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本次课标修订是继2023年课程标准后又一次修订,课程标准的修订对于每一个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学习路上的大事,接下来我会根据自己阅读和学习新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与大家分享我的收获。
前言部分,新版课标对课标修订的指导思想、修订原则和主要变化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解释。教师读课标有了抓手,有了全面科学的引导。前言开篇首先结合当前教育和社会的变化,指出本次课标修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课标认为语文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培根铸魂强调语文学科对学生人格内在启发作用,《论语》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学科,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对学生文学审美进行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学生人格养成,以典范的文学作品为原点,拓展作品的启发性,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
新时代的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本次课程标准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国家对于教育的要求在前言中明确指出,为各位老师在对课文解读的方向上进行了明确的指引。《驿路梨花》一课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与解放军的动人故事,一个小小的茅草屋牵动了路过的每一个人,同时也温暖了每一个人。讲授本课,除了对文章中巧妙设置悬念的写法进行赏析,同时在情感方面对茅草屋、梨花这两个意象进行深刻挖掘,探究梨花不同的意蕴,思考梨花在文章中的作用,同时茅草屋所体现的军民鱼水情和各民族人民共同拥有的雷锋精神也值得学生细细品味。
新课标前言部分制定了三条修订原则: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在目标导向中,提出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融入课程。这给我们两个启示,我们可以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挖掘课文中蕴含的先进文化,用正确的导向解读文本。其次,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对课文内涵进行分类,以主题将课文分类。例如在初三复习中,我们可以采取探究分类的学习方法,将课文分别分为不同的主题,以主题探究推动复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使复习成果可视化。
新课标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课程改革的困难与问题。目标要求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作为初中教师,曾经有幸参加过一次中小学衔接演示课,感受颇深,初中老师执教一节小学毕业班课程,与小学老师探讨,发现小初衔接中的问题,对症下药,利于在初中教学中细化教学任务,小学阶段针对性进行教学改进,提升教学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新课标回应了学段衔接的问题,为学段衔接指明了方向,学段衔接教研,也不失为“大教研”的一个方向。
新课标坚持创新导向。创新一词出现在新课标中并不出乎意料,距上版课标已逾十年,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学生学习要更具综合性和实践性。发展学生素养变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素养变核心素养,虽是两字只差,但是却是泛化向具体化变化的过程。素养可能很多,但是核心素养也许不多,但是由核心素养我们却可以拓展外延,不同的学生根据核心素养可以生发不同的个性化的素养外延,这也是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课程性质的表述的变化我想引用新课程标准中的一句话:“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词在两版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部分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为何两版课标都要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本质是教会公民正确合理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实践中综合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故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应该超过任何一门学科,因为学生从思考到表达,只要学生不处于睡觉状态,就在实践语文活动。以往在备课时我们喜欢强调,写作要重视实践,但是我认为语文教学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实践,让学生说起来、写起来、动起来,如此语文课堂才不至于生涩困顿。出自 wwW.WeNaNDaQUaN.CoM
前言学习心得
《语文课程标准》(2023版)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指导思想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德育是语文课程中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呢?就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应该将德育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因为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在阅读中感染人,从而对人产生潜在的教育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要抓住形象,激发学生感情,使学生思想产生共鸣,产生与作者相似的感受。比如《雨的四季》,我们可以从文章充满诗意的题目入手,走近雨的四季,去文章当中感知各种“雨”的形象,让学生在朗读当中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从而激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再如《邓稼先》,我们可以从邓老先生的主要事迹去了解他,从关键的词句和段落去感受他的精神品质,理解他的成就与襟怀,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想要报效祖国的强烈欲望,再在教师的引导与鼓励下,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所以,每篇被选编到教材中的文章在字里行间都会流露出很多情感,大到爱国主义情怀,小到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在课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字里行间透漏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感受,抓住教材中的文本,带领学生尽情的“浸泡”,认真地研读,大声地朗读,尽情的感受等都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语文课是一个很重要的阵地,所以我们要加强对课本中文本的阅读与理解,于“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性质学习心得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就个人而言,它是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审美意识、培养审美情趣的工具;就国家而言,它是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的工具,它是引导当代中学生政治思想进步的工具。
其次,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他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它是当代中学生坚定信念、紧跟党走,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工具。
最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矛盾的,是相辅相成的,统一的。一方面,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他离不开对文本思想感情的解读与剖析;另一方面,人文教育不能脱离文本抽象、孤立的教育,而是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潜移默化的产生影响,从而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系。
就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来说,它的人文主题是祖国之恋,即让同学们感受课文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那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涵泳品味这种情感呢,那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比如采用精读的阅读方法并做好批注,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等,所以,二者不可能独立的存在,而是统一的,再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我们想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让学生懂得个人同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即学生的讲述能力、朗诵能力、资料搜集、整理、研读能力等。只有训练了学生的相关能力,才能更好的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真正实现了二者的统一,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紧密相连的,无法分割的,它们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辩证统一关系。
前言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课程修订自2023年启动,由两院院士、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骨干教师、教育管理者等近300人组成的修订组,历时3年,重点开展了六个方面的工作。2023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3年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新要求,中央作出关于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减”工作决策部署要求强化课堂及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落实这些要求必须修改完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进行改革。党的十九大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义务教育课程建设。本世纪初,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十多年过去了,课程改革有了长足进步,社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从国家层面厘清了育人目标,校准了改革方向,优化了课程内容,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再动员再部署。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优化了学校育人蓝图,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更加精准的定位和导航。
《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修订主要变化有哪些呢?
