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大全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观后感1500字

2023-11-10 17:32:01互联网范文大全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观后感 篇1

早年听说“抑郁症”这个词,是在纪念张国荣逝世的时候通过漫天的新闻、媒体上得知的。当时在21世纪初的中国,“抑郁症”这个词对于大部分中国人都比较陌生,顶多只是会扣上一个心态不好的“帽子“,唐塞过去。当然不敢想象这个不像“病”的病,居然会夺走一个鲜活的生命。

但是对于当时的我,一个6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丝感同身受。从医学角度上来说,女生的青春期本来也会比男生提前2-3年,青春期即将来临的我仿佛像有了预警一样,渐渐喜欢在每个晒着太阳的下午,静静的望向窗外,不想理任何人,亦不想让任何人理我。也许是因为好几年前突然转学的缘故,一个小孩背着书包孤零零的在远离父母的地方求学的恐慌感。父母没有对我解释为什么要突然把我送到一个远离他们的地方,有些事情一旦时间久了,自己也仿佛跟慢慢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不愿再追着问。但好在乡里读书的日子还是很愉快的,少了城市的喧嚣,丰富的课外活动让我也渐渐变得开朗起来。后来,面临大学择业,父母苦口婆心的规劝我就在他们安排的舒适圈待着,我带着稚气的声音反抗过,无效。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否定、打压。那段在异地实习的日子,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傀儡,一颗棋子,被捏起、放下,没有灵魂,没有力量。有次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我竟然想冲动地站在马路中央,任由周围的喇叭“滴”“滴”声将我淹没…我拿起手机拨通了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熟悉的一声呼唤,一个踉跄,我退缩了,赶忙回到马路边歪歪斜斜地站好,深深的喘了好几口气。“喂,妈,我很好,您放心吧。我还有事儿,挂了哈!”那可能是我第一次离所谓的“抑郁症”那么近,那种窒息、身体不受控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

也许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道:“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抑郁症仿佛就像一只无形的暗黑之网,笼罩在头顶,透不下来一丝的,哪怕是微弱的光线。的确,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也手足无措过,独自在无尽的黑夜里痛哭,小心翼翼地发出过求救信号。好在,父母慢慢察觉到了,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找清了人生的方向,及时的调整了把舵,重新起航…随着自己有了工作经历,现在又重返校园,其实发现“抑郁症“并不只是单纯的靠发病来辨认,例如长期996工作高压下的神经紧绷也会使人产生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来的想法,而这可能就是抑郁症的前期征兆。在这部CCTV出品的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开篇即提到了一个惊人的数据:中国9-18岁青少年,抑郁症的检出率是15%,有很高比例的青少年会受到抑郁情绪的困扰,稍不留意,就会走向疾病状态。而在15-29岁青壮年第二大死亡原因就是:自杀,仅次于车祸。由此可见,抑郁症并不特殊,它可能就在你身边,并且很可能在你持续性情绪低落的时候趁机而入。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称自己的抑郁为“黑狗”,而每到冬天,这只“黑狗”便会更加张狂,让丘吉尔痛不欲生。其实,不仅是丘吉尔,如今也有很多人在冬天会情绪压抑、心情郁闷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只变幻莫测”黑狗“,不小心沾染了“黑狗”,我们该怎样尽快找对方式方法进行处理?《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纪录片里提到:危机干预。不光是学校、社会,都应该有有危机干预的培训。抑郁症互帮互助团队也应该受到大众的信赖和推崇。在抑郁症群体中,女性群体的高度占比也应引起大众的关注,激素的变化水平和强大的共情能力对女性的抑郁似乎也有“促进”因素。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当生活中的激情逐渐淡去,身体机能慢慢衰弱,抑郁疾病和老年疾病纠缠在一起,也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所以抑郁症的群体应该覆盖整个年龄段,并注重性别特征,不能武断笼统的划清界限,如果发现自己有抑郁情绪的征兆,一定要向身边亲人发出求救信号,如果周围的亲朋好友并不能够理解,那么可以寻求专业的医疗结构进行就诊。诚然,有身边人的帮助是幸运的,但是我们自身对自我的宽容与关怀,才真正适用于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的生命力就像抑郁症一样复杂,有脆弱、有敏感,也有倔强与顽强,把抑郁当作生命的滋养,我们要相信,即便是在最脆弱的时刻,始终面朝大海,也能春暖花开。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观后感 篇2

