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课程标准解读后,对比新旧课标,我们发现最大的变化是新课标添加了历史核心素养。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历史学习的理论指引,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基础条件;史料实证是历史学习的必备技能,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集中体现;家国情怀体现了历史学习的价值追求,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情感基础和理想目标。
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历史课程的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1。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的,准确把握课程的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新旧课程标准的不同点。
2。教师要以最新的理念构建新课程目标。在新课程的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因此,教师应通过自学、培训、听同轨老师的课、听其他学科老师的课等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hTtPs://WWw.WenANdAqUaN.cOM
3。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上,学习物理、化学、地理等自然学科,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新知识。特别是新课程中占10%第七大主题:跨学科实践设计,需要教师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才能引导学生将本主题的活动引向深入,让学生真正体会实践的快乐,享受科学研究探究的过程。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3版)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提炼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作为体育健康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核心素养为宗旨、学习主题为框架、内容聚集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新课标强调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在课程改革推进的今天,在今后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使自身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创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年参加暑期培训我感到非常高兴,教师研修计划安排紧凑,培训内容具体丰富,研修要求具体明确,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教育、教学满满的干货。本次暑期培训围绕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中的困惑进行了指导性、前瞻性、创新性和具体化的指导,对理论知识欠缺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让我暑期生活充满能量,忘记了夏日的炎热与烦躁,内心充满了求知的渴望。通过学习,我加强了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全面理解,加深了对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核心素养理解的思考,对本学段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内容有了更具体、充分的思考。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一线老师得到了本学科最前沿、最顶端的教育、教学、教研大咖的指导,大家的幸福感满满的。
一、注意师生的互动。
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遵循“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为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来使得课堂师与生的教与学更和谐,气氛更为热烈活泼。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地理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传授,学生到了初中阶段,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得到了显著发展,也初步具有辩证思维。当然由于他们思维水平有限,教师要适时搭建走向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桥梁,教育学生爱国、保护环境、具备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引导他们用积极的、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要牢记“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加强地理课堂教学,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改变了2023版的目标结构安排,以核心素养为纲,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完善了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其聚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全面发展,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真正实现育人价值。
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内部的整合,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强调语文学习与学习生活的整合,引导学生重视阅读、关注同种类型文章的阅读,做到真正的活学活用。
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合理安排好课内与课外、个人与集体的阅读活动,强调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让学生掌握并恰当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同时开展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在深刻学习了新课标的解读后我有如下体会:
首先在课程改革方面强调了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确立核心目标。新课标明确了核心素养要学习到什么程度,这使得教师可以更好的把把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通过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其次在课程改革内容方面,将历史课程分成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跨学科主题学习七个板块。其中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增的学科。它可以使的学生对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吸收,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核心素养的渗透,提高学生的能力,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达到学史明理、学史明智、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新课标》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注重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变育人方式,突出实践。最终培养有正确的价值观、有做人必备的品格、有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接班人。
课堂是实化、细化、具体化核心素养的核心细节。有活力的英语课堂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活动观,具体的迁移创新类活动则需要我们教师用心挖掘。教育的契机躲藏在寻常不经意的细节里教师用心创设且助益了学生成长的,都是课堂,师生一起向阳生长。心里有学生,哪里都是课堂。非常欣赏案例中美女老师上课时“寂静时间”。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个“渐”的过程,需要文火慢炖,位于渐润。有时,需放慢脚步,等等灵魂。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真正地教育。是帮助每一个人获得成熟和自由,是生命绽放在爱与善良之中。
今天学习了2023版《艺术课程标准》,收获颇丰。总的来说,新课标为咱们国家新时期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导思想更具时代性,目标更务实。这次“标准”的修订对于艺术教育的评价方式和原则等等讲得更清晰,可操作性强。特别是对于艺术进中考的当下初中艺术教育,有了方向性的指引,是一场及时雨。这次课程标准阐述了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是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方面,指出了学校开展艺术教育就是要满足我国新时期对人的艺术成长的要求。新版课程标准还将戏剧、舞蹈、影视等单独列为一个学科,内容更丰富,要求也更具体,突破了以往的简单、一带而过的学科“综合”。总之,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相信今后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我们初二英语组每位成员都积极参加了英语新课标教材网络培训。2023新课程标准最主要的变化是以核心素养为主线,坚持素养导向,体现育人为本。对学生的要求更高,题目更灵活,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较老的有了一些调整和提升,通过学习,更新了我们的观念。
新课标对单元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多个语篇,多课时组成不同的课时,从不同的角度或深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围绕同一主题进行解析,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来表达,达到最佳的效果,实现重点突出,安排合理,逻辑严谨,生成自然的学习过程。同时我们还知道如何通过设计单元评价,形成评价连续体:低阶,高阶,素养。从而让学生从知识层面,到基本理解与表达层面,到综合技能问题的解决,到情感态度方面,最后到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单元教学应是整体性的,而不是割裂的,教学过程是阶梯性的,而不是平行的。
通过这次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线上学习,我深刻感受到这次课改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变革。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必须正确深入理解新课标思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领悟教材,回归课堂,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改进教学方式,提高专业能力。关注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多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过程中,理解数学、发展思维、培养“四基”,让“三会”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
通过这几天的培训,使我进一步理解了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因此,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更加懂得了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国家未来人才方面所担当的责任之重大,更加要遵循新课标,上好每一节课。新课程下数学教学的特点,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单边的教学活动,而是师生双向交流,交往互动,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过程;是学生围绕着教师设计的课堂这条主线,思维高速运转,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有能力的提高,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成就感的喜悦,创新思维活花的迸射。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深受启发,2023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从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只有对自己对数学及其这门学科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数学学习的动力,并取得相应的进步。任何消极、被动的数学情感,不仅会影响他数学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长远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点,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探究的学习氛围。
这两天的培训,真是干货满满,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高振奋教授的《聚焦核心素养,设计实施教学》。高老师的报告围绕三部分开展,先带领教师从宏观认识改革形势,然后比较初高中课程标准对教学的启发,最后列举了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地理教学实例。报告至始至终围绕着如何积累生活的经验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如何将学生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强调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学科的育人价值。高老师利用大量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抛砖引玉,运用问题式教学、主题教学、单元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在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目标下的教育理论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