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大全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学校校长先进事迹

2024-01-08 09:36:20互联网范文大全

学校校长先进事迹 篇1

崔__同志是__县__学校校长,她始终守住初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勤勉开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部署,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努力提高学校的办学综合实力,为__县义务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

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崔__作为一校之长,虽事务繁忙,但她总能抽出时间参加学校的每一次教研活动,每一次教学质量分析活动,组织教研,分析问题,思考对策。她特别关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一有空就深入课堂随机听课,平均每学期听课次数多达50余节。她还组织以“师徒”结对子的方式,建立“传、帮、带”机制,使教师间深入交流共同进步,全校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成果显著。

工作作风扎实群众基础好。崔__校长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每天最早到校,最迟离校;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虚心听取领导和同事的意见建议,时刻以优秀党员标准要求自己。

注重办实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崔__校长始终坚持以“为学校做点实事,为学校留点业绩”为做事原则。在担任__县__学校校长的三年期间,为改善办学条件,她不遗余力、东奔西走、上下沟通,最终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帮助下我校新建一所全新的现代化综合教学楼。同时,学校又挤出经费构建了食堂,解决了全校师生吃饭难的问题。20__年,为继续解决教学楼紧张问题,在崔__校长全力沟通下,__县__学校得到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打算在校园的南侧再新建一所综合教学楼,以最终改善__学校教室紧张的现状。

在崔校长的带领下__县__学校紧跟__县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学校管理更趋于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教师整体素养全面提升,教学成绩稳步前进,__县__学校20__年、20__年连续两年被评为“__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先进单位”;20__年9月__县__学校荣获“20__-20__学年度__县初中教学质量考核第一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崔__校长将秉承着对教育无比挚爱的情怀,坚持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勤政廉洁的行为,敬业高效的工作态度,默默地耕耘在乡间教育的沃土之上,使__县__学校成为社会、家长和学生满意的名校,谱写教育事业新的篇章。

学校校长先进事迹 篇2

从青葱岁月到鬓染白发,岁月腾挪,时光转瞬即逝。30多年来,罗__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把毕生的心血融入到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中,为特殊儿童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权利,竭尽所能,不遗余力、想方设法把学校办好。

为了学生健康、幸福成长,她把心中的大爱洒进每一位特殊孩子的心田,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专业的教学技巧,引领特殊孩子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她还到处张罗帮助职高毕业的学生找到了就业岗位,减轻了家庭的负担,让特殊的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助推__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尽心尽力,真正做到了不让一个“特殊孩子”掉队。

毅然投身

特教事业来源 WENANdAqUAn.com

19__年,师范专业毕业不久的罗__听闻__市聋哑学校(现__市聋哑学校)正在招聘教师,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去应聘。

罗__选择这个学校应聘,源于小时候的所见所闻。小时候,在她生活的村庄有一个聋哑人,他无父无母,也没有接受过教育,靠村里的接济生活。他很想和人们交流,但不会表达,只会表情急切地一边挥着手,一边嘴里发出“啊啊啊”的声音。当别人不能理解他所表达的意思,他脸上就会流露出那种无奈的痛苦表情。

罗__在心里想:要是他上过学就好了,有什么想说的话,想要表达的情感,写在纸上就可以与人沟通交流了。

这件事在年幼的罗__心中扎下了根,在她学有所成后,她毅然选择投身特教事业。

“当时家里人并不理解,可以去普通学校当老师,为什么要去聋哑学校?”罗__回忆说。乐观的她和父母说,让她先去试试看,如果不适合,再回到普通学校教学。

在说服了家人后,罗__如愿地进入了聋哑学校,看着这群孩子,她发觉他们生活在无声世界,除此之外与普通孩子并无不同,一样的聪慧、可爱。

为了走进“无声天使”的世界,从未接触过手语的罗__开始学习他们的“语言”,她一边跟着学校里的手语老师学习,一边紧紧抓住学校外出培训手语的机会,精进自己的手语水平。

“学一种语言,环境是很重要的,学手语也是一样,与孩子们多交流,学以致用才进步得快。”罗__说。于是,课余时间,她来到孩子们的宿舍,用孩子们的“语言”与他们聊天谈心,尽管手语打得不大熟练。

用真情换真心。“聋哑孩子会察言观色,更会关心人。”罗__回忆,那一年,她怀孕了,挺着大肚子来到教室给孩子们上课,没曾想孩子们提前给她倒好了一杯热水。类似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孩子们帮她打水、提水;孩子们看到路边的野花,会摘来一朵送给她。“这群孩子给我带来了许多感动和幸福!”

