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以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成效来践行“两个维护”,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发力推进整改。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问题整改工作意义重大。我县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省委巡视、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问题统筹起来一体整改,把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做到一体谋划部署、一体推进落实,一条一条细化整改措施、一件一件明确整改目标,全力推动整改措施落地落细、见责见效。一是强化领导,高位推动。为进一步传导压力和压实责任,我县先后多次召开整改调度会,对整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并及时掌握整改工作进度,积极协调解决整改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4月25至27日,县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组根据整改工作开展情况,适时开展了调研督导,督促指导解决问题,倒逼脱贫攻坚和问题整改的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二是制定方案,认真查摆。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坚持从本级抓起,以下看上查问题、列清单,以上率下定措施、抓推进,形成县、乡、村上下联动、各部门左右衔接的工作格局,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进整改。针对省委巡视涉及的4个问题,中央、省成效考核反馈的24个问题,逐一确定责任单位,逐项细化整改措施,逐个确定责任人,共细化为61条整改措施。三是从实整改,销号管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时限要求,倒排工期,落实整改报告、对账销号制度,县、乡(镇)整改办分别对本级整改问题负责销号管理。截止目前,省委巡视涉及的4个问题,10个整改子项;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我省问题以及省对市县考核发现24个问题,共计61条整改措施,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二)坚持细化举措,构建返贫监测防线。一是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县实施“扫码申报,帮扶无忧”、“干部摸排,包村到户”、“筛查预警,合力监测”和“跟踪记录,巩固成果”四项举措,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二是全面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对全县38户112人边缘易致贫户和6户18人脱贫不稳定户根据主要风险原因因户施策、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并发放《南城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监测登记证》,跟踪记录“两类人群”每个季度政策落实、帮扶举措、“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收支等情况,既突出帮扶,又强调监测,做到及时发现监测对象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两类人员风险是否可以消除,帮扶措施是否到位。截止目前,筛查预警和入户调查共完成四期1224人;全县摸排监测现有边缘易致贫户38户112人,脱贫不稳定户6户18人,今年纳入1户2人边缘易致贫户,还有4户20人正在走纳入程序准予纳入。
(三)加大扶贫力度,做好后续巩固文章。一是做好稳岗就业帮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就业扶贫长效机制促进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指导意见》,定期开展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务工情况监测,摸清就业需求,实施就业信息动态监测,并将就业信息,就业需求等信息录入就业监测系统,截止当前,现有脱贫户劳力4223人,已外出务工3567人,占比2023年100。6%。同时加强扶贫车间运行监测认定和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今年新增认定扶贫车间两处,全县累计开发脱贫人口公益性岗位697个。二是拓宽消费扶贫渠道。今年以来,我县不断将消费帮扶行动引向深入,积极引导激励全县各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不断加大帮扶产品采购力度,帮扶产品销售渠道不断加宽,交易金额持续增加,截至6月1日,全县累计采购帮扶产品116万元。全县通过消费扶贫工作系统认定帮扶产品53个,共上架江西馆帮扶产品68个。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我县20XX年规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38个,投入扶持资金1398万元,截至当前开工率达到75%,竣工率达到25%,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均达到50%以上,近期主汛期过后,我县将加大压实项目建设实施进度,确保扶持资金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建设、确保资金发挥应有扶持效益。四是做好农村改厕工作。协调组织乡村干部、扶贫干部、驻村干部,配合农业农村、卫健部门开展农村改厕入户调查和数据录入工作,开办农村改厕系统录入培训班两期,确保排查无盲区、统计无错漏,截至当前全县已完成10325户改厕信息录入工作。
二、存在问题困难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县虽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县区有较大差距,还有许多不足和短板。一是农村高素质人才不够多。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下农村尤其山区,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年龄不断老化、素质不断降低,经营主体尚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农村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普遍缺乏。以现有的人力资源实现乡村振兴,实在是“小牛拉大车”,力不从心。农村人力资源日趋匮乏,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二是扶贫产业、扶贫车间带动性不够强。市场主体与贫困户两者之间缺乏对接的有效平台,“企业需要什么”与“贫困户发展什么”无法链接,导致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作用也不明显。三是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普遍不够强。部分村集体主要依靠政策性、补偿性收入,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下一步,我县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按照会议部署和要求,深刻分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艰巨任务,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持续帮扶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脱贫群众稳岗就业增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再创新的业绩。
一是持续开展返贫预警监测。充分运用防返贫监测预警系统,定期开展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这“三类人员”的重点监测,持续跟踪“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监测收入变化,对存在致贫风险的农户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化解返贫、致贫风险。出处 WwW.WENAnDaqUAN.COm
二是大力培育引进农村人才。围绕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好职业技术学院作用,开展种养技术、经营管理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深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高素质农民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扎根农村、从事农业、服务农民的致富带头人。畅通优秀人才返乡下乡渠道,鼓励高端人才在农村创新创业,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
三是大力推进增收路径步伐。把扶贫车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整合相关项目资金,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品,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扶贫产业,确保扶贫车间不断档、扶贫产业不停步。
四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丰富村级集体经济业态,积极发展土地流转服务、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形成收入持续增长的良性机制,确保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过10万元,培育一批过100万元的经济强村。我县一些集体经济强村如五里庄村账面上有很多资金因投资风险等原因闲置着,闲置的资金是无法钱生钱的。要探索利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理财,由县财政部门牵头,工创投、农业农村局及各乡镇协助,把全县各村闲置的可利用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县工创投公司,在县工业园区投资兴建厂房形成固定资产出租,按照各村出资比例,给予租金分红。
一、基本镇情
XX镇位于东至县城东北25公里处,东与石台县小河镇接壤,西接尧渡镇,南与葛公镇接壤,北与张溪镇相邻,2007年与原高山乡合并成新XX镇。乌沙河、丁香河、黄湓后河在境内汇聚,所以又称“双河口”,行政区面积205。9平方公里。
