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大全作文大全600字作文内容页

游记作文初二600字左右

2023-10-31 21:52:40互联网600字作文

游记作文初二左右 篇1

宽窄巷子游记

覃泽儆

成都,一个延用了两千多年的名字,一直不曾改变。宽窄巷子就是老成都的见证之一。

宽窄巷子是三条巷子的合称,一条宽巷子、一条窄巷子、一条井巷子。一个阴沉的下午,我信步来到宽窄巷子。在同仁下街旁三条横着的巷子。第一条不宽不窄的巷子,名叫井巷子,一走进井巷子,浑然觉得凉快了许多,脚下,表灰色的石板隔绝了夏日的热气。巷子两旁一边是民居,一边是一段东西朝向的文化墙。斑驳的砖墙中秦、汉、唐、明、清和近代的砖镶嵌在一起。我不禁走上前去,抚摸这段长长的“历史”。走着走着,不觉然来到了一个小小的广场上。

广场的右边,古老的民居,灰砖青瓦,厚重的木门敞开着。门口是西式阳伞和现代桌椅摆在广场上。在这里,古代和现代的对比是那么鲜明,又是那么协调。低矮的屋檐下,卖着五彩缤纷的意大利冰激淋,中西方式的完善结合让我眼前一亮。

穿过一条只有一米多宽的窄窄的小道,来到窄巷子。哼!哪是什么窄巷子,可比刚才过来的路宽多了。窄巷子两旁都是古老的四合院,有些院门口两旁还立着石狮子。它们威武地站在石墩上,看家护院。我跨过高高的门槛,来到了四合院内,院内别有洞天。满院的植物繁花似锦。三角梅正艳艳地开。青石地面上点缀着朵朵残花。此时正值中午,疲惫的老板娘依着古旧的木桌睡着了。怕打扰了她,我轻手轻脚走出了四合院。

走到窄巷子的尽头,向左拐穿过一条小道,就到了宽巷子。宽巷子是一条较宽的巷子,相比窄巷子,宽巷子显得热闹许多。两旁林立的商铺一家挨着一家,盖碗茶喝起!再来一碗伤心凉粉,辣得直想掉眼泪,嘴里却说着“巴适,再来一碗”。突然,一阵叮叮叮的声响吸引了我。原来是旁边银铺的苗匠用传统手法制银。只见他把银条放在铁墩上,用铁锤一下一下地敲打着银条,就这样,那些精美的银器从他手里诞生了。

一块块青石板铺成了三条小巷。一棵老榕树下,一个艺人弹唱着“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一旁灰砖墙上,用大大小小齿轮和轮胎做成的时钟,在缓慢地行走着。在宽窄巷子里,我行走在慢时光。

游记作文初二左右 篇2

宽窄巷子游

罗漩

一条宽敞平坦的石路贯通宽巷子,铺路的石板斑驳平滑,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一踏上这条路,便被宽巷子多年的文化和古典气包围。瞧!一到宽巷子,好似整个城市都安静了!走在宽巷子里,到处都是卖四川特产、纪念品的小店。继续走,来到一家卖调料的店铺前,有两个艺人,乔装成铜像,和游客拍照。他们用四川话念词,逗得行人哈哈大笑。我不禁按下拍照键。不知怎的,在宽巷子里,这川音,也成了一支古典的乐曲。

通过“记忆四川”的展馆,穿过回巷,来到窄巷。窄巷狭长,不如宽巷宽。主要是四川名小吃,有些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比如“三大炮”、糖画、吹糖人等。我特地去看了看“三大炮”和吹糖人。只见厨师从糯米团里抓出一块,揉成三个球,“砰”的一个“大炮”发射了,在扳子上一跃,打在红糖里。另一个伙计接过,放在碗里。“砰”“砰”又是两声,另两个大炮也好了。我接过“三大炮”品尝起来。又经过几个小吃店,远远地,望见两排架子上挂的白色小动物,在风中缓缓摆动,煞是可爱。走近一看是一个个吹出来的糖人。一位老爷爷用十个指头灵巧揉捏,白糖好似一只小绵羊,顺从地任由他摆布。不一会就做出了一根长管子,让我吹。我鼓起腮帮子,一吹,爷爷就开始做。不一会,一只小鹿就做好了。我舔一口,甜津津的,和别的糖果不一样,它有种古典的韵律,与众不同。我知道,吃下去的、吹出来的是爸爸妈妈的童年,也是老成都的记忆。