渐渐地,师生之间的沟通不再是障碍,罗__把知识传授给孩子们,而孩子们也能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如在课堂上获得文化知识,在舞蹈、绘画、体育等方面取得出色的成绩。在她执教期间,他们在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有的毕业后在社会上施展自己的技能,有的甚至成为了企业的骨干。

20__年,彼时的聋哑学校步入正轨,发展势头良好。罗__却做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离开聋哑学校,成为__区启智学校校长。

那么聋哑孩子和心智障碍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呢?“聋哑的孩子相对来说,比较省心,也比较放心。他们能自食其力,给家庭减轻负担,还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罗__说,而心智障碍的孩子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孩子的状态各有不同,有智障、脑瘫、自闭症、多动症、唐氏综合症等。且这些孩子大多身体上还伴有其他疾病,可以说十个孩子十个样,差异很大。

“心智障碍孩子最大的问题是接受教育的能力很差。正常孩子教一遍就会的东西,诸如一些简单知识和技能,这里的孩子需要老师教上几十遍,甚至几百遍,上千遍。”罗__说。针对心智障碍的孩子的特点,罗__对学校课程进行了调整,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教会学生简单的生活化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为主要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把爱心育人的教学理念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老师心中。

创造更佳

学习环境

罗__回忆初到位于桥上街的启智学校的场景,破旧的临时校舍、坑坑洼洼的黑板、邋里邋遢的孩子以及匮乏的师资队伍。“完全不像一个学校。”震惊之余,罗__不由地感叹。

为了改变学校的面貌,罗__一边着手改造校园环境,由于学校改造经费有限,她开始四处奔波需求爱心人士的资助,一边整顿校纪校风,让全校师生参加升旗仪式,并一遍遍地重申校园纪律,尽管孩子们听不大懂、不大能理解。

“为了让孩子们注意自己的仪表仪容,我提出在学校传达室前竖一面整容镜。”罗__说,当时,学校老师一听就立马提出了质疑:“没几天,孩子们就会把镜子敲破。”面对老师的质疑,罗__云淡风轻地回答:“大不了再换一面。”

每天,罗__早早地来到学校站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一天,一个孩子蓬头垢面地来到校门口,罗__看着她,并示意她照照镜子,看看脸干净不干净,头发乱不乱。孩子看着镜子里脏兮兮的自己立马害羞了,罗__拿来毛巾给孩子擦擦脸,给孩子梳起了头发。当孩子看到镜子里干净整洁的自己展开了笑颜。

“我们当老师的,也要做好孩子的这面‘镜子’,给孩子信心,让孩子看到更好的自己,并相信自己还能变得更好。”罗__说。

“学校就像罗校长的家,我们老师和孩子们就像她的家人,她一直想给我们创造一个更大的空间,更好的环境。”启智学校办公室主任金广颀说。

20__年,他成为了罗__的同事,那时候年轻的教师在学校尤为稀缺,而改造学校这样繁琐的事又需要有冲劲的年轻人,罗__常常和他一起为改造、建设校园而奔波。

20__年,学校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新校园。罗__又花了五年的时间,将学校建设成为设备齐全、环境优美且温馨的现代化的特教学校。

然而,20__年,因旧城改造,学校又要在2个月内临时搬迁到一个旧厂房内。时间紧、任务重,罗__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建设临时校舍中。

那时正值暑假,天气炎热,罗__来到工地,发现遍地垃圾,又脏又乱。在清理完垃圾后,一幢五层的教学楼兼生活楼开始设计、装修。她开始在楼层间来回奔走与施工人员衔接装修上的每个细节。由于过度劳累,她发起了高烧,身上还长了疹子。

“罗校长病了也顾不上休息,每天去挂完吊针后,又回来工地盯着施工。”金广颀说,很多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终于,在开学前夕,临时校舍的搬迁和改造顺利完成。

20__年,位于西城街道红旗村的__区启智学校新校区启动建设,新校区总用地面积1。92万平方米,建设用地1。7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宿舍楼、风雨操场、报告厅以及150米标准运动场地、康复训练场地等。

