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大全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2024-02-03 14:56:01互联网范文大全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篇1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风气和家训,这对每个人都有着微妙而重要的影响。它就像春雨润物一样,影响着人们。

说到家风,我认为它是家庭成员的一种行为。待人热情开朗,做事执着,不食言,遇到困难不退缩,所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家风。一个家庭的繁荣不是取决于一时的财富,也不是取决于财产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家庭的好坏,一个好的家庭应该知道努力工作是人生的首要目标。

好家风可以使下一代能够成长得很好,而我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好家庭中。我家是一个大家庭,婆婆的父母均健在,婆婆的父亲是一位退役老兵,这位老祖宗既慈祥而又富有原则性;奶奶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善良、正直,且乐于助人;婆婆退休前曾任村支书等职,在农村工作多年,一直廉洁奉公;公公也是一位党员,他从不利用婆婆的关系谋取私利,本本份份地做着婆婆的后盾;而我的丈夫则是一位现役军人,受家庭的影响,在部队进步很大,现在是火箭军某部的兵王;儿子在校读书,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在家里爷爷奶奶、公公婆婆难免会因为一些小事争吵,但他们从不互相责备,责骂,在我面前表现出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在家里,最受宠受的是我儿子,爷爷和婆婆会经常在他面前唠叨:在学校里如何尊重老师和同学,如何勤奋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等等,更会说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话不仅使儿子受益匪浅,连我都深受教育。同时,我家的老人们还用绿色装饰和扮靓家庭这一爱巢和乐园,使它真正成为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安乐窝和避风港。爷爷闲时爱好侍弄花草,婆婆退休后,也养成了用绿色植物来美化生活的习惯。我家中共有十余盆花,虎皮令箭、绿萝、吊兰等,在客厅的电视柜旁分别放上两盆大株的绿色植物,成为客厅闪烁的亮点。婆婆曾自豪地向左邻右舍介绍她的养花心得:“花能净化空气,现在的装修建材有太多的有害物质,这样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甲醛。另外,你看到没有,我家的窗帘是花朵的图案,沙发、背景墙也是花的图案,我是希望用绿色的植物与花朵的图案营造个自然的环境,这样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回到家能使神经得到放松。”我家门前,栽种了多种水果花木,杨梅、枇杷、桂花,有机的组成了一个立体的生态环境,老人们经常浇水、修剪、搞卫生,进行绿化、美化和管理,为在外面忙碌奔波的子女回家提供了一份好心情,为左邻右舍提供了绿色、优美的聊天场所,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你说,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不是一种幸福吗?

中国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风,我的家庭也不例外。对于我来说,我家的家风就是“学会做人”。这里讲的“学会做人”指的是在道德品行上做好,不是说要做到最好,但在一般情况下,我都以此来告诚我自己。在为人处事方面,对别人要做到宽容、和善、认真地对待;在生活上,我会做到细心,对每件事都坚持认真地去处理;在道德方面,我时常提醒自己,绝不做任何破坏、违背规则的事情,我会尽力地做好道德上的小事情,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不要做得最好,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对待它们。

正是有了良好的家风,我才成了一个合格的家庭成员。无论是廉洁奉公,还是乐于助人,从家里老一辈的身上,都能找到缩影。因此,老一辈对我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一些好的家风就会养成一些优秀的品质,正是这些好的家风,自古以来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但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爷爷、奶奶、公公和婆婆把它们作为家庭的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记住中国5000年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我将努力做到这一点,同时也会影响到周围的人,使他们能够做到。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成功人士都必须有好的家风和家训,而好的家风和家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建设,只有接受严格的家风和家训,我们才能少走弯路。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篇2

大运河水龙摆尾,在静海南边留下三道湾九道关,孕育出一片片绿油油的菜畦,姥爷的家就住在那河沿上。

20__年,姥爷从大队会计的岗位上光荣退休,转而投身洼土地,拾起了“种瓜点豆”的老本行。八月末伏,丝瓜架爬遍藤蔓,西红柿结满红灯,姥爷一个筐里驮菜,一个筐里载我,骑车到镇集卖菜。

我家的菜新鲜、茁壮、色泽好,叫人垂涎欲滴,日上三竿,一筐菜已经所剩无几。这时,一个戴眼镜的老头悠悠而至:“丝瓜多少钱一斤?”“五毛一斤,自家收的保嫩保好吃。”听姥爷介绍完,老头拾起丝瓜仔细地打量,接着晃晃脑袋,又盯上了一旁的西红柿。“您眼真准,这火柿子酸甜可口,您尝尝。”老头一口气吞下两颗,边吃边吧唧嘴,瞧他那副贪婪的模样,我愤愤地说:“别吃了,不买别吃了。”老头冲我笑呵呵地说:“好小子,你怎么知道我不买,就是这丝瓜不太好,四毛一斤卖吗?卖的话我就包圆了。”“再饶俩火柿子吧,我就住这胡同第一家,下回还来买你的菜,我老眼昏花,你帮我称称。”

本来卖七毛一斤的丝瓜,现在打五折了不说,里外里还送了四个西红柿,这赔本的买卖怎么能做,我急得直瞪眼,可姥爷却大手一挥:“行,就当交个朋友了。”“孩子,给人家称称分量,这钱给你了,拿着买糖吃。”我不情愿地摆弄起木杆秤砣,嘴里嘟囔:“七斤六两,整三块钱的。”老头听完,打布包里掏出四张皱巴巴的纸票,心满意足地走了。

月上树梢,姥爷照例开始算账。我蹑手蹑脚地掏出一沓钱,得意地说:“这是买菜老头的钱。”姥爷先是高兴,接着皱起眉头:“不是三块嘛,这多出来的一块怎么回事?”我支支吾吾:“是,是老头多给的。”姥爷的脸风云突变,像热水壶一样怒气冲天:“咱怎么能昧良心,多要人家一块钱呢?做买卖讲究一个诚信,下回赶集人家找咱来怎么办?”姥爷越说越气,伸手拽起我,踏入了茫茫黑夜。

八月的夜,姥爷领着我披星戴月,风一样地奔向镇集,他轻轻叩开了老头的家门,顺着门缝,把那一块钱给人家塞了回去。我看到姥爷的脸,红得像颗熟透了的火柿子。

回来的路上,姥爷对我念叨,他说,自己这辈子,干了几十年大队会计,没有一笔亏心账,没有一块钱中饱私囊。姥爷还告诉我:做买卖要诚实守信,做官要清正廉洁,做人要堂堂正正,无愧于心。姥爷的话一字一句扎进我的心里,望着黑漆漆的平原,我不禁泪流满面。

时间倏忽而过,姥爷已经去世近五年了,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我还会时常忆起那个夏末的夜晚,想起姥爷的那些谆谆教诲。我想,廉洁的家风,勤劳朴素的精神,既是姥爷的坚守,也是静海这片沃土上,所有运河儿女共同的传承。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篇3

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每每看到这些语句,我就会想到勤俭节约的母亲。

出生在农村的我,家境虽不富裕,但父亲母亲勤劳能干、母亲又会勤俭持家,日子过的也算衣食无忧。随着父亲身体不能再从事体力劳动,家庭的重担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那时候母亲在全村节俭出了名,记得我上初中哥哥上高中那会,村里通自来水,一个月两块钱的水费,母亲都不舍得花,坚持每天早起去挑水,这一挑就是7年。后来村里大部分家庭用上了煤气罐,母亲一直坚持烧煤球。哥哥考上大学后,开始是每月往家写信报平安,后来很多家庭按上了固定电话,母亲不舍得按,每到周末便早早的到邻居家等哥哥的电话。那个时候我上高中,每次过大周回家,就是扛很多咸菜回学校,母亲不舍得吃肉,留下给我炒咸菜的时候放进去。在母亲的勤俭持家下,日子过的虽然艰苦,一家人也和睦快乐。哥哥大学毕业后,父亲的身体也越来越好,日子渐渐轻松起来。用老婶子的话说“我们家是村里最后一家通上自来水、最后一家用上煤气罐、最后一家按上固定电话、最后一家换上彩色电视机的”家庭。直到现在,我和哥哥都以成家以后,每每回家看望父母时,还经常聊起当年的苦日子。母亲经常说“别管是穷还是富,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不能由着性子花”。我和哥哥也把这句话深深印在了心底。