XX镇总人口3。2万人,下辖14个村其中2个贫困村,12个非贫困村。2023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01户2539人,贫困村2个(北山村、泥黄村),主要致贫原因为因病、因残致贫。因清退、死亡、户口迁出等因素,现有建档立卡脱贫户950户2356人,(包含冻结政策人口77户173人),实际有脱贫户873户2183人。2023年脱贫185户479人,2023年脱贫141户370人,2023年脱贫156户370人,2023年脱贫211户488人,2023年脱贫207户481人,2023年脱贫132户272人,2023年脱贫20户44人。现有边缘户53户174人,已全部消除致贫风险。北山村、泥黄村2个贫困村已于2023年实现脱贫出列。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情况
(一)脱贫成果巩固
一是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大排查活动。从走访的情况来看,群众对开展走访排查活动持积极欢迎的态度,对本次的工作充分肯定,但同时也反应了一些问题和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XX镇共有837人次参与大排查工作,其中发现问题9个,已及时整改到位,并举一反三,确保同类问题得到解决。二是“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集中走访活动。始终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实现情况和产业、就业、帮扶责任、家庭收入方面等进行排查,镇、村干部、帮扶责任人,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对所有农户进行全面排查,认真查找漏洞缺项,建立台账。在XX镇党委、政府的组织下、在各村村委的配合下,共有761人参与进村入户走访排查工作。
(二)组织保障。一是乡村振兴领导工作组织领导。为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链接,XX镇党委、政府成立党政一把手牵头的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XX镇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镇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班子成员任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形成了主职子领导牵头抓、班子成员参与抓的乡村振兴开发工作格局。二是专职机构队伍建设。XX镇乡村振兴办公室在岗3人(其中2人专职、1人兼职)。XX镇14个行政村都配备了扶贫专干,(其中2个贫困村和1个非贫困村入住了驻村工作队)。各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三)重点工作落实
1、“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XX镇紧盯所有“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落实,持续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基本医疗保障方面: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部代缴到位,不落一人;家庭医生签约按照“应签尽签”原则,履约服务到位;针对贫困户慢病证未及时办理情况,组织村医、专干、帮扶责任人逐户开展摸排,实现动态清零。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教育资助政策,2023年共资助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23人,发放资助资金20。285万元。同时,充分发挥XX镇桑梓情教育发展中心“扶贫帮困”作用,安排基金经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及边缘户家庭在读学生进行资助,进一步巩固落实教育保障问题。住房安全保障方面:2023年XX镇“四类人群”危房改造任务2户已全部完工,并完成对所有贫困户住房安全核验工作,确保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方面:2023年,XX镇完成XX自来水厂取水口拆除城建工程,开展供水设施改造,加强运行管理,从源头上提升了XX自来水厂供水保证率,受益群众达两万余人。
2、动态监测和帮扶。一是突出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全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一方面抓主体责任落实。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责任抓在手中、扛在肩上,强化主业主责意识。实行镇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目前,XX镇设总网格长2人,第一网格长14人,村级网格长14人,建立313个村网格组,设有313个村级网格员。对网格内所有农户进行监测管理,重点关注大病、重病患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特困老人以及就业不稳定户、产业发展失败户、灾后重建户、无劳动力户等群体,落实网格管理责任。坚持帮扶政策不变,保持帮扶力度不减,及时调整有工作调动的帮扶责任人,确保帮扶“不断档”。二是积极谋划帮扶政策,动态掌握脱贫户的生活情况,加大因户施策的力度,确保脱贫户不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光伏收益分配每月按时报送系统,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情况按时录入系统,国办和省办系统按要求完成动态监测管理。同时XX镇持续开展动态监测管理,切实做到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动态排查出一户监测户,并已明确帮扶责任人和建立起相应的帮扶措施。
3、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及光伏公益性岗位管理。一是脱贫人口务工就业。XX镇积极落实稳岗就业,2023XX镇共完成1071人的务工系统录入情况,全镇新增57人,同比增长105。62%。二是光伏公益性岗位管理。XX镇全镇开发公益性岗位88个,其中光伏公益岗位37个,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
4、项目建设和扶贫资产管理。一是项目建设。XX镇积极谋划实施到村项目5个,其中产业项目4个,分别是高山村中药材九华黄精种植项目,资金投入为70万元,种植迭山冬枣47亩,资金投入为41万元。其中九华黄精及冬枣种植全部完成,县级已验收通过。2023年正在实施到村项目3个,其中产业项目2个,分别为奠龙村羊肚菌项目、南山村种植黄精项目,资金投入分别是32万元和50万元,道路交通项目1个,珠虹村河东桥项目,资金投入为50万元。其中奠龙村羊肚菌项目种植全部完成,县级已验收通过。二是扶贫资产管理。XX镇已完成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和相关佐证资料的收集工作,清产核资所有资料均已报县乡村振兴局审阅。2023-2023年,全镇累计实施扶贫项目45个,其中涉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33个、涉及地方债券用于支持脱贫攻坚资金项目14个、涉及社会扶贫资金项目2个。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579。3342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51。421万元、地方债券用于支持脱贫攻坚资金609。22万元、社会扶贫资金11。076万元、其他资金10。615万元。
5、脱贫人口小额信贷。XX镇坚决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用好用足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扩大扶贫小额信贷精准投放,做到“应贷能贷尽贷”。今年8月份以来,XX镇人民政府对接安徽农村商业银行XX分行,共计发放贷款资金124。96万,帮助25户(包括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发展产业。
6、各类问题整改。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大排查排查出的9个问题,已整改完成。二是整改中共东至县委审计委员会反馈的2个问题,已整改完成。三是整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年中督查反馈问题。已整改完成。
7、扶贫档案管理。为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全面真实记录我镇乡村振兴历程,存凭留证、资政惠民,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工作服务。3月31日,XX镇召开扶贫档案管理工作推进会,会议重点讨论扶贫档案管理开展工作。4月23日,XX镇在泥黄试点村召开扶贫档案管理现场工作推进会。XX镇14个行政村已完成村档案、户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的工作,XX镇乡村振兴办也已完成验收。镇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已完成。
8、系统数据管理。XX镇积极积极维护更新光伏录入、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公益性岗位等其他日常数据情况。
9、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XX镇已建立完善低收入人口基础数据库,强化动态监测管理,并到户到人开展救助帮扶。
(四)信息宣传。XX镇积极做好日常报道。及时报道县委县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会议精神和安排部署,及时宣传中央、省、市、县的各项乡村振兴政策。
(五)信访维稳。今年以来XX镇在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域未发生重大负面舆情、越级信访和其他群体性事件。
三、特色做法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施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乡村振兴,各村与县直包保单位成立联合党支部,坚持党建联抓、工作共推,积极发挥党员先锋和支部堡垒的先锋模范作用,重点整治农村一户多宅、无功能房屋、村庄环境卫生等,用正能量引导群众脱贫致富,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契机,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乡风文明评议,将评议结果反馈至金融系统,调整信用户等级,与授信资金直接挂钩,引导脱贫户、普通信用户崇德向善,营造向上向善的和谐氛围。
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以来,XXX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区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脱贫“四个不摘”,聚焦“三落实一巩固”,对照中央关于脱贫后设立五年过渡期的目标任务要求,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抓好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基本情况