关于课程方案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落实中央要求,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这几天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要掌握一个拿手菜的新闻登上热搜,进一步说明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中小学教育开了新局面,也有评论说教育终于回归到本来面目。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细化实施要求使得教育教学有据可依,成为一门更加规范的科学。
关于课程标准有五点变化,依次为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和加强了学段衔接。其中在优化课程内容方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课程内容的优化,将育人功能与学科活动相结合,学生的学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教师要设计各类适合学生学习的活动,强化课程实践性,让学生的学变成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变成一种主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这是多少年来教育的夙愿,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最优质的的教育,如今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促进这一夙愿的实现,为祖国的建设培养时代新人。
课程性质心得体会
从“工具性、人文性”到“综合性、实践性”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语言文字的社会人类将如何生存,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中国人首先要学好语文,学好、会用语言文字,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是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前言学习心得
2023年4月21日,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发布。这也就意味着义务教育即将进入一个新时期。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也需要转变思路,快速适应时代新要求。
与2023年版本相比,前言部分较多改动。2023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更贴近2023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增添了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主要变化。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变。结合国情培养学生能力。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立德树人是新课标的核心,新课标站位更高,视野更开阔了。“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站位,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的转变决定了课程教育的转变,因此语文课程标准重新修订、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落实、语文学科评价都依次推进改革。
学生要具有家国情怀,深入了解国家。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坚持科学论证。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坚持反应时代要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要求。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和课后作业。
新课标不是推倒重来,不是颠覆过去,是改良,要尊重学情。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学校的学情,用好新课标,新教材。
课程性质学习心得
我们既要去学习研读新课标,知道与之前课标的不同点,但同时也要从语文课程性质出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真实的语言运用的情境中,通过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中学语文课程实施在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塑造,世界观的养成要有侧重,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正直的人,爱国的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023版课标”将“文化自信”作为重点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语文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感觉想要学好语文应该多积累,多熏陶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比如小古文、古诗词等,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小古文、古诗词这种文学素养的提高,是需要从小培养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初一起始阶段,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孩子诵读传统文化知识,从课内外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优秀的文化中徜徉。
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学生的课余时间明显增多,在语文学习时要积极营造书香氛围,引导孩子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程性质中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反思入职后学生语文素养难以提升,思维发展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欠缺的原因,莫不过没有遵循语文课程规律,没有把握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性质。读得少,写得少,听得少,说得少,练得少。
古人只学古文,但都是整本书阅读,这是一个好方法。而现在不同,大家没有那么多的精力,需要不同类型的文章举一反三。要有阅读面、有阅读量、有针对性地去读。我认为最好的读书时间就是小学,其次是初中起始年级,进入初中高年级时间就紧张了。目前是碎片化、网络化多一些,所以,要有耐心去读一本书。现在的课程标准提出整本书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方法,提倡学生自由的阅读。
反之,规定太多,任务多,会降低阅读兴趣,整本书阅读想办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给予孩子们一定的自由度,培养学生的求真创新精神。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遵循语文课程性质,重视阅读,采取共读一本书,或是特色阅读,引导学生读书,将阅读收获及时记录下来。我想经过中学几年的积累和沉淀,无形中一定会让孩子有质的蜕变的。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与阅读书籍和落实写作是密不可分的。要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引导学生热爱祖国通用语言文字。希望新课标落地后,学生能在阅读中建立文化自信,教师在书香中培养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新的课程指引下,我将继续学习,领悟其精神,和学生共同成长,让新课标落地课堂。
前言学习心得
2023版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给我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作为一名一线的普通教师,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将课改的精神贯穿于我的教学之中。经过努力,渐渐地从陌生走向了熟悉,从战战兢兢走向了从容应对。对我来说,新课改是一场对话,一座平台,更是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在前言中,对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做了明确的解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的提升,注重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这一切是真正的有机结合,自然而然地展开。比如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又是文化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养成。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行为。教师不是绝对的正确,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学中教师的态度是否和蔼、亲切、有鼓动性,对学生是否民主、尊重、有亲和力,对教学过程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同时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所以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正地俯下身子,和学生心贴着心,听听他们心中的疑惑,了解他们的喜怒好恶,帮助解决他们想努力解决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总的来说是要尽量向素质教育靠拢,同时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注意激发兴趣,保护天性,学会学习。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很鲜明,就是要打好“三个基础”: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课程性质学习心得
2023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方面有明确具体的要求。