母亲只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最普通的母亲之一,母亲一辈子勤俭持家,忙忙碌碌的身影早已根植于我们心底。我和哥哥在各自的日常生活中都坚持勤俭节约,以实际行动承担起各自在家庭中助廉的责任,并把这种优良的传统言传身教给下一代,让他们有正确的消费观,特别是现在物质充裕的年代,更应该懂得勤俭节约。人人节俭,家家节俭;人人孝顺,家家孝顺;人人守廉,家家清廉。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篇4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句话成了我们父女的真实写照。

我的父亲谢__是__区检察院恢复重建以后的第一代检察人,而我也已从检近30年,从橄榄绿检察服时代到深蓝色检察服时代,两代人间传承的是一份对检察事业的坚持和热爱。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前提是你得是颗金子”,这是父亲最常挂在口中的一句话,还有一句便是“做事要认真,不要做单位里的‘铺底鸭’”,父亲是这样教导我的。

19__年__区人民检察院重建,时任__民政局干部的父亲服从组织安排调入检察院,当时,全院只有7名干部,向公安局借了四间办公室,只有一部电话机作为通讯联络,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三辆自行车,出去办案乘公交车,办公条件十分艰苦,但是父亲毫无牢骚怨言,跟同事一起搬材料造房子的同时,一头扎进法律书籍学习,他认为当前第一要务便是提高业务知识。

在大家的努力下,检察工作慢慢走上了正轨,从检近20年,他办理的案件不计其数,但从未出过一起错案冤案,而且他严格要求自己廉明办案,凡事亲戚、朋友来说情、打听案情时,他都一一婉拒,还抓住机会做法治宣传,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对检察工作的承诺。

正是父亲的言传身教,一点一滴浸润着我,耳濡目染的我同样选择了检察工作作为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19__年9月,我进入__区人民检察院从书记员做起,历任助理检察员、检察员、公诉科副科长等职务,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扎实,我牢记父亲的话语,努力把自己锤炼成“金子”。

我经手的案件有上千件,其中不乏犯罪人数众多的团伙案件、社会影响大的敏感案件及疑难复杂案件,我力争做到秉公执法,用心办好每一起案件,用实际行动守护公平正义。

20__年,我被任命为控告申诉科科长,作为科室负责人,我带领科室人员围绕控申职能,办理刑事申诉、刑事赔偿等各类案件,努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围绕群众反映的诉求,认真做好接访、处置等工作,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接处周某某、陈某某夫妇闹访事件中,上访人的儿子陈某甲因涉嫌犯罪被依法关押,在关押期间,陈某甲发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医院诊断意见和司法鉴定意见均认为,陈某甲的死因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周某某、陈某某夫妇对上述意见不满,共闹访二十多次并扬言自杀,我带领控申科全体干警始终坚持温情接待贯穿始终,思想开导和法律引导并重,情理法相结合积极疏导,联合公安等单位启动了司法救助机制,将化解工作的重点立足于协助解决两夫妇的实际生活困难等问题上,特别是在陈某某高血压发作时,我及时派车将陈某某护送至医院治疗。

在检察院的齐心协力,内外联动,综合运用涉法涉诉信访风险评估、第三方参与化解、司法救助等机制下,最后成功化解了这一疑难信访案件,得到了上级检察院的充分肯定。

十几年的时间,在我们科室干警的共同努力下,控申科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接待室”、“优质申诉案件”等多个荣誉,我个人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荣誉,如获得市级个人立功表彰,所写的文书获市院刑事申诉优秀法律文书。

荣誉是过去的,认真努力过好每一天才是永恒的,如今,我虽然已经是快退休的年纪,但还是想积极发挥余热,做为“普法十姐妹”、女检察官协会成员继续尽己所能做好事。

最好的家风就是我做,你学,我成为更好的父母,你成为更好的儿女。家风关系着作风,作风连着检风,正是在清正廉洁、敬业勤干的家风滋养下,我们的检察初心才能恒久不变,我们的检察事业才能代际相传。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篇5

我的书法是祖父教我的。

去年国庆,24岁的我自工作以来第一次回家。祖父对这个从事公务员工作的孙子颇为挂念,一路上说个不停。譬如,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谁家的亲戚也在__。我只细细听着,却一句也没放在心上。

回到家,祖父兴奋地拿来一张纸,我定睛一看,洁白的宣纸上,用毛笔赫然写着两个大字——“清正”。祖父喜欢写字我自然是知道的,只不过,如今的他已经年近耄耋,按理来说,这个年纪的老人早已颤颤巍巍,言行艰难,更别说握笔写字了。

“您还在写毛笔字么,爷爷?”我有些惊讶。

“这已经成为习惯啰!”他说,带着很浓的湖南口音,“改不掉啰!”

的确,写毛笔字是祖父的习惯。而这个习惯是以血脉为纽带的。在祖父还小的时候,曾祖父便教祖父练习写字。这种练习手法很奇怪,曾祖父要求祖父要笔直坐在桌前,“站要有站姿,坐要有坐姿”。蘸好墨后,必须悬肘而写,在手臂的关节处轻放一小碗,碗中盛水,过半未满,要求字体工整流畅,且碗中的水还不会洒出来。用曾祖父的话来说就是“做人就像写字,要行得正,坐得直,走得稳!”有时候,一碗水没有立稳,或是手抖了,字迹歪曲,则又免不了一番批评。

“都这个年代了,谁还写毛笔字啊!”

“不对!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一直传承下去!”

“可是,写毛笔字很麻烦!”

“孩子,写字只是次要,关键是要有那份清正的心!”

“可是,他们,都不写毛笔字了!”

“那你更要坚守初心,不能随波逐流!”

“可是——”

“孩子,你要记住,你现在身份不一样了,作为一名公务员,更应要行得正,坐得直,这样才能走得稳!”

祖父的声音铿锵有力,我不由得怔住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祖父又拿起笔,蘸了蘸墨,写开了。于是,我开始有些明白了,什么是字如其人!

前几天,抽个空,我和父亲通了个电话,闲聊家中情况。在问到祖父的近况时,父亲笑了,“你爷爷身体硬朗着呢,每天早上五点就起来了,还能走个十公里。”我噗嗤一笑,脑中立刻浮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笔走龙蛇,大步流星,走过之处,清风拂来,正如曾祖父所说,“行得正,坐得直,走得稳!”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篇6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祖训,也是一个家庭潜移默化的规则。“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犹记得爷爷在世时常说这话。少时的我体会不深,只当是长辈的普通说教,随着年岁增长,我渐渐体会到,爷爷早已用他日常的言行激励着、鞭策着我前行,在我心灵深处镌刻下了“清廉”的烙印。

