是懦弱退让,而是为楚国霸业蓄势;倡导用白话文写作的胡适,在遭到讥讽甚至排斥时,也没有选择以声辩声、以言辩言为自己辩护,而是选择了用沉默来面对谩骂。诚然,沉默不是漠不关心。适时的沉默,守住的,是淡泊中珍贵的坚守。尼采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沉默的力量如此巨大,我们需在沉默中埋头,用无声胜有声的力量,向世界证明,适时的沉默,也有千军万马的力量。
但,我们不能一味沉默,在真相和正义面前,我们还须不畏发声。
都说“邪恶获得胜利的唯一条件,就是善良的人们保持沉默”。你看,赵高指鹿为马,多么荒唐!然而一众大臣却以明哲保身的沉默,葬送了秦王朝。坏人可憎的言行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好人的沉默。罗一笑之类的闹剧往往根源于好人的沉默。不合时宜的沉默,绝对是滋生祸难的温床。因好人可怕的沉默,悲剧才以不同的剧幕上演。你还记得重庆公交坠江的悲剧吗?因为乘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沉默,枉送了多少无辜的性命啊!
面对坏人可憎的言行,如果选择沉默,那我们这一代人,终将因为可怕的沉默而感到悔恨。
鲁迅先生正是敏锐地察觉到这点,才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在邪恶面前的麻木冷漠,付出的多是血泊的代价。回想“南海仲裁案”“萨德反导弹系统”的挑衅,如果我们选择沉默隐忍,恐怕只会让阴谋家更加变本加厉。所以,我们不能做无动于衷的看客,因为“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为了避免雪崩惨剧,我们身为社会的一片雪花,要敢于撕开皇帝的新装,为正义发出千钧之声。
当然,我们也要谨防非理性的发声,努力做到适时沉默,合时发声。
要知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唯有理性的发声,才是对自己、对社会的一种负责。我们既要避免被阴谋营销,错付一腔热血,也要在正义面前,大胆发声,捍卫公平。
当你感到语言苍白无力时,不妨安静下来,用沉默替你发声,保持不随大流、不盲目跟风的理智,才能避免被舆论内卷。而当社会需要正义和真相之时,我们亦不畏发声,要敢于为正义代言!
青春不褪色,奋斗正当时
时光荏苒,转眼,2023年已经结束,2023年已经开启。回望这不平凡的一年,有防汛减灾时的勇毅前行,也有抗击疫情时的奋力奔跑,更有隆重集会时的欢声笑语……这一切来得是那么的不容易,虽荆棘满地、困难重重,但我们过得充实,走得坚定。
如果说一定要用两个关键词来对今年做一个总结,“青春”“奋斗”会进入不少人的视线。于国而言,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披荆斩棘,不懈奋斗,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终于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百年大党最靓丽的奋斗底色。于个人而言,干事创业的道路上,一次次的挫折,一次次的沮丧、并没有让我们灰心,而是重整行装再出发,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因为我们深知:一无所有并不可怕,只要青春不褪色,奋斗一定能成功。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有信念、敢奋斗、能奉献,让自己的青春无悔,不辜负自己的人生。
信念为青春提供无限动力。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就需要坚定的信念,只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相结合,才能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拥有自己的事业。青年人只有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做到心系天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我们青年人要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本领,勇于担当,才能不负人生。
奋斗为青春插上翅膀。无奋斗,不青春,这是我们当代青年人的人生宣言,我们国家能有今天也是靠无数人的奋斗精神。正是由于这些革命先辈的矢志不渝,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的中国。奋斗的青春更有意义,奋斗的青春不后悔,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奉献为青春增添色彩。奉献而不索取,这是青春的坐标。在疫情暴发后,那些在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仰。他们服务人民、奉献祖国,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自己在奉献中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是奉献的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要使青春无悔、不负人生就要学会奉献。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不仅是美好的时代,更是为美好时代接续奋斗的使命担当。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我们要勇敢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秉持“不负韶华”的信念,心怀“无我赤诚”的勇气,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青春壮志不断奋勇前行,不断披荆斩棘,不断拼搏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让“青春之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过程中璀璨绚丽,让拼搏奋斗成为我们青春不可磨灭的“底色”。
无青春不奋斗,无奋斗不青春。2023,我们都在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2023,愿你,愿我,愿每一个辛勤耕耘的劳动者,继续挺拔身姿,昂首阔步,奋力前行,用青春之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书写不平凡的精彩人生!