相较于临时校舍,新校区的配套设施更加齐全,功能区域划分更加明确,配备有多功能教室、感统训练室、模拟生活情景室等以生活自理能力为主题的设施设备,也有烹饪教室、洗车场地和手工教室、实训教室等社会实践场所,同时划分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康复区三大区域,且区域间通过连廊衔接,避免孩子们风吹日晒,也加强了各区域之间的联系。

“新校区是按特殊教育标准化、现代化建设要求建设,根据各类及各年龄层特殊儿童特点,建设不同需求的特殊教育功能教室,对学生的教育、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为特殊孩子融入社会,有质量地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罗__说。新校区建成后,可容纳18个教学班,共180名特殊孩子康复、学习、职训的需求,同时也能为__所有随班就读的融合教育学生、资源教师及学生家长提供专业的支持服务。

“这些年,学校几经变迁,校舍几经搬迁,改造、建设学校都是罗校长在亲力亲为。”金广颀说。如今,即将退休的罗__依然为建设新校区而奔波,只为给这群“特殊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特殊孩子”

融入社会

“‘特殊孩子’是不幸的,家长把他们送到我们学校,希望我们帮助他们,我们就有责任把他们教好。孩子们虽然有残缺,但是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残缺的,他们既然不能展翅飞翔,我们就让他们学会行走,因为在行走中同样也能看到美丽的风景。”罗__说。

那一年,恰逢__省第三届__运动会,罗__为了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在学校没有运动场地和体育老师的情况下,她毅然挑起了当教练的重任,向其他学校借场地,每天早上和晚上陪着学生去训练。“不同于普通孩子,我们的孩子训练时是要陪着跑的。”罗__说,整整两个月,她放弃了课余休息时间,陪着孩子们训练。在__会决赛上,一直陪着孩子的她因过度劳累却晕倒在了赛场外。

“得知我晕倒的消息,孩子马上跑到休息室,站在我的面前,跟我说,校长,我一定会努力的,你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我那个时候真的非常感动,眼泪一下子就夺眶而出了。”罗__说。

爱从来都是相互的。“身为一个启智学校的老师,你或许感受不到桃李满天下的骄傲,但是你却能切身感觉到‘种下爱,收获爱’的喜悦。”罗__说。

特殊儿童为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特别是中重度、极重度特殊儿童。为了让每一位特殊孩子都能享受到教育的权利,自20__年起,__区启智学校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每年,罗__带领党员教师,放弃个人的休息时间,深入__各乡镇、村居,为中重度、极重度特殊儿童送去知识,圆孩子们的上学梦。截至目前,约有300人次中重度、极重度特殊儿童接受过上门送教服务。

“我就知道是老师们来了。”早已守候在门口的小明(化名)对“送教上门”的老师们说。小明从小被确诊为脑瘫,走路不方便,长期坐在轮椅上,但他对知识却很渴望,每次老师给他布置小任务,他都认真地完成。“希望能通过教育,提高特殊儿童的认知能力,掌握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其融入社会的信心和决心。”罗__说。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罗__还到处张罗帮助学校职高毕业的学生找到就业岗位,减轻家庭的负担。

因智力问题,小星(化名)7岁时来到__区启智学校就读,在他读职高时,“每个星期,罗校长都带孩子去工厂学习,回来再一点一点地教他,我们知道要让孩子学会这些技能,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小星的妈妈说,“现在孩子在厂里上班,每月有一定的收入,虽然不多,但我们都很开心,厂里还给他缴纳社保,以后的生活也有了保障。没想到孩子有一天能去上班,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也让家里人更加放心。”

用心呵护,静待花开。如今,有138位职高毕业的孩子经过学校的培养、教育找到了适合他们的工作。经常有职高毕业的孩子来学校找他们的“校长妈妈”,跟她聊聊生活上、工作上的事。“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喜悦。”罗__说,我们希望看到孩子们阳光、自信的笑脸,让每一位孩子经过学校的教育,能拥有健全的人格,能自理生活,能融入社会,能有质量地生活。

作为__区最美新乡贤,罗__呼吁,特殊儿童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呵护,让我们一起努力,奉献爱心,伸出援助之手,点燃孩子们的梦想和希望,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学校校长先进事迹 篇3

蒙__,女,19__年生,中共党员,__省__市__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她秉持“一个都不能少”教育理念,扎根教坛25个春秋,努力为山沟沟里的特殊儿童当好引路人。