XXX乡距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城40公里,位于上饶市广信区西南方,行政区域面积57。53平方公里,属丘陵山区,海拔在200-800米之间。山多田少,山地面积7万余,耕地面积10591亩。经济结构以农为主,辅以矿产开采。辖湖山、大屋、麻墩、黄沙、源溪、中洲、蔡家等7个行政村,15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7296人。其中大屋、湖山为十四五省定重点村,源溪、中洲、蔡家为十三五脱贫村,麻墩为十二五脱贫村,黄沙为非脱贫村。截止目前,脱贫户912户3583人,三类监测对象18户48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9户24人、边缘易致贫户7户1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户10人。
监测户主要致贫原因为因病、因残。因病、因残纳入监测16户42人,占比达87。5%;其他原因纳入监测2户6人,占比12。5%。针对因病、因残纳入监测的,我们采取为监测户代缴医保参保金、帮助办理残疾证,给予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防贫保险,对部分有弱劳力半劳力的监测户安排公益性岗位。对缺劳力的,我们通过民政低保、五保兜底保障监测户的基本生活。
二、主要工作做法
全乡全力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等各项工作,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稳健开局,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进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高质量抓责任落实。我乡始终坚持脱贫“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持续保持脱贫攻坚期间的各项政策各项机制,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1。深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乡党委、政府始终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作为头等大事,从严从实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从3月份开始召开9次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环环相扣、压茬推进,以返贫监测、安全饮水、住房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低保残补、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数据信息、群众知晓等问题为导向,全面排查整改,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今年以来组织多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题学习,不间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切实增强贯彻落实此项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2。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级责任。在健全机构上,下发了《关于成立上饶市广信区XXX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以乡党委书记和乡长为“双组长制”的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各村具体抓的工作机制。3。强化队伍建设,充实工作力量。五个脱贫村由市、区派驻了驻村第一书记,其他非脱贫村由乡班子兼任驻村工作组组长,在选配村“两委”和驻村干部作为乡村振兴专干基础上,每村再配一名乡信息员。
二、不漏一户一人,高质量抓防贫监测帮扶。一是抓紧抓实三线预警监测。制定方案,制定并下发了《XXX乡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明确防返贫监测流程及日常管理办法,明确农户申请、干部入户核实、大数据系统比对3条预警监测途径,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定期监测,对易返贫致贫人员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截至11月底,全乡完成了5期收入监测工作,开展了6次动态管理,共计自然增加45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0人。定期研判,对于摸排出来出现问题,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每月召开一次防返贫监测会议,将了解到的农户困难情况随时汇总,及时上会研究讨论,并上报乡进行研判。精准帮扶,在确定监测对象致贫返贫风险时,就把风险类型标注准确,做到“对症下药”,为患大病有返贫风险人员代缴医保,办理低保,申请防贫保险,截止11月底申请了防贫保险金额共计39。4289万元。二是抓紧抓实问题排查整改。以2023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及“回头看”整改工作为抓手,发动全体乡村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等,进村入户开展排查整改工作,2023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自查问题11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共自查问题3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回头看”,共自查问题1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抓紧抓实动态管理。坚持审慎原则,对边缘临界对象实行多轮审核,确实符合条件的对象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今年以来,开展了6次动态管理,全乡共计自然增加25人;自然减少22人;累计新增三类对象4户15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2户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户10人)。四是抓紧抓实结对帮扶。对全乡“三类人员”18户48人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人,落实“一户一策”。同时,持续落实“654”结对帮扶,共有5个单位与2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和“十三五”脱贫村“结对子”,201名党员干部与912户脱贫户“结亲戚”。坚持“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驻村帮扶机制,对5个重点帮扶村落实驻村工作队,2个村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组。乡纪委、乡党建办、乡村振兴工作站,不定期对干部履职和帮扶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检查。
三、巩固脱贫成果,高质量抓政策稳定落实。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要求,紧紧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做到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1。健康帮扶。全面落实健康帮扶各项帮扶政策,为所有脱贫人口代缴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100%落实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11月底,全乡住院报销1483人次,总医疗费约992。58万元,总报销约925。22万元,报销比例为91。47%。2。教育帮扶。在乡村干部和中小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上户劝返、开强化班和对无法上学的适龄儿童提供送教上门等服务,真正做到“不让一个适龄儿童辍学”。同时大力宣传教育扶贫政策,跟进政策落实进度,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享受政策。2023年秋季和2023年春季共发放教育补助246312。5元,涉及建档立卡脱贫户学生338人次。3。安居帮扶,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实行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对农村“六类对象”(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度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其他脱贫户、农村低保边缘户)等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今年共实施“六类对象”农村危房改造5户、4。4万元。4。社会保障帮扶。2023年新增低保51户53人,取消43户43人,提标:低保方面,全乡目前在册农村低保对象1281户1530人,纳入建档立卡对象702户851人,补贴标准提高45元/月、达515元/月,发放补贴5959535元。农村特困对象方面,2023年供养对象116人,具备自理能力、失能及半失能供养对象标准分别达670元/月、995元/月,分别提高了55元/月、380元/月。代缴:继续为3583脱贫人口代缴100元/人的养老保险。此外,今年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484户472670元。