高扬精神旗帜,镌刻时代担当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高三年级的橙子。今天,很高兴作为高三学生代表参加“学习红岩精神,启悟青年思想”交流会。我发言的题目是“高扬精神旗帜,镌刻时代担当”。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每当我唱起《红梅赞》,心中就会涌现红岩英雄群像。他们敢于牺牲、勇于坚守,怀德自重、廉洁自律,情系人民、团结群众的伟大精神,就像高扬的旗帜,引领我们披荆斩棘,创造辉煌。
同学们,赓续红岩精神,就要勇于坚守。
在凶险的斗争环境面前,红岩前辈迎难而上,置生死于度外。皖南事变期间,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周恩来等人表示“要坚持到最后”。是什么让先辈锲而不舍,破冰前行?是对信仰的忠诚与坚定,是对家国的悲悯与热爱。毕淑敏说:“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这颗大心就是忠诚坚定的信仰,就是博大的家国情怀。因为有这颗大心,所以,无论遭受多少困厄艰难,红岩先辈依然相信光明大于阴影,依然选择奋斗牺牲;因为有这颗大心,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
同学们,新时代长征路上,我们依然要高扬红岩精神旗帜,面对佛系、躺平思想,要“同流不合污”,认清自己的责任,心怀家国,砥砺前行。
同学们,赓续红岩精神,就要清廉清净。
清廉者两袖清风,心底无私,品质高洁,人格坦荡。抗争时期,陪都重庆灯红酒绿、红醉金迷,“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红岩先辈“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保持了高尚的政治操守。人生常常面临名利美色等各种诱惑。人之堕落,往往始于沉溺诱惑。我们当严以修身,慎独慎欲,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同学们,赓续红岩精神,就要情系人民、团结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红岩先辈清醒地认识到,一切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脱离群众,将使我们孤军奋战、失去民心。做国统区群众工作时,红岩前辈始终与群众在一起,启发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以诚相待,争取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历史。我们青年一代要赓续红岩精神,情系人民、团结群众,才能在新长征的路上行稳致远。
老师们、同学们,千秋红岩,日月同辉。“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红岩精神就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让我们高扬红岩精神这面光辉旗帜,笃行致远,积极应对挑战,镌刻时代担当。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追慕大师风范,青春砥砺前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能代表班级参加团委举办的“致敬大师,筑梦青春”的主题座谈会,我感到非常荣幸。我发言的题目是“追慕大师风范,青春砥砺前行”。
今天,我们为什么特别怀念钱学森,因为他是我们青年学子的精神高标。
少年立志实业强国,大学转换专业航空救国,归国后又服从国家需要转向航天工程,晚年还忧心于领军人才匮乏。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是我们应该致敬的。钱学森不爱钱,住了一辈子老房,捐出所有的奖金,从不要求生活待遇;钱学森不爱权,他主动辞去国防部五院院长职务,以集中注意力于科研;钱学森不爱名,拒绝“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的称呼,说真正的功劳属于人民。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像钱学森这样的精神高标还有很多。
耄耋之年的袁隆平不断追逐自己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位“当代神农”,不仅让更多人远离了食不果腹之忧,还以自身经历给了世人另一种精神财富:对科研的忘我投入与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不断学习、不断突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神话。在他89岁高龄时,袁公还用发音清晰的英文致辞,且全程脱稿,尽显大师风范。他在致辞中表示,自己努力练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与国际友人沟通,更好地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这种胸怀世界、胸怀人类的思想正是大师的情怀和风范,值得世人致敬!
致敬大师,学习大师,筑梦青春,砥砺前行。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钱学森、袁隆平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伟大的英雄主义精神。美国的摩西奶奶认为“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热爱生命的她,70岁拿起画笔,80岁首次开个人画展,她坚持绘画,不断创作,活出了勇于挑战自我的境界。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对于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
致敬大师,筑梦青春。
大师终会老去,青年当接续奋斗。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追梦的路上,唯有一路向前,拿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姿态,砥砺前行,才能让青春在梦想的天空下自由翱翔,让青春的价值在进取中彰显。
大师终会老去,手握历史接力棒的青年人,理应责无旁贷地扛起使命,不负青春年华,追逐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在人生的航程不断劈波斩浪,用奋斗书写辉煌的明天。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
平凡映伟大,备份亦英雄
英雄与平凡对弈,在叩问苍穹的飞天梦里,有这样一位孤勇者,他是邓清明,55岁的他是首批现役航天员中唯一一个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人。二十三载寒暑,八千多个日夜,作为一名备份航天员,邓清明始终坚持完成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
因为在他的眼里,“无论是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
作为一名备份航天员,他离太空如此之近,却也离圆梦如此之远。换作你我,心中会深埋多少不甘?他却说:“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质朴话语,深藏对祖国的爱。他将一切拼搏努力都无条件献给了中国航天事业,正如他所言“任务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英雄即使无名,亦有山川铭记,平凡而伟大的人,自有清史替他留书。
平凡映伟大,备份亦英雄。
深藏功名,与责任相伴,不计得失,坚守本分。邓清明深知,做得好备份,当得了主份。今天的备份,也许就是明天的主份。回首来时路,列强的炮弹打破了天国幻梦,山河有危,千万革命者冒死向前、从未退却,没有人虑及个人荣辱,唯有重任在肩;没有人考虑青史留名,只有一颗救国图存的初心。新中国建立之初,多少游子放弃海外高昂报酬、优渥生活毅然回国,没有人去虑及个人得失,唯有责任在肩;没有人考虑名满天下,只有一份爱国的本分。功名不必有我,功成必定有我。正因有千万貌似平凡却心怀祖国的人埋身风雨处、肝胆照冰雪,坚守一份爱国的本分,砥砺奋进、艰苦奉献,才赢得今日的和平昌盛。
主份备份皆是本分,有名无名皆为英雄。
深藏功名,与责任相伴,不计名利,坚守本分。驻足当下,君可见,故宫文物修复台前钻研几十年的身影;君可见,原子弹研发成功时,无名英雄们的激动泪水;君可见,新时代无数个隐姓埋名的“邓清明”们,心怀家国大爱,不计个人名利。是他们从韶华青春到两鬓微霜,托举起国家建设,用一生坚守初心。“英雄”一词在2023这个不平凡的年份被人们反复提及,越来越多的英雄涌现于这个时代,英雄是什么?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英雄传递力量,中国,从来不缺英雄。躬逢盛世,愿我辈青年,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担时代之责;建设美丽家国。争做主份,甘当备份。平凡映伟大,备份亦英雄!主份备份皆是本分,有名无名皆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