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流
1、课前任务,收集网络暴力的新闻、影视作品、宣传图画等资料。
2、小组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收集到的资料,小组讨论网络行为与礼仪,得出结论时代不断进步,信息不断发展,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做的事,在网络中会被无限扩大,因为躲在电脑、手机背后的人,自以为事,毫无底线,说话不负责任,这种人是不道德的,这种行为是可耻的,无论是在网络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行为礼仪,包括网络行为礼仪,在大数据的时代,每一个人的网络言行也都是有法可依、有律可查的。例:我校四年级一班学生某位同学,在网络学习期间,利用父亲的手机,在微信群里发表诋毁、侮辱、谩骂他人的言论,对其他同学的学习造成了影响,也污染了大家学习的网络环境。
例:我校四年级一班学生某位同学,在网络学习期间,利用父亲的手机,在微信群里发表诋毁、侮辱、谩骂他人的言论,对其他同学的学习造成了影响,也污染了大家学习的网络环境。
3、模拟法庭
通过教师准备的案例,进行模拟法庭活动,有律师、法官、被告、原告等角色,对网络暴力案件,进行辩论。
4、影视作品欣赏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观看片段视频,师生探讨网络舆论暴力的后果,引导学生反思,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礼仪的重要性。
5、总结
结合总结、分析课前学生收集的材料,进行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和迁移。
二、日常教学
培养学生信息道德首先要做好示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正确使用网络开展学习与工作,引导学生注重个人隐私的注意事项、合理有效地使用互联网、知晓网络游戏的利与弊、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等。通过日常教学、主题班会、板书广播、案例教学、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常规教学,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
活动方案与内容:
通过开展信息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主要活动内容包括:
1、广泛深入开展宣传。
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班会、升旗、道法课、信息课及黑板报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信息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信息行为的道德判断标准,提升鉴别能力,知道尊重和保护自我和他人的数据隐私。
2、努力营造健康网络信息环境。
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3、切实加强信息法制和道德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信息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将网络信息法制教育、网络信息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活动。
4、突出重点。
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真对残疾少年童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信息道德的正确认知,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游戏,恰当处理虚拟时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增强道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5、注重总结,形成班级管理长效机制。
及时对班级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在数字资源使用中保护知识产权,合理合法地使用数字工具和资源,养成良好的网络社交行为礼仪,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班级长效机制。
活动对象:
四年级学生
活动形式:
1、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2、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3、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4、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主题:对学生信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信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管理、信息技术及其工具的选择使用、信息处理过程的设计等能力。
目标与内容:
1、合理合法地使用数字工具和资源。
2、在数字资源使用中保护知识产权。
3、尊重和保护自我和他人的数据隐私。
4、养成良好的网络社交行为礼仪。
5、理解信息行为的道德判断标准,提升鉴别能力。
6、把学生信息道德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渗透教师的言行。
对象:1-6年学生
活动形式:结合设计好的演示文稿,与学生开展一次“网络信息道德培养”的交流课,同时用教师日常教学、言行引导学生信息道德培养的日常养成。
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具体活动:
一、交流可
1、课前任务,收集网络暴力的新闻、影视作品、宣传图画等资料。
2、小组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收集到的资料,小组讨论网络行为与礼仪,得出结论时代不断进步,信息不断发展,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做的事,在网络中会被无限扩大,因为躲在电脑、手机背后的人,自以为事,毫无底线,说话不负责任,这种人是不道德的,这种行为是可耻的,无论是在网络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行为礼仪,包括网络行为礼仪,在大数据的时代,每一个人的网络言行也都是有法可依、有律可查的。
3、模拟法庭
通过教师准备的案例,进行模拟法庭活动,有律师、法官、被告、原告等角色,对网络暴力案件,进行辩论。
4、影视作品欣赏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观看片段视频,师生探讨网络舆论暴力的后果,引导学生反思,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礼仪的重要性。
5、总结
结合总结、分析课前学生收集的材料,进行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和迁移。
二、日常教学
培养学生信息道德首先要做好示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正确使用网络开展学习与工作,引导学生注重个人隐私的注意事项、合理有效地使用互联网、知晓网络游戏的利与弊、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等。通过日常教学、主题班会、板书广播、案例教学、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常规教学,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
一、指导思想
信息道德培养不仅是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和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幼儿阶段也提前进入了信息时代,手机、电脑、网络电视等成为幼儿生活的主要部分,因而幼儿信息道德培养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我们应通过信息道德教育促使学生遵守信息行为规范,并使其信息行为能与社会行为和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的总目的相协调。
活动主题
西涧幼儿园信息道德培养
三、活动目标
1、培养初步的网络礼仪,正确使用手机电脑等网络工具。
2、培养幼儿正确判断、恰当选择、合理传递、有效网络应用信息的能力。
2、增强幼儿对“网络成瘾症”危害的认识。
四、活动内容
1、利用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知道简单的网络礼仪,使用完网络信息工具;学会正确识别网络不良信息;告诉幼儿要充分利用其广阔的辅助学习功能;要深刻认识到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范围非常广,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不要只注重其娱乐、消遣功能;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能过长。
2、利用角色游戏时间,让幼儿在游戏时与其他幼儿讨论电脑、手机等的正确使用方法。
3、在家长微信群发布信息道德培养知识,宣传正确使用手机、电脑、电话手表、Ipad等信息化工具等。
五、活动对象
西涧幼儿园中2班幼儿
六、活动环境
多媒体教学与角色游戏活动相结合。
附:(大家可以从中选择活动内容)
一、增强学生对不良网络信息和非正常网络交往方面危害的认识,互联网的开放性、隐匿性,决定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交往中隐藏着大量违法犯罪活动。就成了提高中小学生信息道德的核心内容。
二、培养学生尊重、互助、合作的精神。尊重精神,即培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尊重他人人格和隐私等;互助精神,即培养中小学生实现资源共享,面对来自现实生活和网络的各种求助尽自己力量予以帮助;合作精神,即培养中小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树立协作工作、共同进步的观点。
三、完善学生对计算机功能和互联网功能的认识。目前中小学生把计算机和互联网视为娱乐、消遣的工具和场所,热衷于计算机游戏、网络聊天、网络交友等。因此,需向学生强调:要充分利用其广阔的辅助学习功能;要深刻认识到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范围非常广,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不要只视其的娱乐、消遣功能。
四、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网络属于开放空间,不攻击别人的同时要学会预防来自别人的攻击。如:进行网上活动时要保密身份和联系方式,利用银行帐号进行网络交易时要格外谨慎,切忌与网友见面等。
五、增强学生对“网络成瘾症”危害的认识。
六、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用道德和制度的力量去引导、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使中小学生的信息行为由他律向自律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