在我读小学时放暑假的某一天,有个农民伯伯模样的老汉敲开了我家的门,怯生生地问道:“这是张书记的家吗?”我打开了门,老伯见只有我一个小孩在家,便说到:“小朋友,我有点事要找张书记,这是我叫人帮忙写的内容,等你家大人回来时麻烦你交给他们。”我应承着,眼睛却被电视吸引,连老伯怎么告别的都不知道。待爷爷回家时,一看地上的东西,马上严肃地问我:“这些是哪来的?”我也很惊讶,地上的包装袋里,有沾着泥土的新鲜花生、有码放整齐的鸡蛋、还有一只捆得结结实实的大母鸡。难道是那位老伯留下来的?我一五一十地跟爷爷说明了情况,爷爷一听,马上推着自行车拿上东西就往外奔。“老张!都要吃饭了,干什么去?不就是一点农产品吗,别人都走远了。”奶奶喊道。爷爷没答话,我依稀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晚饭时,我们终于把爷爷等回了家。出门时干净整洁的爷爷,现在裤脚、背部都是泥巴,手肘还被蹭破了皮。爷爷说:“没事,乡下路不好走,一下没注意,摔了一跤。不过,孙女啊,你答应我,以后不要接别人送来的东西,好吗?我们要做清清白白的人。”“好的。”我郑重答应爷爷。虽然当时我年纪小,但也着实被爷爷骑行二十里路还东西的行为和严肃的教育震撼了,让幼小的我明白了,做人要清白,做事要干净的道理,也让我在人生的长河中获得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长大后的我慢慢感受到,这就是流传下来的家风吧。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素平凡的言语,像极了爷爷的一辈子,如螺丝钉一般扎根工作岗位,不求高官厚禄,不喜迎来送往,也不畏艰难险阻,默默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耕耘。清廉一生,也让后代受用一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好的家风确实能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它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也如涓涓细流,向心灵的大海奔涌;又如点点星光,指引我们不断前进。

前路漫漫亦灿灿,不管人生路途是否崎岖坎坷,我也会一直做优良家风的传承者、弘扬真善美的传播者,身体力行地为后辈作出表率,为清廉社会贡献力量。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篇7

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伯行在《禁止馈送檄》一文中这样写到: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____在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中也引用了不少古代先贤的经典名句,如:新松恨不高百尺,恶竹应须斩万杆,以此表达了我们党正风肃纪,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也是对人民、对历史负责任的郑重承诺。

四千多年前,善卷老人不念权势禅让的大德让枉山有了善德山的美名,让湖湘大地流传着“__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的民谣。而在__地方史中记载着__历史上也有着不少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好官员,在__市博物馆内复原陈列了一组墓室,属于距今2000年前的东汉初期清廉官员高戎,在“视死如生”的古代丧葬制度中,墓葬奢靡成风,尤以汉代为甚,与马王堆汉墓的奢华不同,高戎清廉的形象在其简单的的墓室和陪葬品的陪伴下一览无遗,其陪葬了少量的铜带钩、陶器和滑石器以及9枚官印证明其生前是一名东汉县处级公务员,而经过考古人员的鉴定与核算高戎墓的整个造价不会超过其一年的正常收入,这在厚葬成风的汉代可谓是简朴而寒酸,也正是因为墓室规模小得以保存至今。历史长河里,出身于__从政于__的清官不胜枚举,如宋代奉法爱民的知府赵善佐,明代不贪一钱的知府朱缙等都深受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为__有德累积了夯实的文化基础,为清廉__的建设赋予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党的十九大将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在党章中充实完善了纪律建设的相关内容,十九大召开后继往开来的__建设者们在作风建设、反腐败斗争、监督体系、廉洁文化等方面持续开展了一系列的行动。一个个清廉机关、清廉校园、清廉社区的创建,让清廉之风再次拂过__城的每一个角落。

清廉是品性,要求我们不仅要做一个清白清净之人,还要用廉来约束自己的本性;清廉是德性,需要我们在道德层面履行清廉的价值,清廉是一种理想的,向善的,应然的政治追求。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只有守住自己对工作对使命的初心,保持笃定,不受外界负面因素干扰,方能在万物往复的世界里找到心的安宁。公生明,廉生威,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不实之名不图,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为才对得起入党时的誓词和人民群众的信任与嘱托。工作上要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始终以廉洁自律规范自己,做到心中有组织、眼中有群众、办事有规矩、工作创实绩。

清廉__,不只是随处可见的倡议与宣传,更是根植于全体党员干部内心深处的守则与底线,是每个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信念之火!清廉可以是儿歌,可以是家风,可以是约束,更可以是一个城市的骄傲!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篇8

什么是家风,对于钟鼎之家,它是流传甚光的《诫子书》《曾国潘家书》《朱子家训》,对于普通人家它是简单质朴的言传身教,而我属于后者。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平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都不容易,咱能帮就帮,这样心才踏实。”父亲是西安测绘局的一名退休职工,他不是党员,却乐善好施,思想觉悟极高。父亲25岁去的西安测绘局,那个年代里能去那么远,还去那么好的地方上班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父亲从来都不炫耀,尽可能的帮村里的乡亲带回他们需要的东西,小到药品、玩具、衣服,大到缝纫机、黑白电视,记忆中父亲基本是半年回来一次,回来的时候总是大袋小兜好多,我就在想他是怎么一个人把这些东西弄上火车,然后再转汽车带回来的,但父亲对此从来没有怨言。村里的人生病了,需要去远处看病,第一个联系的就是我的父亲,那个时候没有电话,就拍电报,说好去的时间,父亲就会早早地去火车站等着,无论春夏秋冬,无论白天夜晚,那个时候没有电话,火车经常晚点,但只要提前说好的车次,多晚父亲都会等着。接住老乡以后带回到自己宿舍,那个时候也是几个人一个宿舍,父亲把自己的床让出来给他住,然后自己睡走廊,我问父亲为啥不带他们住旅社,他笑笑说:“咱那里穷,挣钱不容易,不是生病了,谁舍得来这么远的地方,所以能让他们省点就省点。”那些曾经得到父亲帮助的人总是隔三差五给送好吃的。每次回来都要给我讲讲父亲带他逛西安的经历,讲第一次见大雁塔的震撼,那个时候上塔一个人才两元,这钱父亲从来不让他们掏。每每说起这些,父亲总是腼腆一笑说:“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还记着呢?等你孩子闲了,带你再去转转,那里现在还美呢?”父亲在村子人缘极好,威望也很高,我想这都是因为父亲一次一次善举所换来的吧!

父亲在测绘局是管伙的,奶奶知道父亲管伙,心里特别高兴,因为管伙的人家家里都经常能吃上白面,时不时还能吃顿肉。可是我的父亲工作的30年没有往家里带过一点东西,我有六个姑姑,当时人口太多,经常吃不上饭,奶奶骂爸爸白眼狼,死脑筋!可是即便家里这么困难,父亲仍然拒绝偷摸拿公家东西,他说:“不管别人知道不知道,自己先过不了这关,成天干那么偷摸的勾当,不就是一个小偷。”

受了父亲的影响,我和姐姐在参加工作之后也都恪尽职守。我师范毕业以后,被分配到瓦窑沟中心小学代课,有一次放假,一位家长给我送来了他家香菇棚里摘的一包鲜香菇,我当时再次推辞说不要,可是家长说自己家的,非要让尝尝。当时门口不少家长都在看,我就不好再推辞,收下了。可这事在心里怎么都过不去,周一去学校我就把装了50元的信封给了那个学生,让他转交给家长。从此,我班的家长对我评价极高,我布置的工作他们都是积极配合。我的姐姐就更不用说了,帮村里的孤寡老人买衣服,给贫困户家买猪,帮他们种连翘树,一有时间就去帮他们收拾屋子,悄悄资助贫困大学生,过节去看望退休的老干部,老党员,他们激动地拉着我姐的手说:“范书记,谢谢你这么忙还能想着我们这些老家伙,还能来看我们。真好呀!”我想,姐姐这样的有担当,也是良好家风的一种传承吧!有一年我们去姐姐家吃饭,父亲因为涨了工资很高兴就说:“今天高兴,范书记,把你家最好的酒拿出来,我们喝点吧!”结果我姐找了好一会,才拿出一瓶姐夫喝得很平常的酒,父亲看了一眼酒瓶他谈谈地说:“屋里真没好酒?”我姐低头小声说:“真没有。有人要送我挡回去了,不要。这不是你叫我这样做,只能帮助人,可不能收任何丁点东西,好吃难消化,你说的呀!”父母亲听后都笑了,父亲说:“有你这话我放心了,官大官小都是官,多做好事,可不要叫人戳脊背。”那天,不怎么喝酒的父亲喝了很多,我知道他很高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和姐姐发现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家风。尽管它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它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影响着我们家一代又一代的人。

姐姐的孩子去年暑假在公园踢球捡了一个苹果手机,因为有密码,联系不上失主,所以只能原地等着,两个小时,终于等来了失主,他非要给孩子200元感谢费,孩子果断拒绝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可不能要钱。”我家的大女儿在小区玩,看见一个残疾人在收垃圾,二话不说跑回家,把家里的饮料瓶子,快递盒子收拾收拾拿了下去,那人要给孩子钱,我听孩子说:“我不要钱,这些东西本来就要当垃圾扔了,你帮我们收垃圾,所以不用给钱”。还有下雨天帮忙推车,公交车主动让座,郑州发洪水,拿出自己的压岁钱捐款。小小的他们身上已经有如此多的优秀品质,这就是家风的力量吧!