四、提升脱贫成效,高质量抓内生动力激发。始终坚持把产业就业作为巩固提升的主抓手,实现户户有增收门路。一是实施产业“造血”工程,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生产参与。安排了脱贫户自我发展产业直补资金88。15万元;2个省定重点帮扶村安排194万元。安排了25万元用于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奖励,按照发放贫困劳动力工资总额的30%给予致富带头人项目资金奖励,激发能人大户争当致富带头人,使村级实现有产业、有基地、有能人组织,让帮扶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带动脱贫劳动力53人就业,人均年增收1。6万元。全乡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平均超20万元以上。二是实施就业“生血”工程,2023年通过实施“六个一批”措施,促进有劳动能力的适龄脱贫劳动力就业,帮助脱贫群众通过就业创业实现稳定增收。目前XXX乡共有农村脱贫劳动力2135人,已就业1716人,就业率80。37%。一是定点培训一批促就业。依托我区定点培训机构,对有培训需求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劳动力开展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并按照要求给予承接培训的机构、参加培训的脱贫劳动力相关补贴。2023年开展脱贫劳动力免费就业技能培训8人,发放培训补贴7440元,培训时长为3天,培训工种主要是家政服务。二是送岗上门一批推就业。优化线上线下招聘服务。通过区下发的省内外企业用工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和微信群、宣传单等方式,多渠道为脱贫劳动力推送用工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引导脱贫群众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通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达成就业意向40余人次。三是园区推荐一批帮就业。广泛搜集适合脱贫劳动力的岗位信息,充分利用上饶茶亭经开区及农业产业园就近吸纳就业的优势,与之建立常态化的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组织脱贫劳动力到园区企业现场求职就业,实现园区企业帮就业12人。四是产业带动一批助就业。通过产业帮扶,特别是把农业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重点,做好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农业部门把产业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统计纳入产业扶持资金效果考核的指标,促进产业带动就业,实现带动就业53人。五是外出务工一批带就业。鼓励脱贫劳动力外出就业。对乘用交通工具外出务工的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给予外出务工交通补贴。2023年引导外出务工527人26。35万元。六是购岗安置一批托就业。积极开发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保洁保绿、水库安全管理、山林防护等社会服务类岗位用于安置脱贫劳动力就业。目前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242人。
五、聚焦发展动能提升,高质量抓自主创业。一是突出金融帮扶。对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对脱贫户实行免担保、免抵押贴息政策,做到了应贷尽贷,及时开展了评级授信工作,评信比例达92。6%。截止2023年10月底累计发放小额贷款484。74万元,累计贷款总户数184户。2023年1-3季度累计对脱贫户及边缘户贷款贴息91284。78元。二是突出消费帮扶,动员全乡党员干部、职工用工会资金消费帮扶产品,目前党员干部职工个人消费帮扶产品金额达3。6万元。积极开展“六进”活动,乡政府食堂购买帮扶农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推广并销售帮扶农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线上线下共完成近413。9万元销售额。三是突出精神帮扶,坚持把帮扶与扶志、扶智、扶德、扶勤相结合,组建下派了帮扶政策宣讲队伍下乡进村入户宣讲,大力开展“听党号召感党恩”、“移风易俗除陋习”、“自立自强谋脱贫”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脱贫群众内生动力。
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高质量抓乡村建设行动。继续完善水、电、路、厕、房、电视通讯等“六到农家”工程,乡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乡农村住房保障率、饮水安全达标率、公路通达率、网络通达率、安全用电率均达100%,农村改厕率达95%。2023年我乡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16个,资金647。32万元,其中:村庄整治项目8个,洁净工程项目1个,改厕项目2个,新农村建设项目2个,农田水利项目1个,产业项目2个。目前已完工11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七、突出绩效提升,高质量抓项目资金管理。在项目建设管理上,根据群众需要及实际情况申报项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经过村级公示,乡包干领导实地核实,提交乡党委会议研究,上报区乡村振兴局,待区政府会议审定后下文。全面清查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类财政资金投入项目形成的扶贫资产,对扶贫资产进行登记确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人。项目完工之后,由区行业主管部门、乡、村、驻村第一书记共同参与验收,送审计部门审计,完善相关项目资料到财政所完成资金拨付。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群众进行实时监督,有任何异议可以提出质疑。所有项目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存在的不足
1、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存在对返贫监测“二维码”使用宣传力度不够,农户对“二维码“的知晓率不高,影响了防返贫监测的效果。
2、资金项目和扶贫资产管理要加强。一是项目建设进度慢,资金拨付比例低。二是安全饮水保障季节性缺水应急措施不力。三是扶贫项目资产清查工作进度慢。
3、基础性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上级文件、通知学习传达不及时,业务人员对新政策研究不够不透,落实出偏差,村级工作资料不完善。
4、部分脱贫户精神脱贫问题日益凸显、等、靠、要思想越发严重,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落实动态监测责任,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一是大力开展防返贫致贫工作宣传。让群众明白为什么要开展防返贫致贫监测,明白返贫致贫的标准。二是鼓励农户自主申请。充分利用省级防返贫致贫监测系统(二维码),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户自主通过手机上网申请纳入监测对象,确保做到应纳尽纳一人不漏。三是定期开展数据比对。通过比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是组织常态化摸排核查。乡村基层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每月要进行一次常态化排查对申请农户、部门预警信息和低收入户的家庭情况进行实地核查,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监测的对象。
2、加强帮扶干部和乡村振兴专干培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相关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决策部署,培养造就一支懂业务、会帮扶、作风硬的帮扶干部队伍,每年组织各结对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开展教育培训,每季度召集乡村振兴专干进行业务培训。
3、帮扶更扶智。继续推动帮扶重点从注重解决脱贫问题向巩固脱贫成果转变,从注重用“救助式”的办法解决脱贫问题向更加注重用“开发式”的办法激发内生动力转变,进一步落实产业、就业政策,激发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提高脱贫群众的发展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斩断”穷根。
4、围绕乡村振兴目标,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好基础设施项目,保质按期完成花厅至上泸1。7公里公路项目、6个新农村点建设、集镇道路1。3公里“白改黑”、集镇排污排水、集镇外立面改造等一批民生项目建设。实施好“洁净工程”,全面实施农村环境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实施好“两个美丽工程”。抓紧制定美丽集镇、美丽乡村建设简易规划和全域土地整治规划,深入开展治脏、治污、治乱、治差和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等“四治一提升”工程,建好4个新农村建设点。
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以来,XXX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区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脱贫“四个不摘”,聚焦“三落实一巩固”,对照中央关于脱贫后设立五年过渡期的目标任务要求,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抓好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基本情况
XXX乡距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城40公里,位于上饶市广信区西南方,行政区域面积57。53平方公里,属丘陵山区,海拔在200-800米之间。山多田少,山地面积7万余,耕地面积10591亩。经济结构以农为主,辅以矿产开采。辖湖山、大屋、麻墩、黄沙、源溪、中洲、蔡家等7个行政村,15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7296人。其中大屋、湖山为十四五省定重点村,源溪、中洲、蔡家为十三五脱贫村,麻墩为十二五脱贫村,黄沙为非脱贫村。
监测户主要致贫原因为因病、因残。因病、因残纳入监测16户42人,占比达87。5%;其他原因纳入监测2户6人,占比12。5%。针对因病、因残纳入监测的,我们采取为监测户代缴医保参保金、帮助办理残疾证,给予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防贫保险,对部分有弱劳力半劳力的监测户安排公益性岗位。对缺劳力的,我们通过民政低保、五保兜底保障监测户的基本生活。
二、主要工作做法
全乡全力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等各项工作,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稳健开局,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进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高质量抓责任落实。我乡始终坚持脱贫“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持续保持脱贫攻坚期间的各项政策各项机制,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1。深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乡党委、政府始终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作为头等大事,从严从实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从3月份开始召开9次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环环相扣、压茬推进,以返贫监测、安全饮水、住房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低保残补、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数据信息、群众知晓等问题为导向,全面排查整改,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今年以来组织多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题学习,不间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切实增强贯彻落实此项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2。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级责任。在健全机构上,下发了《关于成立上饶市广信区XXX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以乡党委书记和乡长为“双组长制”的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各村具体抓的工作机制。3。强化队伍建设,充实工作力量。五个脱贫村由市、区派驻了驻村第一书记,其他非脱贫村由乡班子兼任驻村工作组组长,在选配村“两委”和驻村干部作为乡村振兴专干基础上,每村再配一名乡信息员。