走过平坦狭小的窄径,来到井巷子。放眼望去,古木幽幽,冷冷清清,井巷好似被尘封多年的旧照片。道上行人三三两两,不繁杂,好似一切都被禁锢了,静止了,犹如一汪平静的清水,让人的心感到从未有过的平静。我坐在路边,感受这平静。

我爱宽窄巷子,更爱宽窄巷子那古典的美。

游记作文初二左右 篇3

我眼中的宽窄巷子

袁志麟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爸爸带着我前往宽窄巷子游玩。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进入井巷子路口地面上的一幅铜画,画里有老成都地图,地图上标注着成都的主要河流如:府河、南河、清水河等;接着后面的铜画展示了原来人们挑水生活的一个场景;沿着铜画一路走,看见了许多古井的名称比如:双眼井、诸葛井、薛涛井……

继续前行来到一口古井,旁边立着一个石碑,上面刻着此井乃康熙年间八旗军驻防成都时饮水而凿,我感受到它的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在井巷子的右墙我看到了秦、唐、清三幅不同时期的成都古城图,根据三个不同时期我看见了成都的岁月变迁,也感受到了现在成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一转身,就看见爸爸用手机把我和古城来了个亲密的合影。

一路走下去,我们穿过一条窄径来到了窄巷子。比起井巷子的清悠,这里多一些喧嚣。顺着窄巷子看下去,许许多多带着现代气息的商店镶嵌在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里,是那么的和谐。走着走着,来到窄巷子旁边的一个小广场,三个大哥哥在为游客们演奏,我和爸爸静静地站在那儿倾听,从音乐中感受到大哥哥们为了生活的奔波和对未来的憧憬。就在刚要继续往前走的时候,我发现路旁有个铜做的雕塑,我好想摸摸它、并想和它合影,我慢慢地靠近它,它突然动了起来,吓得我落荒而逃,赶快跑到爸爸身边。爸爸笑呵呵地告诉我:“这些铜人是由真人假扮的,他们身上全都涂抹着古铜色的颜料,所以不注意很难分辨真假。”

我们经宽径走过去来到宽巷子。进入我视线的是掩映在一片绿色下的古建筑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爸爸牵着我的手沿着宽巷子游玩。其中我们看见了成都各种名小吃,我和爸爸吃了“担担面”、“军屯锅盔”、“三大炮”……还有好多好吃的美食,我的肚子都装不下了。我还看见两个叔叔在给游人画素描,另外我还看见一位阿姨一脸舒服地在那里掏耳朵。我好羡慕哦!这会儿爸爸问我:“累不累,需不需要休息?”我说:“好的。”

爸爸带着我来到一家很老的小店,我看见门上一个小招牌写着“盖碗茶”。随着爸爸来到店里,我俩坐在竹椅上。爸爸叫老板娘泡了两杯茶过来,我发现这个茶杯和家里爸爸泡茶的茶杯不一样,它比家里的茶杯多了一个杯托,它的身子扁扁的,杯口比杯底大。我和爸爸喝着茶,在这休息了好一会。

这时,在我脑海里回想着爸爸带我走的每一个地方,让我了解到了成都古老的历史以及它的变迁,并让我感到生活在一个现代而美丽的成都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游记作文初二左右 篇4

游宽窄巷子

彭雨蓝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了宽窄巷子。

走了十几分钟,我们终于来到了一面写着“宽窄”的石墙前。石墙后面,传来了游客们的欢声笑语,飘来了糖油果子和奶油炸糕的香味。许许多多的人心满意足地从石墙后出来,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好奇而又兴奋地走到石墙后面去。我的心里也有一种“闯入未知世界”的喜悦,就像去年暑假,第一次去迪士尼乐园似的。我拉着妈妈,又蹦又跳地绕过了石墙,进入了“宽窄世界”。

看呀,到处都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各种纪念品吸引着来往行人的眼球;特产店中,人们往口袋里塞着大把牛肉干;小孩子缠着大人买这买那;摄影师忙着拍上拍下……我也“忙碌”起来,用铅笔画下四面八方的风景。青石板路的两旁,是一棵棵高大的梧桐树,枯叶落下,似一张张黄手帕,被主人遗忘在了风中。一座座老房子藏在树荫下,铺着灰砖瓦的屋顶上,时不时,有几只野猫从上面悄然走过。四合院的中央,有一个大大的池塘,池面点缀着几朵粉红的小荷花,池里,一群五颜六色的鲤鱼在嬉戏,池底,布满了金光闪闪的硬币,那全都是游客祈福或许愿时丢的。