这就是我的家风故事,乐于助人、恪尽职守、待人真诚,父母虽未曾和我们谈起过家风是什么,却时刻用自己的行动教诲着我们。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好自己,将父母身上的好品质当作最宝贵的“不动产”代代相传。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篇9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有的人把家风写进书里,有的人把家风描上画卷,还有的人把家风贴在墙上,而我的家风却在生活点滴和血脉相承里。从小时候牙牙学语到长大成年,父辈们的言传身教,社会上的种种阅历,或深或浅透着家风的印记,是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我的母亲是地道的农民,父亲是为人师者。他们未出过《朱子家训》《颜氏家训》那样的经典,也没特意总结过条条框框的家风家训,却在日常生活点滴中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打小就在我脑海里烙下深深的记忆,修正着成长的轨道偏离,为我的人生指引方向。小时候,父亲的工资不高,我们爷俩都是非农业身份名下没有耕地,因此除了种着母亲的那几亩口粮地,家里还搞起了编筐的副业,到小学三四年级我也可以跟着大人配合着编筐上的盖儿打打下手。这样,我们家里虽然与村东的罗家万元户比相差十万八千里,倒也生活条件一般,编筐的柳条伴着嫩芽、鸣蝉、黄叶、炉火翻飞,彩电、洗衣机、冰箱的陆续添置总能给平凡的生活带来惊喜。甚至到后来手头宽裕了,也为了离爷爷家近方便互相照顾,还置了宅子盖了新房,搬了次家,一年又一年,一家人过得也算有滋有味。

父亲身材不算魁梧,精瘦但结实,还挑过海河,在生产队还挣过工分。因为爷爷以前被扣过“地主”帽子,父亲当时虽然初中毕业考试全村第一名,但不让上高中。直到77年恢复高考后,父亲被村里推荐当了民办教师,婚后经村里一位信姓兄长辅导参加统考,考上了县城师范,毕业后正式走上三尺讲台,缘由这段曲折经历,父亲倍加珍视教师这份职业,十分珍惜学习的时光。他爱看书,闲暇之余喜欢在阳光下倚着墙捧一本书从中午碗筷刷毕看到傍晚炊烟袅袅。骑自行车带着我串亲戚的路上,会连考带教地让我认沿路小店门脸上的字,每家门口对联上的字。灶坑前添柴烧着火,慢声慢语也不瞅我,灶坑的火光把他的严肃映衬得更加亮红:怎么又马虎了?别处不错,就第二题计算错,下次真得注意注意再注意啊!母亲身材匀称,善良耿直,勤俭持家,胡同大娘婶子的都说,“长江(父亲小名)家媳妇真是个会当媳妇会过日子的女人”。母亲因为家里穷,和大多女孩子一样,没上过几年学,但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感觉母亲可是神奇人物:会写会教不少字,会凭空画各种动物花草,会把塑料纸折几下“变”成门帘,会把易拉罐做成花型装饰屋子,还会把白菜、土豆、茄子做成美味佳肴……一到夏天就时常怀念小时候吃过晚饭,院子一扫、草席一铺、枕头一摆、毛巾被一盖,窜上去一躺,花露水喷在裸露的胳膊和小腿上,父母轮流为我摇着蒲扇,蚊子这种可恶东西便仿佛都去别人家做事了。学校里的糗事、村里的家长里短,还有我最喜欢的乡村闹鬼故事便填满了醒着的炎热夏夜。

父母对祖辈、对传统习俗总是毕恭毕敬,不敢冒犯,不敢放肆。我有时口无遮拦,老说一些“生死”之类话语,每到此处,母亲便把要喊出的半个“死”的字音拦住,“呸呸呸,别老说丧气话,介孩子好好的老说介个揍嘛啊!”表情很庄重,态度很愤怒,并无开玩笑之意。过年时,父亲用软头的碳素笔在家谱上将已故长辈名号添上,母亲在年三十下午就摆好供品,还须是家里蒸得最光滑饱满的馒头,点上香烛,而后拉着我跪下给已故祖辈们磕头。他们这种对生活的乐观向前,对祖辈的恩情不忘在无形之中感染了我,让我逐渐变成一个尊重长辈、积极乐观、勇于进取的人。

记得小时候,我跟父母去大伯家玩,看见墙上的画,也不知种了什么魔,哭闹着非要让大人们摘下来带回家,大伯一家估计也无奈,摘也不是不摘也不是,在无计可施的情形下,父亲瞪着眼、扥着我:走,跟我回家,回家试试我的。哭着回家,挨打是必然了,哭得再凶也没人理,父母好像商量好了一样,都各忙各的,不往我身上瞟一眼。许是看我“大雨转零星小雨”了,父亲感觉时机已到,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以后再到别人家串门,看到东西不能随便要,让人家觉得咱这么老实的小孩也忒不懂礼貌了。再说了那画挂墙上好好的,你说摘下来就摘下来啊,就你“最大”啊?以后再串门,大人问嘛答嘛,少说话多听话,明白了吗?”我似懂非懂,还没回过神来,母亲一把把我拉入怀里,“行啦行啦,打也打了,别哭了也别说了,下回记着啊。”长这么大,父母打的次数虽不记得了,但也没几次,“要画事件”却时刻提醒着我做事要谨言慎行,不能损人利己。也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获得更多人的理解和尊重。

我已接近不惑,父亲早已退休,母亲身体也不如从前。时代在发展,新时代精神也在不断提炼和创新,他们不会说“以人为本”,不会说“提高政治站位”,但自打我毕业工作就告诉我:干工作就得又红又专,板板生生的。对于这新社会老词儿,有时想想有些好笑,但细琢磨下来,实质是劝我珍惜当下,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对得起党和人民还有家庭赋予我的责任和义务啊。每逢汇报工作,或三五好友聚餐,我也会提到父母嘱咐的“又红又专”,不管有无掌声,有无敬酒,父母简单几句做人做事的话,三十年风风雨雨,历久弥新,依旧萦绕耳边,践行在生活工作中。

如今父母已近古稀,我也早已是两个孩子的爹,总想把“家风”写满字里行间,总想把“家风”复制应用,但家风具体又无形,是言行举止中的传承,是共同成长的相辅相成,更是知行合一的践行。父母用实际行动教导我做人做事,擎着一盏导航灯,照亮岁月沉淀下来的精神之光,我会尽力把更多的余晖传递给孩子们。哪一个家庭都盼望和美,盼望快乐,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良好的家风如春风化雨般孕育滋润美好的家庭,千家万户都好了,国家才能更好了,民族才能更好了。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篇10

在每年____发表新年贺词的办公室里,我们总能看到书橱里整齐摆放着家人的照片。____对家人的关切不仅体现在对自己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上,更体现在对千千万万个家庭家教、家风的殷切嘱托中:“家庭不仅是人们身体的住所,更是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好家风犹如一座精神富矿,能给子孙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

古往今来,我们身边从不缺少好家风的鲜活例证。从曾子杀猪践诺到岳母含泪刺字,从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到傅雷先生的家书,一篇篇一句句都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着一个个家庭对家风的良好传承,更是印证了“好家风犹如一座精神富矿”这句话。曾子杀猪教导了孩子言而有信;岳母刺字给名将岳飞注入了精忠报国的毕生信念;《训俭示康》使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而《傅雷家书》更是久久传颂,成为很多家庭教育子女的典型范本。