二、不漏一户一人,高质量抓防贫监测帮扶。一是抓紧抓实三线预警监测。制定方案,制定并下发了《XXX乡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明确防返贫监测流程及日常管理办法,明确农户申请、干部入户核实、大数据系统比对3条预警监测途径,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定期监测,对易返贫致贫人员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截至11月底,全乡完成了5期收入监测工作,开展了6次动态管理,共计自然增加45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0人。定期研判,对于摸排出来出现问题,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每月召开一次防返贫监测会议,将了解到的农户困难情况随时汇总,及时上会研究讨论,并上报乡进行研判。精准帮扶,在确定监测对象致贫返贫风险时,就把风险类型标注准确,做到“对症下药”,为患大病有返贫风险人员代缴医保,办理低保,申请防贫保险,截止11月底申请了防贫保险金额共计39。4289万元。二是抓紧抓实问题排查整改。以2023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及“回头看”整改工作为抓手,发动全体乡村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等,进村入户开展排查整改工作,2023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自查问题11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共自查问题3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回头看”,共自查问题1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抓紧抓实动态管理。坚持审慎原则,对边缘临界对象实行多轮审核,确实符合条件的对象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今年以来,开展了6次动态管理,全乡共计自然增加25人;自然减少22人;累计新增三类对象4户15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2户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户10人)。四是抓紧抓实结对帮扶。对全乡“三类人员”18户48人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人,落实“一户一策”。同时,持续落实“654”结对帮扶,共有5个单位与2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和“十三五”脱贫村“结对子”,201名党员干部与912户脱贫户“结亲戚”。坚持“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驻村帮扶机制,对5个重点帮扶村落实驻村工作队,2个村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组。乡纪委、乡党建办、乡村振兴工作站,不定期对干部履职和帮扶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检查。
三、巩固脱贫成果,高质量抓政策稳定落实。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要求,紧紧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做到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1。健康帮扶。全面落实健康帮扶各项帮扶政策,为所有脱贫人口代缴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100%落实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11月底,全乡住院报销1483人次,总医疗费约992。58万元,总报销约925。22万元,报销比例为91。47%。2。教育帮扶。在乡村干部和中小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上户劝返、开强化班和对无法上学的适龄儿童提供送教上门等服务,真正做到“不让一个适龄儿童辍学”。同时大力宣传教育扶贫政策,跟进政策落实进度,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享受政策。2023年秋季和2023年春季共发放教育补助246312。5元,涉及建档立卡脱贫户学生338人次。3。安居帮扶,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实行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对农村“六类对象”(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度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其他脱贫户、农村低保边缘户)等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今年共实施“六类对象”农村危房改造5户、4。4万元。4。社会保障帮扶。2023年新增低保51户53人,取消43户43人,提标:低保方面,全乡目前在册农村低保对象1281户1530人,纳入建档立卡对象702户851人,补贴标准提高45元/月、达515元/月,发放补贴5959535元。农村特困对象方面,2023年供养对象116人,具备自理能力、失能及半失能供养对象标准分别达670元/月、995元/月,分别提高了55元/月、380元/月。代缴:继续为3583脱贫人口代缴100元/人的养老保险。此外,今年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484户472670元。
四、提升脱贫成效,高质量抓内生动力激发。始终坚持把产业就业作为巩固提升的主抓手,实现户户有增收门路。一是实施产业“造血”工程,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生产参与。安排了脱贫户自我发展产业直补资金88。15万元;2个省定重点帮扶村安排194万元。安排了25万元用于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奖励,按照发放贫困劳动力工资总额的30%给予致富带头人项目资金奖励,激发能人大户争当致富带头人,使村级实现有产业、有基地、有能人组织,让帮扶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带动脱贫劳动力53人就业,人均年增收1。6万元。全乡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平均超20万元以上。二是实施就业“生血”工程,2023年通过实施“六个一批”措施,促进有劳动能力的适龄脱贫劳动力就业,帮助脱贫群众通过就业创业实现稳定增收。目前XXX乡共有农村脱贫劳动力2135人,已就业1716人,就业率80。37%。一是定点培训一批促就业。依托我区定点培训机构,对有培训需求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劳动力开展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并按照要求给予承接培训的机构、参加培训的脱贫劳动力相关补贴。2023年开展脱贫劳动力免费就业技能培训8人,发放培训补贴7440元,培训时长为3天,培训工种主要是家政服务。二是送岗上门一批推就业。优化线上线下招聘服务。通过区下发的省内外企业用工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和微信群、宣传单等方式,多渠道为脱贫劳动力推送用工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引导脱贫群众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通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达成就业意向40余人次。三是园区推荐一批帮就业。广泛搜集适合脱贫劳动力的岗位信息,充分利用上饶茶亭经开区及农业产业园就近吸纳就业的优势,与之建立常态化的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组织脱贫劳动力到园区企业现场求职就业,实现园区企业帮就业12人。四是产业带动一批助就业。通过产业帮扶,特别是把农业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重点,做好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农业部门把产业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统计纳入产业扶持资金效果考核的指标,促进产业带动就业,实现带动就业53人。五是外出务工一批带就业。鼓励脱贫劳动力外出就业。对乘用交通工具外出务工的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给予外出务工交通补贴。2023年引导外出务工527人26。35万元。六是购岗安置一批托就业。积极开发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保洁保绿、水库安全管理、山林防护等社会服务类岗位用于安置脱贫劳动力就业。目前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242人。
五、聚焦发展动能提升,高质量抓自主创业。一是突出金融帮扶。对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对脱贫户实行免担保、免抵押贴息政策,做到了应贷尽贷,及时开展了评级授信工作,评信比例达92。6%。截止2023年10月底累计发放小额贷款484。74万元,累计贷款总户数184户。2023年1-3季度累计对脱贫户及边缘户贷款贴息91284。78元。二是突出消费帮扶,动员全乡党员干部、职工用工会资金消费帮扶产品,目前党员干部职工个人消费帮扶产品金额达3。6万元。积极开展“六进”活动,乡政府食堂购买帮扶农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推广并销售帮扶农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线上线下共完成近413。9万元销售额。三是突出精神帮扶,坚持把帮扶与扶志、扶智、扶德、扶勤相结合,组建下派了帮扶政策宣讲队伍下乡进村入户宣讲,大力开展“听党号召感党恩”、“移风易俗除陋习”、“自立自强谋脱贫”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脱贫群众内生动力。