“我一生没做过坏事,为何会这样。”当我打开纪录片,暗下来的屏幕上出现了张国荣先生这样的一句话。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些年来,我听他的歌,看他的电影,了解他的生平他的故事,唯独不愿过多接触他的病情,每次看到那些话题,那些字眼总是让我触目惊心。

纪录片里,有正值美好青春的少年陈述自己那段不被理解的阴郁过往;有成功走出阴霾的摄影师张楠,用镜头记录“她们”和陪伴;有因为子女离世而自身陷入抑郁泥潭的老人,用自己的光和热,去温暖照亮更多有着相同经历的人;还有真诚坦荡的抑郁症患者,在爱情的世界里,收获了幸福和快乐……我看着这些被病痛折磨过的人们,面对镜头平静温和的神情却像是汹涌着的无声的呐喊,如惊雷,如暴雨,如歇斯底里的怒吼,让我的视线为他们聚焦,让我的心为他们一次次重重跳动。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了解抑郁症。

我看到了单亲家庭的抑郁症患者小平,屏幕里的她,看起来是那样烂漫可爱,让人无法想象她也曾饱尝抑郁症的痛楚,她说“我最喜欢的就是拥抱。就像我爸妈离婚以后,我真的就很少在家里撒过娇。”这时候的小平的就像个孩子,眼睛里闪着泪光,也闪烁着无助和迷惘,“那个时候我因为太想念我妈妈了,我模仿我妈妈说话,录在手机里,放给自己听,我太想她了。”年少的她,失去了妈妈的陪伴,失去了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失去了独属于她的避风港,幸亏有妹妹的陪伴,她才能逐渐摆脱病痛的纠缠。我一时有些恍惚,想起了自己的一些经历……

我有一个堂弟,小时候的他开朗活泼,可爱又有趣,跟他在一起的时间,耳边总是不得清净。后来初中高中学业繁忙,我跟他的联系越来越少,他的身体状况变得不太好,父母也因为某些原因离了婚。长大了的他不再爱说话,不再爱跟我和他的母亲表达他的想法,再后来,高考失利,他索性整日将自己锁在房间里,不怎么吃饭,一句话也不说,我心里着急,但也束手无策,我在他卧室的门缝了塞了一张字条,我说“每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都会通向意想不到的惊喜。”几个小时后,我看到那个门缝里有一张回给我的纸条,他说“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像你一样勇敢。”他并不抵触去看心理医生,但很可惜每次的心理咨询都没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几个月后,他的妈妈送他去了大学,可得到的现实还是他不愿社交,不想学习,任何事情都没法让他提起兴趣,最终,在学校老师的帮助和他母亲的努力之下,他的情况才逐渐好转。

在这几年里,我亲眼见到他情绪低落,失眠,一言不发,偶尔走出卧室的时候,他总是耷拉着头,不愿与我对视,逃避着任何一个人的视线,我看到他在深夜搬着小板凳坐在门口,盯着窗台上小盆栽,眼神空洞,像丢了魂一般,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他的手指总是紧紧扣着,像攥着什么,不知是害怕松开会丢掉什么,还是因为放手会失去安全感。我这才明白,原来我不应该主观上认为只需要豁达一点他就可以看开一切,原来我不应该用我自己的视角去衡量他的世界,原来我不应该劝他想想自己的家人,去给他施加另一种压力,原来他是生病了。和小平一样,他需要陪伴,需要有人可以真正的走进他的内心,和他一起对抗病魔。

抑郁症患者需要世界的理解,需要社会的鼓励,世人能够对肉体的病痛给予同情,也应对精神上的痛楚给予更多包容和更多帮助。他们没有太多肉体上的伤口,没有流血,没有手术,可他们的心千疮百孔,他们的精神世界黑暗无光,他们的瞳孔没有希望没有光亮,他们的大脑里没有快乐和幸福的出现。还有更多的抑郁症患者,离不开“病耻感”一词,社会对他们没有包容和理解,他们不愿去就医,他们向社会求助,但大多数时候都得不到应有的回应,任凭他们在暗流涌动的大海里如同一叶孤舟,漂泊无依,无法靠岸,无法展露真实的自我,无法释放自己的情绪。