而我对“好家风犹如精神富矿”这句话也有深刻的体会。在与人相处方面,祖辈教导我要以诚立身、以礼待人,这使我能在上学期间和踏上工作岗位以后,与同学同事相处做到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对待钱财方面,父母常用林则徐的话教育我:“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所以在上大学以后,父母每月会给我一定的生活费并教我如何安排用度,也让我养成了节约和记账的好习惯;在对待学习和工作上,家风使我秉承学习纪晓岚对子女的“四戒”要求: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勤奋,有责任心,对得起自己的初心和职责,虚心学习,踏实做事。与此同时,也要注意锻炼身体、通过健康的方式放松心情,保持学习和工作持续的动力。

家风,是一个家族的精神血脉,它不是挂在嘴边的唠叨,也不是贴在墙上的名言警句,而是一代代人刻在骨子里心照不宣,时时坚守并共同遵照的行为准则。好的家风,在我们人生的任何时刻都能给予自己强大的力量,使我们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诱惑不迷航,顶天立地,努力成为家庭的脊梁、社会的桥梁、国家的栋梁。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篇11

新年将近,通往老家的路途中充斥着轻扬起的尘埃和干冷的空气,略显老旧的大巴在前两年新修的水泥路上轻轻摇晃着向前行驶。冷风随着逐渐减轻的摇摆慢慢停下,我们在一颗大榕树旁下了车,招来一辆掉了漆的面包车,放上行李开始最后一段短程旅途。

穿过两棵交缠在一起的榕树组成的拱门,来自城市的烟尘在颠簸中被我们留在了身后,取而代之的是泥土和露水特有的芳香,付了车费拿上行李,走过积水覆盖的拐角,我们回到了爷爷家。

奶奶知道了我们要回来的消息,正坐在楼下择菜,看到我们便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迎了上来,“回一趟家真不容易,坐这么久车累了吧?”

爸爸拎了拎手中的行李,“没办法,现在疫情查得严,我们也是趁着安全时间才能回来的,这么冷怎么不进屋去。”一边说着,爸爸一边把奶奶桌上没择完的菜简单收拾了一起带进屋内,“爸呢?”

“老头应该在后院吧,今个儿一大早就有个姑娘来找他,说想在年前修好一只玉镯子。”奶奶顿了顿,把烂菜叶丢进了一旁的菜圃里,转而说道:“这不快过年了嘛,之前来的人就不少,要修的物件多了自然也就忙了。”

爸看了看我,又望了眼后院的小屋,随后拿过了我手上的行李,“儿子,去后院和爷爷打个招呼,陪爷爷聊会儿天。”

我欣然答应下来,毕竟和来家中做客的“小时候抱过我”,但现在全然没印象的七大姑八大姨问这问那比起来,还是爷爷的后院来的清闲舒适,更别说爷爷那令人惊叹着迷的手艺了。

我和奶奶打了个招呼,就往后院的方向走去。绕过房子,能看到潮湿的泥土地面上或有间隙的摆放着木条插着卵石,行成一条方便通行的小道向掩藏在树影斑驳中的后院延伸。走过小路,穿过竹片编织的遮帘,一个不大却干净的小屋出现在眼前。

轻敲木门,我向里面说到,“爷爷,我来看你了。”

没过多久,背后传来了落叶摩擦的响动,“我在这呢。”我转过身望去,爷爷提着竹篮正往这走来,“门没锁,进去吧。”

我打开门扶着门边让爷爷进屋,见爷爷手上提着竹篮,我有些好奇的询问道:“这里边儿装的是什么呀?”

“这里面装的是一些饰品。”爷爷将竹篮放在桌上,拉来两只竹凳在桌前,示意我坐在他旁边。待做到加了两层垫子的凳子上后,爷爷打开了竹篓,将里面装着的东西一层一层的拿了出来,“不过,都是些碎了或到难以修复的饰品。”爷爷从竹篮里拿出了碎成了几段,又用看起来是塑料和胶水拼凑起来的镯子,被剪成两段的点缀,还有散成一把碎了几个珠串。

面对一桌的碎玉和金银视频,我有些好奇的拿起那只被碎银箍在一起的玉镯查看着镯子的样子,不难看出镯子本身有着精致的做工,雕刻着回转的祥云纹,但是在中间断裂了开来接上了一块早已泛黄的塑料,接缝处也只是用银片草草包裹住了事,胶水的腐蚀也在长久的时光侵入了玉石中,显得很是破败。

“这还修的好吗?”仔细看了看镯子的样子,我自问磨成粉用滴胶粘好还比较简单,“我觉得……多少有些勉强了。”

爷爷一边仔细的将玉石银饰拭去灰尘装进一个个小盒子里,一边说道,“虽然不容易,但是能修。”收拾完,爷爷留下了那只镯子,“这是一名女士嘱托一定要修好的东西,是她母亲在她出嫁的时候给她的嫁妆。”

“嫁妆?”我有些疑惑,“嫁妆怎么会碎成这个样子。”

爷爷叹了口气又笑了笑,“当时她母亲为她看中了一位人家,但是她想追求自己的事业,于是在嫁出去的前夕摔了镯子逃婚了,后来是男方给她收好让丈夫给她送去的。”爷爷仔细查看着镯子的伤痕,把外包的银一层一层撕下来,露出了里面断裂发黄的镯子,放在强光灯下来回检查了几次,爷爷放心的松了口气,“还好,还能修。”

爷爷从工具包里拿出了擦的澄亮的锉刀和小锯,“那位女士想摔了镯子证明自己的决心,她也确实因此得到了家里人的理解,嗯。”爷爷来回拉动着锯子,没多时,脆弱的镯子就分成了三截,沉吟半响,爷爷扫去了桌面的粉末,“或许说得到了理解并不恰当,应该说是她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但她也还是在后来找人修好了镯子,并一直戴到了现在。”

“为什么?”我有些不解的问到,“既然这么厌恶自己被规划的未来,为什么还要把镯子修好?”

“或许有对家里人的眷恋吧。”爷爷量好镯子的尺寸,起身从背后的架子里取出了另一个镯子的部分,比对了一下,画上痕迹后切落一块再把缺口打磨平整,然后把泛着冰蓝的玉石块严丝合缝的嵌入了损坏的玉镯里。“在外漂泊奋斗的时候,人就像一艘风雨中的小船,这份眷恋就像是灯塔,即使只能看到绰约的光,也知道自己的行走的方向。”

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继续看爷爷工作。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篇12

我出生于一个偏远农村,家中有7口人,堂哥堂姐的父亲在他们很小时就去世了,他们的母亲也离家出走,所以堂哥堂姐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那时已经70多岁了,做不了太累的活,所以养育三个孩子和生活的重担全压我父亲一个人身上。

父亲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勤劳能干,懂的事情特别多,从小我就特别崇拜父亲,认为父亲就是我的百科全书,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去问他。在我心中,父亲就像一座山那样高大,深深影响了我。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孩子树立好的观念,我就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家中。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跟村上的小伙伴一起去摘别人的柑橘吃,后来被果农抓到,要求我赔钱,当时父亲没有解释太多,直接把钱赔给了果农并把我领了回家。

回到家后,我心里特别害怕,以为父亲肯定会狠狠地训斥我一顿,但父亲非但没有骂我,反而语重心长地跟我说道:“儿子,咱们家虽然穷,但也不能做那些偷鸡摸狗的事,咱们穷也要穷得有骨气,你需要什么可以跟爸爸说,我会尽最大的能力去满足你。”

我一时间竟觉得父亲有点小题大做,明明只是吃了别人一个柑橘而已,怎么讲到穷人要有骨气去了,便为自己“解释”。

父亲还是没有生气,只是叹了口气,继续耐心地和我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你不要以为这没什么,如果你现在觉得这是小事,那么将来你的思想会慢慢扭曲,一发不可收拾,到时候可就不是偷个橘子赔点钱这么简单了!我们想要的东西,要自己努力去赚,不能偷也不能抢,只能通过正规的途径、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得!”