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高质量抓乡村建设行动。继续完善水、电、路、厕、房、电视通讯等“六到农家”工程,乡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乡农村住房保障率、饮水安全达标率、公路通达率、网络通达率、安全用电率均达100%,农村改厕率达95%。2023年我乡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16个,资金647。32万元,其中:村庄整治项目8个,洁净工程项目1个,改厕项目2个,新农村建设项目2个,农田水利项目1个,产业项目2个。目前已完工11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七、突出绩效提升,高质量抓项目资金管理。在项目建设管理上,根据群众需要及实际情况申报项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经过村级公示,乡包干领导实地核实,提交乡党委会议研究,上报区乡村振兴局,待区政府会议审定后下文。全面清查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类财政资金投入项目形成的扶贫资产,对扶贫资产进行登记确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人。项目完工之后,由区行业主管部门、乡、村、驻村第一书记共同参与验收,送审计部门审计,完善相关项目资料到财政所完成资金拨付。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群众进行实时监督,有任何异议可以提出质疑。所有项目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存在的不足
1、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存在对返贫监测“二维码”使用宣传力度不够,农户对“二维码“的知晓率不高,影响了防返贫监测的效果。
2、资金项目和扶贫资产管理要加强。一是项目建设进度慢,资金拨付比例低。二是安全饮水保障季节性缺水应急措施不力。三是扶贫项目资产清查工作进度慢。
3、基础性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上级文件、通知学习传达不及时,业务人员对新政策研究不够不透,落实出偏差,村级工作资料不完善。
4、部分脱贫户精神脱贫问题日益凸显、等、靠、要思想越发严重,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落实动态监测责任,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一是大力开展防返贫致贫工作宣传。让群众明白为什么要开展防返贫致贫监测,明白返贫致贫的标准。二是鼓励农户自主申请。充分利用省级防返贫致贫监测系统(二维码),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户自主通过手机上网申请纳入监测对象,确保做到应纳尽纳一人不漏。三是定期开展数据比对。通过比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是组织常态化摸排核查。乡村基层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每月要进行一次常态化排查对申请农户、部门预警信息和低收入户的家庭情况进行实地核查,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监测的对象。
2、加强帮扶干部和乡村振兴专干培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相关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决策部署,培养造就一支懂业务、会帮扶、作风硬的帮扶干部队伍,每年组织各结对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开展教育培训,每季度召集乡村振兴专干进行业务培训。
3、帮扶更扶智。继续推动帮扶重点从注重解决脱贫问题向巩固脱贫成果转变,从注重用“救助式”的办法解决脱贫问题向更加注重用“开发式”的办法激发内生动力转变,进一步落实产业、就业政策,激发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提高脱贫群众的发展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斩断”穷根。
4、围绕乡村振兴目标,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好基础设施项目,保质按期完成花厅至上泸1。7公里公路项目、6个新农村点建设、集镇道路1。3公里“白改黑”、集镇排污排水、集镇外立面改造等一批民生项目建设。实施好“洁净工程”,全面实施农村环境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实施好“两个美丽工程”。抓紧制定美丽集镇、美丽乡村建设简易规划和全域土地整治规划,深入开展治脏、治污、治乱、治差和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等“四治一提升”工程,建好4个新农村建设点。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XX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相关业务部门支持、帮助下,XX镇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狠抓落实,现阶段工作取得一定效果。现结合XX镇工作实际进展,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础工作开展情况
1、20XX年第一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XX镇共涉及8个村8个项目,其中道路硬化4个,亮化1个,休闲文化广场1个,标准化厂房附属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2个。目前,7个村库扶项目已完工,已于上周组织竣工验收。挂镇村库扶项目建设内容已完成道路硬化,标准化厂房附属30平房屋已封顶,附属房屋正在粉刷,该村将加大重视力度,压实责任,督促施工方倒排工期,全力推进,按时完成项目建设。
2、20XX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涉及XX镇樟枫村1个。该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扶贫加工车间1600平方米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该项目目前资金支出68万元,施工进度为扶贫车间第一层打地平和砌墙。
3、6月9日XX镇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动员会,认真传达市级会议精神,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组织驻村干部、村“两委”、党员等,在全镇范围内统一开展大排查、大走访行动。结合“一感两度”“秸杆禁烧”等活动,推行网格化工作制度,以户为单位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及饮用水安全情况等标准进村入户全面排查,切实做好摸排工作,守住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4、6月11日,XX镇召开产业扶贫工作布置会,解读关于印发[XX市20XX年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奖补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各村入户精准摸排,对符合产业发展条件需要巩固产业脱贫成果的脱贫户和其他监测帮扶对象予以扶持,大力实施“四带一自”提升工程,完善产业帮扶机制,鼓励自种自养,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5、6月12日,召开档案管理工作推进会,就脱贫攻坚档案管理工作作进一步部署安排,再强调,再推进,扶贫档案应收尽收,应纳尽纳,确保月底前如期完成任务。
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安排
(一)密切关注已脱贫人口和易致贫人口,切实消除返贫和致贫因素、规避返贫和致贫风险
一是强化动态监测。广泛动员基层干部、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联系人,开展动态走访,紧盯建档立卡已脱贫不稳定户,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户,按照相关标准,确定监测对象,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强化救助帮扶。对摸排有边缘户的村,在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的同时,建立边缘户联系人制度,每月开展入户走访,或通过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等方式加强联系,及时了解生产生活现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推进“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针对资源禀赋、真实意愿、自身能力和发展需求,安排各类帮扶措施,落实动态帮扶。
三是强化过程管控。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继续对已脱贫的人口开展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对于易返贫致贫人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针对农村贫困劳动力年龄偏大、技能较低、因照顾家人无法外出就业等,开发农村保洁、护林、护路等扶贫公益性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给予岗位补贴;扩大岗位规模,结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大力开发符合实际的如秸秆禁烧、森林防火等临时性公益岗位岗位,不断拓展岗位开发种类,扩大岗位规模,全力把贫困劳动力稳在企业、稳在当地,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来源。
(二)抓实、抓好各类项目
持续壮大帮扶产业,继续加强脱贫地区的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上级下发的项目建设流程,按照规范程序实施,全面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和措施,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建立起全资产管理的制度,持续发挥效益。