首先明确“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语文学科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强调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何为工具性?课标里有具体的说明。课标提到“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里提到的“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引起了我的思考。
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如何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我想我们要依托教材,借助教材中的课文和活动创设情境,创设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情境。引导学生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至于人文性我想就是核心素养的后两条吧。
“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及“积淀丰厚的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工具性是并重的,但也是对语文课程教学的更高层次要求。
语文学科是一门洋溢着作者灵性的,积淀了民族的睿智、文化、精神的,具有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程。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应在教材和学生本体之间找到链接的点,并带着学生一起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去实现感悟与理解的融合、人心与文心的默契、观点与精神的共享。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程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学生人格素养的特殊载体,这也正是语文课程独特的人文价值所在。鉴于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具人文性的双重特点,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给学生以人文关怀的过程,因此必须要在教学中给学生以人文熏陶。
再次是要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信是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使得文化建设朝着更加繁荣的道路迈进。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新时期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渗透,是加强学生的文化建设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信息网络逐渐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网络化带来的知识信息的更新非常之快,学生对各种信息的筛选和汲取能力不高,很容易被各种“非主流”知识所误导,同时也导致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偏离。
为了进一步在学科领域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他们的认知品位,为更好地传承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为发展学生独特的人格魅力奠定了基础,进而使得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上是我对2023版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性质部分的学习体悟,以期与大家共享共悟。
在语文课程中落实跨学科学习能力——研读2023版新课标“前言”部分的思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版)“前言”部分中提到新版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之一是“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语文课程作为我们的母语课程,其基础性、综合性与实践性不言而喻。然而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绝大部分时间我们只是单纯地讲述语文内容与知识,没有深入地分析教材内容,没有挖掘出丰富的跨学科教学资源。我们必须意识到,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跨学科学习、跨媒介学习既是趋势又是能力,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要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学生。
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也曾经尝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其他学科知识,最常见的就是课前预习中的资料查找,并且认为学生了解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就是进行了跨学科学习。
但实际的情况是大多数像我一样的教师开展的只是“多学科”学习而非“跨学科”学习。比如,针对“水”的主题课程,语文教师介绍与水有关的诗词、文化,物理教师介绍水的三态变化,生物教师介绍水对于生物体的巨大作用,地理教师介绍水在地球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课程到此为止,不进行整合,学科间是相邻关系。
其实,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在统编语文教材中的集中体现就是“综合性学习”活动,它以学科为依托,以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借助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课程组织形态。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借助其他学科的力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跨学科的活动平台,用多元文化交流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性学习活动就需要与信息技术整合,学会搜索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而“身边的文化遗产”这一活动,就涉及音乐、舞蹈、考古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得到的审美体验是多角度,这些都是在单一学科学习中无法实现的。
当然,我们可利用的跨学科学习资源远不止“综合性学习”,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当中,我们还是应当细致分析教材,深挖教学资源,探索出更多跨学科学习的主题与途径。
结合课程性质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研读2023版新课标“课程性质”的思考
(一)利用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培育学生的语言运用
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的,语言知识需要学生一步一步积累梳理和整合,汉语是一门复杂的语言,需要我们用心学习,语文的语言环境是非常广泛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文字的特点,通过运用来寻找语文的规律。
语言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层面,学生的其他素养都是以语言构建和运用作为基础的。学生想要养成语言运用的素养需要在生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在生活中多训练并形成良好的语感,由老师进行一定的语言知识培养,从而在学生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在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语言作品或者是文学作品放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转换使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得以提高。在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的特点使语文知识与生活相互结合,从而培养出学生的语言运用的素养。
(二)利用实践性综合性培育思维能力素养
思维能力是初中生必须培养的能力之一,能力的发展与创新需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语言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语言和文字的完美体验,思维的发展能够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步。初中生思维的培养离不开阅读实用文本和口语、书面语表达的支持,利用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注意实用文体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而且思维的发展能够让学生的语言规律和逻辑性原则分析变得更加流利。
(三)利用人文性培育文化自信与审美创造的素养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在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需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特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热爱,形成文化底蕴并树立文化自信;审美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初中生已经开始接触文学作品了,阅读和鉴赏作品的过程中离不开审美,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美、欣赏美、评价美,甚至通过一定的条件可以创造美,语文活动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审美体验。培育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将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特点融入到审美过程中来,语文是情感的学习与应用的一种途径,所以利用学科的人文性能够让语文学科落实审美创造素养。