午后,下起了绵绵细雨。来往的行人都躲在了深褐色的屋檐下,或发呆,或赏雨。又窄又长的巷子里撑开了各式各样的伞,似雨点篷开的短裙,真是好看呢。我叹了口气,唉,这么精美的雨滴用一支普通的铅笔可画不出来呢!正思索着,突然,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我翻开一页纸,捧着画本,走到屋外——啊,雨滴洒在纸上,留下了真正的雨的图画。

晚上,马路边亮起了灯,该回家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宽窄巷子。

游记作文初二左右 篇5

一条古街

赵梓涵

昨晚下了一夜雨,滴在了这一条古老的街上。雨珠从檐上跳下来,洗净了这一路上的轻尘。踏着水洼,不知不觉走上了宽窄巷子的青石砖。

轻快的步子,踩着浅浅的一片片新砖,静静地躺着。它们显得格外安静与祥和。一片片雨间,夹杂着星星途径岁月的流失,是它们被遗忘在那里。当双脚从石砖上点过,目光缓缓向上抬起,一片青灰映入了眼前……那是一间古房,用青砖码成,有的虽说因时间的打磨而变钝泛黄,还有的因雨水长时间的浸泡儿褪色变白。然,这一切都无法掩盖岁月给它的礼物。烦死的它,归终中不失灵动,古老中不失风韵,优美不失硬气……恰到好处。一些红梅沁院,半墙青玉入帘。一支三角梅,滴进了青墙,如晚霞泻进江流,如红颜滴入墨卷,又如朝阳洒在荫林,一点点殷红,一迹迹红尘,使青墙灵动了起来。

向前望了望,我们连蹦带跳地跑了过去,好多的小店开张了。晶亮的银镯子、秀美的旗袍、古典的花扇,玲琅满目。但老板们却是不急不忙,心情闲置,既不招揽生意,也不大声吆喝,若无旁人地坐在藤椅上头,打着瞌睡,漫不经心地对来往的客人聊上几句。仿佛店不是他开的一样。

累了,我们随意进了个茶馆,藤椅上一躺,要杯竹叶青,绿绿的泡上。舒舒服服,眯上眼,远离世俗烦恼,那边上的老戏园子悠长、有音韵的京戏调子流入耳际。自由自在。成都就是这样的一个地儿。累了你倚下来,乏了躺下来,宽窄巷子更是这样。

游记作文初二左右 篇6

清幽的草堂

杨皓天

来到草堂,跨入园中,顿时不知道目光往哪里搁,耳朵里应该听些什么。因为这里景好,乐好。我带着兴奋的心情和对杜甫的崇拜,在清幽的园林中开始了今天的游览。

穿过大门,正式进入了杜甫草堂。一股沁人心脾的凉爽迎面袭来,我恍惚来到了一个缥缈的世界,整个人都“飘”了起来。漫步上湿漉漉的桥头,倚栏观望,一条长长的、蜿蜒的小河通往远处。我想这条小河将把杜甫草堂的全部水路连在一起吧。河中清清的流水流得不紧不慢,水面偶尔泛起一些涟漪,水中的鱼儿悠悠地逆水游着,但一点声音也没有。低头细看,其实它们动作迅速,还时常三五成群凑在一起,争抢鱼食,但依然悄无声息。难怪清静,水和鱼都那么与众不同。环顾四周,两棵黄葛树屹立在道路两旁。这两棵树都是参天大树,望不到顶。在树枝上、树梢上,星星点点地布满了似银杏又非银杏的绿叶,一个个像手掌一样小巧玲珑。树干上面有许多藤蔓缠绕,树干的表皮粗糙,摸一下就如摸着凹凸不平的墙面一样。它也是饱经沧桑,像极了杜甫的生平。这诗情画意的景色,让我深深爱上了草堂。

边走边看,不知不觉便来到了诗史堂。一进屋,就看见了杜甫爷爷的半身塑像。他头朝上、肩挺直,显得意气风发;下巴上一撮被人摸得发亮的金胡子。但走近一看,才发现他的目光是那么深沉,面庞皱纹颇多。原来杜甫也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我禁不住摸了摸杜甫的胡须,心中充满了对他的崇敬。

沿着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前行,杜甫的故居慢慢映入眼帘。这间茅草屋绿水环绕、竹林掩映,显得格外古朴清幽。我好奇地摸了摸屋檐上的茅草,即使沾了水还很坚硬,风吹雨打也没什么损伤。可杜甫的诗中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毛”。看得出,杜甫是虚写,借景抒情,高人啊!走进屋中,只见黄泥、杂草和篱笆做成的墙已露出破绽,桌上也放满了各种书籍。这时,我仿佛看见了杜甫在书桌前整理文献,仰天叹息:“唉!天下每个人何时才能有一间茅草屋安家立业啊!”想想杜甫爷爷一生忧国忧民,不为自己,我更加敬佩他了。