积极推进消费扶贫,大力实施消费扶贫专项行动,把消费扶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进一步明确各级消费扶贫的责任,广泛开展“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爱心认购”等活动。
(三)切实防范各类风险
为有效防范小额信贷风险,做好回收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一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切实提高企业和贫困户的还款意识和防风险意识。二是建立台账,梳理问题。建立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台账,分类处置扶贫小额信贷逾期风险。
(四)做好脱贫人口的稳岗就业。加大对脱贫人口职业培训力度,发挥部分企业用工需求量大的优势,按照之前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继续把培训合格的劳动力输送到需要的企业和地区,让劳动力发挥作用,稳定增收。
三。关于乡村振兴的相关建议
(一)实现乡村振兴,要注重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作用。充分做好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对乡村振兴的盼望是什么,需解决什么,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为战略着力点,切实解决乡村现阶段存在问题。
(二)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明确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突出特色,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思路,整合资金、整合资源、集中力量,以项目为载体,以增收为目的,加大投入、强化整合,推动农村综合发展。
(三)实现乡村振兴,要明确建设内容。积极开展以基础设施六项行动计划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和群众居住环境功能化改造,提升群众居住环境品质;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坚持现代农业发展定位,推进结构调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龙头企业和致富带头人。着力推进社会建设工程,强基固本,激发内生动力,相互融合、互动发展,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
XX市交通运输局驻于都县丰产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自2023年7月28日入驻五个月来,在局党组和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工作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和村两委干部同心同德共同完成各项工作,用交通综合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现就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
于都县车溪乡丰产村位于于都县车溪乡北部、梅江河北岸,面积7。8平方公里,距离XX市102公里、于都县城32公里、车溪乡政府4公里。县道X439横跨全村,为丰产村主要通道。规划中的瑞兴于快速通道在丰产村境内有3。75公里,目前已完成征地还未开建。全村总人口670户3287人,村民小组15个,有党员67人(含驻村队员2人),现有村“两委”干部7名。(其中35岁以下3名,大专及以上学历1名,女性委员2名),党建宣传员1名。今年4月份换届后,职数全部配齐,交叉任职的3名,党总支书记、主任为一肩挑,班子平均年龄39岁,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共6个党小组。
二、主要工作举措
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政府的部署,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重心,突出工作重点、注重精准发力,扎实抓好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以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领发展全局,常态化召开工作调度会。局主要领导先后四次实地调研并现场调度,研究解决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从进驻开始持续开展了以返贫监测、安全饮水、住房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低保残补、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数据信息、群众知晓等问题为导向调度和布署。
二是紧盯返贫监测,确保做到不落一户一人。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和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管理平台返溃的各类预警信息,主动和各相关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召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会议,以会议形式明确会议议定事项,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积极开展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工作。对易返贫致贫人员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定期核查清零,坚决守住防止返贫底线。
三是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稳步实施三年帮扶计划。市交通运输局党组经两次会议研究,高位推动出台了《三年帮扶计划》,确定了稳步推进“三步走”的工作目标。即2023年打基础,2023年促提升,2023年见成效,依托村情现状设定总体目标为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带动效应明显。做好了13个乡村基础设施项目和3个产业发展计划,工作按照既定目标正稳步推进。根据车溪乡第十九次人大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总体规划,就丰产村庄规划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做了沟通,摒弃高大上,以切实可行、经济实用为原则,重点开展车溪乡交通规划、丰产村部振兴点、产业布局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等工作。
四是注重党建引领,着力夯实帮扶基层党建基础,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工作队驻村以来,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提质增效活动。一是依托村委班子换届,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的开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拓展和丰富学习形式,增强学习教育效果,并逐步规范台账建立;二是常态化和村两委共同开展党建活动,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9月份和局农路所、交通信息指挥中心两个单位组织“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交通先行”主题党日活动,我们还会同市教育局驻车胜村工作队邀请省音乐家协会共同创作了歌曲《美丽的车溪坝》,共同宣传推介车溪,在于都县、市派工作队和广大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10月份和县交通运输局共同组织“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完善丰产村部和丰产小学安防设施,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深得广大家长、群众拥护。11月组织丰产村两委干部赴宁都小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开拓了两委干部的视野,营造了“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增强了干部强村富民的信心。
五是为民办事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根据市、县工作要求,已组织对全村“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问题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检查,目前全村15个小组饮用自来水已安装到位,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针对丰产小学课外活动较少,局机关党委会同工作队组织开展了“饮水思源爱洒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活动,为孩子们捐赠了一批书籍和体育用品,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针对学校留守儿童较多,缺乏关爱,我们组织了希望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圆梦行动,为十四名孩子完成“微心愿”。根据当前干旱、水利设施因年久失修和管理不善,10个小组缺少生产灌溉用水,工作队会同村干部到现场踏勘,查找问题,并将引入下栏水库灌溉用水作为乡村振兴“基础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协调相关单位彻底快解决灌溉缺水问题。目前,总投资100万元的新建水渠项目即将完工,12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三、存在不足
1、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存在对返贫监测“二维码”使用宣传力度不够,农户对“二维码“的知晓率不高,影响了防返贫监测的效果。
2、资金项目和扶贫资产管理要加强。一是项目建设进度慢,管理有待加强。二是扶贫项目资产清查工作进度慢。
3、公益性岗位和临时就业岗位开发力度不够。
四、下步工作
1、落实动态监测责任,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按照监测对象不同困难和帮扶需求,充分村支部的战斗作用,将监测和帮扶工作落到实处,通过有效的帮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2、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实现提质增效。一是推动乡村农业产业发展,壮大有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二是强化致富带头人培育。狠抓致富带人培育工作,促进致富能人实现帮扶低收入户共同发展致富。三是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发展特色种养、资产物化、土地流转、资产经营等项目,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村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