听了父亲的话,我被深深触动了,内心无比愧疚,也把父亲对我的教诲牢牢的记在心里。

大学毕业后我如愿考上了公务员,分到镇农业办公室工作,担任农办主任职务,这一干就是三年。三年里,经历了很多人和事,同样也遇到了很多诱惑,但面对诱惑时我总能想起父亲对我说过的话:想要的东西,要靠正规的途径自己去赚,管好自己手中的权力,不能以权谋事。因此我拒绝各种诱惑,从未动摇本心。

父亲的教诲犹如一座山一般矗立在我的心中,指导着我的一言一行。如今,我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更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做到廉洁自律、守住底线,做一名干干净净、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篇13

母亲留给我们的财富,是潜移默化中教给我们的做人的道理。

母亲是家里的老大,十多岁时外爷去世,母亲便和奶奶一起拉扯我的五个舅舅长大成人。父亲也是家里的老大,爷爷去世时,我小大只有几个月,父亲和母亲扶持奶奶养育两个姑姑和五个小大长大并相继成家立业。父亲和母亲作为各自家里的老大,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岁月里,能够做到养育三个孩子,帮扶着双方老人,操心着弟弟妹妹们的大小事情,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记忆中的母亲中等身材、短发,笑声爽朗,待人热情,做事风风火火,一年到头总有着忙不完的活。二十多亩地等待着母亲去耕种、除草、管理、收获,回到家里,顾不上喝口水,赶紧做饭,还有一大群牛、羊、鸡、猪等需要母亲照顾。无论严寒酷暑,也无论春夏秋冬,母亲忙得就像一个陀螺。睡梦中醒来时,母亲还在就着烛火纳鞋底,缝补衣服;阴雨天,母亲坐在房檐下修补虫蛀的麻袋;寒冷的冬季,母亲似乎比其他季节还要忙,缝纫机扎哒哒哒地轻快响着,母亲忙着给奶奶、外奶、舅舅、姑姑、小大、以及姑、舅、小大的孩子,以及我们姊妹三个的衣服、鞋子,每个人做三身衣服、两双鞋子,我掰着手指头给母亲算算,母亲要做上百件衣服鞋子。

“妈,你歇歇!”我看到母亲的脊背一起一伏地,手中又长又粗的锥子穿透厚厚的鞋底,拉大钢针的手伸过头顶,纳着小巧精致的梅花图案鞋底,偶尔搓搓冻僵的手,继续忙活着……夜已深,便劝母亲休息,母亲答应着,我却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第二天醒来时,崭新的棉鞋已经放在了我们的床头。心灵手巧的母亲做的衣服鞋子,常常让我在小伙伴们面前很自豪,针脚细密,漂亮舒适,比现在卖的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双手是个宝,幸福生活要靠他“,这是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时的生活很苦,很要强的母亲硬是和父亲一起,担负起了长子长姐的责任,让奶奶、外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改变了我们家只有两孔窑洞的居住条件,住上了有着四间瓦房的大院子,靠养牛种地供我们姊妹三个上学。母亲这种勤劳乐观的性格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在耳濡目染中形成了坚毅刚强、勤恳做事的品质。

改善生活时,母亲把肉端给奶奶他们吃,给我们碗里也盛满了肉,自己却很少吃;上学时,母亲变着花样给我们书包里塞满鸡蛋、花生、红薯、包子、煎饼等食物,遇到山桃、牛铃果、桑葚等稀奇野果,母亲总要给我们孩子留着;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母亲往往割肉、炒鸡蛋,买好吃好喝的招待,哪怕自己接下来的时间吃咸菜就馒头,脸上总是乐呵呵的;过年时,母亲给奶奶一个大红包,来我家的孩子都会收到母亲的红包,母亲却叮嘱我们不要收奶奶等长辈给我们的红包,让奶奶把钱攒下来花着方便。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先人后己、处处为别人考虑的人。

记忆中,父亲一直做着小队长,现在叫组长的事情,每次乡里人来我们村,饭点就安排在我们家。母亲像亲人一样招待乡领导吃饭,在厨房里煎炸烹炒,做几道菜,烙几张饼,盛的一大碗面条上放满香香的炒鸡蛋,生怕来客吃不好。当领导询问我们家里的困难时,母亲从来不说,也坚决不让父亲说,说的都是村里的困难户的问题和老百姓的心声,谈的是村里的发展前景。在母亲心中。上级领导来村里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不是给我们家办事的,即使有些小困难,也可以自己克服。再说,父亲是”干部',更要以身作则,不能借着管饭的名义谋求私利。小学没毕业的母亲,不懂什么大道理,却给我们上了一堂终生难忘的廉政教育课。

宽以待人、热心肠的母亲,对我们姊妹的要求很严格。记得有一次,哥哥把学校的粉笔带回家玩,我们和哥哥在地上玩得不亦乐乎时,这时母亲回来了,快速绑好牛,走向哥哥,问粉笔哪里来的?哥哥不敢撒谎,说是自己趁老师不注意拿的。母亲脸色涨红,心口一起一伏,气得要打哥哥,我和姐姐吓得不敢吭声。“我错了!我再也不拿学校东西了!”哥哥低下头说,母亲脸色逐渐缓和,慢慢放下牛鞭,脸色缓和下来。“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记住了吗?”母亲抚摸着哥哥的脑袋,又摸出原本让我们买本子的钱,让哥哥一定要给班里再买两包粉笔,本子钱自己卖了酸枣再给我们。哥哥眼圈似乎红了,重重点了点头。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这也是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

哥哥参加工作后,担任单位的财务人员,把公家的帐一笔一笔算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深受领导和同事信赖。1995年,我考上豫西师范,需要5000块钱集资款,当卖牛、卖烟叶、粜粮食的钱凑在一起,还少500块钱时,哥哥提出先用单位的钱交上,工资回来了再补上,母亲坚决不同意,说“公私要分明,咱们家的事就不要牵扯单位了。”哥哥理解母亲,从好友哪里借来200元钱,再加上父母从亲戚家借的钱,终于让我来到了理想中的学校。

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党员教师,我像哥哥姐姐学习,牢记母亲的话语,廉洁从教,不忘初心,工作兢兢业业,正在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

如今,母亲离开我们已经24年了,但母亲影响我们的自强、廉洁的好品质,朴素、深刻的做人道理,已经融入了我们的基因中,并成为家风代代相传。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篇14

前几天偶然听到办公室里的几位年轻人在谈论父亲节送什么礼物好。我也多了个心眼,闲暇时专门查了查父亲节的资料,然后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我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是啊,我也来赶一回时髦,给父亲准备一份节日的礼物。但是,送什么礼物呢?我同样犯了难。

想想也惭愧啊,别说是父亲节,就是父亲的生日,我从来都没有正儿八经的陪他老人家过一个生。倒是他把每年“冬月二十六”这一天牢牢的记在心上,因为那是我的生日!