漫步在清幽的草堂,我再一次认识了杜少陵……

游记作文初二左右 篇7

杜甫草堂游记

马庆嘉

游杜甫草堂,品大唐文化。这个周末,我和爸爸游览了杜甫草堂。

正对大门,入眼的是白墙青瓦的建筑,两扇乌青色的木门带着岁月的印迹。门前左右,各有一棵粗壮的大树,在雨水的冲刷下,茂密的树叶绿得格外发亮。木门上方,从左到右是白色的“杜甫草堂”四个大字。我拉着爸爸的手,迫不及待地想进去瞧一瞧。

一进大门,我好像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里绿树成荫,建筑古朴,没有闹市的喧嚣。我闭上眼睛,感受到湿润的空气,非常清新。我的耳边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有雨滴零零星星的滑落声,还有鸟儿婉转的叫声。

睁眼一看,南边数十米是一座开放式的建筑,红色的木柱上刻着后人纪念杜甫的诗词。厅堂正中间,有一座杜甫跪姿的铜像。杜甫铜像身材消瘦,脸上有刀刻般深深的皱纹,眼神充满忧郁,与他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气质十分相符。因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敬,把此处建筑称为“大廨”——官署。

走出大廨,穿过曲折的小径,我不由得哼起了杜诗操的音乐。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诗史堂。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刻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铜像两侧是朱德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中不朽的地位。堂内还存放着许多留下的著名诗词,这些诗词生动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生活画卷,反映了唐代由胜到衰的历史。他的诗歌以诗证史,怪不得被后人称为“诗圣”呢!

走出诗史堂,我们继续前行。眼前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物之间,上面有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溪两岸翠竹环绕。隔水相望,有一座茅屋,屋子周围是用木头做的栅栏,形成一个小院。茅屋的屋顶由枯萎的茅草铺就而成,远看就好像一顶大帐篷。走进一看,小院里面有石头砌的桌椅,用来招待客人喝茶。这里充分体现了草堂浓厚的诗意氛围。后来,通过导游的讲解,我才知道这不是杜甫原来居住的茅屋,而是后人为纪念他在原址上重建的。这里芳草青青,绿树成荫,溪流环抱,重现了杜甫故居的田园风貌!我不由得朗诵起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啊,杜甫草堂这个诗歌的故乡,这个与城市隔绝的世界,这个奇妙的地方,真是如此的美丽呀!

游记作文初二左右 篇8

杜甫草堂游记

刘诗扬

一个清凉的早晨,我到杜甫草堂里游玩。

一条修长的石子路把我带进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路的两旁都是一根根苦竹,这些苦竹的外壳大都老化,变成枯黄色,可它们仍然坚强地挺立在那儿,有几分不可侵犯的气势,又有几分受人敬重的尊严。这时的苦竹就像一个个伤痕累累但气度不凡的士兵,让人心生敬畏。向右一看,它们旁边的黄桷树就少了苦竹的那份气势,可它们却多了几分沉着冷静。弯曲树枝上的叶片是嫩绿色的,绿得仿佛可以滴出绿色的汁液来。战场上它们就是沉着冷静的将军。我一回头,杜甫爷爷的雕像在我眼前出现,佝偻的背脊记录着他经历的风霜。他坐在船上,那深邃的目光中混合着痛苦和无奈。他痛苦于不能帮助祖国的百姓,无奈在自己无能为力。杜甫爷爷在去世之前都还在关心天下的苍生,我由衷地佩服杜甫爷爷的精神,摸了摸雕像,为他拂去身上的灰尘,继续向前走去。

穿过工部祠,来到了杜甫爷爷的茅屋旁。一座褐红色的小亭出现在我的眼前。亭中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雕刻着“少陵草堂”四个行书大字。那四个字写得苍劲有力,杜甫爷爷的志向仿佛都融入进去了似的,我不由得赞叹一声。

向西北方向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柴门,上面铺着褐色的树叶与深黄的茅草。那用木头做成的柴门显得格外古老而朴实,但它精致的工艺令人叫绝。再看向那幢茅屋,杂乱的茅草在屋顶参差不齐地摆放着,显得杂乱无章。我不禁想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的那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我拾起了一根茅草,感受到它的粗糙,心想这怎么可能抵挡住风雨的侵袭啊。我联想到杜甫爷爷遇到刮风下雨时的画面,不由得替他感到担忧。可他在这样的环境中还忧国忧民,让我感受到他的高尚品格,对他的敬佩之情更加深刻了。