前言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课程标准的前言中强调了课程教材发挥的作用——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同时指出课程教材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前言部分新增了“五个体现”,即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前言部分还说明了义务教育课程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3年版)》分析了教育的现状,比之以往,教育需求有所转变: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变化,这些客观条件使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教育发展有了新的要求,以往的课程在实施中发现了新的问题,促使了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与生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3年版)》也就应运而生了。
新版课标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修订坚持三条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分析课程改革的困难和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的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坚持创新导向。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体现中国特色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的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有三个特点。一完善了培养目标,二优化了课程设置,三细化了实施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的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系统性。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有五个特点。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四是增强了指导性,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具体来看,一是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二是关注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三是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通过对前言部分的学习,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使他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具有爱国情怀,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是坚持立德为先,修身为本,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同时要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任何时候奋斗精神都不能丢,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必须具备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人。教育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小事,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关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近几天,网络上热议的人教版教材插图问题,也能引起我们的重视,这是教育上值得关注的细节,面对育人,我们不应当有丝毫疏漏。
课程性质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3年版)》不但提到了语文课程的特点,而且还更加细化了。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的功能也有不同。它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三个目的:一、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三、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是新课标课程性质与以往课程性质对比新增加的文字,让我们明白了语文课程的重要地位。
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将文化自信作为要重点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我将课程标准对比后发现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育人目标更加系统、更加明确,正像专家所说彰显了国家的意志,其中语文课程将文化自信作为要重点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承课程改革优秀传统,在育人目标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例如课程方案,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描绘时代新人画像,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系统构建了“五育”并举的目标体系。
而且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求我们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实践,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前言学习心得
在前言中,对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做了明确的解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
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的提升,注重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这一切是真正的有机结合,自然而然地展开。比如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又是文化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养成。
总的来说是要尽量向素质教育靠拢,同时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注意激发兴趣,保护天性,学会学习。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很鲜明,就是要打好“三个基础”: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性质学习心得
“什么是语文?学语文应该学些什么?”这是语文教育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它直接影响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决定着课程内容设计,也决定了教师素质要求。众所周知,关于语文有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此确实也作了深入广泛地讨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课标的第一核心概念,“语文素养”是第二核心概念,而“综合性、实践性”则是第三核心概念。但更重要的是指次序,并非降低“综合、实践”的作用。实践性与综合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实践的东西往往具有综合性,所以实践是语文教育的基本方式。
说到语文实践,自然想到惯常使用的“训练”。语文教学确实有一个训练问题。无可非议,语文教学应当理直气壮地加强训练。马克思早就说过,“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意识”。但是如果语文教学以训练为核心,或是以训练为主线是不行的,而且是有害的。
其一,学生正是在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训练中被湮灭了兴趣,也伤害了语文素养。因此,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强化训练,否则,活生生的、活泼泼的语文学习就会变成重复的、单一的、机械的、枯燥的训练,又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以训练代替教育是千万不行的。
其二,训练只是语文实践的一种方式,“语文实践”这一概念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大大超过了语文训练,语文实践的形式、方式更丰富、更开放。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实践方式,使知识“活”了起来,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这些能力学生是可以带得走的,能带走的就是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在新课标”前言””课程性质和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
一是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其三是重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注重积累、感悟、实践和综合学习,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如果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那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重在揭示:学生“为什么而学”以及“将会怎样去学”。这四个问题是完整的学习过程的必要的构成部分,是与学习者休戚相关的。
其四是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
其五是合理的设计课程目标和内容,减轻学生负担。这个减负不完全是学习负担的减轻,更是追求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激发兴趣,教学生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