象看电影一样,思绪倒回到了几十年前那个特殊的夜晚。那时我还在老家那个边远偏僻的乡里担任分管农业的乡党委副书记,有一天等我下乡落实烟叶面积、在农户家吃罢晚饭回家时,进门就看见父亲坐在沙发上,妻说他来等我好半天了。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信息基本靠口”的年代,联系极不方便,看到那么晚了父亲还在等我,心里好过意不去。父亲说:今天你生日,我来看看你。我和妻这才知道父亲是来给我过生日了。在灯光的映照下,父亲那张饱经沧桑的脸更显疲惫和苍老,我突然觉得鼻子有点发酸。母亲长年生病,父亲从家乡的中学教师岗位上退休回家后,就一手儿承担了操持家务及照顾母亲的责任。虽然我自已的家和父亲的家仅半个多小时的路程,但父亲坚持要自已过,说不拖累我们。因为工作忙,我十天半月难得回家跟父母说上一句话儿,大多都是他们来看我。坐在沙发上的父亲看着心事重重的样子,好半天他才告诉我说,家里才捉的两只小猪昨天病死了一头,还有一头看来也活不长了。不管怎样,他说还是要坚持喂几头猪的,这样平时就不用再出钱去买肉了,我们也可以拿一些来吃,节约一些钱好供娃儿读书。他说今天我生日,上午家里事情多,下午才过来看看我,让我照顾好自已,一定要认认真真把工作做好,不要牵挂他们。

现在想想,心里真是感慨万千。从小到大,在父亲的心里,我们几个娃的生日,比他自已过生都还重要,他可能忘记了自己的生日,但从来忘不了我们的生日。或许,我们生日,就是他的节日吧。

家里兄弟姐妹多,父亲从来没有制定过什么严格的家规刻意让我们遵守,也很少责难我们,而我们每个人都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大山,有了适合自己的工作,生活也都平静安逸。我想,这离不开幼时父亲的行为教育:做事要专心、尽心,认准了目标,就要全身心地投入。

父亲是个退休的老教师,喜欢讲台,喜欢他的学生,但是现在已经退休20多年了。除了工作外,父亲似乎还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从我记事起,感觉家里只要能够手工做出来的物件,大到碾道场的石碾,小到扫帚、背篓、簸箕、桌椅,都是父亲亲手做的。父亲平时话语不多,脑海里的印记就是他一个人默默做事的身影,勤劳,忙碌而专注,这个形象大致和很多乡村农民是一致的。

但是父亲与他们又不一样,这个不一样体现在他身上还有个绝活:表演皮影。这是他高中毕业回到家乡板桥镇老湾村务农时向村里一位远房亲戚学的,没想到他悟性极高,又有文化知识,经他演唱的“凉泉皮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个文化生活单调、文艺宣传匮乏的年代,父亲自从学会皮影表演后,极尽热情和痴狂,他找到自家几位兄弟凑成表演班子,还自己筹集200元钱买下了一位乡邻祖传的一套有180多年历史的“皮影”(演唱皮影戏的人物道具),购置了一批打击乐器,然后经过一夜连一夜的在自家门前的排演,凉泉皮影戏班子搭建成功了。从那以后,十里八村的各种红白喜事,都会上门请父亲的皮影班子去表演助兴,营造热热闹闹的氛围。所以,那个时候在老家提起父亲,绝对是没有一个人不认识的。在父亲学会皮影后不久,村里要建一所学校,那时候村里能够识几个字的人太少了,有高中文凭的父亲当之无愧地被村民推选在村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几年后又转成公办教师调进了乡中学。教书与皮影戏表演,就是父亲最看重的两件事情,把它们都说成是父亲的事业也不为过。现在想想,父亲从1962年起至2023年在板桥镇举办“三月三”民间艺术节,40多年里演唱皮影戏220多场次。无论县、镇、村组织的文艺汇演还是十里八村的乡邻家里喜庆丰收、祈祷许愿、嫁娶添丁等红白喜事,都少不了父亲的“凉泉皮影戏”恭贺助兴。在这220多场次的皮影表演中,不知道父亲的心里是不是也觉得是自已的节日?我想一定是的!

也许是以前父亲过于忙碌的原因,也可能是我从老家出来工作太久,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都不是特别亲密。前些年他从老家搬出来和弟弟一家住在城郊,侄子侄女与他在一起倒是极其和谐融洽,估计也算是隔代亲吧。他有自己的一份退休工资,每次问他还需要什么,他都说党的政策好,现在生活好,什么都不缺。衣服也不让买新的,平时都是穿我穿过的旧衣服,直到新年的时候,他才允许我给他买一套新衣服,并郑重地在大年初一穿上,接受我们的新年祝福。这一天他也特别高兴,时不时的听见他念叨:党好,国家好,时代也好,你们都好,我天天都在过节啊!我也计划好了,父亲节这天什么都不买,早上我就去陪父亲,把他珍藏的皮影拿出来晒晒,再听他念叨念叨这些皮影陪伴他经过的岁月……

如果有人问我,父亲教给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想我会这样回答他:我们不该忘记自己走过的路,同情过的人,呼唤过的正义,渴求过的尊重,是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深植于生活世界的共同意义的根基。是这根基,让我们即便在日后形形色色的世界里体会了失落,品尝了诱惑,经历了幻灭,领受了嘲讽,也不会轻易洗去自己那层名叫“共情”的底色。我祝福一切“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人们!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篇15

我的姥爷是一位退伍老兵,是一位为祖国的石油事业贡献了青春和热血的大港油田最初建设者,更是一位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

1964年初,我的姥爷和一批唱着“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的石油工人,为了给祖国献石油,来到大港油田这块昔日的盐碱荒滩上,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那时的大港油田,长草的地方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不长草的地方是白花花的盐碱滩。夏天,暑热难当,蚊虫肆虐;冬天,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为了拿下油田,会战勘探到哪里,职工就住哪里,没有房子住,他们就搭帐篷、建设“干打垒”式的简易住宅;口粮不足,就下塘捕鱼捞虾作为补充;没有地面水源,就喝含氟量严重超标的地下水;没有公路,就车船兼用、水陆并行。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在这一片一片荒芜的盐碱滩,建设成了一座现代化的石油城。

不管是在工作期间还是在退休以后,姥爷始终将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己任,将“诚信为本、廉洁奉公”作为做人的准则和家训。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我和我的父亲、母亲全部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在我们每个人人生关键节点,姥爷都会对我们提出严格的要求和特别的提示,要求我们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姥爷也被公认为我们这个党员之家的“纪委书记”。

姥爷告诫父亲,在工作中没什么可以骄傲自满的,石油工人的“三老四严”和“四个一样”要牢牢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母亲得到了晋升,姥爷同样告诫她,组织给你的权力是用来为单位和职工服务,清正廉洁是底线,永远记住了一条真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记得我儿时的时候,一次暑假期间,我和姐姐一起去小卖部买冰糕,那时候结账还需要给现金,回家后,姥爷发现小卖部的阿姨多找了五块钱,马上要求我们给送回去,我和姐姐嫌天热,都不愿意去,姥爷给我们讲了一番做人的道理,并责成我和姐姐一起去退钱。从那时起,诚实守信的原则便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大学毕业后,我有幸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姥爷很为我高兴和自豪,送行的时候,姥爷语重心长地提示我:大家都把人民教师称为辛勤的园丁,从事的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付出对工作的满腔热忱,不能应付了事,更不能误人子弟。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何其有幸,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何其有幸,有这样的老共产党员为我指路引航,让我少走弯路,健康向上。家风是综合的教育力量,是相互濡染的家庭氛围。家风是我身后无形的强大支撑,在不经意间,已经渗透了我的心灵。

美好的生活是酿造出来的,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工作业绩是奋斗出来的。我将永远记住姥爷的嘱托,清正廉洁,开拓进取,不负韶华,不负新时代的召唤,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篇16

我的爷爷是一名小学教师,在他们那个普遍不识字的年代也算是“高级知识分子”。在我印象中,爷爷戴着一副大大的老花眼镜,也许是在课堂上说了太多的话,爷爷在家中话语很少,可每当他批阅我的作文时,总会露出慈祥的笑容为我讲解。爷爷曾是我们那个乡村小学的校长,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去学校玩耍,在爷爷的办公室里偷拿了一些信纸、作业本,回家后被爷爷知道了,最疼我的爷爷第一次对我发火了,硬是让我把信纸、作业本送回去了,我当时都委屈的哭了。后来,爷爷帮我买了新的作业本,告诉我:“那些是公家的东西,我们不能占公家的便宜。你想要什么东西,爷爷可以给你买。”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在年幼的心灵里记下了“不能占公家的便宜”。