杜甫草堂一个个美景在我眼前浮现,让我沉醉其中。眼看着天渐渐黑了,我也不得不结束这次游玩。

游记作文初二左右 篇9

草堂游记

谢林佟

一个炎热的中午,我来到杜甫草堂。那火辣辣的太阳照在大地上。大地就如同烤箱一般,酷热异常。

穿过一道古香古色的正门,我漫步在草堂的中轴线上。进入草堂,凉爽了许多。因为这里古树参天,浓密的树叶已经把阳光遮住了,只有极少的阳光从树叶间洒下。我慢慢地来到了大廨。一走进大廨我就看到了一尊杜甫的铜像。这尊铜像中的杜甫正坐在船头,手抚着诗卷,他的眼神中透出一股浓浓的忧愁。是啊!那时杜甫正在战火声中跪坐在船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受到侵略,可他却无能为力,哪儿能不愁呢?我叹了口气,然后摸了摸杜甫铜像那双已经被游客摸得发黄发亮的手。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柴门。柴门下的地砖被踩得坑坑洼洼。可以想象有多少人来过草堂,来祭拜过杜甫,接受过杜诗的熏陶。

我走上满是青苔的台阶,又来到了工部祠。一走进工部祠就看到了三尊塑像,中间是杜甫,两旁是陆游和黄庭坚。在这里他们还能一起作诗饮酒,好不热闹。一旁还有一通石刻像——诗圣杜拾遗相。一看到他,我就想起一个故事。在安史之乱爆发后,肃宗皇帝登基。杜甫把家人安顿好就去投奔肃宗皇帝,可在途中被捕。终于有一天他逃了出来,他那时不是去找失去联系的家人,而是继续投奔皇帝。皇帝见了很感动,于是让他做了左拾遗。

离开中轴线,我来到了池塘边。我走上了那座古色古香的桥,桥下的水是那样的清澈,远处的荷花是那样的美丽,朵朵都亭亭玉立,简直是出淤泥而不染。

我来到了茅屋故居。叩开柴门进入小院儿,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简朴的川西民居,以泥土为墙以茅草盖顶。一旁有一些松树、桃花,正如诗中写到的“入门四松在”,“五株桃树亦从遮”那样。一旁还有一块儿菜地,更增添了一份田园情趣。在茅屋旁有一张石桌,我仿佛看到了“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的场景。走进茅屋,里面有卧室和书房。这时我仿佛看到了杜甫正在油灯下,捋着胡须,悠然自得地写诗。多么舒适的居所呀!绿水环绕,鸟语花香,简直是世外桃源。杜甫在成都的生活多么快乐啊!我原本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开心起来。

“叮叮叮”电话铃响了,妈妈叫我回去了。我只好一边哼着小调一边吟诵着“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草堂。

游记作文初二左右 篇10

宽窄巷子游记

张开心

一下车,就看见一片玫红,那三角梅静静地从墙角泻下来,如一小朵小朵的流云;在晚霞中染上了那鲜丽、大方而又脱俗的紫红。

踏进巷子前的一小片广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榕树,它高大而古老,苍翠的叶子挂满树丫,翠得沉稳、翠得生机、翠得慵懒、翠得渊远。宛若一位鹤发童颜的老智者,声声述说着老成都的故事。伸手去拽一拽那垂下来的须根,是柔软的,也是坚韧的。

踩着地上已经褪色的石板,我转悠到了巷子里去。

古香古色的屋子,错落有致地坐落在巷子两旁,都是用朴素的青砖青瓦盖的,四角轻轻地翘起。有些门前支撑的柱子,刻着一种吉兽的图案,涂上了大气又不失鲜丽的朱红。

路旁的绣球花,在那翠绿的叶子上躺着,一小朵一小朵,小得精致;一大簇一大簇,大得漂亮。每一朵都白得无暇,又透出一抹丝丝缕缕的淡紫,白得清新,白得脱俗,白得精致,白得可爱。用手捧起一簇,凑过脸,任它幽香不张扬的香气沁满身上。

天渐渐黑了,路灯橘黄的光在巷子中散开、散开、散开。

拿着酸奶从小吃店里出来,一大片新绿映入眼帘,是爬山虎!它似乎慢悠、慢悠地往上爬,又似乎静止不动。目光向上移,太阳的血红色已经消退尽了,只有一丝粉与天际的深蓝染出一缕梦幻的紫色来。呀!不知觉中,都已经很晚了!

我只好匆匆回家了,告别这很慢很慢的宽窄巷子,生活又将会快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