她曾获第二届“感动__教育年度人物”提名奖、__省师德先进个人、__省特殊教育先进个人、__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正因为她对特殊教育、教育扶贫的辛勤付出,20__年2月25日,蒙__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__年3月,全国妇联授予她“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20__年4月,被中央文明办评选为“中国好人”。20__年9月,被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最美教师”。

__市__县,是20__年顺利脱贫摘帽的深度贫困县。蒙__就来自这个小县城。有人说,教育就是爱,爱一切的孩子,爱孩子的一切;也有人说,教育就是奉献,如春蚕,似蜡炬。

在蒙__看来,教育是爱的奉献。对待特殊的孩子,则更需要爱心、细心、恒心的付出。

特殊教育学校建校8年来,她带领团队跑了100多家企事业单位,筹得捐赠物资累积达180多万元;开办县第一所幼儿康复部,先后免费为147名智力残疾儿童提供早期康复训练。

8年里达一万多人次的送教上门活动,推出“三定三查”本土化的送教模式;20__年9月,与__中等专业学校开展联合办学,探究“职特融合”办学模式,开办了志坚中专班,在__大地上率先实现了国家提出的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职非义务教育阶段两端延伸的要求。

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带领团队实现了__300多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上学,上好学”的目标,为__县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学校一步步步入正轨的同时,蒙__校长也在建校中成长。近三年,她主持完成省级课题研究2个,举办思政宣讲5场、师德师风宣讲6场,个人事迹获媒体报道30余次。20__年9月11日,央视17套《三农群英汇》栏目对所在学校工作进行了25分钟专题报道。

从零开始她不负众望

对于特殊教育,普教出身的蒙__开始也是“门外汉”,她常说:“我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几乎为零,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为了更好地帮助特殊儿童,蒙__积极外出培训,还自费到各个地方学习先进教学经验。她多次前往__县、__区、__区等特殊教育学校参观交流,还积极从书本上、网络上订阅、积累相关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全身心投入到实践教育中。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和外出学习考察的经验,蒙__制定出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和办学章程,确定“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的办学宗旨,明确“有教无类、有爱无障”教育理念。

不畏步履维艰,蒙__一直在探索、在努力。作为校长,不仅自身业务要过硬,更要带好团队。

在教学上,蒙__从不落下一堂公开课、一次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都亲力亲为,对年轻教师更是耐心给予指导,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他们、引导他们。

青年教师小慧刚到学校,蒙__就手把手地教她如何上好公开课,两人经常一起加班加点。从内容设计到语言雕琢,一起研究制作课件,再到反复听试教课,一招一式一言一行地教,小慧老师很快成长起来了,现已成为学校教学骨干。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蒙__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在特殊教育领域的经验和感悟也越来越多。她带领老师们不断尝试,开启学校的校本课程、个训课、补偿课等。20__年11月,经过刻苦努力成功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就这样,她从开办时的“门外汉”华丽转变为特殊教育“专业能手”。

争取资金她鞍前马后

学校开办之初,硬件设施薄弱,校园文化更像一张白纸,学校的影响力、美誉度甚微。如何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让残疾儿童有良好学习环境?如何提升学校影响力,办成“高品位、精内涵、强特色”的特殊教育示范校?蒙__带领团队一起奋斗、逐梦。

缺乏资金搞校园绿化,蒙__带领大家一镐一锄,将黄土变成绿地;校园文化建设,她动员教师一刀一剪、一笔一画、一粘一贴共同完成,让学校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恒”文化气息。为争取社会支持,不爱在外抛头露面的她,开始走进一个个企业、一家家单位、一户户商铺,讲特殊教育学校、讲特殊教育学生、讲特殊教育梦想。

20__年5月,她用半个多月时间跑了100多家企事业单位,与同行老师一起晒成“黑脸校长”“黑妹老师”。随着学校第一届“爱心汇聚、扶残助学”助残日文艺晚会成功举办,成功募集到善款8万多元并全部投入到学校设施建设中。

建校以来,蒙__每年坚持举办助残日公益演出和学生作品义卖活动,营造浓厚的助残氛围,吸引了大批爱心人士。她还成立了“犹江有爱无障”爱心家园,争取捐资捐物达180多万元,为学生添置了宿舍床上用品;建起了学校文化长廊、电子显示屏、食育工作坊、酒店情景室、星语星空室、录播教室等,满足了特殊学生教育教学、特长发展、康复训练及职业培训的需要。

