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大全文案句子句子大全内容页

论语学习的句子

2023-08-01 22:33:34互联网句子大全

论语学习的句子

1、愠:音yùn,恼怒,怨恨。

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5、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9、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述而》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1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6、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19、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2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2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2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24、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25、这句话的大意是: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知;只思考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26、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2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8、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9、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3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31、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32、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33、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34、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论语学习的句子(2)

1、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

2、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5、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7、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8、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9、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7、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1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0、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2、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2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4、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25、·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26、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2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28、·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29、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30、孔子认为学了知识后,并按时去复习它,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同时更认为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从中会有新体会、新发现。这两点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也不过时,值得我们借鉴。

3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32、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33、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不同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大有不同。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句子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欢迎阅读与收藏。

34、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再来一篇
上一篇:经典形容伤感的句子(精选38句)下一篇:简单干净致自己的句子(分享350句)
猜你喜欢