爱是接纳。我们对于抑郁患者,需要有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关心,这个社会里,不应只有医疗工作者在为之努力,更需要大众的支持和鼓励。接纳他们,就是开始。愿每个抑郁患者都能摆脱病痛的困扰,你们的世界终会阴霾尽散。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观后感 篇3

把所有的夜归还给星河,把所有的春光归还给疏疏落落,把所有的慵慵沉迷与不前归还给过去的我,即使身处沟壑,也要仰望星河。

抑郁症这个刺眼的词汇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原来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好好活下去,又无法被正常人所理解,导致最终悲剧的发生。他们的眼中没有我们所期待的星河万里,更多的是坠入黑暗的孤独与无助。我们的生命力,像抑郁症患者的病情一样复杂,有敏感与脆弱,也有倔强与顽强,但是我们依然坚信,即使最痛苦的地方,也能生长出美丽的生命之花。

“抑郁症”的他们并不是无病呻吟,他们真的很累,选择隐藏病情的患者,也就是“微笑抑郁症”,在人前有着最甜的微笑,私底下承受着最深的痛苦。在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有些患者被确诊为抑郁症后,并没有感到伤心绝望,而是会感到如释重负,起初我并不理解,直到他们自己解释道,是因为我生病了,所以我才会不开心,我知道了我为什么不开心,我才有可能变得开心起来。曾经看过一位抑郁症患者的独白“我早就知道,逃到哪里都是徒劳的。哪怕有一天星际航行,即使有幸能在有生之年穿越黑洞,终究是逃不脱记忆,逃不脱此时此地,逃避不了全世界最难面对的自己”。我们必须承认,这世界上总有些感受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也许,多一份理解与包容,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就多一份希望。

我们的身体会生病,同样,心理也会生病。亨利罗林斯曾说“我永远不会忘记抑郁和孤独是如何使我同时感觉又好又坏的,现在依然如此。我快乐是因为我独自一人,但抑郁是因为我感觉孤独,这感觉真令人迷惑。”抑郁症患者自身都无法理解自己,让我们去深入理解他们,可能是很难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认真倾听他们的不开心,主动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而不是冷嘲热讽,另眼相看,认为他们就是没事找事,自作自受。抑郁症患者的世界是灰暗的,愿我们竭尽所能,用我们自身微弱的光去温暖他们,让他们也能够站在自己喜欢的世界里,闪闪发光。

陪伴是最好的爱,可以抵挡世间所有的坚硬,温暖生命所有的岁月。纪录片中,蔓玫是一位抑郁症患者,但在她患病期间,她大学时期的男朋友,也是她现在的丈夫,一直对她不离不弃,陪伴在她左右,他丈夫也说过,他深知作为一名抑郁症患者的伴侣,会比别人经历更多的艰辛,但他还是选择了一直陪伴在蔓玫的身边。我们可能都是孤岛,我们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办法踏上彼此的秘境,知晓彼此的浩瀚与渺小,但有一些东西可以像流水一样,在我们之间传递那些花粉和种子,那些羽毛,让我们知道,我们不是唯一的存在。我们的陪伴,会让抑郁症患者觉得即使他们身陷泥泽,也会有人陪他们一起战胜黑暗,走向远方。

抑郁症患者子烨说“我要在距离1公里的那座山的地方,去想那座山后面还有一片湖,其实你翻这座山,一定会有收获。”对自我的宽恕与关怀,才真正适用于各个阶段。自救也是抑郁症患者走出深渊的重要的一步。也许,在抑郁症患者的世界里没有人为他们举起前进的灯塔,但是他们自身也可以自身化作一团火苗,即使微弱,也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潜力。就像鲁迅先生曾说“此后如今若没有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患者自身要有自救意识,主动寻求帮助,自己走不出来的时候,也许会有人为你引路,陪你一起披荆斩棘,带你去欣赏宇宙的山河浪漫,人间的点滴温暖。

张国荣曾说“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会这样”;海明威也说过“你尽可以消灭它,可就是打不败它”;丘吉尔说过“抑郁就像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许多抑郁症患者都经历了时间的摧残,让他们觉得没有星河灿烂,山河远阔,更多的是人间不值得。我们常说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愿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可总会有许多不尽人意。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自己的微光,去温暖身边每一个人,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山河星月都做贺礼。等我们一起熬过了凛冽寒冬,我们一起期待星河长明。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观后感 篇4

“当我决定不再追求快乐,而是追求没有烦恼后,我就活得十分轻松了。”