幼儿康复她弥补空白

学校开办之初,蒙__发现很多入学的残疾儿童因为经济困难、家长认知不够等原因,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期。尽管当时学校师资匮乏,但作为一名党员,她勇担责任,为这些家庭撑起一片天。

20__年9月,在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蒙__开办了全县第一个智力残疾幼儿康复部,至今已免费为全县147名0—7岁智力残疾儿童提供了早期康复训练,减轻贫困家庭负担,为精准扶贫助力。____镇一贫困户家里,5岁的姐姐朱子雯患自闭症,4岁的弟弟朱子隽患脑瘫,姐弟俩在__医院和医疗机构康复治疗期间花去近80万元,爷爷奶奶租房陪同,经济压力非常大。20__年,姐弟俩来到县特校接受免费幼儿康复训练。一年后,脑瘫儿弟弟能够独自坐、立,自闭症姐姐也能进教室配合学习了。孩子父母欣喜万分,由衷感谢特殊教育学校为家庭带来希望、减少后顾之忧,他们可以放心外出务工了。

职特融合她助力圆梦

作为一名党员,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蒙__努力将“培养好一名特生、减轻一个家庭负担、帮助一个家庭重燃希望”为己任。经过三年时间跟踪调查,她了解到,学校毕业的43名学生中,仅20%的就业率,4%的学生成家。就业率偏低,残疾学生生活质量不高。

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蒙__与团队充分进行市场调研。20__年秋季,学校与__中等专业学校进行融合办学,开办了“志坚中专班”,因地制宜、因生而易,开设了烘焙、酒店管理、园艺、汽车美容等专业课。

通过特校就读和职业中专就读的多元化模式,实现了县级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向上延伸的发展目标,为对特殊教育初中毕业生进一步接受职中教育开辟了渠道,为他们学习职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送教上门她送去希望

学校开办后,蒙__发现还有一些重度和极重度残疾儿童,因身体条件、家庭因素等,只能在家而去不了学校。身为一名党员,她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让适龄残疾儿童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成了她努力的新目标。

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20__年9月始,蒙__启动“爱与责任的延续”工程,在校内成立了八个送教小组,分赴全县14个乡镇。老师们走山路、过溪涧,对全县重度残疾儿童少年进行了摸底调查。走访特殊儿童家庭,宣传特殊教育理念,了解残障儿童家庭实际困难,8年来,蒙__和她的团队累计进行了一万多人次送教上门活动,为这些特殊孩子及家庭带去了希望。

如今,学校已发展成为国家“十三五”课题全国重点特色实验学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蒙__把初心使命铭记于心、责任担当实践于行,奋不顾身地投入,心甘情愿地付出,从最初的业界观望者成长为特殊儿童的引路人。

八年以来,她与团队一步一个脚印,用爱与责任践行党员教师使命,培育那些迟开的花朵,为他们带来一片明媚的阳光,用岁月书写着人生最美的芳华。

学校校长先进事迹 篇4

林__,__县第二小学校校长,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级教学能手。20__年9月至20__年11月担任__县第七小学校校长,20__年11月起担任__县第二小学校校长,__市专家型校长,__省中小学正职校长“双百工程”成员,__县“启智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多年来,一份份沉甸甸的收获见证着成长历程的深深足迹:曾荣获“__省优秀教育工作者”“__省巾帼建功标兵”“__省德育先进个人”“省普法先进个人”“__市‘四有’好校长标兵”“__市最佳教学领导力”“__县十大杰出妇女”“__县十佳校长”等荣誉称号。

艾__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19__年林__毕业于__师范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三十一年,林__由一名骨干教师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校长,用热爱与担当在教育的沃土上抒写教育情怀,追逐教育梦想,创造教育佳绩!

奉命危难勇担当

20__年是__县第七小学校发展历史上最低谷时期,由于工作需要临危受命,20__年9月林__被调到__县第七小学校担任校长工作。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不可预期,她心中笃定一个信念:不能辜负组织的临危受命,不能辜负老师们的期待,不能辜负家长的信任,一定要带好这支队伍,经营好这所学校。林__带领领导班子反复的学习研究,决定走一条“稳定局面——增强信心——自我认可——挑战现实”的助力之路。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研讨交流,增强自我的认可度,让大家意识到:我们可以承担起第七小学未来发展的重任。20__年元旦教育系统要组织新年联欢,经过讨论和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要用这次演出证明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迎新年的演出中,教师舞蹈《欢竹》以优美的旋律、专业的舞功惊艳了全场。老师们听到了久违的阵阵掌声,看到了久违的频频点头。老师们心里有了底气,工作上有了势气!