3、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帮助低收入人口稳定就业。通过积极的就业创业扶持,促进我村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低收入劳动力就业和自主创业,帮助低收入群众通过就业创业实现稳定增收。
4、不断提升村庄治理水平。落实属地化管理要求,按“有组织、有制度、有服务、有氛围、有队伍”的“五有”要求,不断巩固深化“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模式。
5、完善基础设施,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一是畅通农村道路,打通断头路。二是完善健全水利基础设施,发挥农业支撑作用。三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品质,推进村庄生活垃圾治理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市林业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生态补偿扶贫、国土绿化扶贫、生态产业扶贫,全面完成了生态扶贫各项目标任务,助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2023-2023年,在贫困地区选聘了7118名生态护林员,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人均年收入8000元,直接带动了2。5万多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增收。2023年-2023年落实中央、省、市级林业改革发展和生态保护恢复资金17亿多元,实施六大生态保护发展项目。2023-2023年全市完成创建省级森林城镇51个,省级森林村庄572个,进一步发挥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在实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大力支持发展生态产业,全市各类林业新型经营主体达1300余个,与贫困人口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林地流转、分红、劳务报酬等方式,与近50余万农民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直接带动了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持政策总体稳定
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的过渡期内,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继续保持现有生态补偿政策不变、帮扶资金和帮扶力量总体稳定。
一是加强生态护林员管理。持续释放“绿水青山”品牌的生态红利,实现了生态保护和脱贫增收“双赢”。对全市现有7118名生态护林员,过渡期内保持政策稳定,做好生态护林员队伍管理培训等工作,为全市7118户2。5万多脱贫人口每年带来近8000元的劳务收入。联合国元XX中心支公司建立全方位、创新型森林业保险网络体系,向全市7118名生态护林员捐赠45元团体人身意外伤害险,捐赠保额高达7。26亿元,加大对生态护林员服务保障水平。支持森林资源管护任务重金安区、叶集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参与等方式开展生态管护,设立护林公益性岗位,吸纳425名农村低收入人口就近就地参与生态管护和管理服务,每人每年增收近2000元。二是积极落实各类生态补偿政策。落实脱贫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开展国土绿化和发展生态产业生态补偿政策,激发脱贫人口内生发展动力,提高劳务收入水平。2023年,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林业项目资金25268。41万元,落实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公益林补偿、退耕还生态林补偿、造林补助、森林抚育、退耕还生态林抚育、油茶低改、木本中药材和良种培育补助等。三是继续做好驻村定点帮扶工作。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切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有效衔接。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局帮扶干部,按照要求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走访活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围绕乡村振兴到村调研。市林业局选派两名最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任霍山县与儿街镇真龙地村和东西溪乡西溪社区驻村第一书记,保持原有帮扶联系人不脱钩。帮助帮扶村制定三年帮扶计划和编制《霍山县真龙地村文化旅游策划方案》,落实2个帮扶村项目资金共80万元。协调县移动公司解决真龙地村驻马岭,梅开等村民组无移动通信信号问题,帮助脱贫户销售农副产品。
二、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突出有效衔接
鼓励脱贫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和发展生态产业,激发脱贫人口内生发展动力,提高劳务收入水平。
一是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实施淮河、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和“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将低产低效林改造、林相改造、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等重要项目资金继续向脱贫地区倾斜。2023年市林业局已经完成人工造林4。3万亩,投入100余万元,购置果树、木本油料等优质良种苗木共计16万株,免费发放给植树造林积极性高的村民和村集体,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房前屋后、四旁四边零星造林,建设绿化美化示范村50余个,受益农户预计达到5000户以上。继续开展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活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拓宽群众的生存空间,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绿化景观带。二是培育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推进“四带一自”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发挥园区、龙头企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鼓励脱贫户自我发展产业,把龙头企业和示范企业申报工作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相挂钩。申报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2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家;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86家,省级示范合作社和家庭林场60家。持续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组织开展银企对接会、“送贷上门”等活动,上半年,向林业企业发放“五绿兴林贷”78笔,贷款总额5935万元。推动全省首笔油茶“植株+果实”保险单顺利落地,全市油茶植株+果实保险承保面积达到35000多亩。全市共申报林业贷款贴息项目14个,落实贷款8334。55万元,申请贷款贴息资金143。5265万元。三是深化改革助推乡村振兴。通过不断深化林长制及其配套改革,有力激发了林业发展活力、推力乡村振兴。稳妥推进集体林权“三权分置”和“三变”改革。2023年底全市林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129。63万亩,引导林农以土地、劳动力、技术等参与林业产业发展,吸引低收入脱贫户附近就业,带动周边群众稳定增收,较好地解决了脱贫户的就业增收问题,也切实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推深做实“树果同保”林业特色保险、林权调查登记、公益林优化调整等试点工作,探索林业生态优势价值转化路径。比如,霍山县但家庙镇是“三权分置”改革试点乡镇,观音岩村油茶基地共流转19个村民组528户群众闲置山场,其中,脱贫户33户。前8年按山场每亩每年50元给予农户租金,8年后按16%的比例给予农户分红。同时,依靠油茶种植培育和加工,吸引贫困户就业,带动周边群众稳定增收,常年有近60户贫困户在基地务工,获得务工收入18万余元,户均增收3000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虽然我市林业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林业的特殊性(要求“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导致林业产业发展不充分,在乡村振兴中的潜力尚未完全发挥,如何实现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实现赶超发展、高质量发展仍需下更大功夫。下一步,市林业局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努力提升林业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贡献率,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上发挥出林业部门应有的作用,全面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深入实施四大平台上的“138+N”工程和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培育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支持一批带动能力强生态富民产业。一是落实好各项惠民补贴政策。落实森林效益补偿、财政林业转移支付和生态护林员补助等涉农资金,按照要求打卡发放,全方位提升群众的政策性收入、劳务收入和资产性收入。二是抓好林业特色产业扶贫。市级将林业龙头企业的评选与带动贫困户致富相挂钩,在项目和资金上给予倾斜。开展消费扶贫,积极组织购买受灾贫困地区、帮扶村扶贫产品。三是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积极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持续推进“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和“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