想办法自救的子烨,被父母接纳的双相患者钟华……无法回避的家庭因素,各自成长中的性格特点以及基于种种原因导致的独属于个人的性格缺陷。看似简单但又复杂的事件,要强又无力独自应对困境的一个个倔强的灵魂,在这个纪录片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我看后,感到十分揪心。

“抑郁的反面并非快乐,而是活力。”美国知名作家安德鲁·所罗门说,“而正是这样的活力,似乎就在那段时间从我的身体中慢慢消失了。”他认为有三种东西是人们容易混淆的:抑郁、悲伤、难过。人们往往认为抑郁只是难过而已,只是太多太多的难过,太多的悲伤,起因却微不足道。在这里我想说,抑郁和抑郁症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情绪的一种表现,后者则是神经官能症的一个症状。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你不过是无病呻吟,你不过是情绪不好。是的,这可以是抑郁的表现。但当我们身边的朋友有了这种情况,向你或外界发出信号的时候,你却置之不理,选择了无视。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灾难性的打击,然后感觉非常糟糕,并且在很久之后依然无法正常生活,那么很有可能是他们的抑郁被这种灾难性的情形触发了,他们自己无法控制与摆脱。最后,病了。

这种病和感冒发烧不一样,患者们大都带有一定程度的病耻感。就好比如别人问你怎么了,你说你病了,什么病?感冒了。好,那注意保暖。可抑郁症患者呢?问你怎么了,你说你抑郁了,别人说没事没事,或者觉得你很奇怪离你远去……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抑郁不是病。因为心理上的疾病和生理上的疾病相比较而言,并不直观。过去的生产力相对落后,医疗设施不齐全,人们去医院多半都是看身体上的病,往往忽视了人情感方面的问题。而现在经济发展迅速,同时随之而来的社会压力增加,人们的心里问题不容小觑。而抑郁症患者,由于一些心理或情感方面的障碍,使他们不能将自己的病情轻易说出口,各种原因导致的难以启齿,有的甚至无法得救。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得了抑郁症是不是就治不好了?

有些人因无法释怀和承受这种折磨而选择轻生,可有的人却因为经历了这一番痛苦后,更加懂得珍惜生命和热爱生活。那抑郁症患者到底如何自救,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在纪录片中,大多数抑郁症患者会选择去看医生,找老师家长的帮助,还有同学的陪伴。这当然是正确的做法,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外界方式帮助他们。可是我们最多能做到的也只有陪伴了,即便是心理医生,我想也只能起到药物治疗和开导的作用,而真正能够解救抑郁症患者的,还是他们自己啊!这个纪录片叫《我们如何对抗抑郁》,我觉得与其说对抗它,倒不如说——我们该如何与自己和解。安德鲁从自己的抑郁中看到,情绪的作用能够如此之大,甚至能够盖过客观存在。而且,他发现他的这段经历,让他能够更加强烈和专注地,去感受和体会积极向上的情绪。这使他成功与自己和解,并走出了抑郁。

当然,并不可能完完全全摆脱掉它。由于个人的经历,我或许多少能够体会到身患抑郁的痛苦与绝望,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兴趣,对明天没有任何期待,苦恼活着的意义,倒不如一了百了,同时又渴望在陷入深渊的时候有人可以拉自己一把。抑郁,当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的负面情绪,因某个导火线而在一瞬间爆发。我知道,与自己和解谈的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很难。正常人都难以放下自己之前的事情,更何况一个抑郁症患者?大部分的患者很难做到根据以往的经历,冷静下来客观地剖析自己的人格,并走出来。不管是原生家庭还是后天成长环境,都起着关键的影响。一些带有执念的过去,或许真的无法原谅,但是要是连自己都不肯放过自己,还有谁可以呢?所以,别纠结了。放下,或许放下会得到更好啊。请正视抑郁,和自己和解。正视抑郁的价值,并不能保证不再复发。但是,却能改变自己看待抑郁复发的态度,甚至会减弱抑郁复发的程度。勇敢地接受和面对自己的病情吧,就把它当做一次小感冒,不要害怕,来了就积极应对。我在想如果真的寻求不到解决的办法了,这个时候与其等着他人的援助,或许自救显得格外重要。其实,仔细想一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当你连最坏的念头都打算过了,那剩下的事情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相信我,放下会得到更好的。

当你的笑容绽放,这世界又将填满色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