接下来,林__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乘势而上,做到“三手抓、齐头并进”即:抓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抓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抓文化建设,创建特色学校”。全面规划学校发展方向和目标:坚持“以德立校”的办学方向,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团队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20__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申报__省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单位。她和领导班子成员连续加班一个多月,起早贪晚,放弃双休,梳理核对标准、补短板、强内涵。付出总有回报,学校在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中取得突出的成绩,省督导组王主任高度评价:“走进学校眼前一亮,看到了教育的纯粹,感受了育人的温度。这是一所有发展的学校,这是一支有潜力的团队”。学校被评为省标准化建设先进学校。

经过不懈努力学校捷报频传:教师舞蹈轰动啦!团体操震撼全场啦!全县运动会三连冠啦!教师水平测试全县第一啦!教学常规检查连年全县第一名啦!德育工作示范校挂牌啦!20__年__县教育局在第七小学召开了“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现场会,组织全县校长到学校参观学习。学校多次接受省、市各种检查指导,双城、木兰教育局督导室带领校长到学校交流学习。“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正是这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担当带领学校走上了特色发展的快车道。

投身课改铸本色

校长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为了能够更好的带领团队成长,林__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持续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动态及最前沿的信息。20__年参加了__市教育局组织的“北师大校长高研班”培训;20__年参加了__市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20__年参加__省中小学校长“双百工程”正职校长培训班;20__年随“校长如何有效开展学校素质教育培训团”赴日本考察学习。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快速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研究水平,为推进课程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校长,林__最幸福的就是走进教室,感受温馨的课堂氛围;最快乐的就是和老师一起研究,分享学习收获。为了提高研究的有效性,让研究服务于教学,她“基于问题研究问题”,把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主题研究,并参与《小学数学数感的研究》、《小学语文切入文本问题设计的研究》等小问题的研究,成果显著。其中《小学语文单元导读方法的研究》在__市“三百工程”验收现场进行了成果分享。20__年承担了《加强小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项目,项目顺利验收,学校评为“__市中小学校本研修示范校”、“__市中小学校本研修基地校”。

几年来,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提升理论服务于实践的能力。林__参与国家级课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性的研究》、《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实践智慧的途径探索》的研究。主持“__五”、“__五”省市课题的研究。研究是高层次的学习,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与实践能力:《浅谈小学生语感的培养》《小学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等研究成果获奖;《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在各级刊物发表;作为刘正生工作室成员,与刘正生老师共同编写《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一书已经出版发行。

精致管理创典范

学校发展,理念先行。十五年的苦心经营,学校已经由一个薄弱学校发展为__县基础教育的示范校。学校以“三个一切”为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思想为指导,形成了“细致、踏实、深蕴”的办学风格,实现了“为孩子成功人生奠基”的办学目标。

细节决定成败,精致创造典范。一是通过“德育课程化、校本课程研发,精细的常规管理,引领教师学科认同,加强对非统考学科跟踪问效”等方法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确保教学常规管理的全覆盖,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铸就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学校围绕“校园文化建设与文化营造、校本课程开发与文化传承、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成长、师魂建设与文化构建”等方面不断探索,成果显著;三是坚持“以德立校”,夯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形成“以德修生、以艺养生、以书慧生”的办学特色。

一路挥汗如雨,一路收获如歌。林__荣获“__省优秀教育工作者”、“__省巾帼建功标兵”、“__省德育先进个人”、“__省普法先进个人”被认定为“__市专家型校长”“__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__市支持少先队工作好校长”、“__市岗位练兵先进个人”、“__市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工作者”、“__市课程改革优秀管理者”、“__市新课程实施先进管理者”、“__市最佳教学领导力”、“__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学校先后获得“__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__省省中小学师德先进集体”、“__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__省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单位”、“__市群众满意学校”、“__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__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__市“__五”期间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学校”、“__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促六进’工作示范学校”、“市教科版小学语文新课程实施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林__永远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用对教育的无比挚爱的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耕耘在充满希望的教育沃土上!

