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认真聆听了王泽山、钱七虎、曹雪涛三位院士作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专题报告。他们结合自身科研实践和学术成长经历,着重向青年学子讲授如何自觉践行和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他们为广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科学如何与爱国主义相融合的课程。
三位院士心怀家国,在强烈的爱国精神的指引下做出卓越贡献,他们的事迹给我深深的鼓舞。科研工作者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将科学研究的事业与国家、与党和人民的利益结合,用科学的思想做科学研究,做有理想有信念的科学研究者。不畏艰难,努力攀登,在为国家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个人力量。
只有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质纯良、恪守学术道德,才是一名合格的学生。不管是什么人、什么身份,只要是一名中国人,那么政治立场坚定就是根本,是一切的大前提。钱七虎院士在《让生命在科技报国中闪光》的报告中谈到“爱党信党跟党走,是一生中最正确、最坚定的选择。”“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实现价值!”一个人,如果政治立场出现问题,如果不爱党爱国,那么能力越大,其危害也就越大。我们是在党的培养下不断成长的新时代研究生,必须要做到以德为先,德才兼备。
中国,尤其是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缓慢很重要的一点是过分重视科学的有用性。而实际上科学研究往往是在理论上出现一定成果的时候才能体现它的有用性,而出成果的这个过程正是“术”和“道”相结合过程,是大局观和细节观结合过程,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结合的过程。想走过这一过程,就更要沉得出气,踏实严谨,不急功近利,不弄虚作假,一个词,诚信。奉献与协同、培养团队精神,其实归根到底是心怀天下、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精神是科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和求实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奉献和协同是爱国、创新、求实的具体体现。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应珍惜好在校学习的时光,把握求学的机会,努力学习,认真贯彻好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风精神。要将爱国奋斗作为精神旗帜,以伟大的老一辈科学家为学习榜样,以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驱动力,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要做推动科技变革的先锋者,以科学家精神作为引领青年学者之魂,齐心协力,稳扎求是,打造新时代中国学派。
我是一名2023级博士生,我深刻认识到迈好学术生涯的每一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崇尚学术民主,乐于与不同学术观点碰撞交流,开展学术讨论评论严肃认真,开展学术批评开诚布公;坚守科研诚信底线,绝不触碰科研“红线”;反对投机取巧,准确记载研究条件、研究过程、研究数据和分析结果,按规定管理、留存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等原始资料;勇于破除科研领域“圈子”文化,抵制利益纽带和人身依附关系,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危和机共存,科技创新及新型产业的变迁是导致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演进最根本的动力之一,科学家群体作为科技创新的第一源泉,承担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历时两个小时的教育报告会,在认真聆听了三位科学家的发言后,我受益匪浅,作为研究生,我们必须学习前辈们的科学精神,将这种精神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上,使得自己可以为国家以及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作为研究生的我,应珍惜好在校学习的时光,把握住求知求学的机会,将书读进去再出地去,认真贯彻好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风精神。“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要将爱国奋斗作为精神旗帜,以伟大的老一辈科学家为学习榜样,以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驱动力,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要做推动科技变革的先锋者,以科学家精神作为引领青年学者之魂,齐心协力,稳扎求是,打造新时代中国学派。
2023年11月13日,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通过阅读各个院士在大会上做的报告,我从中收获很多。我们现在作为博士生,首要任务是发表论文。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来对待我们这份“职业”,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毕竟发表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打持久战。我们在写论文的过程中,还要有为国奉献、为国争光的心态。我们不仅要发表中文论文,还要发表英文论文。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华人能有更多的发言权。我们每发表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实则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增添了一分实力。
我们还要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做到温故知新,打牢基础,不断深入。我们要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新时代的中国学派,通过鼓励批判、质疑探索精神,允许宽容科学研究的失败,鼓励科技工作者,建立新学说、标立新学派、追求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