我的外公16岁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是一名新四军指战员,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建国以后,我的外公响应国家号召,解甲归田,退伍回到老家供销社工作,担任主任职务。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想多买点红糖,多打点煤油都是一种奢望,所以供销社主任就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职位,有很多人找我外公帮忙。我的外公是一个面冷心热的人,见别人有困难,总是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竭心尽力的帮忙,很多时候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肯亏待别人,所以外公的人缘很好,乡亲们也很敬重我外公,有时也会送些自家鸡下的鸡蛋、自家种的山芋等土产品给外公,外公每次都婉拒,实在盛情难却,就付一些钱或回赠一些东西。外公虽然没有对我说过什么大道理,但外公这种以诚待人的处世态度和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爷爷的“不贪不占”,外公的“真诚待人,廉洁自律”就是家风,在无形中深深地影响着我,教导我热爱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扎扎实实。

自20__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在县人民检察院侦监科、公诉科工作。作为一名维护正义的公诉人,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守一个法律人的底线,尽力把每一件案件办理“铁案”,毋枉毋纵。我的妻子是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人民警察,我们组成了一个政法干警家庭,廉洁自律是我们的第一要求,克勤克俭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忠诚奉献更是我们的终生追求。

20__年,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都说家庭是最好的学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言传不如身教,良好的家风对我们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把优良的家风代代相传,不仅是勉励自己前行、鞭策自己进步,也是为了给儿子当好榜样。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篇17

廉洁是什么?爷爷说:“水清见鱼影,心清知德行,廉洁是高尚的品德。”妈妈说:“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廉洁就是像荷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从小他们就在我的心里种下了廉洁的种子,这颗种子慢慢地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佑护我健康成长。

在学校里我是我们班的班长,老师会给我一定的权力来管理班级。比如每天的作业检查,都是我组织其他的班委来检查,然后由我向老师汇报检查结果。我们班有个“调皮鬼”,不爱做作业,又怕被老师查到挨批评,于是他就偷偷地找到我,悄悄地对我说:“班长,你就手下留情吧,不要告诉老师。”他边说边往我口袋里塞东西。我赶紧掏出来一看,是五块钱!我皱着眉头看看他,他却嬉皮笑脸地说:“你收下吧,以后只要你罩着我,我还会给你的。”我很严肃地把钱递给了他,坚定地说:“你知道自己做得不好,为什么不能花点时间来做作业!你要是这样,我会在班会上跟同学讲这个事情的,也会直接跟老师汇报你的行为。你这样是不对的,这叫行贿,你知道吗?”他看我一脸严肃,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好垂头丧气地补作业去了。从那以后,他每天都能老老实实地完成作业了。

同学们,也许你们会觉得我这么做很傻,但我觉得我这么做是对的,因为我一直记得爷爷说的“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我要做一个诚信、廉洁的好孩子。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范文 篇18

在外工作已有11年,不常回家,电话倒是常打。每次和家里通话,妈妈接时就没有上限,噼里啪啦,非聊得电话发烫不罢休;可是电话要是老何接时,我们的通话只有30秒:跟我妈都很好吧,我也很好,嗯知道了,我会好好工作,会照顾好自己的,我妈呢?叫我妈接电话。

老何是我爸。

五岁时第一次挨打就是被老何狠狠踢了两脚。老何在木材公司上班,我在木材公司的家属幼儿园里上学,那天我跟着一群大孩子在机器轰鸣的木材加工车间里疯了一下午,当老何满头大汗把我从木材加工车床底下一把提溜起来时,铁青着脸,照着我屁股就是两脚,他急疯了!当时吓傻的我也不知道哭,只记得他铮亮的军勾鞋上有个大坑。年轻时老何穿戴讲究,一丝不苟,那双军勾是他的最爱,可是那天他来不及心疼他的军勾鞋,踢了我后,就抱我回家,连连自责,问我疼不疼,为此他内疚了好久,也心疼了好久。但从那以后老何再未碰过我一根手指头,我也算因祸得福。也是从那时起老何让我知道了要时刻爱护自己,远离危险。从此以后,无论是行走在马路上,还是在异地求学的陌生环境中,亦或结交了新玩伴新朋友,我都学会了保护自己,从未让危险靠近。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吃饭总愿意唱歌,还经常剩饭,妈妈怎么说我都不听,有一次老何吓唬我说:你要是吃饭再唱歌,将来准找个傻女婿,而且剩的饭越多,将来脸上长的麻子就越多,知道什么是麻子脸吧!我当时信以为真,吓得不敢开口,静静地把碗里所有的饭吃光。现在想来老何那时的教育方式挺阴暗,可是巨管用,在我幼小的心灵里麻子脸和傻女婿是非常恐怖的。后来学习《论语》“食不语、寝不言”,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被老何骗了这么多年。但时至今日我却也养成了吃饭时不浪费、不聒噪的好习惯。

小学时因为嫉妒同桌买了花裙子,我将她的钢笔毁坏并偷偷藏了起来,然而做贼心虚,来不及撒谎,还是被老何发现了。第二天他让妈妈买了两支更好的钢笔带我去向同桌道歉,低头认错让我羞愧难当,从此以后牢牢记住了虚荣和攀比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同时也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现在想来很感谢当初老何及时修正我的小错误、歪心思,没有让我在歧路上越走越远,时至今日也让我明白了担当的意义。

高中时我回家抱怨老师偏心课上很少提问我,老何只简单地问了一句,提的问题你会吗?我会。你会就好。第二天放学我发现写字桌上有一篇从报纸上剪下的文章,叫做《沙子与珍珠》,大致是说一把沙子握在手中,随手丢弃在沙滩上,就再也找不到握在手中的那把沙子了,可是如果手里边握的是一颗珍珠,即使丢在沙滩更远处,还是一眼就可以把它找到,我明白老何是叫我努力成为一颗珍珠,只有闪闪发光才会引人注意。从此以后,我不再抱怨,而是更加努力要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上大学后,每次往家里打电话,我和老何30秒的电话已成习惯,他不善言辞,我不会嘘寒,言简又意赅,含蓄又深刻,好好学习,注意身体,我们很好。无需赘述。然后我照例会说:我妈呢?叫妈妈接电话。开始杂七杂八讲起自己的种种,买了新衣服,选修了艺术课,交往了什么样的男生,以及兜里的钱又见底了……电话里只是我说,妈妈认真地听,偶尔附和。可是第二天妈妈一定就会把电话打过来:“你爸又给你汇了500元,宽拿窄用,不要乱花钱;没事多看看书;你爸说交男朋友我们不反对,相信你的选择,也尊重你的选择,但是你是女孩子要懂得自重自爱。”

很感谢老何的开明让我青葱的大学时光过得精彩又有意义。

当我考取电视台成为一名新闻记者时,老何笑了,笑得含蓄而深沉,就一句话,好好工作,不要骄傲。这么多年来,我取得的每一次成绩老何都记在心里,他不善表扬我,却时刻鼓励我,多年以来,老何和我的交流很少,他不苟言笑,尤其在我这个不太省心的女儿面前。然而我发现在我成长的每个节点上他都像启明星一样指引我,让我畅通无阻、昂首阔步而又勇往直前地向前走。

老何在他的工作中是先进,是标兵,他深深影响了我。在工作中,我亦踏实肯干,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书后,我终于通过党组织的考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入党,是人生中的一次转折,这是我的荣耀,这更是父亲的骄傲。在这神圣而庄严的一刻我最想要告诉的竟是老何。我要告诉他咱家有新党员了!我要跟他唠唠我的思想动态,我要跟他说说我工作中的进步与不足,我要跟他讲讲我身边的人和事,可是此刻我最想要跟他说的是:是他教会了我善良、勇敢、正直、独立和担当。是他将做人最基本的道理讲给了我,把良好的品格传给了我,将最朴实的家风交给了我,使我健康成长,守住规矩和原则。

家风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如影随形,是言传身教,是耳濡目染,是融入血脉、刻进骨髓的精神!

突然想打电话回家,这回,是叫老何接电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