林__校长是__市专家型校长,担任校长以来,她带领团队勤勉治校,苦心经营,使__县第七小学由一所薄弱学校发展成__县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为__县基础教育作出突出贡献。林__校长致力于规范学校管理的研究,以前瞻性的理念,持之以恒的实践,形成了细致、踏实、深韵的办学风格,彰显“以德修生以书慧生以艺养生”的办学特色。20__年11月,由于工作需要,林校长被调到__县第二小学校担任校长工作,挥别过去的十六年,她用最好的青春年华见证一所学校的崛起,用最绚丽的岁月静待那一束束花开,用最真挚的情怀谱写辉煌的诗篇!

学校校长先进事迹 篇5

李__,__市__镇小学校长。从十九岁踏上讲台,迄今为止她在乡村教育的田野上默默耕耘了二十六载,二十六年的从教生涯把她从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新兵逐渐锤炼成为善教学、爱研究、会管理的老将。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怀书写着乡村教育的美好篇章。

任教26年,李__因在课堂教学、教材教法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先后被__市教育局评选为“__名师”、“__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__市骨干教师”、“__市第五届教育科研新秀”、“__市科研工作先进个人”,被__省教学研究室评为“__省小学语文学科优秀教师”,被__省教育厅评选为第十一批“特级教师”。

优化教学,破解乡村孩子写作之难

从教以来,李__一直担任语文教学,长年的教学实践让她深知孩子们语文学习的难点在于写作。为探索适合乡村现状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李__带领学校语文骨干教师以《浅谈农村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为科研课题进行了研讨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她逐渐摸索出了“微点切入、细化指导、评价激励”等习作教学策略,有效地提升了乡村孩子的写作水平。在坚持优化习作教学,探索破解乡村孩子写作之难的历程中,她也不断收获成长。20__年4月,她执教的儿童诗写作教学《写给爸妈的诗》获得了__市一等奖;20__年9月,在__市小学语文教学名师“学本课堂”展示活动中,执教了作文示范课《让心灵说话》;20__年,她报送的单元习作教学课例被评为省级“优课”;20__年12月应邀在__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第三次会议上作习作教学经验交流。她有近二十篇习作指导文在《作文指导报》《作文周刊》《新晨报》等报刊发表。辅导的多篇学生作文获国家、省级奖项,并有多篇学生习作发表。

细化管理,排解乡村教师压力之愁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教育先行,教师为本。乡村教师面临社会、家长的不理解、难配合,面对专业成长的困顿,逐渐表现出成长意识钝化、专业信念淡化、专业精神弱化。为排解乡村教师压力之愁,重新唤醒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意识,李__和团队成员承接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子课题研究。他们以《农村教师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研究》为子课题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实践探索,逐渐找到了以打造校园“家”文化为教师幸福人生奠基的有效路径。其中“营造人际文化、培育精神文化”让老师们在聚“家”中感受到集体温暖,在兴“家”中获得专业成长。

立足乡村教师团队的课题研究,不仅让李__和课题组成员收获了多篇论文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的硕果,还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乡村教师的良性发展。

强化引领,纾解乡村青师成长之困

作为__名师、__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李__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示范教学、开设专题讲座,从课堂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多方面带领乡村青年教师成长,纾解青师成长之困。

近两年,她累计听课近200节,不仅在镇内多次执教公开课,还数次参与了__市教科院组织的“送教下乡”及教材研讨活动,用亲身示范引导青年教师扎根课堂,提升教学技能和水平。

作为__镇青年教师指导专家,她辅导了多位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等竞赛中获得佳绩。其中,青年教师曾瑶婷执教课例《女娲补天》被评为省“优课”,并在市青师赛中获“微课制作”“两笔字书写”一等奖;孟苗、徐剑娥两位老师在市青师赛中获“课堂教学”及“朗诵”竞赛一等奖;韩雪融、朱章丽两位老师在市青师赛中获“课堂教学”二等奖。20__年,李__被评为__市优秀辅导教师。

此外,她还被聘为“__市首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大讲堂”活动的“专家团队”成员,在大讲堂活动负责评课引领等工作。

坚守自己的人生信念和道德准则,追求生命的长度和宽度,李__坚信乡村教育有许多事可以做,她一直努力奔跑在乡村教育的田野上,用深厚的教育情怀带领团队深耕教育沃土,用实际行动推动着乡村教育的振兴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