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23)班 兰珊珊
鸥鸟振翅略过水面,它带着扬起的风,穿过河这岸低低的草甸,在满是疮痍的墙面上草草掠过,扬起了埋葬在这里的英灵的怒嚎。水面涟漪泛起,树枝沉底,水底翻飞起细密密的泥沙,泡沫混杂着1937年战场上残余的硝烟与血锈味,自下,而上。
那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一个个士兵排着队,在身上绑满炸弹,年轻的生命燃烧最炙热的灵魂,他们纵身一跃,投进敌人正在进攻的队伍他们无所畏惧,抱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震撼姿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镜头一转是景物的萧条与寂静。我从他们的表情里看到了那个年代战争的残酷,看到了敌寇的猖狂,家国难安的危机,也看到了中国战士家园有难一往无前的决绝。
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道出了那个时代的人这个时代的人的多少心酸与无奈。是啊,若真是如此,那当时的中国那还会有那么多的战争爆发呢,那还会有那么多的不平的条约在中国无止无尽的压榨,折磨困苦的人们呢?
但很可惜,世上没有如果,时光是条无情的长河,它带着那段岁月里的人们失去家园亲人的悲痛与血泪,山河飘摇四起的硝烟同这苏州河畔吹过的倦懒微风一起被时间甩下,剩下四行仓库和人们对战争不住的唏嘘和不寒而栗。
一河两岸,一岸地狱一岸天堂;一岸硝烟四起一岸歌舞升平。地狱里殊死搏斗的战士踩过战友与敌人尸体横躺的战场对着迎面冲来的敌寇开枪,拿着刀拼杀;天堂里的人们隔着河远望着地狱里四起的战火,中国同胞牵动着中国同胞的心。
他们是人,他们是以平凡的血肉之躯建立起防止敌人肆意横行的钢铁之壁。但他们是人啊,他们也会害怕,战场上四溅的战火,空气里弥漫的腥臭,尸骨成山的街道……他们也想与家人在一起啊,在当兵之前谁不是家里有几口人要养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凡人啊。
逃?
谁不想逃。
但逃去哪?
家?如果所有人都回了家,敌人破防简直易如反掌,等到敌人攻陷了,占领了,哼着小曲儿对着他和他的亲人们举起枪的时候。他们又能逃到哪里去?
既然退无可退,不如勇往直前。他们肩上挑起的是保卫国家的信仰,身披亲人周全的信仰。国在家在,国亡人亡!
一本史书的内容很多,祖国母亲徒步走过硝烟与战火的步伐让我们论上三天三夜也论不完,一本史书的内容很少,战火纷飞的岁月只那么几页带过。《八佰》,那个时代的冰山一角,但它蕴含着的“八佰”精神却是那战火纷飞岁月里所有战士的缩影。
现在的人们也许都不同以往上战场防敌的方式来保家卫国,但我们必须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才能从先辈的手里接过支撑起这个国家的旗帜。
高二(24)班 陈 哲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在抗日战争历史中涌现出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他们以身许国、不畏强敌、宁死不屈、气吞山河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座座丰碑。他们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荣耀和骄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电影院复工后的第一部战争片——《八佰》,以1937年的淞沪会战为背景,为我们展现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一面天堂,一面地狱
一条苏州河,把上海割分为两个世界。苏州河南岸是被英国人占领的租借区,攻打这里就意味着向英国宣战,因此日本在进攻时就有意的避开了这个敏感区。而这里,也成了最佳的观战区和安全区。
夜晚的上海,是有些人可望不可及的天堂。各色闪亮的霓虹灯照耀的整个城市流光溢彩,神采飞扬。高档酒店里灯火通明,达官贵人们推杯换盏,不醉不休。影视明星宛转悠扬的歌声传遍大街小巷。霓虹灯的光影照进苏州河,人人都在这灯红酒绿的城市里迷醉了,抬头,苏州河的北岸却是一面“人间炼狱”——四行仓库。国民党政府军第八十八师524团第一营的全体官兵掩护大部队撤退后,为保住闸北的最后一块阵地,奉命进入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四天四夜,击退敌人多次进攻,被誉为“八佰壮士”,这也是影片名称的由来。四行仓库就像激流中的一座孤岛,没有援军,布满硝烟和腐臭的尸体,士兵只能透过破碎的窗户,看到苏州河对岸的花花世界,他们却只能置身于这座活死人墓中。这里是他们最后的阵地,也是他们最后的死地。
舍生取义,心所愿也
南,是生的彼岸;北,是死的坟墓;中间,唤醒的是沉寂已久的中国人的尊严和血性。为了阻止敌人的钢板阵,勇士们抱着手榴弹充当人体炸药,用自己的肉体砸进了敌人的钢板阵。“湖北通城,李满仓”“湖南浏阳,王金斗”“娘,孩儿不孝了”……历史上真实的八佰壮士,大部分还是同我一般大的一群十七八岁的孩子,却纷纷写下遗书誓死杀敌报国。不敢想象,本该在最好的年纪安稳读书的他们,却是为了战争的胜利而牺牲的英雄勇士。苏州河南岸的百姓们看着同胞们牺牲了,主动冒着枪林弹雨当“人肉快递”去传送物资。一个失败了,下一个再接替着补上。赌场老板的弟弟,本该是衣食无忧的浪子,放荡不羁,在一个个英雄的感化下,毅然成长为了中华男儿。舍生为国,无怨无悔。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
从27日清晨到31日深夜,这只孤军在四行仓库镇守了四天四夜。苏州河边这栋五层高的灰色楼房,在炮火和弹雨中巍然屹立。(团座)谢晋元收到了全员撤退的命令。法国侨民罗贝尔·基朗目睹了这些中国勇士们的撤出:这些少年呆立着拿着德制步枪和德式头盔,他们满脸是泪,激动得浑身颤抖,发出了好像受伤的动物一样的吼声。撤退后的八佰壮士们怎么样了?真实情况是,武器马上被收缴,他们成了孤军,不得不在租界里被软禁了近四年。而谢晋元,在1941年4月,一个普通的早晨出操时,疑遭暗算,被4名下属活活刺死。事发后,数十万上海市民自发前往悼念,其他将士们也未能幸免于难,后被日军羁押,强征劳役。誓死报国的军人不能够马革裹尸返回乡里,令人唏嘘。历史书上关于他们的事迹,也只有区区几行字,但他们曾用生命守护过的,会誓守在时光中,始终闪耀。
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在长达十四年的时间里,坚持抗击日本侵略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一百五十余万人,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人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
太平本是英雄定,谁见英雄享太平。以前的国歌只是放在嘴上唱唱,看完电影后是真的能体会歌词里的每一个字的含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一寸山河一寸血,真正的历史远比电影更惨烈,我们任何人都没有资格代表前人去原谅日本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吾辈当自强!
高二(23)班 陈华鑫
纵观中国文明五千余载,曾辉煌于世界,成为西方人眼中不可跨越的屹立在东方的巨人。也曾饱经欺凌,被西方人用坚船利炮轰打地奄奄一息。但我们今天又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辉煌于世界。中国这惊人的生命力令我好奇不已,直到看过《八佰》我方得以得知中国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了。
在中国饱经战乱,外国列强无情烧杀抢掠的情况下,有的国人害怕不已,有的国人咬牙吞声,更有的国人谄媚巴结,但及使如此还是有人会站出来,去对抗这些外来的侵略者去平抚战乱,也去唤醒国人们心中的爱国情怀。这,就是《八佰》所展现的主题——爱国,诠释着中国强大的生命力。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面对侵略者的暴行,仍会有英雄挺身而出,他们的身份也许不是那么高贵,或许他们只是生活中的小人物,但他们的品质可贵。影片中的川军跨越两千余里的路程,离开家乡奔赴上海抗战保卫国家。
一条苏州河,岸的一头是战乱,是地狱。岸的另一头是繁华,是天堂。身处地狱的人们向往着天堂,但他们并未因为自己身处地狱而放下枪支离去,而是义无反顾地握紧枪支保卫着岸的另一头——天堂。
在影片中有不少情节勾画了那群英雄壮士的忠胆烈魂,不少细节的刻画洋溢于人们心灵中最热忱的爱国情怀。
一位战士濒临死亡,他最先想到的不是让别人救自己而是让别人去替补自己所守的防线,舍生取义,至死不忘使命,爱国情义洋溢激荡于人们心胸。
面对敌人利用钢板掩护准备爆破楼体从而攻破防线的目的,楼中的子弹、手榴弹无法穿透厚厚的钢板。一时防线即将被攻破,他们所守护的将可能被敌人毁坏,危难不断加深,但总会有英雄站出来。
“陈树生!”随着一声嘶吼,那名叫做陈树生的军官义无反顾地身抱手雷纵身跳下,他用身体破坏了敌人的钢板掩护,用自己的生命阻止了敌人的计划。随后敌人又再次组织爆破,但敌人所面对的是一个个舍生忘死的英雄们。这些英雄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爱国热情去守护着自己的国家,阻止敌人的进攻。
“湖北通城李满昌”
“孩儿不孝了”
“湖南浏阳王万金”
……
这是本片最感人的地方,他们的纵身一跳,跳出了中国人民的骨气,唤醒了那些害怕不已的国人,唤醒了那些咬牙吞声的国人,唤醒了那些谄媚巴结的国人,唤醒了隔岸沉迷歌舞身处“天堂”的国人,唤醒了他们心中的爱国热情。这一跳诠释了什么是爱国,诠释了什么是中国长久不衰的秘密。
或许这些小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十分渺小,或许我们无法一一记录他们的姓名,但我们始终不会忘记历史,始终不会忘记曾有这样的一群人为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更不会忘记自己心中对这个国家最真挚的情感——我深深地热爱着这个国家。
吾辈自强,不忘历史,不负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